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朗诵经典,是对星空的一种仰望
我始终认为,热爱经典的人,一定是心地特别柔软的人,因为当我们面对经典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文本不是文字,不是文学,甚至不是文化,而是一个一个曾经活在某一个时空点上的柔软的灵魂。
我相信,一个不会抬头仰望星空的语文老师,是没有希望的语文老师。朗诵经典,是对星空的一种仰望。一个不甘于人生劳绩的语文老师,迟早要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仰望姿态。也许是经典朗诵,也许是教育叙事,也许是放下功利的课堂行走。
2.朗读存在着三种境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与担当去感知朗读的美,去传递这份美。带着赤子之心,走进朗读,你会发现,朗诵也许存在着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我朗诵文本,这当然是一种基础的境界。
第二种境界,是文本朗诵我。在一些篇章语句的强有力延展中,似乎不是我在朗诵,而是语言本身在朗诵,那语言固有的节奏和张力领着我、拽着我、推着我往前走。
第三种境界,我和文本协奏,我和朗诵合而为一。用中国传统美学的话来说,那叫“天人合一”。这个时候,你忘记了朗诵,也忘记了自己在朗诵,天地万物寂然凝结成一体,似乎只有一个灵魂在跳跃,只有一种声音在高歌。我说朗诵中绽放的人性之美,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说到这儿,你或许迫不及待地开始与朗读的奇妙际遇。那么,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3.朗读中应该注意的四个方面
第一点建议: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显然,“米”的存在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朗诵之“米”当然就是经典文本。也许,对于文本的筛选,我们需要再费一些思量,再作一些比较。
第二点建议:我始终认为诵读的基础在细读,细读文本是第一位的。荒芜了细读的诵读,更多的是一种朗诵腔,甚至是一种无病呻吟。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它传递的,一定不是真性情,而是矫情、虚情、作秀式的煽情。要杜绝朗诵腔,根本的办法只有一条—细读文本。要沉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要用心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在反复吟咏中,在潜心会文中,和作者的心灵融合无间。于是,你会觉得作者就是自已的前身,自己就是作者的再世,两颗灵魂遥远地隔着世纪与国界携起手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第三点建议:朗诵是有声的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一定有规律可循。由此,我想到了两点。第一,我们要去关注整个作品的基调,要追求作品基调的整体和谐,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找到那种基调感,然后用基调感去调控文本的语感。第二,朗诵是艺术,那么,艺术的灵魂是什么?对!节奏。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味的高亢不是高亢,一味的舒缓不是舒缓。我们处理作品的声音,这里有个诀窍,就是要“定点”。一个作品在时间流上展开的时候,你要先试着确定两个点:一个是最低点,一个是最高点。声音的最低点定在哪里,最高点又定在哪里,你要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确定了这两个点,其他的声音处理你就有了参照点,你就会发现,朗诵的过程就是一个爬山的过程,它有起落,有张弛,有疏密,而这种起落、张弛、疏密的变化,才是朗诵的灵魂所在。
最后一点建议:关于背景音乐。我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我总觉得,一个语文老师,太需要音乐的修养了。语文和音乐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任你怎么割也割不断。朗诵是什么?朗诵就是语言的音乐。语言,尤其是我们的汉语文,有着太强、太浓的音乐性。对于朗诵和音乐,光有认识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体验,要有自己的体验!
最后,我想送给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做一个会抬头仰望星空的教师吧。通过朗读,让自己的精神不断走向丰厚、走向敞亮,在一个更加诗意、更加阳光,更加纯粹的舞台上,用我们的声音,更用我们的灵魂,去感化孩子,去传播感动,去诉说我们的家国情怀,去表达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