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下的文化,文化中的音乐
——观摩“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新常态”研讨会有感
“新常态”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词。当真正走近、有机会观摩“新常态”讲座和课堂时,着实感受到了其音乐中的魅力,音乐下的文化。
三天的学习充实而有意义。七堂精彩的讲座,七堂不同类型的示范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音乐素养的提升,更是音乐眼界的开阔。
其中,黄美华老师的讲座《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教学实例与理论相结合,探讨告诉我们“如何从音乐中了解相关文化”,如何利用“相关的文化更加贴近音乐”。所以,要让音乐真正走进我们心里,我们要了解其文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们不能说后来者的创作是错误的,只能说不能完全体会理解罢了,因为每个人的文化底蕴不同”。这句话简单却贴切的解释了为什么同一音乐可以有不同意境、不同表达的问题。
示范课中刘志华老师的《我们大家跳起来》这一课程,个人也是特别偏爱。除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可亲的教态感染我之外,偏爱的是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她的教授,学生可以充分的感知、体验、参与每项音乐活动,教师克拉依的手势、学生声势律动的自主参与,师生的合作,让我看到了一节真正有意义、有内涵的音乐课。
这次学习中,一位台湾的黄世华老师也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教学。他的示范课淳朴、自然,教师幽默、风趣,《铜管乐器介绍》一课过程中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得出结论。他的课堂魅力之所在,不是在于他的精彩纷呈讲述,而是学生精彩纷呈、充分的参与、体验。我想,这也真正是我们现在音乐课所需要的。
当然,通过这次学习中,也有很多困惑。在七堂示范课中,每位老师关注的点并不相同,所以七堂示范课都极具代表性。综合性的课堂、奥尔夫的教学、声势律动的参与成为了“新常态”课堂发展。一直以来我们的“新常态”是否就是“新体系”?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参与的?我想这些问题,依旧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探知。相信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可以悟得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湖南 汪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