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水源:古诗新唱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6-30

  • 古诗新唱,一举多得

           一、传承与发扬的结合
           中华五千年,精彩辈出,更有无数的文明遗产。在这些优秀的内容里,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放射着异彩。有人说,“浓缩的就是精华”,古诗中浓缩着诗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传承古诗文化,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
           发扬是要有积淀的,需要建立在了解、理解的基础去发扬,一定要让古诗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像在孩子们的心底里埋下了一个诗词文化的种子,一旦有适合它成长的土壤,就会生根发芽结果,新的作品也会层出不穷。
           “古诗新唱”巧妙将这二者相结合,将古老文本与现代旋律相融合,为古诗赋予了新的信息,让孩子们可以唱出属于他们的好声音!
           二、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由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1~6年级背诵75篇诗歌。这些文本中的古代诗词都堪称经典,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不论从文字的运用,还是意境的描述,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20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无论在旋律上、节奏节拍上、和声上、调式调性上还是配器上都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创作模式,可以说2 0 世纪是音乐多元风格并存的时期。

           将经典的诗文赋予时代的节奏,让两个时空穿越的领域无缝连接,让古典与现代自然结合。无论是因为古诗学习音乐,还是通过音乐学习古诗,都令二者不能分割开来。
           三、语文与音乐的结合
           “古诗新唱”所选择的文本材料均出自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小学生必须背诵的75首古诗,可以说是完全建立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的内容。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地方和学校应当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开发音乐课程资源,对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很有意义的。而无论我们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音乐都是我们所共同拥有的,古诗新唱作为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音乐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合理补充。
           以上两点所叙述的内容属于对于“古诗新唱”拆分开来的两个属性在语文和音乐学科的意义的分析。古诗不论是否以歌曲的形式出现,学生都要背诵;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无论是否借助于古诗的文本,也都在进行着,而这两者的实施对象都是学生,学生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反映出两者存在意义的大小。在实践推广中,很多孩子们不仅是喜爱,可以说是热爱“古诗新唱”。“乐之不如好之”,孩子们会因为爱唱古诗,而主动去研究古诗的意思,了解写作的背景,查找作者的生平,体会诗歌的意境;因为想唱好古诗,所以反复训练,提高了歌唱水平,掌握了基本音乐要素,提高了音乐的听觉思维。音乐、语文和谐并存,共同发展。
           教育需要减负,而课堂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除了诵读以外现在常见的还有吟唱古诗,这种死记硬背的形式不但枯燥无味,而且效率也差,不仅学生学习无趣教师也会有疲劳感,可谓是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古诗新唱”以歌唱为主要形式配合朗诵、书法、图画、诗意遐想、诗人自述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古诗文,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真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秦水源(自由音乐人)
     
  • 【上一篇】李虹霞:幸福教室的幸福课程 【下一篇】没有了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