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去参加维也纳男童合唱大师班,去年来的是莫扎特团,当时他们带来了两首中国作品,非常谦虚地邀请杨红年教授给他们重新编排。男童的声音我们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是绝对没有瑕疵,纯净透明的。第一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卖报歌》,《卖报歌》我们老师都很熟悉,它用了2/4拍的强弱规律来学唱,整个旋律,整个音色,整个声部的编排,可以说是绝对没有瑕疵的,。但是到了杨教授手中之后,就把它的强弱规律给改掉了,他把它唱成了第一拍弱,第二拍强。哪一个更能体会七八岁的小报童在路上蹦蹦跳跳卖报的场景?第二种。他是教授,他当然可以这么改。如果我们哪个音乐老师把2/4拍改成弱强弱强,听课的领导会找你谈话。但是话说回来,真正对音乐的这种感悟并不局限在对作品的记号这种知识的死板教条中。可这么一改,再听男童的孩子来唱,它就不一样了。还有一首这首不知道是从哪挖掘出来的,我们老师也不怎么见过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佤族,这是一个古老的彪悍的,他们没有经过社会的变迁,解放之前基本是在奴隶社会,所以到现在为止,佤族人基本还是在山上打着赤脚。他们有一首民歌叫《加林赛》,用非常细腻、飘逸的声音来表现佤族的古朴、彪悍。杨教授就有点受不了了。(播放《加林赛》)这不是男童唱的,所以当时杨教授为了给男童讲这些作品的时候,他那天晚上基本没有睡。他跑去中央音乐学院专门研究民族音乐的教授家面找了一段佤族的视频,让他们看看佤族人生活的一种场景。佤族非常有特色的就是他们的甩发,他们从原始的木桶变成木鼓的时候他们是这样敲的,不是捶,是用杵的方式。李教授就给他们看这个,然后把男童的声音从这么高的位置,这么飘逸的声音往喉咙拉,让我们真正能触摸到佤族音乐文化的魂。但是后来我们到晚上的时候,因为他们第一场的巡回演出在天津,我们从北京追他们追到天津,看他们彩排,看他们演出的时候,到真正演出的时候,那声音又到这儿来了,后来我们说人家几百年的传承就靠这个时候去感受,也是很难过来的。但是,后来我们也总结出来一点,如果你真正不了解这个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最好不要去触摸这个音乐。或者先去了解了再去,因为,当时赶过来的时候,当时不是有史家胡同小学,不是有一个金帆合唱团,也是在中国算一流的,学校里面的合唱团也应该算一流的,他们当时唱了两首外国作品。男童合唱团的那些老师们,不但给他纠正发音,也把他们纠正,因为这文化背景不一样。你只是把那些德文字母用拼音字母给标注出来了。他老在那说,不是这个味道,一直在那给他纠正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就是说,我要想去把这个作品能够上得更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去背后做一些东西去了解一下。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这种单纯从知识技能层面感受音乐的观点,提倡将音乐置身于文化的大背景中,全面深刻地感受、体验音乐。
那么接下去来讲讲这个话题——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这实际上是我自己的成长历程。从04年开始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实际上就是省部级的劳模,05年的时候成为特级教师。07年的时候我们当时南通市选名师团,他就把我们从全市的特级教师当中筛选了20个,从幼儿园到高中,几乎各科都能涉及到,但是各科只有一个。当时我们各科的老师集结在一起,给我们都配备了自己的导师。你像我音乐学科就我一个。音乐学科就一个的时候,当时除了音乐学科的导师也是我们中学的特级做我的导师。后来我还特别申请了一个对美学特别有研究的,对音乐特别有研究的另外一个语文特级教师做我的导师,所以我一个人是双导师。因为到那以后,我们必须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通过自己的教学和这么多的课例提炼自己的教学风格。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老师一步一步成长的历程。09年的时候,我就根据导师给我的几个重点词,就向省里申报了课题,获省里的重点课题。到12年才真正提出文化语境当中的音乐教学,就在我们《江苏教育》当中就做了这么一个音乐教学的专题。我记得当年我们的这个音乐编辑就跟我讲说:黄老师,我们江苏教育还是第一次对音乐老师开放,因为这些专题都是对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做的。这个音乐还是第一次。我觉得这只是我对这个模糊的一种触摸。2016年,他又请我在《江苏教育》中再做一个专题,我说我这个题目已经用过了,怎么办?他跟我开玩笑,他说:“黄老师,你这个是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2.0,前面是1.0版,现在是2.0版。”他说我可以继续深入地去研究一下。在这个专题中,实际上是我们名师团给我们开的一个个人演唱会。各科的名师汇集在一起,你把自己的教学主张提出来,各科老师给你做诊断。下面这个是我工作室的老师,在这个专题当中,他们就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的点,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这当中。
刚才我跟大家提到音乐人类学学者——管建华教授,目前在南京艺术文化学院做所长,博士生导师。他给我们这个专题写了《专家视线》,说我们音乐老师要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教授提出来的,实际上在各个领域,在现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在提文化自觉的问题。他是就我们音乐教师提出来的,可以看看这段话:将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教授是音乐人类学家提出来的,现在已作为国际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观念。音乐作为文化观念对于我们教师为什么重要呢?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我们理解一种音乐自然需要了解这种音乐如何生长在其文化之中的,就像植物生长在何种环境、土壤、季节、气候之中的一样。这样理解音乐就是理解一种文化,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文化的概念很大,而且对小学生并不是要讲很多文化的概念,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有这种总体的考虑。然后他就我的课例,做了一些点评,后来他说:“中国音乐教育从基本教育到高等教育都面临转型,音乐教育转向文化的音乐教育回归大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而不是小教育和局限在音乐学科的教育。这也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以及中国音乐教育的大势所趋。实际上,在他给我写《专家视点》之前,我对于自己所钻研的教学方向,提出的教学主张心里还是一直在打鼓的,讲多了,好像有点偏离音乐本体,讲少了,好像孩子对音乐不那么感兴趣或者说他在音乐中获得的感悟比较少。当管建华教授给我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条路应该是对的。所以在2013年的时候这项教学成果获得了我们江苏省的教学成果一等奖。别看这是省里的一等奖,这个一等奖含金量比较高的,在这个教学当中,实际上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就是当中的三个关键词。一个就是音乐。音乐学科就应该有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提出的几个关键词老师们可以看看。我们首先要读教材,对于教材中所出的教材跟曲谱,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去读一读,确定音乐主线。今天这节课我要在这个作品当中完成什么样的音乐素养的目标,这是我们要考虑的。文化,第二个关键词。读教材之外的内容,为儿童寻找一条合适的文化主线。不仅仅是音乐教材之外的文本问题,还要读教材之外的音乐。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儿童。我们思考儿童是如何学习音乐的,他在音乐的学习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寻找一种非常适合儿童的学习音乐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所以总结出三句话:现在的文化当中的教学应该具有浓浓的音乐的味道,厚厚的文化的味道,甜甜的儿童的味道。
之前上的一些课例,比如在这个作品《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当中》当中。我们要给孩子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我刚才说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莫扎特的作品他跟其他的音乐作品不一样。弹过莫扎特的作品,他这种古典的味道,他的音乐当中记号的运用,尤其你看这里的对应记号、颤音记号、重音记号,还有这种小休止符的运用,莫扎特就赋予小步舞曲非常重要的一种自己的文化的烙印。弹莫扎特我们老师钢琴弹得非常棒。一听莫扎特的音乐跟其他大师的音乐,他就是不一样的。在这部作品当中,除了把这些莫扎特的那种小的记号引领出,实际上我们欣赏的过程中,关键是我们要能够记住这部作品的旋律,对不对?在这部作品当中,如果器乐作品让孩子们去唱的时候,是有点难的。所以我这里选择的适合儿童学习这首作品的方法,是用打击乐器来随着音乐一起演奏。我刚才选择了这三个图形谱让孩子去选择合适的乐器。
像这种,我们老师想想当中这个图形,这个图形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呢?第二个乐器可以?它比前面的图形多了个尾巴,那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那种铁质的铜制的有延音的乐器:三角铁、碰玲,像这种,它就干净,像响板,还有什么乐器可以?有老师说鼓也可以,干脆的。像这种呢?波浪型的声音,老师们选择手颤玲,是铃鼓当中,我们用摇的方式来。那我们现在来试试看过程中不是说它是三拍子的,从头到尾就是蹦擦擦、蹦擦擦地给它敲完,那我这当中有配合,当中也有一些休止,有些老师听过我这节课,有的老师没有,那我们现在来试试看。就在这过程当中,我们把这个用响板,这个用三角铁,这个用手颤玲或者是铃鼓。试试看能不能跟着音乐敲击出来。现在我们有三大块的老师,刚才我们试了一遍。我们请中间这一排的老师来做这个红色圆圈,我们用“嗒”,那边的老师我们用“叮”,就是三角铁的声音,我们这边的老师用“哗”。我们现在是一个打击乐队。我们用我们的方式来把这个主题记住,准备好。(全场老师演奏中)非常棒。我们刚才说莫扎特的音乐在我们整个过程当中,他会有很多细小的那种,非常灵巧的这种。我曾经在莫扎特传记中看到,这和他自己的生活的乐趣有关。莫扎特个子不高,一米六几,他喜欢穿华丽的服饰,同时喜欢在他不大的手上带上硕大的非常华美的戒指。他这种小的装饰让自己变得那么美,所以他的音乐当中就有很多细小的东西,把音乐也做得非常有趣味。体验到莫扎特的这个小步舞曲独特的味道之后,尤其你看这过程当中用上这样的节奏性一长一短的节奏,增加了小步舞向前推动的感觉,都知道小步舞是两百多年前宫廷的社交舞。那么所有的舞步几乎都是走路的,我们老师可以看一段小步舞的录像感受一下。相互的行礼,手搀着手地往前走,这是它的基本步伐。很多作曲家都有过这样的小步舞曲了,我刚才说莫扎特的一长一短,到了贝多芬的作品当中,他也能够体验这个一长一短。你看看他的节奏是不是还像刚才八分加十六分的节奏。他也有这样的推动感,他的节奏变成了符点。这个可能有的老师都弹过,符点的节奏也是一长一短,也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向前推动的感觉。这就是贝多芬的小步舞曲当中有独特的气质和节奏。大家都知道巴赫的小步舞曲,虽然很多人都说这个曲子不是他的,但是我们说起它还是说是巴赫的,怎么唱呢?你看巴赫是音乐之父,古典是从他的那个时候开始可以传承下来,我们现在可以看那个年代他的作品相对来讲要比莫扎特在风格上要沉稳很多。刚才我说写过小步舞曲的作曲家很多,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气质和姿态,在这节课中就通过三个小步舞曲的简单的对比让孩子感受到小步舞曲的与众不同。当然更多的时候小步舞的本身独具的这种气质是速度趋缓,三拍子,风格典雅,一个是宫廷的贵族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在这首曲子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音乐作品抓的是它的这个主线,通过广泛的浏览,读我们教材当中的音乐,也读教材之外的其他的两部作品。关于这个小步舞离孩子们,离作曲家的生活太远了,几百年前的我们怎么办?我们去学他的基本动作是可以的,尤其在音乐当中的中间部分,在这个部分,很多孩子几乎听不出他的中间乐段的段。我们老师听,实际上这个当中实际上他一共也是分了四个段落的。那么按照音乐稍微的变化,四个段落是这样的,前面两个、后面两个稍微有点变化的。为了让孩子能找到所有我们最后一个结尾,我让孩子们说你听到嘀颤音的这个音乐,“嘀儿铛儿”用这样的音乐就是小步舞曲当中相互行礼的,用孩子的方式让他们找到这样的旋律,让他们找到每个乐段的结尾处,让他们体验音乐当中段落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古典音乐不仅节奏优美,结构也是非常对称的。大家都知道莫扎特效应,我们听莫扎特音乐也是的,所以小朋友现在为止凡是上过这节课的,对这个作品应该是情有独钟的。
这是我们教材当中也应该是民意社的教材《渔舟唱晚》。像这个作品当中我抓住它的文化主线的时候,是因为《渔舟唱晚》这整个词实际上源于我们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少年王勃》,其中有一段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实际上在这句诗的后面,下面一句就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当年王勃十岁的时候,他站在新落成的滕王阁上写出了这样气势磅礴的《滕王阁序》。我们这个曲子的曲名实际上就来源于它。彭蠡之滨是长江边上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古称。渔舟唱晚,表现晚归的渔民发出的歌声把晚上唱响的场景。这个作品我是通过这个文化主线,接下去我通过现在流传的比较古老的古筝版的作品,到后面我们到小提琴版进行了改编。实际上古筝到小提琴版,他们当中留用的段落只有这个,然后给他们选择三个不同演奏家演唱的《渔舟唱晚》的主题。我们老师用这样的方式会非常好,就是说像这三个演奏家演奏时,他们对这个作品的那种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给孩子留下印象会非常深刻。吕思清他非常大气。盛中国的夫人是日本的一个钢琴演奏家。你会发现他们两人在这作品的把握不如俞丽拿的钢琴伴奏的感觉好。我们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孩子对音乐有更深的感悟。后面再通过这种演唱,比如像这个旋律,用吕思清的小提琴独奏来给我们伴奏,出来的感觉会非常棒。
最后呈现的是我们的电子琴独奏的版本,《渔舟唱晚》这个曲子当时出来的时候也是八十年代左右,当时雅马哈的电子琴浦琦璋老师刚刚盛行的时候就被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作为背景音乐。到现在为止这首音乐作品应该可以获得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十三亿人最熟悉的音乐,二十年亘古不变,它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所以那天上完课以后很多老师问今天晚上你们干什么?孩子们说我们去看天气预报。
还有一些课例,比如《彝族风情》。彝族的“彝”字也有些难。在在这首作品当中,通过阿西里西的歌曲的教学,会让孩子理解彝族的“彝”字。实际上跟彝族男青年的服饰有相似,前面的这个东西伸出来的高高的叫什么?英雄结。后面披着的长长的呢?叫天菩萨。彝族基本上在山区,所以他们出门的时候都会披着大大的斗篷,彝族人有他们的梯田,也吃米饭,衣服上用丝线绣着漂亮的花纹,彝族人也能歌善舞,所以彝族的“彝”字就纳入了当时这种文化背景中,孩子们也很快就记住了这个音乐作品。后来通过一个改编,用阿西里西的音乐让孩子们去体验彝族的火把节。这段音乐后面就变成了四五拍子的。彝族音乐当中的这种复合拍子就是它重要的特点,我用这个音乐为母版做了一些创作,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从音乐当中感受彝族独特的文化。然后把音乐的速度变慢,通过乐器的转换,感受火把节之后夜深了人们慢慢地回家去,但是阿西里西的这种音乐始终能回荡在山谷当中。
今天我遇到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说:老师,你明天是上那个茉莉花的那个老师?我突然就想是茉莉花吗?实际上我想下《编花篮》的这个作品当中用《编花篮》的歌曲和《茉莉花》做了一个对比,孩子在不同音乐的对比中感受不同地域对花的一种感受。《茉莉花》是我们江苏的一首民歌,同样地去摘花,它说就摘一朵小小的茉莉花,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又想摘,又怕旁人笑话,我又想摘,又怕它来年不发芽。那么我们就在纠结了这姑娘到底摘了没。现在我们再看看河南的这首歌曲,虽然知道它现在是一首创作歌曲了,但是我们是一直把它当作河南歌曲来对待的。因为它的河南味道太足了,同时,在这个作品当中我们也感受到那个地域独特文化的一种特点。所以你看我们这河南姑娘摘花之前首先编花篮,她摘花的时候没有考虑那么多,就说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三朵两朵三小五下就来了。那我们江苏姑娘她那感觉就不一样:我有心摘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在这里可以看出来江苏姑娘和河南姑娘那是不一样的,可以尽量想点好词来形容我们江苏姑娘,那边爽朗、大气、活泼可爱。那这有点婉约,秀气,比较细腻。实际上浙江这边跟我们有点相似的。这就是我们实际上是在这个作品当中我们通过两个地区不同两个文化背景不同这样的音乐去考虑,实际上最后的落脚点还在作品上面,用我的声音来表现。所以我说的我们的音乐课堂还是要用文化把这音乐课堂撑起来。让音乐教育多一些滋润孩子心灵的力量,让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孩子的人生增添一抹亮色。
今天就和大家交流到这儿,谢谢大家。
作者:黄美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