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毕业分配到小学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但是因为工作需要,学校安排我带思想品德课,就这样一干近20年。现在还记得当初领导为了让我安心品德教学对我说的话,小舞台也可以有大作为。可以确定的是,我实在是缺少表演天赋的,就连在生活中我也是讷于交际,不善言笑的。然而,现在当我浸润在德育学科领域,当我站在熟悉的课堂里时,我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神采飞扬。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吧,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成就了我的成长。
一、上学生喜欢的课
对于上好思想品德课,我最朴素的想法大概就是上的课一定要让学生喜欢。摆脱枯燥的说教而让品德课程为学生们所喜欢,我经历了从外在的教学形式、教学语言等向接近核心的教学内容的探索。后来,我层层剥笋般的发现,德育课程的魅力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学生喜欢说实话,而实在的收获则更会让孩子们欣喜不已。于是,我的课堂教学趋向于话题小、内容实、方法活、思路新,着力于学生知、信、行,通过促进学生品德内化增强课程的实效。
我上过这样一节课,课的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叫“独自在家”。
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二年级5班的学生们集中到阶梯教室里上品德与生活课。孩子们小声的议论着,今天的课题真有意思,是“独自在家”呢!
孩子们没像以往那样“排排坐”,而是围坐成一个U形。
“同学们,你们有独自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吗?谁愿意说说?”站在孩子们中间的我,就从这里开始讲课。
话音刚落,孩子们的手齐刷刷地举起来。“那天我爸妈逛街,我一个人在家里。”“我大伯还有哥哥们都出去了,就剩我一个人。”“哦,那你还是一个人在别人家,不简单。”一些孩子甚至站起来,希望老师点自己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是不是都有独自在家的时候?”“是。”
品德课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大胆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促进思想品德的内化。
“这天,张莉姐姐的爸爸妈妈都加班去了,大家看看她一个人在家时发生了什么?”孩子们安静下来。讲台一侧的小银幕亮了。我接着为这段无声短片配音:……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一个阿姨隔着防盗门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是张莉吧,这有包重要文件给你爸爸。
“一个陌生人来找张莉,大家说,这门该不该开呀。”我提出了问题。
“该开,不然,别人会说我没教养。”“不该开,要来的是坏人怎么办?”孩子们争执起来。“那好,我们来个小小辩论赛,主张开门的同学坐到左边,反对开门的同学坐到右边。”激动的孩子迅速行动,出现了两大阵营。
生活是复杂的,成功的教育不是给出一律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大家先讨论一下,双方再各选两位同学,来表演开门或不开门。”
主张开门的同学表演得很流畅。开门后,让座,倒水,再问明情由。我带头鼓掌说:“这么有礼貌,真是好孩子。”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却没表演下去。我又及时“救场”;“你看,他一句话不说,态度坚决,反正是不开门。”孩子们笑了。
辩论继续进行。“应该开门,阿姨知道张莉叫什么,不是坏人。”一名女生说道。“你观察得真仔细,想得很周到,大家给点掌声。”我又带头鼓掌。
“不行,有的坏人就是把什么都打听清楚了的。”“先开门,再盘问,发现不对就打110。”“那怕来不及。”……孩子们的设计五花八门,不乏闪光点。每到在情在理处,我都和同学一起加以评点、表扬,一丝也不放过。
小银幕又亮了,出现了一份《长江日报》的报道复印件,说的是9岁女还落入坏人圈套机智自救。而报道的主人翁,正是孩子们的校友。同学们边看边讨论;“邱姐姐真了不起。”“我们要学会分辨好人坏人。”
时机成熟了,正临近下课时分,我顺势总结:独自在家,我们要学会自护,这社会上还有坏人,我们应有警惕性。我们可以不开门,但对来人应该有礼貌。
铃声响起。同学们还不大愿意离开教室。
有学生问:“我们什么时候再上下一节课啊?”
这节40分钟的课,孩子们中间没有出现那种时光难捱的情形。俗话说,欢时易逝。如果我们的每一节品德课都实实在在、有针对性,如果都上得让孩子愿意听,高兴听,积极主动的参与,我们的品德教育就别开生面了。
二、上有创新的课
随着“卷入”德育课程教学愈深,愈能感受到课程本身的魅力,在新一轮课改启动之前,我就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始了创新探索,这种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我觉得要增强品德内化实效,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必须转变教学思路:由“传授——给予”式教学思路转变为“探究——占有”式的教学思路;由“生搬硬套”的教学思路转变的“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由课堂教学重结论的思路转变为课堂教学重过程的思路……
在这一阶段,我执教的“不胆小”一课荣获湖北省思想品德创新优质课一等奖。我是这样教学的。
“前不久,在我们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今天一年级二班的品德与生活课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坐在同学们中间的我就这样开始了上课。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时而露出会意的笑容,时而发出开心的笑声,原来大屏幕上播放的是护士阿姨在学校医务室给同学们打预防针的情形:小红伸出手臂,勇敢地看着医生将针头扎进去;小明不敢看针头,当护士打针时,他尽力将头扭到了后面;小天边打边哭,另一只手正忙着抹眼泪;小勇不敢打针,无论老师、护士怎样劝,他就是挣扎着不打针……
大屏幕上的图像定格了,可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这是他们熟悉的情景啊!这中间又何尝没有他们自己的身影呢?此时,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尖尖的针头扎在小红身上是不是不疼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打针当然痛啊,有的同学还结合自己打针时的感受详细地描述了怎么个疼法。我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插话道:“既然打针这么疼,不打针行不行呢?”这一下子可引起了争论,“生病不打针会让病情加重,还会影响到学习……”;“生病不打针,可以吃药。”;“吃药没有打针来得快。”……
我适时引导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有些害怕的事情,但我们又必须战胜害怕去做这些事情,就拿打针来说吧,他们中间谁战胜了害怕呢?”
“小红!”大家一致同意。
“还有吗?”我用真诚而又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学生们。
一只小手慢慢地举起来,“我觉得小明也战胜了害怕,他虽然不敢看,可还是打了针啊!”
小手纷纷举了起来,“小天也是不胆小的孩子啊!……”
其实,有哪个打针的孩子没哭过呢?泪水不是评价一个孩子道德品质勇敢抑或胆小的标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激励孩子,而不是像法官一样来裁决孩子的行为。当我们真心诚意地蹲下身和学生平等交流时,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时,我们发现他们太需要尊重与理解。
讨论越来越热烈了,那些哭过、害怕过的孩子不再掩饰甚至说假话,他们以不胆小的角色参与进来,坦诚而又充满自信地演说着,他们因受到理解和善待而显得那么真诚和可爱。
“小勇的名字很勇敢,可在打针上却表现得有些胆小,大家想不想帮一帮他呢?”我在向同学们征求意见。
“小勇你不要怕,打针只痛一下的。”
“小勇,你咬咬牙,不打针不行啊!”
“你的眼睛看别处,就不会觉得疼了。”
“小勇,实在痛,你就哭一两声也行,哭一哭会减轻你的疼痛,你还是个不胆小的孩子。”
……
德育课程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首先要突破单一的道德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而关注和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去选择、会判断,形成有核心的多层次的丰富统一。从“尖尖针头我不怕,伸出手臂我先打。”到“哭吧,不胆小的孩子。”这正是在教学目标上追求多层次的丰富统一的尝试,也许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具有实效性,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不胆小”的创新。
三、上有思想的课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课程在理念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在不断学习与深入领会生活德育的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我对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新的课程形态带来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新的特点,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根据这些新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准确把握本课程的性质,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实施。于是,上有思想的课成为我的新的努力的目标。
比如我根据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点采取教学目标朴素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活动化策略施教的“我能行”一课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冬日的一个下午,在品德与生活课《我能行》课堂上,师生围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教师面对学生轻轻地说:“在胆怯面前要相信我能行,敢于向它们发起挑战,有些同学对于一个人睡觉有些胆怯、怕黑。那我们就一起来想想办法吧。我现在来调查一下,请还有些害怕的同学坐到左边,不怕的坐到右边。”学生重新调整自己的座位。过一会儿,教师又面对学生轻轻地问到:“我们请已经不怕的同学帮助他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吗?”听完了老师的话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个男生说:“让爸爸、妈妈买个布娃娃陪着睡觉。”又一个男生说:“让妈妈讲故事。”另一个女生说:“让妈妈低声唱歌。”……在交流中,老师面带微笑,亲切地鼓励学生要相信我能行。这些话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增强了学生战胜胆怯的勇气。不仅如此,老师还通过交流不断引导学生动脑筋,寻找战胜胆怯的办法,引导同学帮助同学,这些无不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智慧启迪,体验到助人的快乐,学会了感激。正是由于老师能跟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才会一下子想出了“让爸爸、妈妈买个布娃娃陪着睡觉”、“让妈妈讲故事”等一些好办法。
在课堂上,老师不仅用口头语言与学生交流,而且用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学生作示范,进行交流。当教学进行到活动三的时候,老师为引导学生面对胆怯、愿意挑战,让学生进行一种体验:站在椅子上大声说:我能行。当时,老师先从自己身边拿了一把椅子放到师生围坐的中央,再在椅子面上铺上一张旧报纸。当老师一铺上报纸就有学生激动地说:“啊,老师为我们拿椅子!”、“老师好爱惜椅子。”在老师拿椅子、铺报纸的过程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而老师为学生的服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老师爱惜椅子的行为使学生受到熏陶,得到了学生由衷的赞叹。这种行为语言的交流彰显了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让学生从中丰富了自己的品德内涵,品德获得了多元发展。
平等交流既能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关系,使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又能促进品德课的有效实施,使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共同发展。因此,老师们在课堂上常常通过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使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上内涵不断拓展的“课”
新课程需要教师作出的一个巨大转变是由过去的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成为课程的创造者,而在实际的转变过程中,老师这一某种程度上说的“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首先是自信心的确立,过去,老师们往往提心吊胆的等待“专家”的判决,在教研中心虚得很。我就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在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过程中,我作为一线教师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的专家团队,与教授、专家一起,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在培训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新课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所具有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宝贵,也感受到人们越来越尊重教师一线经验。我也能平等地与大家交流,真诚的在研究中提高。因此,我不仅要给学生上课,还要给老师们“上课”,实现同伴互助。我受邀到全国各地培训40余次,每次都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作为校长,我还有机会将我的“生活德育课堂”拓展,在我校的校园里,生活德育处处闪现,新建的拖把池、那棵桂花树、石榴园……在我的学校流传着一个关于会魔法的拖把的故事,其实那是我的一次国旗下讲话。
罗琳的《哈里·波特》小说系列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关于魔法的梦幻,我们都对那会飞的魔法掃把惊奇不已。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具有“魔法”的不是掃把,而是我们用来拖地的拖把。
在我们的校园里,那拖把的“魔力”不时展现:时而倒挂金钩在栏杆上;时而在墙上留下它“到此一游”的印迹;时而倒在地上奄奄一息;时而飞上松树的枝桠小憩……真可谓“校园无处不拖把”。
今天,我们为拖把安了一个家,在校园的水池边修了一个拖把池。
当哈里骑着掃把驰骋在屏幕上时,是那么潇洒,掃把也显得那么的有灵性而听话。魔幻世界的魔法部入口处写着“魔法就是力量!”但是,哈里知道,“爱”才是一个真正巫师最大的魔法。
我多么希望我们的拖把也能拥有这样的“魔法”,在同样充满爱心而聪明的同学们手下变得有灵性而听话。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自己的学生在生活的课堂里不断成长,看到他们迸发出一个又一个智慧的火花,我发自内心的欣慰。教人教己,在这个课堂里,我也得到不断的成长,这也坚定了我坚守在这里的信心。
作者:孙 民(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