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情深 循理入文
——对郑梨花老师执教《慈母情深》的思考
情与理孰轻孰重这个话题,自古以来,众说而无一辞,观点不尽相同。争论多年,达到的共识是:二者不可偏废,单择其一。小学语文教学亦如此,要合理地处理情与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
今天下午,聆听了郑梨花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引发了我们对如何正确处理阅读教学情与理关系的些许思考:
一、收获——用“心”解文
读懂课文内容,是文章的原生价值,作为每一位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都会将其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信息,那就是了解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郑老师在这节课上,在这一方面上重锤敲击,丝丝入扣。
《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中的一小段。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的发生的事,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理解内容确实有难度。郑老师在缩短学生与时代之间的距离作了很大努力。首先郑老师通过概括小标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通过“从哪些地方读出我家缺钱,用横线画出来?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母亲很努力赚钱?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是什么让母亲变成这般模样?”等主要问题,串联课文,感受家庭生活的贫穷,问母亲要钱买书内心的纠结以及母亲工作环境恶劣等文本内容。最后郑老师通过写一写“请你替文中的我,向母亲说几句话”小练笔,再一次进入作者的内心,感受母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
郑老师通过自己的充分阅读,深刻地理解了文本的原生价值。她对课文的内容了然于胸,对作者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在课堂上,她用声情并茂地朗读和氛围的营造,采用串讲追问的方式,成功将学生带进那个陌生而遥远的时代,去触摸梁晓声内心深处那柔软的情感,感受天下母亲无私为儿的情怀。
二、思考——以“理”入文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叶圣陶老先生说:“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我们不妨来审视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
以下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
分 析 |
一 |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环境描写来感受母亲的形象。 |
重在感受人物形象上的目标。 |
二 |
学会运用对比、连结、想象等策略读懂细节描写,体会表达的效果。 |
虽然在目标的表达上涉及到了方法,但是在具体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突出以上方法,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理解文本内容。 |
三 |
理解课题的深层含义。 |
依然是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 |
以下本堂课教师提出的主要:
|
问 题 |
分 析 |
一 |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
该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
二 |
从哪些地方读出我家缺钱,用横线画出来? |
关注的是家里的生活环境。 |
三 |
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母亲很努力赚钱?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 是什么让母亲变成这般模样?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
感受母亲的形象,指向内容上的理解。 |
四 |
请你替文中的我,向母亲说几句话? |
补白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形象。 |
纵观郑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提出的主要问题——关注的大多是课文中体会母亲形象,也就是对课文所写内容的理解。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其实是混淆了“原生价值内容”和“教学价值内容”两个不同的概念。原生价值内容,是指了解一篇文章为读者传递了什么信息,也就是“写了什么”。而教学价值内容,指的是作者如何传达信息的,也就是“怎么写”的。作为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我们不应该只停留于文章原生价值内容的学习,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价值内容”上,即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使学生不仅了解梁晓声先生的笔下母亲伟大的形象,更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如何塑造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从而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方法,为以后的习作做准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这样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其在文学艺术的表达上,是值得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琢磨,习得方法的。深入解读文本,我们会发现隐藏在文本中丰富的教学价值内容:
其一,感受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如描写人物的言行外貌,利用环境来衬托人物,利用配角来反衬主要人物,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阅读惯性,掌握读懂小说的基本方法。如“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短短一句话,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赚钱养家的艰辛跃然纸上,将这幅画面完整地铺陈在读者面前。又如“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们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这位看似与文章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无关的人物,恰恰反衬出母亲对我学习的重视以及她宽容无私的胸怀。
其二,独特的语言表达特色。课文中的几处表达极具特色,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两处描写均采用了反复的方法,强化了作者见到母亲时的愧疚、惊讶、感动等复杂的情绪,在教学时应挖掘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发现作者表达上的匠心独具。
文中“我”与母亲的对话也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就其形式而言,语言简洁,独立成段,且省略提示语。深究文字,这样的描写,符合当时的环境情况,表达人物特定的心情。
另外,小说的取材,以看似普通的事例表达了深情;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我”用买书的钱为母亲买了罐头,母亲数落完又给了“我”买书的钱……
王尚文先生曾经说过,正如“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文并不缺乏运用语言文字精确妥帖之处。而是我们有时候缺乏一双慧眼,硬是让“精确妥帖”在眼皮底下给溜走了。
当我们具备了发掘教学价值内容的意识,会发现文本当中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资源,而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就要做到删繁就简,选择重点内容,展开过程,让学生真正在语文的学习上有收获。
一堂公开课的价值在于能引发听课者的思考,就这点而言,郑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是有价值的课。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张敏华)
——郑梨花老师课例浅析
千课万人,共话理想课堂;四面八方,齐聚天堂福地。
这句话,应该是今天下午活动的写照:两位名师,才女才子,同课异构;作家朗读,圆桌对话;现场点评,书面课评。仅课评的老师每节课就有五人之多!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等等这些词语来形容毫不为过,所以课评要做到观点求新、角度求异、启人思考,谈何容易?
基于此,本文仅仅从“情”这个角度,去剖析本课的一些给人启发的做法。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而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事小而情深,抒发了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郑梨花老师的这堂课,怎样做到让学生进入这个“情”的呢?
一、回顾以“入情”
课堂开课,通过读题、解题,自由读课文,回顾课文情节,“我要买书”“买了罐头”“凑钱买书”,一波三折,让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
接下来,通过一个核心问题直扑要害:
哪些地方看出我家缺钱了?
1.卖不了几个钱,为什么要卖?(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里了。
2.给的1.5元钱是多还是少?(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通过钱“多”与“少”的思考,读出来家里很缺钱。
……
课堂上,教师温婉入情地引导,学生精准完整地提取信息。
学生说:“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可以看出母亲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误,可以看出家里缺钱。”
学生说:“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从毛票和母亲一个小小的动作,都透露出来很缺钱。”
学生说:“从‘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和东拼西凑,看得出家里缺钱。”……
这些语言,足以证明,学生通过回顾,通过情节的梳理,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得以“入情”。
二、感受以“动情”
初步了解,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家庭,家里是如此缺钱,我是怎么做的,母亲是怎么做的,更重要的是母亲拿钱给我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而这些钱是妈妈辛苦挣来的,郑老师用也用三个问题,深入母亲形象,体会“慈母”不易,这个问题就是:
1.你从哪里读出母亲挣钱辛苦?
学生分别找到了: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那么瘦小……
2.是什么让母亲变成这般模样?
3.从原文中读到了什么,如果是你在里面,你有什么感受?。
原文如下:
“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中世纪奴隶制作坊式的街道小厂。
一排破窗,至少有三分之一埋在地下了,门也是,所以只能朝里开。窗破璃脏的失去了透明度,乌玻璃一样。我不是迈进门而是跌进门去的。没想到门里面的地面比门外的地面低半米。一张踏脚的小条凳权作门里台阶。我踏翻了它,跌进门里的情形如同掉进一个深坑。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心理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哪些女人们热得只穿背心,有的背心肥大,有的背心瘦小,有的穿的还是男人的背心,千奇百怪。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之间纷纷扬扬的飘荡。而她们不得不一个个戴着口罩。
女人们母亲们的口罩上,都有三个实心的褐色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讲口罩滞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女人们母亲们的头发、肩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变成了褐色的,毛茸茸的褐色。我觉得自己恍如置身在山顶洞人时期的女人们母亲们之间。”
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深入文本,解读细节,在细节中体验、感受,在细节中找找、议议,在细节中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怎么让人动容?
三、想象以“共情”
为了让学生明白母亲之不易,让学生从文本语言文字出发,又跳出文本,去想象“除了工作,还有什么让母亲如此疲惫呢?”学生完全打开了思维,发散开去,引导开来,十分精彩:
师:除了工作,还有什么让母亲如此疲惫呢?
生:母亲回家,做家务活,一个人承担。
生:还要做饭。
生:也许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发泄到母亲身上。
师:有时很早离开,很晚才回来,有时十天半个月,见不到母亲。
师:母亲还要干什么?你们的破衣服……
师:你们没有吃的,没有菜了,母亲还要去地里把菜摘回来……
师:就是在……把我的母亲,累得背驼了,挣钱这么辛苦,还要……
师:你让……母亲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师:换成别的母亲,会这样做吗?
师:就是自己的父亲也从来不支持我买书。
师:买其他的东西,母亲会给得这么坚决吗?
师:家里米没有了,母亲会怎么说?
师:家里的煤没有了,母亲会怎么说?
最后,老师让学生读着读着,说着说着,就把学生自己当做文中的作者,来给母亲对话。
“请你替文中的我,向母亲说几句话。”
课堂至此,已经成功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共情。
当然,“慈母情深”,我们读懂了课文,与课中人物“入情”“动情”“共情”,其实还远远不够,也许接下来的课时里,郑梨花老师还会让学生“移情”“悟情”“抒情”,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也许自己的母亲或者父亲,老师或者同学等等所做过的某件事情,让学生产生共鸣;也许在生活中有一段情感曾经感动了自己,值得自己去发现和体悟,这样让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语言文字中沉淀和发泄,见到故事中与众不同的那个自己。
正如一首歌词所写道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情感的“孤独”最终到“语言孤独”(蒋勋先生《孤独六讲》),那么这份情感,这份“深情”,真正地通过言语去完成,一定妙不可言。
你懂的。
(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罗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