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明太:从历史的发展看美术育人价值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8-17

  • 从历史的发展看美术育人价值
     

    今天我讲的题目主要增加了一些老教材,想让老师们看一看,这些老教材有不少从最早的在中国能看到的第一本一直到现在有一个浏览。题目讲育人价值,其实从我们教育开始到现在一直存在育人价值的研究,只不过每个时代育人的内涵不一样,有所偏重,但是我们的教育就是育人,本身就是育人,所以我们研究育人是必须的。

    第一个话题是从中小学美术教材看德育内涵的演变。在清代的时候我们的教材基本上很少看到,看到的都是芥子园画展有很多是画谱。从明代宋代都有画谱留下来,但是到了清末时候,我们教材的出行基本上就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教材就出现了。清末时期的美术教育的内涵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上面有要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办学思想,可以说很明确,就是要以中西结合的思想。它的育人价值就是“教会学生一些实用之技能,养成其善于动脑和耐劳烦之习惯”,这就是当时课程标准的要求,很清晰。清末时期画图教学内容分为“自在画”和“用器画”两种,不像我们现在分类分这么多,不仅分这么多而且分了四个大类。那时候两类“自在画”和“用器画”。“自在画”的内容是从石膏几何形体入手,包括静物、鸟兽、树木、风景、人物等等。“用器画”主要是制图、工程图学的内容。如果从现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现在的设计,我们中国设计学院的源头就是这。那时候没有设计学院,设计学院也是最近这些年出现的。那时候它是“用器画”,所以美术它包含这么多的内容。1904年(光绪29年),《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开设“图画”教学内容,我们看看图画课程内容的要求。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是开图画课,要求只有几个字的变化。第一年简易之形体,每周两节课,到二年级是各种形体,复杂一点也是两节课,第三年简易之形体都是两节课。都是两节课我们现在来说,到三年级也是一节,上海也是一节课了。1904年规定的两节课,基本上到现在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从课时来讲有点退步。1916年民国时期,课程开设三门:图画、手工、唱歌。连续开四年,手工开一节,图画开一节,唱歌开四节。一开始唱歌就比较多,到现在音乐课的课程有时候也比美术要多一点。把我们的两节课拆成手工和图画,课时没有增加。(出示图片)这教材是我们国家比较早的一本,是1907年清末光绪33年。封面是凤,它的教材的内容和我们现在差距很大,一页就一张作品,一个空白页,可以在上面临摹,一页一张图。这个教材的编写者是谁不知道,据说是日本人编写。日本人竟然编了我们中国最早的这样一套教材,什么原因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其实那是清末和民国初期,我们请的音乐美术老师80%以上都是日本人,和现在感觉完全两样。我们的教学法,日本叫教授法,当时我们中国也叫教授法。当时民国初年的很多课程都是向日本学习,日本很发达,所以这教材就是日本人编的。目前我就收藏着一本,这么多年我编教材,研究教材,也在收藏教材。(出示图片)这一本和刚才那一本完全两种风格,这就是中国人编的教材,这是用毛笔的形式来表现静物。刚才是西洋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方法也存在,西洋的方法也引进了,两种形式都有。教材的形式就是你怎么编都可以,是以作者的名字出现的,一个人可以编一套教材。不是像我们现在要编要审查,资格要怎么样,没有那么复杂。

    民国时期美术学科的育人内涵,中华民国诞生之后,中小学图画、手工学科的育人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1912年颁布的《学校系统令》,提出培养学生“涵养美感”的审美能力。1922年新学制改革之后,中小学图画、手工学科的育人价值观,进一步强调了审美教育的作用。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提出了审美教育。1923年《初级中学图画课程纲要》是由刘海粟、何元、俞寄凡、刘质平四个人起草,分了三部分:理论教授、实地观察、实技练习。理论部分讲图画的意义,美术知识有透视、比例、明暗、色彩、构图、肌理与质感。学习内容有:图案、风景、建筑、人物、描线画法。在这个时间点上已经丰富了很多内容。刘海粟他们在中小学提出了这么多的学习内容。(出示图片)我们看刘海粟组编的一套教材,《图画教科书》。(出示图片)这是另外一套教材,这不是他那里面的,下面像钱币一样的是四个教材的封面,上面静物是用西洋方法来写生的作品,基本上教学形式都属于临摹。

    以上是解放初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特征与育人的内涵,接下来我们看看解放以后是什么样的面貌。新中国建立之后,教育部于1950年颁发了《小学图画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6年先后颁布了小学和中学图画教学大纲。当时,中小学美术学科育人价值,以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为主。三个都是共产主义,还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很高大上的一种理想,刚解放人们带了一种理想进入了新的时代。(出示图片)我们看小学的教材的封面,就能感觉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应该说还是比较幸福的感觉,我看了以后,看到它的育人价值,教材里边它的欣赏课。欣赏的内容都是这样一种内容:画出一种插图,画出这样一个育人的艺术作品来放在教材里面。当时很多,在刚解放初期其实这个育人的内涵体现得非常充分。它这种体现的充分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它关注的是一种社会的道德,这是它的重点。(出示图片)看孩子们多可爱,很欢乐,很祥和,就是刚刚解放教材呈现都是这些内容,而且这些这内容收入的绘画作品,当时都是上海很知名的金梅生、李慕白等这批人画的云纹白年画,这就从画家的作品到我们教材的内容很融合,很一致了,都在体现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一种快乐的生活。1958年课改出现了各地区自编的教学大纲与“教参”,增加了课时很少的美术字、装饰画、漫画,还恢复了“几何画法”的“直观图”与“分面图”等教学内容,内容早增加了,越来越多。(出示图片)我们看1958年的腔调有点变化了,已经很夸张了。这个时代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就是1958年的总体面貌。我们有一节课,上海的小学教材,大世界,小人国,这些画很典型,很夸张,什么都丰收。尤其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比我们的袁隆平还要厉害,袁隆平怎么努力距离这个量也太远了。那时候只要敢吹就行了,就是靠吹上去的,所以你不吹还不行,不吹太落后。这种气氛对我们整个国家,对整个研究,对我们的教学教育的发展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做广告、炒作,在这可以找到根源。

    文革时代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特征与育人内涵。文化大革命期间无全国统编教材,大学小学全部停止,开始闹革命。斗老师、斗当官的、斗当权派、斗地主。那时候教材是围绕阶级斗争革命宣传而编写的“美术字”“黑板报”“刊头画”“工农兵形象”等内容。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也发现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发生了变化。1973年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写了一套“上海市小学课本·美术”教材,1972年北京市编写了一套教材,全国能查到的就这么两套。文革档中的,当然其他地方也有一些,但主要是这两套,也比较完整。文化大革命开始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影响,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是为政治服务。不是审美了,已经看不到审美的概念了,谁提审美谁就是“封资修”。要是像我们现在的照片,穿得比较外露肯定要被批斗。这是当时的状态,文化大革命就这样一种情况,所以说审美的功能被严重淡化。美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的代名词,无产阶级不讲美。(出示图片)我们看一看文革时期的教材,封面是北京市的教材,右上角是语文的教材红太阳,都是画圆,画方和三角可能都不行。(出示图片)我们看上海教材,当时是工农兵第二小学,现在这个学校早就没了。封面能用到打乒乓球,这么多外国小朋友进来,在那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开放的封面教材。(出示图片)看内容就不开放了,画菱形,画红袖章,当时戴红袖章是标致,是革命的象征,所以能戴上红袖章很荣幸,能戴军帽也很荣幸。下面的教材内容画大字报,也讲透视,但当时讲透视也有问题,所以把透视线画出来,让老师自己去悟。这是上海人聪明的地方。(出示图片)它的步骤图,李铁梅《红灯记》,红灯记没有课文很简单,也不讲比例。如果讲比例又要被斗,因为这是资产阶级的,这是学科的,所以它不讲比例就画一条线。在那个年代能编出这样的教材还是聪明和智慧的。他们教材的内容美术字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当时一直喊的就是这么几个口号。素描画“卫生员”“学当饲养员”“爱护工具”。国画是“向日葵”,它都是规定的不是随便可以画的,教材怎么样就画怎么样。它的欣赏也是这样的,(出示图片)教材的课文很有意思:“四人帮”是坏东西,祸害敬爱的周总理,红小兵举战笔,剥尽他们的鬼画皮。不说学科,这就是当时课文的内容。(出示图片)当时欣赏的就两件作品:《收租院》和《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收租院》当时是很有名的,因为是四川的大地主刘文彩被批斗,然后他家的房子在那么大的院子里,全国的雕塑家都过去雕塑,雕塑至今还陈列着,确实水平非常高。(出示图片)当时欣赏就欣赏这张画,没有第二张,欣赏雕塑也就那一个,没有第二个。有毛主席语录,这是何孔德画的,当时和前苏联打战。

    80年代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特征与育人内涵。197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建国后第二个美术教学大纲——《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对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出了较高的地位,认为美术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提出了跟过去不一样的,和文化大革命时不敢提的说法。文化大革命结束了,高考恢复了,大学也恢复了,所以邓小平当时说不管黑猫白猫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抓革命促生产。1982年文革以后的最早的统编教材,由上海中小学美术教材编写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样一套教材在全国各个省通用,其他省市都在翻译,没有第二套教材。这套通用教材用了很多年,很多老教师都很熟悉这套教材,影响很大。应该说这套教材编写水平创造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尤其是经历了10多年的文化大革命之后,让人们看到了美术学科的本来面目,比较振奋,很开心。看了以后,美术学科的确有了恢复的感觉,这是这套教材给我们美术学科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出示图片)这就是当时小学的美术,课本的封面大家可能都熟悉的。(出示图片)这是中学的美术课本,1982年编的,可以欣赏名画了,明显已经开放了。

    90年代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1989年又修改了教学大纲,出现了丰富的教材内容。1992年又到了第三个大纲的颁布,在这个大纲中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强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大纲规定了一纲多本的教材政策,一纲多本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过去是一纲一本,“一个教学大纲,一本教材”,全国通用,统一要求。从这个时候,因为国家比较大,贫困地区、发达地区都有,统用一个教材有问题所以这时候提出来教材可以一纲多本这样的政策。我当时看了我这些教材以后,对我们的教材分为两类:“大美术”观念的教材,“审美型”教材。相对来说学科性比较强,知识技能比较强,不像现在强调人文强调得比较多。这个时候教材的内容,我们看目录就可以看出来,实实在在都是学科的内容。从这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出来三类:欣赏类、绘画类、工艺类。工艺又分泥塑、雕塑、纸工、泥工。92年之后可以一纲多本了,这是90年代早期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出示图片)这是它的内容。(出示图片)这是江苏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套美术教材,(出示图片)这是内容,印刷非常好,很精美,作品做得也非常精美,而且上面的一些小的文字也很好。(出示图片)这是纸工,毕竟是90年代。(出示图片)这是江苏的中学教材,(出示图片)中学的教材内容,特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造型画的是人物,把头像全部放在一个大单元。用我们现在的概念理解就是单元,头像有写实的到变形的到夸张的全有,老师自己选用。(出示图片)把素写都记录在一起,风景画、学科画、技能画很鲜明。(出示图片)当时这是90年代初,1988年上海的一期课程改革编了这套教材。这套教材影响很大,我从大学到上海的中小学以后就看到这套教材在使用,那时候还没有二期课改,正好第二年开始二期课改,这是一期课改的教材。二期课改就是我主编的教材了。(出示图片)这是一期课改的教材内容。(出示图片)这是江苏的小学教材,比较晚的90年代后期,这套教材应该说影响比较大,一下开本变大了,原来是小开本。全色彩非常漂亮,印刷精美,这套教材引起一些轰动,但是它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内容比较宽泛得怎么教都没有说,给你提供了一个自由,画动物的自由,既可以画动物,也可以做动物,可以用纸工,可以用泥工,也可以想象画。所以这对老教师而言没有问题,年轻教师就不知道怎么教,这是它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小学美术学科教科书育人内涵。先从上海看,因为上海还是走在前边,比我们全国课改要早两年。全国是2000年开始启动,上海是1998年开始启动新课改。1998年我开始进入了课程改革,这就是在做我们上海改革的文本。它提出了强调美术学科的审美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利用美术学科来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二期课改还提出了美术学科所具有的“视觉性”“审美性”“创造性”“实践性”的特征。在这方面提得都比较早,其实当时我们还提出了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美术教育思路,当时领导没有采纳。现在我们国家又提出了大中小一体化的美术教育,其实我们在十几年以前就提了,但是没有实施。(出示图片)这是我主编的我们上海二期课改上教版的一套小学美术教材。(出示图片)这是它的内容,里边有一套是我主编的上教版的,还有一套书画版的,有两套,上教版和书画版,都是把透视的内容放在一起了。(出示图片)这是我们中学的教材,中学也有两套,当时上海也是一纲多本。上海的课程标准和全国不一样,是自己制订,教材也是自己编,也不用全国的教材。两套教材,两套小学两套中学一样的。(出示图片)这又是一套。实施之后,前几年开会,我们准备把这两套教材合并为一套,进行修改也作了课程标准,还没有颁布。国家有在修改教材,上海就停了。教育部201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版),在这个课程标准中提出:“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味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这个比较贴近我们现在的社会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分了四个学习领域,也就说把我们所有的绘画、想象画、雕塑、泥工、纸工都归类到造型表现里面去了。(出示图片)这个教材人美版有一套,湖南版有一套、人教版有一套,这三套教材用量都是比较大的。(出示图片)这个是日本教材,比较注重动手能力和自然的亲和。(出示图片)这是美国的教材,是以美术语言来编写的,很有特色。因为美国教材也不是政府行为,是校本画的教材。作为欧洲来说,这个教材跟我们国家不一样。我们国家是政府行为的教科书,发达国家基本都是一些校本。(出示图片)这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教材,湘版教材。这个教材的内容有什么问题?其实这个教材内容很好,比如雪花飘飘,学生制作,然后放在瓶子里吹,确实也很好,但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不安全。安全隐患很大,教材用的是泡沫,在上海二期课改以来泡沫绝对是禁止的,这种内容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泡沫进入学生眼睛、鼻子里是很危险的,但是在这个教材里仍然有而且教育部审查通过的,我觉得还是把关不严。我在1999年编了一课,是用手指印,最后审查没有通过,很可惜。后来其他的教材也有这一课,但是上海就没有通过,要求很严。一年级的孩子印的时候很开心但是会印到自己和别人脸上、身上去,这是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下一节上课时会来不及洗手,影响别的课,这两点问题存在,上海审查就通不过。

    二、从社会现象看育人效果的艰难,我们的理想很好,我们的育人价值追求人文性,追求育人的价值,希望育人的价值更好更大,但是我们路走得很艰难。艰难在什么地方?我们先看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新闻:101日升旗仪式后,150名保洁员用了30分钟才清扫完毕,扫出的垃圾5吨左右。爱国的同时也破坏了不乱人垃圾的卫生习惯,这就是我们的矛盾所在。(出示图片)“到此一游”这样的报道太多了,写在了世界文物上,有辱国民形象。整个社会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学校里谈育人价值很艰难。我们谈得好,跟学生达成一致,学生也很开心,回家变了,到马路上变了,刚一出校门孩子被“劫持”了,这是很一个可怕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几个问题:1、美术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2、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究竟是目标,还是教育过程的载体?3、美术学习的经历对人的成才与发展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4、美术教育究竟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方面的能力?我们现在不仅强调学科的素养、育人的价值,我们更应该强调学生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的美术学科为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值得我们思考。

    三、简单谈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有一份文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稿》中提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实践创新。这是一个宏观层面,不仅仅是美术学科的。九个核心素养提出来之后将会带来哪些变化:1、有人导向更加关注学生理解信念与核心素养的培养;2、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3、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4、课业负担将进一步减轻,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现较大变化。在这个方面其实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发过文件也开过会,一直在强调,但是课业负担一直没有降下来。现在我们又在提倡测试,对学生进行测评,美术、音乐历来都是非考试学科,大概这个时代快要终结了。去年教育部已经在进行了美术、音乐等非考试学科的考试内容的研究,就是我们也要考试了,考什么,能不能考。我们第一反应都是不能考,但是教育部拿出了很多国家的案例,美术、音乐是能考的,发达国家也在考,美国、新加坡、台湾都有考。北师大做这件事情,但要想考的比较科学化有些难度的,正在努力。我估计我们将来也不可能不走这条路;5、学校课程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6、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美术学科的素养,因为这次高中课程标准,去年他们就开始做,做到年底告一段落,进行了初审。放假后春节前教育部叫我去审查了美术、音乐、体育、艺术的课标。美术当时提出了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我个人意见觉得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有重复,可以把它作为两个层面来对待,合二为一。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也有重复,是两个层面,也建议把这两个合二为一,最后变成三个核心素养。

    上海育人价值研究成果,育人价值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现在刚刚提出来,对育人价值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上海在这一块应该走得比较靠前,在2001年就提出了。这本是2002年上海出版的《以美育人涵养美感》,已经研究好了这个成果。这个研究提出了美术学科的特性,对它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学科进行了定位。拿出了些案例,对育人的价值、内涵方面进行了梳理,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做,比较清晰,出版之后每个老师发一本。这是上海市的教研员带领我们来做。育人特性:视觉性、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内涵(核心价值),也提出了几个方面:1、美术学科能力:(1)观察与感知能力;(2)创意与表现能力;(3)欣赏与评述能力。2、交流、表达与合作能力;3、自信、责任与尊重他人的品质;4、善于探究的态度;5、反思、解决问题与服务的能力;6、运用信息技术与媒材的能力;7、形成国际视野与文化理解。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进行思考。美术学科的能力包括了很多:观察与发现能力、想象与构思能力、设计与实施能力、应用与表现能力、欣赏与感受能力、评析与判断能力。共通能力包括了三部分: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强调最多的是学习能力,这里面包括规划与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欣赏与感受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尊重与关怀能力,探究与反思能力;组织实施与应变能力,传统与国际文化理解能力;运用科技与资源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按我的理解基本上这些加起来应该是指向了核心素养。我们一直强调国际视野,我这里加了一个案例,我们所理解的国际视野和外国人理解的国际视野差距非常大。我们所理解的国际视野就是了解了解而已,但是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远比我国重视社会人文课程,不仅表现在课时多、项目多,而又表现在内容难、要求高。美国某中学在世界历史课的考试卷上出了这样一道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他们的国际视野深入到我们的历史当中,而且还有想象,历史可以改写,所以说美国小学五年级作业竟然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这也是美国人小学的作业,把中国都要研究透了。我们中国人不了解的,美国人比你还清楚,美国是国际视野。我们从政治的角度,美国是霸权。霸权的底气哪里来,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强,还在于它对全球各个国家的文化太了解了。当我们还没意识到时,它已经走在前面了,所以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小学六年级的作业,竟然是回答一系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样一系列的题目让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对战争加以思考,我很敬佩教育做到这个程度。教育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教技能吗?不是的,这才叫教育。美国人喜欢用如果改变某一个历史条件,历史将如何改写来设问学生,以此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与个人观点进行发散思维。不难看出美国的这种历史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的教育,鼓励学生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历史、关注现在并预测未来。我觉得仅仅谈育人都有点不够,其实我们要引导学生的还是很多的。我们比较是育人,不仅仅是教技能,教技能的目的还是为了育人。我们现在班主任的管理队伍很庞大,甚至比我们美术队伍庞大多了。为什么会有庞大的队伍?培养学生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这些学科老师都不用管育人了,因为有班主任了。把育人、管理学生和学科分开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一个学科老师就应该既管学科也管育人。民国时期就是这样,没有班主任,班主任就是学科老师。那时候管理得也很好,学生受益终生,不仅仅是学了知识而且在人品方面得到很多的启示,就形成了这样的教育氛围。而现在是割裂开来,不仅仅是我们的美术学科,其他学科的德育、育人和班主任工作割裂开来。还有一个更严重的,我们的美术还有劳技课,其他学科也在兼劳技课,劳技课也是多出来的。它完全在追求技能,于此同时不追求审美吗?也要追求。其实在台湾的课程,现在是人文课程,十五年以前他们是美劳课。日本教材也是融合在一起的,没有像我们这样分开的。所以说有时候我们过于重视就把它分开,劳技课的由来就是我们过去的国家方针,由李岚清之前的时候提出来过,“德、智、体、美、劳”,所以劳技课出来了。这是国家政策的变化很重要,多一个字多一门学科。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研究美术学科技能学科教学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考虑育人。育人是我们必须的,不可能不关注的事情,只不过我们的育人的落点落在什么地方。

    最后,我们在研究立德树人过程中,美术学科育人需要注意的两大误区:1、简单贴标签化倾向。我们现在一说育人,我们的课最后贴个标签。上海前一阵子贴过标签,现在痕迹基本上慢慢消失了,影响很大。2、去学科化倾向(美术姓美、艺术姓美)。过于强加人文,学科的特性失掉了。第二个问题是对德育渗透的“度”的把握是关键点。第三,只关注美术技能不重视德育或过分强化德育功能而忽视学科技能,以及不关注学习者的过程感受,不关心学习主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取向,都是违背教育本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老师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学科,我们的育人。其实我们在利用我们美术学科的技能来进行育人,这样育人的理念就站住了。你就会考虑学生的点点滴滴,关注学生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在成长。他在你这堂课中应该要收到一种更多的收获。
     

    作者:程明太(上海市闵行区中学美术教研员,特级教师)

  • 【上一篇】陈致豪: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架构实践艺术的核心素养(一) 【下一篇】吴望如:从集体创作到空间美感的营造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