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2016年第1期B刊
寻访中国最具变革力学校
13 推动课堂改革链式效应的初能量
头条
22 办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26 文化塑品牌
28 打上集团烙印的建平师训
29 从教师到校长,董永刚的建平情结
31 “建平+”的意义重构
报道
32 “玩学合一”在控江
35 “玩是学之始,学乃玩之城”
“玩学合一”课程哲学下的高中课程群系统设计
36 STEM+进课堂:迈向跨学科融合
37 徐汇区求知小学:STEM+实践的“123”
38 世外中学:STEM+的课堂更精彩
40 没有围墙的象牙塔
上海东北片普通高校合作办学20周年活动侧记
42 变“就学”为“就业”
走进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试点中英现代学徒制
45 用终身教育视角办专业
对话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校长李建成
46 安亭小学:课时“微调”引发的课程变革
48 “变废为宝”,创意环保
49 “时钟教室”:拓展学习新空间
人物
50 颜静兰:做教学的“痴情人”
54 徐丽遐:钟情诵读的教育女主播
评论·时评
56 教师最好的福利是学习培训
57 夯实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58 热闹的校庆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59 雾霾“焦虑”:期盼从被动应急转为主动应对
局长峰会·局长谈综改
60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着力建设具有国家新型城镇化特制的教育强区
走进学习科学
62 “差生”,放开那些孩子!
文化情境里的标签、话语与学习
评论·博客
64 课桌形制:课堂教学变革的突破口
百家视野
66 营造环境激发内驱 追求卓越
对促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行动
70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非学历教育现状研究
文化·厥轩人物访谈
72 我们做的是天使职业
记宋庆龄幼儿园园长封莉蓉
文化·随笔
76 走向精熟的路径
77 何须“言必称小组”
文化·开卷
78 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
读《中国人与中国文/语言与文化》有感
师者·交流
80 把复兴高中办成学生的人生通衢
82 中职服务类专业学生服务品性培养实施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为例
84 探索“走班制”“导师制”,翻开教改新篇章
85 学生艺术教育历史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87 “离子液体”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
如需查阅相关文稿,请关注相应纸质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