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洗礼——千课万人听课有感
4月14日,天气晴朗,我们一行四人带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千课万人的行程。以前参加了很多类似的活动,听了很多名师的课,只知道一味去崇拜,一味去惊叹,却没有留下自己的思考;而这次,自己也经过了几年的教学洗礼了,或许这次的杭州之行能将我之前的教学困惑一一解开,不管怎么样,能够暂时脱离课堂,静静去聆听名师的课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俗话说:“不亲近名师,不知数学的奥秘;不去“千课万人”,怎明小数之要义?”我带着仰望的神情来到了杭州科技大学体育馆,去品尝一顿小数界的盛宴——“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新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会场不华丽但场面却热闹异常,会场不高档众人却潜心投入。
在观摩中,我们第一次接触了“新生态课堂”的概念。我想,套用一位名师的话,简单地说,“新生态课堂”就是在教学中应关注孩子的生命价值,孩子的生活世界,孩子的课堂生存状态。课堂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教师、学生、课程以及环境(含教学媒体技术)构成的,它们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有机统一。生态课堂,要求课堂生态系统中的每个要素以及它们间的关系都达到最优化程度。但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的存在,发挥着核心和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课程和环境总是受“人”支配的,教什么,怎么教,营造怎样的场景教,往什么方向教,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这些都带有很大的人为性。离开了“人”的课堂,即便有课程和环境在,也不能成为课堂。
在此次的观摩会上,名师们的课堂风采已经对“新生态课堂”做了最好解释。下面就几位老师的课堂,谈谈我们的体会。
俞正强老师的课堂。首先,在俞老师上这堂课的时候,我本身也上过这堂课,但无论怎么样设计,就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俞老师的设计也是按照传统的设计,并没有十分出彩的地方,但单单他的处理却是让人惊叹!我们这设计的时候,往往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希望学生在全面都达到发展,但是越想这样,越不能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但是俞老师在处理上先让学生自由去发挥,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可能是有序思考的,也可能不是的,但是在展示过程中对学生作品进行优化,怎样才可以不重复不遗忘呢?当学生充分理解了以后,俞老师再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一步一步,渐渐让学生走入了好玩的数学世界。俞老师的课真是大气,自然,课堂的处理没有多年经验的积累,我想也是没有办法上出获得全场掌声的待遇的。
刘松老师在千课万人这样的舞台上选择了二年级倍的认识,他的课堂气氛融洽,学生举手踊跃。刘老师注重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在动手中理解倍的概念,而且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特别是在练习的设计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简单的谁比谁的高引出课堂,接着通过画三角形和正方形,体会两者之间的两倍关系,再以年龄问题理解生活里的倍,最后以数形结合画线段图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化,我想在练习设计的深度和深度的把握上是值得我好好去借鉴、思考的。
强震球老师的课堂。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他课堂充满着智慧和幽默。原来找规律的课是这样来上,强老师没有拘泥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地理解一组重复这样的数学概念,而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先从容易中得出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从而理解数学概念,课堂趣实活兼备,怪不得学生上完还是迟迟不肯离去。
千课万人让我学到了很多,但同时各种各样的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http://www.hsfxedu.com/sqsh_view.asp?newsid=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