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个人实现自我、终生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1]此后一些国家和组织也相继提出了具有不同价值追求和具体内涵的核心素养概念,它是各个国家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制定的来源。2016 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它提出了我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方面”,[2]它是我国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实施和评价改革的依据。核心素养对学科课程教学起到引领作用,体现教学的育人价值,由于各个学科的独特性,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科学学科中体现为科学素养。
本文在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的科学素养进行探讨,对课标中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要依据低、中、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和课程内容抽象程度不同,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作者结合课标中的学习目标,深入实践并总结了在课堂中有效利用这些教学模式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探析
2017《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素养界定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3] 科学素养培养的总目标进一步分解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社会、技术、环境”四个具体目标。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培养目标更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内涵也更丰富,具体体现为:
第一、科学知识方面。旧课标注重对科学现象、事实和实用性知识的学习。新课标则注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主要概念。新课标选择了 18 个主要概念,并将其分解为 75 个分解概念。具体内容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同时,增加了关于科学本质的内容。
第二、科学探究方面。新课标将科学探究过程分为 8 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强调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证据,进行基于证据的分析和推理、基于论证的质疑和批判、基于实证的模型和建模,并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科学态度方面。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注重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
第四、科学、社会、技术、环境方面。新课标增加了这部分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分析
围绕丰富和扩展了的科学素养内涵,课程内容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中精选和凝练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 18 个主要概念。主要概念是指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有较高的抽象程度、较广的适应范围、较强的解释力。将主要概念进一步分解,形成总共 75 个分解概念,分解概念是指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小概念。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新课标进一步规范了每个学段需要学习的内容,即学习目标, 由此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举例如下:主要概念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分解概念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学习目标:1-2 年级--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3-4 年级--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透明程度等性能。5-6 年级--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导热性等,说出它们的用途。
学习目标共计 207 个,根据其难易程度、抽象程度的不同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仔细分析和梳理这些学习目标,可以将其归类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类问题。1-2 年级学习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简单的自然现象、常见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一般特征。采用观察、简单描述、分类、比较的方法。学习目标大部分指向“是什么”及简单的 “为什么”的问题,较少涉及到“怎么办”的问题; 3-4 年级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事物的一般性质以及常见变化。采用观察、实验、测量、归纳、概括的方法。学习目标增多了指向“为什么”的问题;5-6 年级学习目标主要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原因。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简单的数学统计及分析、建模、推理的方法,不仅涉及“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有许多 “怎么办”的问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问题的综合性、抽象性逐渐增强。对此,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等等,完成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目标,真正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本研究选择并深入分析了三种教学模式,对其加以创造性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