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永康: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7-31

  • 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

    1950年,台大校长傅斯年先生在《台湾大学校刊》发表文章,题目是《几个教育的理想》。这一年,傅斯年去世。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中国语言研究所的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敢跷着二郎腿跟蒋介石指手画脚讲话的一个人留下了怎样的理想呢?其中之一竟是“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

     教育可以“平淡无奇”?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平淡无奇吗?傅先生的“教育理想”不能不让人惊讶乃至震惊。

    作为老师,我敢平淡无奇吗?成绩,是不能不要的,即使不辉煌,至少也不能面上无光;一年起码也该上几堂公开课吧,闭门备课,讲台即舞台,自己的本事与精彩不展示也终究有点遗憾;最好写一两篇论文,获奖、发表,给自己添些光彩也是情理中的事……

    作为学校,会有校长去追求平淡无奇吗?大凡学期开始,总要在教师大会上言明学校要参加某国家级课题实验,要承办省级现场会,要举办多少区县教学活动,以此表雄心壮志,以此激发师生干劲。期末总结少不了列举辉煌,细数成绩……

    可是,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

    再长的河流,譬如长江、黄河,峡谷与激流只是几段而已。生活呢,有飞流直下的惊喜,有九曲回肠的绵长,但多数时候,像水一样,说不出什么味道。但就是这样的生活,我们人人需要。

    平淡无奇的教育会自然得多。该上学时就上学,不必披着星光进校门;该放学就放学,学生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该出操时就出操,不必突击搞什么万人舞蹈;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而不必遭遇这样的尴尬:期末抽查学生唱歌,有学生什么也不会唱,一问,学生很委屈,说音体美这些课都让主课老师给“抓走”了……真正的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金与奖杯的,最终都将跟真教育南辕北辙。

    平淡无奇的教育也因此会有意思得多。我们怎么生活的,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有人批评扫地读书这些事算不了什么。我觉得恰恰相反,当年我在晓庄师范读大专,起床锻炼后要做的一件事,便是扫地。后来我在陶行知纪念馆里担任一周的志愿者,每天第一件工作也是扫地。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地的意义当然不只在保持环境整洁,而是“日日新”的意识与实践。这个过程蕴涵的教育价值在于:学习须行动,行动能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须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做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整洁”焕发的是教育的气息,在这种气息熏染下的人,心灵也会洁净起来,也会纯洁起来。奇怪吗?一点也不。教育上的其他事情亦然。

    所以,教育是不能也不必苛求的,是不能也不必热烈与醉人的,它就是那么平淡无奇。平淡无奇了,就有好的心态,也能多些人的味道,更多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需求。这才是今日教育最紧缺的。

     

    作者:谈永康(上海市语文教研员)

  • 【上一篇】崔峦: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下一篇】潘庆玉:呵护心灵的惊异与渴望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