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重点词句。
2.通过组合阅读 ,加深对“知音”内涵的理解,体会知音深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组合阅读,加深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初步感受知音文化。
教学准备: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再读课文,感受节奏。
2.指导读好语句。
3. 关注课文中重点字的意思。
(1)出示“善”,理解一字多义。
(2)出示“志”、“念”,理解“志”、“念”都有“想”的意思。
二、理解“知音”内涵,体会知音深情。
(一)理解“知音”内涵。
1.质疑:
围绕故事结尾“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预设:
(1)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
(2)是怎样的知音,使得伯牙要破琴绝弦?
……
2.释疑:
(1)结合“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关注“知音”,初步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板书:知音)
(2)联系课文内容,感悟知音“心意相通”。
①默读,联系课文内容思考,“知音”指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②生生、师生交流。相机引导学生板书。
③情境朗读,感受知音“心意相通”。
(3)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感悟知音“志向相投”。
① 引导学生想象伯牙所念。
② 借助古文字、古诗,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
③ 对读、交流,感悟知音“志向相投”。
④ 补充、修改学习单。相机引导学生板书。
(4)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知音”内涵的理解,从“心意相通”到“志向相投”。】
(二)感悟知音“难逢”。
1.引发思考:失去了知心者、知志者,伯牙就一定要破琴绝弦吗?
2.引入课外阅读材料,自读理解,汇报交流。
预设:
(1)提取课外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如:“独一”、“难”、“千载其一”等,感受知音“难逢”。
(2)借助课外阅读材料理解课文中的“再无知音”,感受知音“难逢”。
(3)能够将课外阅读材料组合、联系,感受知音“难逢”。
……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感受知音“难逢”。(板书:难逢)
【设计意图:建立课外阅读与课内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音“难逢”。】
3.师生对读,体会知音“难逢”。
师: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只有子期会对他说——
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只有子期会对他说——
生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所以——
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所以,此刻伯牙心中的一切悲痛就化作了题目中的一个字—— 绝。
(三)体会知音“情深”。
1.创设情境,体会知音“情深”。
师: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再也听不到子期说——
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再也听不到子期说——
生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借助课外材料,体会知音“情深”。
三、感受文化传承。
1.出示历代文人诗句,感受后人对知音的向往。
出示视频:2000年前汉朝文学家,1700年前魏晋诗人,1300年前唐代诗人,800年前宋代诗人,400年前明代诗人,100年前毛泽东主席写下的诗句。
看了这些,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关注课外阅读与课文的联系。
当看到“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这样的诗句时,你会想到课文中的哪些语句?
当看到“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时,你又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语句?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链接,引发学生感受后人对知音的向往,丰富积累。】
四、梳理文章脉络,背诵积累。
1.师生对读、对话,梳理文章脉络。
2.背诵积累。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伯牙绝弦》。
2.推荐阅读《列子•汤问》。
【设计意图: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作者:张 聪(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