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森林公园走来(二)
到了2006年时候,有人建议我去参加特级教师评审。那年我29岁,我没有任何负担参加评比,一路过关斩将,冲到最后,最后拿下了上课、论文答辩两项第一。在最终评委会的时候,我们浙江非常有名的一位特级教师,为我据理力争,这位池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老师,应该给他上。由于我太年轻,引起了很多评委的争议,最后厅长说:太年轻了,30岁不到,再过4年让他来,如果他能坚持4年,下次一定给他过。
这样一次评选特级教师的经历再次让我得到肯定,我不但可以当一个好老师,也许还能当特级教师。而4年之后一切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我成了最年轻的特级教师,那个阴影终于没有了。
老师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儿童投下一片阴影,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但儿童要走出这片阴影,有的人要花很长时间甚至好多年,甚至一生都走不出那个阴影。所以我们要比任何行业懂得慎言谨行,再次感谢老魏带给我的间接力量。
人生总是因为某些不经意的事情,自己的轨迹就被改变了,这样的改变就是拐点。人生是有拐点的,教师成长之路同样也有这样的拐点,我专业成长的第一个拐点——“百课万人”之路。
成长之路要感谢很多人,陈素平老师肯定是我需要重点感谢的专业引路人之一,因为他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个教研员,她是我见过所有教研员中最懂得通过“价值引领、无为而治”的一个教研员。
陈素平老师更看重对教师价值观的引领,她会用符合世界主流趋势的教育价值观引领教师看课,看教育。至于课的细节设计,她会给教师更多自由创新的空间,她只把握课的大方向,她最看中是课的理念和价值的思考与创新,还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
陈老师鼓励创新,也保护创新。如果我的创新在其他场合遇到不理解的人,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和对方沟通,让他们理解我的创新。
在陈老师的鼓励和引领下,我朝着创新课堂之路努力奋进。
2003年秋天的一个黄昏,我和几个朋友在小酒馆里喝酒,席间接到陈老师给我的电话,陈老师说:“池昌斌,给你一个机会。浙江省正在举行‘百课万人’上课选手选拔活动,温州市正在选择推荐上课对象,其他人都把材料送过来了,我们看了还不是很满意,要不你也写一份教学设计过来,时间很紧,今天晚上你就要完成一篇10000字左右的教学设计,明天上午送到我的办公室。如果可以,就你了,如果不可以就让其他人写了。”
我几乎没有思考就答应了,马上回家开始按照要求整理教学设计稿件,整整一夜未眠,终于在天亮的时候完成了12000多字的教学设计稿件,凌晨6点出发,7点多到温州市区,8点送到陈老师的办公室,9点多我和其他16位教师的材料搭车送到杭州。
由于是一个临时性的成果,我对结果不抱任何希望,至于接下陈老师的任务,更多的是出于工作态度的考虑。
一个月之后,我接到了来自杭州的电话,他告诉我是省教科院的领导,我选送的课例成功入选第二届浙江省“百课万人”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温州推荐了17个对象,我这个搭上末班车的人上去了,前面16个淘汰了。人生总是充满意外,我成了“百课万人”的八位创新型教师,跟着省里的专家近距离的实践了一年,得到了很多的指导,认识了很多对教育有理想有实践的教师和校长,开阔了视野,这一年对我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成长机会。
入选“百课万人”教学展示活动就是我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拐点,正是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看到更多的人是如何做教育和理解教育。
参加“百课万人”教学展示活动,认识了很多专家,在他们的指导下,我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有机会到省里去上课,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个平台的上升。从市里可以到省城杭州,可以和杭州的老师讨论教育问题,而对一个从乡村出来的老师,能够跨越到市里再跨越到省里,是极其难得的机遇。
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我这个农村教师开始系统梳理自己的教育思考,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与路径。
一个老师发展到一定的层面,就要试着和更高层面的老师交流和学习,和他们共同做事,并在做事情中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发展自我。只有和更高水平的教师一起交流和互动,我们才会不断成长。
也许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老师都要寻找专业成长的拐点,拐点也许可遇不可求,但我相信有这样意识和不断努力的老师一定会找到属于他们的成长拐点。拐点也许是一件事情,也许是遇到一位有思想的恩师,也许是遇到一群有理想的民间教育耕耘者,我们能把握这个拐点吗?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哪件事情会是我们人生或教师职业发展的拐点,因此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那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就会成为我们的成长拐点。
拐点属于有教育梦想和不懈奋斗的老师。
如果说2003年参加“百课万人”活动,让我第一次有机会能够站到省级层面和老师们交流学习展示,给了我专业成长中第一次拐点。而2004年11月参加浙江省课改巡礼教学展示活动,无疑是我专业成长关键性事件中的关键性事件,是我专业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拐点。
如果说“百课万人”活动是让我有机会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开始能试着能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育实践梳理特色定位。从浙江省课改巡礼活动开始,我有了一个教育梦想——人生为一件事情而来,追寻理想的教育,改良教育,改良课堂,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很多年之后终于懂得了,事情不在大小,而在于我们把他想的有多大,梦想大了,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情。
于2004年11月举办的浙江省课改巡礼活动,是当年省教育厅的一项重点工作。当时省教育厅想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把推进和实践将近5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成果做一个集中展示。
教育厅对这件工作非常重视,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主会场和分会场,不同的论坛主题,其中最聚焦的是主会场的课堂教学展示。大家都清楚,课程改革的精神是否落实,落实的如何,关键是看课堂变革的情况如何,因此厅里的领导对哪几个老师在主会场上课很是慎重严格。
为此教育厅先从全省各地征集新课程典型课例,从160多节课中筛选4节在主会场展示的课例,为了审核这些课例,教育厅组成了一个专家组,一节一节地看,最后定了在主会场展示的4节课,我设计的《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成功入选主会场展示。
主会场听课的有教育厅的领导,各市区的教育局主要领导,各高校的教育研究机构专家,全省的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一线教师等共计1500多人。我是后来才知道下面坐着100多位局长,300多位特级教师以及很多知名学校校长,整的年轻的我特别紧张。
由于是代表温州市在省里住会场上课,温州市教育局很是重视,为了不出差错,我被安排由温州市教育局的副局长朱学军老师亲自把我护送到杭州,像熊猫一样保护起来。
上课之前几次过问我的准备情况,她说:“使命光荣,务必好好展示我们温州老师的风采,因为你肩负12万老师的使命所在。”领导的良苦用心我完全可以理解,其实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我的压力。上课前一天,我们省里教研室的柯孔标副主任还亲自召集我们四个上课的老师,询问准备的情况并叮嘱一定要好好上课。那几天,我们好像都成了小孩,一个处处都要被叮嘱的小孩,整的我们四个人倍感压力。
上课之前我们市教研室的一个领导还请了几个女教师帮我打点形象,从发型到服装。还亲自到杭州百货大厦专门挑选了衣服裤子,因为领导认为我穿的不好看,朱学新局长不满意,穿得老土。我本来穿了件灰色的衬衫,她说那不行,要穿得鲜艳一点,就买了件黄色的衬衫,鲜艳一点。
我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各地共上了200多节的公开课,这节课可能是我有史以来上得最拘束的一堂课,上课之前很紧张,紧张表现在不停地上厕所,不停地喝水。上讲台的时候感觉晕乎乎的,还好上了五分钟,慢慢地进入到了课堂状态,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也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
课上完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们都认为我的课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美好的影响,是在上指向儿童未来幸福生活的课,很多老师和领导鼓励我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考,形成有自己风格的课堂教学体系,多上有利于儿童终生发展的好课。
他们的期待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梦想,上成就儿童终生幸福成长的好课,做成就儿童终生幸福成长的教育。
从2004年的那个冬天开始,我十年不懈努力,课堂教学、学校经营、教育实践,做不功利的教育,实践指向儿童未来发展的教育与课堂。
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从那样的一节课开始,我共研究了类似的十多节品德课,内容广泛,路径不同,但是成就儿童未来,用课堂为儿童未来的良好社会性发展而奠基的梦想更加坚实。
在这样一个梦想的召唤下,我不懈努力,通过课堂创新实践不断成长。2010年我已不到34岁的年纪,成为了浙江省目前在职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2010年9月10号,温州市政府举办了隆重的特级教师颁奖典礼,我内心平静,我知道我其实不是为了成为特级教师而努力的,我为一个梦想而来,做成就儿童终生幸福成长的好教育,是这样的一个梦想成就了我成为一个特级教师。
梦想真的是有力量的,感谢源于2004年浙江省课改巡礼后的那个坚定的梦想。这个梦想还没有真正实现,现实让人“悲催”的教育多了去,一本证书,一个称号说明不了什么,其实我想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叫“归零”。
获得特级教师,是对我10年探索的一个交代,也是对我10年坚持梦想的一个交代。它代表一个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追求梦想的道路依然漫长。这个荣誉只是表明我在这个阶段努力过,它不能代表我教育探索的一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功劳簿,从此刀枪入库,放马南山。
参加了颁奖典礼回到家里,我做了一件事情,把那本证书扔到储物柜里,并且刻意淡忘自己是特级教师的角色。
成为特级教师,会受到很多人所谓的尊重和追捧,像娱乐圈的明星似的。但是我更知道,有一种让人丧失斗志的东西叫——捧杀!很多所谓的特级教师就是这样在掌声与鲜花中陶醉而丧失归零的心态和重新出发的动力,课也不上了,讲学就是几句客套话,没有了新锐的思考和扎实的实践,躺在红本子上过好日子了。
这样的归零心态给了我很好的心境,很快我又回到了自己原有的轨迹,该思考的思考,该上课的上课,该读书的读书,该运动的运动,该干嘛就干嘛,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回归对教育的本质思考、探寻与实践中。
从“百课万人”到“课改巡礼”,变的是岁月更迭,不变的是对梦想的坚持依旧。
(一)我的第一次赛课经历
好课是那样令人感动,直抵儿童心灵。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能让人感动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孩子有感触的课才是好课,能直达儿童心灵的课才是好课。
我期待自己上的每一节品德课都能源于儿童生动而丰富的生活体验,并且能够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能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用心去体验和实践,并且在师生的平等交往中生成和感悟。用心灵的力量去体验道德的力量,感受人性的光芒。我一直坚信好教育应该是没有痕迹的,能够直达儿童的心灵。在一种没有痕迹的状态下,孩子的心门那么自然地就打开了,他们开始安静地思考他们的生活,以及在他们身边所发生的那些事情。当一切那么自然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可能才会有效果。
我一直用很通俗的一句话讲,好课它首先要让人感动,当一个孩子感动之后就会有触动,有了触动,长期不断触动的堆积,就会变成一种行为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行动。从感动到触动,从触动到行动,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所上的课,一定是能够打动人心灵的好课。
从感动到触动,从触动到行动,这就是用感性的方式表达理性的思考。
一直到2001年春天,在我来到昆阳镇小半年多后,我们教导主任找到我,让我代表学校去参加县里的优质课比赛。我当时就懵了,能行吗?内心非常怀疑,本能地拒绝了这样一个参加优质课比赛的机会。
校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说:“我听过你说课,你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挺不错,很有自己独到见解,最起码从这一点上看你具备了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在惶恐中答应了!就这样,在我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有了第一次参加优质课比赛的机会。这对很多年轻老师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很多老师都是通过赛课或是公开课成长起来的,但是他们的赛课之路往往从一毕业就开始了,参加各种比赛,到了第七年,都已经拿到很多的大奖。
而我还是第一次,而且带有一点阴差阳错的成份。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上好,就请教了我们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师,这个老师姓邵,她是我同一届的同学。她当时已经是温州市非常有名的教师,拿过我们温州市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
我找到她,给我推荐了一节她上过的课。拿到她的教案,以及她上课的实录,依葫芦画瓢,做了适当的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就整出来了。这是一节课题为《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的思想品德课,试着上了一遍,请了我县的温老师来指导,温老师听了直摇头。这是一节典型的说教课,唱高调,感觉有点假大空,品德课是这样的吗?但是我又不知道应该是怎样的,反正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因为邵老师毕竟是名师,所以我不好去表达这种感觉,也许是我的判断出了问题,后来基本上就按照她的设计思路上了这样的一节课,就是在结尾部分做了一些适度调整。我们校长为了确保我能够拿一等奖,申请把比赛挪到我们学校举办,学校是东道主,按照游戏规则,东道主都会拿到一等奖。
课还算比较顺利地上下来,就这样被一等奖了。十年后再回望那个时刻,居然悄悄开启了我的小学品德教学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之路。
课上完当天下午,学校布置了大扫除任务。我想验证一下上午上课的教学效果,就出了一个主意:点了课堂上发言非常精彩的几个学生去参加大扫除,也算是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的实践,从理论上,发言那样精彩的孩子,应该会是很主动的做这些事情。
当我宣布完这个决定的时候,好多学生开始热烈鼓掌。还有人喊:“耶,老师万岁!”因为他们躲过了一次大扫除的机会。在这样的一片嘈杂声中,那几个在课堂上发言踊跃的孩子慢吞吞去拿扫把,一脸的沮丧!下楼梯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就跟我说:“老师,想不通,凭什么就让我们几个人去大扫除啊?这不公平!”
我说:“这也许不公平,但是道理很简单,你想知道吗?因为你们几个思想觉悟比较高。”
他说:“老师,什么叫思想觉悟高啊?”
我说:“今天上午我们上课的时候,你们几个人对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的理解很到位,道理讲得特别好,这就是思想觉悟比较高,所以我觉得让你们去做,你们应该是愿意的。
这个孩子想了想,他说:“哎!老师,那只是课堂上为了配合你上好课说着玩的,你居然还当真?”然后就拖着扫把很不情愿地下楼去了。我能看出他们几个都不乐意,在我的督导之下总算完成了打扫任务。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的赛课,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也拿了一等奖,手里拿着获奖证书想得最多的是——这就是所谓的好课?这就是所谓获得一等奖的好课?这样的好课有意义吗?课堂上孩子用那生动的表达,看似非常透彻的醒悟来告诉你很多比你还明白的做人道理,那种世故和老成又告诉我们什么?当我告诉他们需要去做事行动的时候,他告诉我,老师那只是配合你上课,跟你说着玩的,你不必当真。
这样的好课还真是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当下的教育与社会。
这节课感触最深的是这些孩子的世故与老成在课堂中那样自然的呈现,警告着我们的课堂教学真的有效果吗?老师和学生都在造就一种泡沫课堂,都在营造一种虚幻,其实是并没有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课堂教学。
如此现状,实在令人深思。
如果这样的课还能称之为好课,还能拿到一等奖的话,那简直让我蒙羞。第一次赛课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与困惑,产生了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迷茫,这种思考和迷茫让我有了一种直觉——就是得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要有真实的表达,要有真实的促进和改变。
这种改变和促进不仅仅是他们懂得了多少知识,也不是看他们用多么华丽的辞藻表达所谓的收获。课堂语言的华丽表达并不能真正展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最终的效果应该是价值观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这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我的第一次赛课,无所谓喜悦,收获了思考与困惑,开启了一个梦想,梦想能找到一条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现状的通道与实践路径。
让儿童有选择讲真话的可能
《挑战挫折》是我上的第二节公开课,第一节公开课《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上完之后想了很多,后来把问题聚焦到一个点上。我觉得孩子都在那么自然地说着言不由衷的课堂语言,至少他们没有说真心话,或者说至少老师有意或者无意就已经引导学生在讲假话、官话、空话、套话,讲约定俗成老师源于课堂教学需要而期待他们所说的那些话。
换句话说,我们的课堂并没有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并没有给儿童一个讲真话,一个真实表达内心思考的一个机会。我们那些所谓的好课都会按照所谓的主旋律路径走,老师和学生都是主旋律的配合者与制作者,那些冠冕堂皇的课堂交流和表达弥漫在所谓的好课之中。
要破解“讲假话”的课堂,必须得设计出一节让学生有选择讲真话机会的课堂。我想知道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与思考,并把这些真实想法呈现出来。我期待能够在自由表达的师生交流中直面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发挥老师应该发挥的引领作用,在尊重学生个性化想法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引导,以保护儿童不同的声音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就是这样一个很朴素想法,如何突破,让孩子们能够有个性化表达的机会?我的思考结果是让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能设身处地地进入角色。
我选择了五年级《挑战挫折》一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加入了一个奥运冠军的成才之路分享体验,引领孩子们走进这位奥运冠军的成长之路,把她的成长历程分几个关键阶段。当她在不同的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是坚持还是放弃?把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孩子。
我共设置了三次这样的选择机会,每一次遇到具体的困难,她是该坚持还是放弃?这样的课堂教学孩子们有了多元选择的可能。有的孩子认为应该坚持,也有很多的孩子认为应该放弃,趁年轻转行还来得及。任何一种答案都是可以理解的,无所谓对和错,这样的课堂走出了二元对立思维的教学思维。
由于想法完全不同,孩子们开始了激烈的交流和讨论,他们通过卡片写出坚持与放弃的不同理由,在交流的时候就应用他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作为自己判断的依据,而我这个老师不会做任何具有倾向性的评判。
其实不管是坚持还是放弃,都是有他们的道理,都是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达到了预期我想给他们一个讲真话的机会的教学设计突破。
课堂上好热闹,大家观点都不一致。我让孩子们看着黑板上不同的意见表达,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这样的不同,我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孩子们慢慢发现针对同样一件事情我们会有不同的选择和态度,而且各有各的道理。
很有趣的是,第二次选择的时候,选择坚持和放弃的人都产生了变化。原来选择坚持的孩子第二次选择了放弃,但是也有一些坚持放弃的孩子改变了主意选择了坚持。不管他们做出什么选择,在他们充分表达自我思考的前提下,我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
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进程中,孩子们充分体会了什么才是“多元共存”,关于一个问题可以有多重理解与可能,经历过这样的课堂体验,他们才能学会尊重不同的选择与想法。
当我让每一个孩子在经历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后,用一句话表达出自己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候的体会与感想。孩子们说:“其实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挺一下也许马上就有机会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停为自己鼓励和加油。”
但是也会有那么几个孩子第一次就会选择放弃,而且将放弃进行到底。我印象最深就是有一个孩子,他始终在找出各种理由来坚持放弃是对的,他说:“因为这个孩子还有另外一个爱好——画画,我认为他应该成为画家,不应该成为一个运动员。我认为成为画家比成为运动员有意思得多。运动员很年轻,长大就不能运动了;成为画家的时候,当他越老的时候卖的画就越值钱。”
我始终尊重这个孩子的想法,他有清晰的思考与定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想法,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品质。
我尊重他的选择,更尊重他对放弃的始终坚持。这种孩子在我们以往的课堂中可能会让很多老师担心受怕的,因为我们的主旋律课堂总希望孩子要有统一的答案与方向,要发出统一的声音,而不应该坚持放弃。
能够始终坚持放弃的观点,本身就是最好的坚持体现。
我的课堂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生态的教学环境,最后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来交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为自己身边的同学出思路想办法。
就这样的一堂课,当时在温州市上的时候引起很大的反响,因为这节课打破了过去主旋律上课模式。在我创设的课堂里,孩子们可以在一种比较安全的这种环境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的观点都会得到尊重,老师只是给予适度的引导,这样一节课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这节课对我一个最大的收获还有另外一面,发现自己无须在课堂当中又唱又跳,我只需要讲很少的话,用一种很冷静的智者形象,时不时抛出两句话回应孩子们的思考,大量的表达交流都在儿童中产生。
站在学生的身后,做一个智慧的守望者。
(二)我的第一次赛课经历
所有评委都打了满分
为了在《挑战挫折》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设计了一节后来据说是我课堂教学成名作的课例——《从一滴水说起》。
《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个课例,这课的教材非常简单,就几张图片,介绍了水的重要性,引领儿童认识水资源,主题也比较老套。当时我决定在市优质课比赛中上这样的课,教研员不是很赞成,原因是这样的话题没有什么新意,不好上。
但是我的理解恰恰不一样,如果能把一个老话题和老教材上出新意来,那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先默默地观察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水资源的认识程度与用水习惯的真实情况。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知道关于水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节约水,他们都很清楚,不需要有任何人跟他们再讲一次道理。
从这一点看,这课几乎可以不用上了,真是如此吗?我思考了两点:
一是真懂了吗?为何要节约水,如何节约水,孩子们的知识掌握已经没有任何问题,道理说的头头是道。但是接下来的一周,我静静地观察孩子们用水习惯的表现,教室门口的水龙头旁时常在上演浪费水资源的“儿童剧”,有些学生毫无节约意识,浪费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显然孩子们更多的是坐而论道却没有起而行之。
二是如何真懂的?一部分孩子关于水的科学性知识的了解还是不够,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体会有关知识形成的过程,如何经历这样一个对问题和知识点的梳理过程?只有重视和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的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把懂得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而不只是在言语上的表达。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找了很多资料,希望找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找到实现具体课堂教学操作的路径。那么多的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引起我的注意,这个数据是: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量的千分之三。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据,千分之三意味着70多亿人要用。一种直觉让我知道,千分之三是整堂课教学的关键点,这是一个多么少的数据啊!孩子们都知道水资源很珍贵,也知道水资源很少,但是到底少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孩子们是没有任何概念的。
孩子们为什么会浪费水?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源于他们对水没有真正了解,对水资源的正确的科学认知到底缺乏到什么样的程度?按照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理念,如果很快就让学生知道“千分之三”,其实没有任何教学效果,孩子们只是知道了一个知识而已,不会从心灵深处去触动孩子的灵魂。因此引导孩子们经历一个“千分之三”来历的过程是比“千分之三”这个知识结果是更重要百倍的事情。
于是我就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集中在猜想一个可能性的结果——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总量的多少?不断验证结果并持续猜想,这就是感受千分之三,体验千分之三。我坚信孩子们经历这样一个不断猜想和验证过程最后才知道具体的结果,一定会是完全不同的教学过程,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的印象一定会深刻很多。
所以我进一步思考:整堂课能不能把这“千分之三”变成一个学习体验的过程?当时新课程改革最新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体验。2003年这种理念被大家开始所接受,而且学习更注重过程。从未知出发,经历了N种的体验,探索,最后才知道这样的一个结论。引导儿童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如何设计?这就考验执教老师的教育理念、执教能力与创新能力。
我差不多用了两个月来思考,如何以儿童的方式引领儿童经历千分之三这个知识点的建构过程,在课堂操作层面如何体现体验性教学?我想了很多办法。
我想到的第一种办法是数学课中认识分数的教学方法,在纸片上剪一个小圆片,让孩子们动手剪出千分之三。后来发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到最后没有办法剪下千分之三,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在吃苹果的时候,突然获得了一个灵感。如果全球淡水资源总量是一个苹果,那千分之三大概是多少?后来我通过称重的办法做了一个初步估算,千分之三大约相当于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的皮大约相当于千分之三!茅塞顿开啊!一个课堂体验活动就这样设计出来了。整节课的设计关键环节在于玩一个苹果,如果水资源总量是一个苹果,那么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是多少?先让孩子们去猜想,在猜想的过程当中不断验证刨除。
这节课在在全国很多地方上过,最大胆的学生也就猜想是四分之一。首先他们切掉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小组共同交流为什么是1/4?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猜想,身边的水被污染了不能直接利用,应该会很少,所以猜想是四分之一,如果比这还少,那么人类怎么活啊!这就是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的一种学习。我遗憾的告诉他们,并不是四分之一,这个答案显然超出了学生的预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切。
第二次切除苹果,八分之一,会不会就是1/8?有人说应该是1/8,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大部分在北极,南极,西藏,还有喀喇昆仑山的冰川里,不能直接用,再算上污染那部分,况且全球有七十多亿人啊,所以绝大多数的孩子认定八分之一是肯定的结果。这堂课在全国很多地方上过,切到1/8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敢再切了,这个时候他们强烈意识到淡水资源真是如此匮乏。
但是我再次遗憾的告诉他们,并不是八分之一,全班学生一片惊呼!
没有办法,再切,十六分之一。当他们切到1/16的时候,学生的恐慌与纠结状态就更明显了,纷纷表示再也不能切下去了,要不怎么办啊!但是,真正的结果并不是十六分之一,孩子们再一次失望了!
最后揭示答案: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总量的千分之三,相当于一个苹果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薄薄的苹果皮。当孩子们拿着苹果皮的时候,所有孩子和听课的老师都目瞪口呆。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在停水日子里的体会,了解中国当下的干旱情况,共同商定生活当中可以马上实施的节水办法,如何付诸实施。这节课的最后以意想不到的一段广告片作为结束,在全场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离开了课堂。
这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我课堂教学探索与改革的一个转折点,2004年11月浙江省课改巡礼的时候,《从一滴水做起》这节课的出现确实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很多老师看到这样的课,就是看到一个方向——课要这样上。
(一)自我解密
《我们这样生活》一课是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教材,教材内容很简单,几段文字和照片介绍人类生活的变迁过程。首先是几张原始人生活场景的图片,接着一张图片是十九世纪的马车,还有马路上跑的汽车,关键词是生活。教材的第二页简单介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如赛龙舟,登山,意甲联赛等。如果说教材的第一页介绍的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这里介绍的就是人类的精神生活层面。教材的最后一页让孩子来畅想一下未来的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文明。
要让三年级的孩子领会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进步,这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啊!教材呈现的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共同进步,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人类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但是教材唯独没有介绍人类生活在越变越发达、先进、丰富的同时带来的诸多问题。如何引领儿童在体会进步的同时学着思考这些因为所谓的进步而带来的负面问题?如何辩证看待我们生活的进步?人类生活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最需要靠什么?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和孩子们共同面对这些问题,对生活所谓的进步与退步进行辩证思考成了我这节课想要突破的重点。
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聊聊原始人的生活,因为谁都没有经历过,只能通过考古学家的描述和有关的图片来猜想原始人的生活状态。
课一开始我告诉学生带来几个朋友,认识一下这些朋友,逐一出示了四张原始人的照片。我问孩子们一个问题:根据这几张图片,你们猜想原始人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孩子们说:一定过得很艰辛,因为他们穿的不好,都是用树叶和茅草做的衣服,最高档的衣服就是用兽皮做的,也不是所有的原始人都一定能穿上兽皮做的衣服,更多的时候是衣不遮体的;吃的是动物的生肉,后来烤着吃,还有一些野果,也不一定保证随时都有肉和野果吃,而且生吃会容易得病;住的是山洞,阴暗潮湿;打猎的时候充满了危险,成为猎物的可能性非常大。
教材中没有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为什么要聊到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儿童要建构起生活不断进步的概念,一定是通过在对比研究和体验得出结论。儿童的认识世界里,这样的进步除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能得到最接近生活真实体验的间接体验,就是他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经历。通过他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生活情况和现在生活情况的对比,就能让孩子们最直接的体会到生活的变迁与进步,而且这样的衔接比较符合儿童认识生活的逻辑。
本节课要重点研讨的就是和孩子们共同体会我们今天生活的优越与多姿多彩,教育要源于儿童生活,尊重儿童生活的逻辑。那么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呢?生活是一个看起来具体但是又很抽象的概念,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如何让孩子们对自己当下的生活有一个体会?我试着依托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为基础,从最接近他们的日常体验着手开展教学。
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那些衣食住行方面的感受来体会今天生活的多姿多彩,为此我让学生聚焦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生活物品与生活内容的变迁,今天家里用的哪些物品是爷爷奶奶小时候所没有的?哪些生活内容是爷爷奶奶小时候所没有的,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
孩子们用自己生活的体验和父辈共同分享,了解这些现代化产品的出现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让生活变得更方便而舒适的体会,学生那些点点滴滴的体会就构成了对现代美好生活的真切感悟,生活的美好由此而得到具体的呈现。
在孩子们充满幸福的交流后,我把他们所讲到的内容用一个简短的课件呈现出来,绚丽的生活场景,欢快的背景音乐,呈现我们当代优质的物质生活。我问孩子们,看到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你们感觉如何?孩子们的答案是:好快乐啊,我为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感到幸福,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这样和生活紧密结合的交流学习中,他们对自己所生活世界的美好有了最直接而深刻的体验。
在引导儿童对优质现代的物质生活有了体验之后,我和孩子们再进入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生活除了衣食住行的极大改善,还参加了很多的活动,丰富我们的兴趣和爱好,让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美好。我和学生共同交流展示平时最喜欢参与的活动,孩子们的活动项目还真多: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玩太极,游泳,郊游,远足,参加公益活动,弹钢琴等等。他们纷纷在组内和组员共同交流参加这些活动给生活带来的愉悦感,在这个环节,我同样展示了自己这些年来在藏区徒步行走的场景,孩子们看了羡慕不已。就是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见证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人类在逐步改善的物质文明之后就开始享受各种各样的精神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因此而更美好,这是人类对优质生活追求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方向。
教学进入到这个环节,我和孩子们再次回首看我们走过的路。从古人到爷爷奶奶,从爷爷奶奶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在对比体验中,孩子们对人类生活越变越丰富,越变越精彩,越变越幸福,越变越发达有了深切体会,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美好的热爱之情,热爱生活的情感再也不是一句空谈。
课堂还需要辩证思考,引导孩子们对一个问题有多角度的思考,这是我上课的一个特点所在。
这节课的辩证思考点就在这里,我让学生静静地想一想,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都越变越好呢?学生沉思片刻后开始发表意见。有孩子说真不是所有的都越变越好,比如人类的道德意识好像越来越差了,空气质量越来越不好,河流污染,动植物不断灭绝,生活越来越忙碌,人群越来越冷漠……硬币都有他们的两面性,看起来越来越好的生活蕴藏着极大的危机,这一些内容恰恰是教材没有提供的,而我恰恰在学生深刻体会生活的美好一面后及时地切入繁荣背后的危机,这样的课程拓展,引发了儿童开始理性辩证地看待人类生活的进步。
从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样的问题切入,犹如当头一棒,把课堂从热烈引向平静,也引发儿童的思考。从正向走向反向,孩子们进入一种矛盾状态,这个世界到底会怎么样呢?它在越变越好,还是越变越坏?
我这样引导我们的学生:生活总得继续,你们终将长大,我相信你们对未来会有更多的期待。所以课就进入第二个抛物线的顶点,你们期待我们未来的生活会如何?孩子们的答案是:我所期待的人类的生活能越变越简单,我期待空气会更好,我期待人能够变得越来越善良……
(二)自我解密
未来会是怎样?会是更好还是更糟糕,谁都不知道,谁也无法预知未来,未来是更好还是更坏和我们的当下有重要关联,未来就在我们的手里。
课的结尾我设计了一段母女的对话:
孩子说:“妈妈,未来很美好吗?”
妈妈说:“是的,未来很美好,但是这取决于我们是否选择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孩子说:“妈妈,我会的,他们会吗?”
这堂课就这样结束了,它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没有总结和答案的课堂,留下了个大大的问号。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结尾,因为这堂课本身就没有答案,它的答案在未来。今天可以做的就是我们得学会辩证、理性地思考问题,得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得学会从自己开始就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从身边很多小事情体现出我们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当有责任心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未来就会产生美好的变化,就会朝我们期待的那个方向走。
我们总是习惯指责别人,很少说我会的,总期待别人会。我期待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这种意识,在他们的生活行为中,每个人都说我会的,我们生活的未来就会很美好。就这样一节三年级的课,引导一群看起来非常稚嫩的孩子上出了一节有深度,很有延展性的课,看似不明白,其实比谁都明白。
我们的教育总会给孩子们一个答案,很多时候还是标准答案。我曾经说过:如果这个世界对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无疑是最糟糕的事情。没有标准答案是走向多元的必需,关于道德教育的诸多问题,也应该是多元理解,不应该给一个所谓的评判标准,而且很多答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那些所谓英明结论的局限所在。因此,在道德教育的课堂上,提供一个没有答案的课堂应该成为一种可能。
最有意思的是一次在杭州上课,一个孩子在就要离开课堂时又跑回教室非常认真地问我:“池老师,你别骗我,真的下课了?”
这样的课堂很难的一点就是设计尺度的把握,还有教师执教层面尺度的把握。如何在多元选择与道德准绳之间取得平衡?从《我们这样生活》一课,我开启了一个没有结尾和答案的课堂教学,这是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的突破,一节以尝试无言结局的处理方式。
这节课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引起了很多听课老师的关注,大会总结的时候,来自天津的教研员大量引用我这节课的片段剖析未来课堂改革的方向,算是对我探索与实践的一种肯定吧,我坚信课堂教学需要更多这样的改革与尝试。
开满鲜花的长廊
2004年我又做了另外一节课《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这堂课的产生源于一个发生在我们学校的真实悲剧。三年级五班有一个女生,周末在家里发生了一场意外——煤气爆炸,这个孩子全身烧伤百分之六十多,脸部完全烧毁,治疗了大约差不多三个多月,才回到家里休养。
家访的时候了解到,因为她由于重度烧伤,脸上戴着白色的面具,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有时候甚至连续几天不说一句话,一个人就呆在家里不停地画画,拒绝到屋外参加活动。其实他父亲特别想让她回到学校,但是又担心她回到学校。他担心学校里的孩子们看到这样一个带着面具的孩子会围观或是指指点点,给孩子带去二次伤害。小孩子心灵很脆弱,接受不了这种指指点点。但是一直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时间长了,孩子会拒绝融入社会,那也是很糟糕的事情。就这样左右为难,我特别能理解她父母的苦心。
我首先想到第一件事情就是学生安全教育是缺位的,可以做一节有关安全教育的品德与社会课,于是我设计了《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一课。这节课让孩子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那些可能威胁到我们生命安全的居家安全隐患与有关避险的方法,并对一些应对技巧进行训练。
尽管一辈子也许都用不上,但是我们的教育不能缺位。
如何帮助这样的一个孩子再次融入学校与社会,是教育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应有的使命与态度,这件事情如何润物无声的实现,可不是像捐款献爱心那样简单了。
按照传统的方式,无非学校领导在大会上告诉孩子们这个孩子要回到学校了,她和大家不一样,带着面具,大家不能围观,更不能指指点点,她需要大家的爱护等等。
细细一想,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即将回校的这个孩子能打消顾虑吗?全校两千多个孩子真的就不会对着他指指点点吗?就真的不会围观了吗?
直觉告诉我,为了迎接这个孩子回到学校,必须用新的方式。
如何帮助两千多名学生建立面对这样一个特殊孩子归来时候的一种同理心,一种心灵关怀,一种深度理解,没有半点的说教,而且一切都要显得那样自然,润物无痕。
我们经过商量,拟定一个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在学校里给这位女生办一个画展,让全校师生每天都去看画展,画展举办一周之后的晨会上,作为学校政教处主任的我,就问孩子们:知道这是谁的画吗?孩子们都表示不清楚,然后我随机采访了几个孩子,画得怎么样?哪幅画你印象特别深?通过这画你能猜想这画的主人在想什么……
我静静地告诉全校孩子们:“这些画就是三个月前遭受不幸的那位女生的画作。”这再次唤起了孩子们的回忆,孩子们当场就“哇”的一声,这个答案显然让他们很意外。
我再次采访学生,当你看到了这些画,你看出了什么?孩子们纷纷表达了他们的看法:看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看出了她的孤独,看出了她的坚强……这25分钟的一个晨会,其实就是在上一堂大课,媒介是那个女生的画作,教室是操场,学生两千多。
我娓娓道来:三个多月了,她想回家,想回到学校这个大家。她从早到晚一个人呆在家里,非常孤单,但是她又害怕回到学校,为了不产生皱纹,她的脸上得一直戴着一个白色的面具,看上去有点怪,担心吓着大家,她更担心当她走入我们学校的时候会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担心自己回到学校会不会受到我们的欢迎。
我告诉她,你不用担心,我们都很欢迎你。今天大家都看了她的画,她下个星期就回来了,我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为她带来一支康乃馨。我从包里拿出一根康乃馨别到她的画上面,除了祝福她我也许不能做别的,我期待你们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迎接她回家。
全校师生看着我在她的画作上别上了一支康乃馨,晨会就这样结束了。
在接下来的一周,教育的“蝴蝶效应”发生了。中午的时候就有孩子们跑到街上买了一些花,写上卡片挂在画的边上,一支、两支……马上就出现二十支,三十支,五十支,越来越多的鲜花出现在学校的走廊上。一周之内,花越挂越多,玩具也出现了,千纸鹤也出现了,好多代表祝福的礼物都出现了,当然最多的还是数不清的鲜花。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铸就了一条开满鲜花的长廊。
一切就这样自然发生了,没有一个老师去告诉我们的孩子应该这样去表达对一个不幸儿童回到校园的期待。那一周,课间、午间、放学后,一百多米的校园走廊上聚集了孩子们,他们带去自己的礼物与鲜花,也在细细地品读每一个孩子挂在墙上的便利贴,那真挚的言语,那真诚的祝福,孩子们交流着,传递着感动,孩子们的所作让全校所有老师都很感动。
我们用一种很特殊的方式迎接一个孩子的归来,迎接那个遭受不幸儿童的归来。但是我相信她是幸运的,每个人都让老师看到了大家的善良,这个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善良,那么有爱心。
一周过去了,那条长廊上插满了无数的鲜花。周一她即将回校,大家都在期待她能早点回来。
周一一早,好多学生一大早就买了礼物和鲜花,站在门口等候她。这个戴着面具的孩子一走进校园,立刻被鲜花所包围,她和她的家人一路走来,穿过开满鲜花的长廊,她的父母都感动的落泪,他们的班主任一路引导她看看那些大家送给她的祝福。
她默默无声,但心灵已经开始融化。
三天后,她出现在操场上和大家一起运动,开始微笑,校园里没有一个人因为她的与众不同而围观,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的一样。
教育的美好像水一样渗入,浸润无声,教育之美在于她没有任何教育痕迹。
这是一节足足上了三个多月的长课啊!打破了对于课堂教学很多的界限理解,课堂教学的外延变得更宽广。在我的课堂教学探索路上,这节课已经不仅仅是一节课的问题,她让我明白一节课可以在一个主题下延展到儿童成长需要的很多领域,在这样的一个主题下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收获了技能,收获了关怀,收获了感动,收获了尊重,收获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唯一特别的是这一路走来,我们的教育不留任何痕迹。
这上了三个月的长课,被很多人认为是最特别的一节课,从课堂教学出发到用鲜花铸就的长廊迎接孩子回校。两千多个学生,一百多位教师,还有每天在长廊走动的那些家长,大家深受教育和感动,影响广泛,这就是一节长课带来的力量。
后来这件事情不知怎么被捅到了媒体,媒体觉得这是一件很有创意的教育实践,就有一些媒体的记者来学校要求采访。我的态度非常明确:不接受任何采访。我诚恳地和他们沟通,希望他们也不要去采访这个孩子以及他们的老师,因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生活已经回归平静,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让这样的平静持续下去,让这个孩子在平静的温暖中健康成长。媒体的介入无疑会再次打破这样的平静,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让该结束的早点结束,让生活在平静中走向更美好的开始。
面对我的态度,媒体好像不是很能理解,他们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觉得这样的教育思想应该得到传播,应该让更多的老师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做教育。我能理解他们的用意,但是我始终坚持我的决定。
一直到今天,我始终觉得拒绝媒体采访是对的。教育如何面对媒体,也是我们教育和教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有关抗日战争的四节课例,耗费了我将近两年的心血。这样的民族悲剧性题材,让我身心疲惫,当初为了实现一种新的突破和转型,希望做出更加厚重、精致、大气的课堂,希望驾驭大气磅礴的历史题材作为一个载体。两年多来阅读了二十多本有关书籍,摘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史料,寻找用儿童方式可以理解的教学呈现模式,引导儿童思考历史。我经常会问自己,如此耗费心血的所谓大片式的好课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课堂教学应该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用最简约的方式呈现有思想深度的思考,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需要回归到更简约、朴素的状态,因此回归之路,就这样来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来自灾区的那些故事给了我很大触动,这些触动是多元的:关于自然强大的力量,关于面对自然的敬畏之道,关于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关于生命的无常与珍惜,关于人类在灾难面前的伟大与坚强,互助和温暖,关于如何更好地活着……这些其实都是有关人生的命题。
汶川大地震一年了,我们以何种方式纪念这场灾难,我觉得用一节课是一种很好的纪念方式——《天有不测风云》。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去了汶川,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北川。一路走来,这场大灾难留下的遗迹不断地刺激着我的眼睛并穿透我的内心。这就是自然的力量,面对如此力量,惟有选择敬畏,毫无其他办法。
从这节课开始,我慢慢走向简约主义,课堂教学跟过去比简单了很多。比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力量的伟大,这堂课一开始给孩子们呈现了5月11日下午四点左右拍下的北川中学师生活动的几张照片:阳光灿烂的午后,校园里绿树成荫,笑声飞扬,阳光,青春,生命的力量。但是照片拍下不到22个小时之后,我接着呈现了几张北川中学震后的场景,并用胶卷的方式出示。我引导学生面对同一地方前后22个小时的巨大反差,这样的反差仅仅用了10秒钟。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对这10秒的体会上,聚焦10秒,演示10秒,体会10秒,感觉10秒,想象10秒。围绕这10秒展开教学,这短暂10秒,对北川中学的师生来说,这是怎样的10秒?
孩子们告诉我这是生死离别的10秒,无比恐惧的10秒,末日来临的10秒,10秒之间教室瞬间倒塌,10秒之间朗朗书声不再,10秒之间生死别离,10秒之间阴阳两隔。聚焦这10秒,才能体会自然的伟大,再坚固的房子自然用10秒就把它摧毁了,这就是自然伟大的一面,就在这10秒当中就呈现出来。
深度体会10秒之后,我用一个短片把孩子们带回到那个让人心惊胆战、无限恐惧的10秒。10秒之后,北川中学,什么都看不到了,已经被巨大的山体滑坡淹没,留下了这段冰冷的数据——
高一(5)班幸存10人;
高一(8)班幸存9人;
高一(7)班幸存8人;
高一(3)班幸存5人;
高一(2)班幸存2人;
高二(8)班幸存1人;
高二(7)班幸存0人,全部遇难
2008年的《南方周末》把北川中学活着的和死去的2793人评为为年度人物,这样的数字,刺痛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自然伟大,生命无常。我用很简约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最关键的是我的内心开始认同这样简约的教学风格。
后来,我给一年级小朋友上了一节《我会整理》的课,我背着小书包扮演成小灰灰的爸爸进入课堂,小孩子们笑成一团,我从书包里拿出一块乱作一团的小餐布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的答案让人崩溃:“老师,那是尿布!”全班又是哄堂大笑!两个孩子直接从凳子上掉下去。孩子们起码笑了一分钟,我就静静地看着他们笑,总算静下来了,我说“有见过这种尿布的吗?”没有,我说“这不是尿布,但看起来像尿布,这是什么布呢,这是桌布!”
我开始引导他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餐布为什么看起来像尿布呢?有什么办法让餐布看起来就是餐布而不是尿布?”孩子们纷纷议论,最后告诉我:“老师,把餐布叠整齐了,看起来就是餐布了!”由此课题——《我会整理》就来了。
作者:池昌斌(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