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美华: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9-09-27

  • 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谈不上什么专家,我觉得我实际上跟大家都一样,实际上就是一个音乐老师。从十八岁开始进入小学音乐课堂,进入我们江苏省南通师范二附小,到现在已经二十九个年头了,所以可能这份对音乐教学的一种执着、一种热爱,到现在为止还是跟以往一样。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实际上是我最近几年一直研究的一个方向或者是我提出来的一个教学主张,实际上这个教学主张也不是说空穴来风,从2011年我们的课标开始重新修订的时候有好多关于音乐文化的字眼就出现在我们课标当中。尤其像母语音乐文化这个词都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课程性质当中就说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与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所有这个音乐与文化或文化与音乐是是体现了音乐学科鲜明的人文特质。这些话其实都是课标当中出现的,也是做了一个简单的罗列,使孩子从小要关注音乐文化,使他们从小受到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整个音乐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我们老师要关注这样的话,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音乐培养人。这个核心素养我们可能在音乐学科专门去提,可能关注的还不多,但是在其他教学甚至你看再人民教育这种表现官方声音的大的杂志当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提法有很多很多。我也希望我们音乐老师可以多多地去关注。这位教授原来在中国音乐学院叫管建华教授,他曾经在这本书当中提出了这样的教学主张。他告诉我们实际上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来看,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经是2016年了,从2011年修订课标实际上有了很长的一段距离。在德国的时候,70年代人们就把音乐教育的目标从重“艺术作品”转向重“文化中的音乐”。大家都知道这是古典音乐的发源地。美国也强调的六个方面,他们在基础教育当中提出了六点。老师们可以看看他们特别强调的六点: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种民族;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好像跟我们艺术搭边的是最后一句话,我曾经看过一个台湾老师的教学设计,实际上他前面教学目标中有五、六、七、八点,我看看到最后的一到两点,才涉及到我们今天的音乐,实际上更多的他是想通过音乐来培养人。

    管建华教授在这本书中就说了:“把音乐作为文化的理解,文化的理解将会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当代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那么正因为在我们课标修订的这些专家当中出现了像黄耀华教授、管建华教授这样的一些音乐人类学家,所以我们的课标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郭声健教授也是我们大家特别熟悉的,他是一个接地气的博士生导师,从一个农村的小学音乐老师到了中国音乐教育的编辑,现在到了师范大学去做博士生导师,他就发现了我们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当中缺少这种文化意蕴的弊病。他说:“充分认识音乐教学的文化性格,让音乐教学充满文化内涵,将是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和关键性的问题。”

    这是前苏联的一个音乐学家,前面两个阶段对于音乐的感知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他说音乐感知的第三个阶段是解释和评价音乐,也就是用文化来阐释音乐。如果真的把它置于这种文化背景当中,我们会发现音乐变得更加厚重。

    这是国际音乐教育大会当中的一段宣言,美国的坎姆内尔教授就说过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学习音乐本身,还是指学习一种文化,其中蕴含在音乐背后的是对人类影响深远的文化。这大概是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当中提出来的。

    作为江苏的一个老师,我们当时在《江苏教育》这本杂志当中就给我们这些特技教师开了一个话访。我就提出了关注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一个观点,这篇文章在《中国知网》当中可以全文下载下来看一看。实际上我就说通过了一些问题一些现状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去关注中华母语音乐文化。

    这是前面的整个的开场白,也就是说现在的背景,实际上音乐与相关文化话题在我们的音乐当中也走了很多的弯路、从2011年开始课标的实验版开始,大家特别地关注特别地强调音乐与文化的综合,所以,把我们的课上的都不像音乐课了。现在把强调改成了关注,但实际上还是希望我们特别关注这个话题,关注课改的一个开放性、时代性、包容性。所以我们现在说音乐的基本理念当中特别的一点就是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美德阿姆教授就说,怎么样去关注这个?他用了英语当中的三个介词,inasis这三个介词来强调我们应该怎么去关注音乐与相关文化。他说把音乐放到文化里面去研究这是“in”,把音乐当作文化来研究这是“as”,音乐本身就是文化“is”。这是我们关注整个趋势,或者就是说我提出这个话题的一个背景。

    实际上我们真正很多的中小学音乐作品当中,它本身蕴含着很多的文化密码,有很多老师说我怎么去挖掘?我到底是不是把所有东西当作文化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老师特别难做到的一点,我提出了一个探寻,我们通过几个作品我们来关注一下。

    这幅画我们老师们肯定知道,我要开始给大家说下阿炳的《二泉映月》。我们中学、小学也会出现这样的作品,然后我们小学语文课文当中也有《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所以这首曲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家喻户晓的,那么这个曲子我们大家从音乐的构成、音乐的旋律进行力度速度的变化,可能会从音乐当中获得感受。但是我觉得这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音乐,这样才能获得更深的感受。《二泉映月》这个作品是当时阿炳生活的一种再现,是他处在一种凄凉、困苦的文化背景中信手拈来的一个作品,原来没有名字,但是只是表现了特定的情感。从他的这个作品当中,我上这个器乐作品的时候,当时看了一些阿炳的传记。他说虽然说是信手拈来,但是我们看阿炳也不是任何时候也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去演奏这首作品的。他在什么时候才演奏呢?第一个是一天卖艺下来,温饱无着落的归途中,孤寂一人,兀自忧愁。惨淡的月光下,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妇用竹竿牵着阿炳,在公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回到他的那个水巷子里去,在凄凄惨惨的风雪中。我想我们音乐老师的形象思维应该优于其他学科,当你读到这些字眼的时候,你的脑海当中,你的眼前仿佛就会出现那样的场景。如果这时候你的耳畔,再响起这个《二泉映月》的时候,你一定更可以感受当时阿炳的这种凄凉和凄苦。这是他本身产生的一个文化背景。有一部电影就叫《二泉映月》,我们老师看看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精彩的镜头。实际上就是把阿炳当时创作和演奏《二泉映月》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部作品后来还被一个诗人填词变成一首歌,国母彭丽媛就唱过这首歌,李玉刚也唱过这首歌。老师们看看,我把它选择了当时的这个主题,它是循环变奏的。这它第一主题出现的是这个,我们老师能不能把这段旋律轻轻唱一唱,把歌词直接填进去可以吧。这个歌词实际上也是再现阿炳当时的场景,你像我们这几天下江南,暖风熏得游人醉。这个三月的春风我们感觉到一种温暖,舒服。那这个秋风,阵阵秋风愁煞人,所以给我们感觉到秋风吹动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这个“瘦”字,为什么会用这个字?阿炳在秋风瑟瑟的季节,穿的衣服很单薄,显得人影瘦。他回来的时候月儿已经升得老高,已经很晚了。这时月光把他的影子越发拉得人影瘦,阿炳那段时间中他这种吃不饱穿不暖,常年受着疾病的折磨,所以他就显得更瘦了。步履摇摇出巷口,摇摇晃晃,在外面乞讨一天还没有任何着落,所以他没有饭吃,肚子饿着,饿得步履摇摇,身体不好,病得步履摇摇,那个秋风吹得他也让他走不稳,显得步履摇摇。我们老师现在能不能把这种感觉唱一唱。我们感受到这个画面,感受到阿炳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的画面。虽然人影没有了,人我们看不见了,但是他那份忧伤那份凄凉,是长久地埋在我们心里,也让我们感觉到心里自己和他命运的一种交集。

    大家都知道二泉映月是信手拈来的,并没有名字,杨荫浏先生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给乐曲定名为《二泉映月》。当时他去拿中国第一台钢丝弦录音机跑到阿炳家里,当时阿炳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后来没有多长时间他们想再去录阿炳曲子的时候已经没办法再录了。大概一个星期多的时候阿炳就去世了。当时杨荫浏先生就问阿炳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摇着头说没有。走街串巷信手拉的,杨荫浏先生坚持说,这首曲子应该有个名字。阿炳就想他经常是在惠山脚下二泉那里拉的,就叫《二泉印月》吧。你看很多老师写这个曲目的时候很容易写成这个“印”字,当时在广东音乐中有一个《三潭印月》。杨荫浏先生是个文化人他知道这个曲子,他说不行,这个“印”字有抄袭的嫌疑,后来就把它改成这个“映”。明月交相辉映,月映泉,泉映乐,这样的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就出来了。所以说《二泉映月》这个曲名跟杨荫浏先生自己的文化背景很有关系。当然我们老师也听过各种版本的,演奏家也赋予了这首曲子不同的文化意蕴在里边。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文化背景都在融入了演奏的这个音乐当中。我们来听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听出来了吗?什么乐器?二胡还是小提琴?小提琴的音色要比二胡纯净透明很多。用这种乐器演奏的时候更能表现音乐的一种唯美。这是这个作曲家的演奏。我们老师听听这个。(播放音乐)一下就听出来了,这可是肯尼基的作品,用萨克斯演奏,好像就多了一份闲适、悠闲,就没有了我们刚才所想象阿炳生活的场景了。肯尼基自己的很多作品也都是这样的味道。再听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大家听出来了吧。口哨。这口哨演奏家实际上是一个美籍华人叫糖豆,他实际上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他因为生活文化背景跟我们这的区别,他把这曲子一下子,第一个口哨音调音区特别高,再加上他把速度拉得这么快,好像放在喜庆的宴会上也比较合适的。所以我们从刚才说演奏家的文化背景,每个版本都是演奏者自身文化内涵的体现,刚才我们看到了三位演奏家,都跟他的文化内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很难再现阿炳原来的表现的情感。

    大家听到这个曲子的时候,肯定会想到小泽征尔,他说这首曲子我们应该跪下来听,后面还有一句话,他说如果我听了阿炳拉的《二泉映月》,我是绝对不敢指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难道是小泽征尔音乐素养和能力不够吗?不是,是他自己生活的文化背景,他无法体现阿炳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说后来者的再创作是错误的,只能说每个人的文化底蕴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罢了。我们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可以去多看看多关注下这个作曲家的生存背景、演奏家演奏时候的文化背景。

    老师们看这个作品很熟悉,因为我们学校最近在搞一个主题大单元活动——我家住在长江边。因为六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好第一篇课文就是这首长江之歌的歌词,六年级的课文,所以给他们选择这个作品的时候,实际上是发现这个作品它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跟我们一般歌曲的创作顺序不一样。老师们发现,一般的歌曲创作一般是先有词后再谱曲,所以我们看歌曲这边写作词人,作曲人,也是遵从了作者创作的顺序。但是这首歌曲不一样,大家关注下顺序,写着某某某填曲某某某填词。词和曲都非常棒,你看这个都选入了我们小学生的语文课文当中了。但是作为音乐老师来讲,对他们讲了课文之后,我们再给他们欣赏音乐,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师看下这个旋律,我把它的旋律线连接起来了。老师们对这个歌曲非常熟悉,实际上这个曲作者当年80年代的时候,他就跟着“话说长江”的摄制组,从长江的源头一直走到了长江的入海口。你看这首曲子我把它的前半段的旋律线连接起来,实际上我们大家都知道用我们的专业术语来说,旋律的起伏很大,从上面到下面基本上都是八度的大翘。实际上我们连起来看,旋律就特别像长江的源头,高高的雪山到深深的峡谷当中的这种气质,如果没有当中从雪山走来的这种气势,没有春天汹涌而来的这种气势,是绝对汇不成我们最后的滔滔长江。所以它整个旋律这样的一个场景,你看到了中间这一段起伏也没有刚才那么大了吧。整个的节奏也拉宽了很多,那么这个当中作曲家特别想用这段音乐表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这种富饶、这种辽阔。长江到了中下游地区以后,它由于江面的变宽阔,也渐流渐缓,音乐也能够把这种场景表现出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感叹作曲家的心理,他对长江文化的理解。我们最后再看看副歌部分,我们很少看到这个旋律前面出现过的副歌部分又出现了,但是演奏家或作曲家在用的时候,确实经过了他们的精心构思。看看这段,我们为什么感觉比前面更有气势,旋律一样,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它气势大了,主要加入了两个打击乐器。一个是笛鼓,一个是镲。我们老师感觉一下,这种气势就出来了。所以当我们给学生去讲的时候,给他们学完这篇课文再去欣赏,孩子都说:“老师,这比单纯的去学课文有意思多了。”实际上歌曲就是音乐和诗歌完美的结合。

    所以对于一首音乐作品来讲,我们要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内容,就是为了更好地感受与体验音乐。这不但不会削弱音乐的内涵,反而,可以增加我们对音乐的理解。这就是文化。举两个例子,我们87版的《红楼梦》,那时候陈晓旭演的林黛玉,那些演员的那种气质就和我们读红楼梦时候的那种感受特别接近。说老实话,这些演员读书也不太多,但是为了拍这部电视剧,为了表现大观园当中那些饱读诗书的十二钗的形象,这些演员用了三年的时间去学习表演、形体、琴棋书画、诗歌等,希望提升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古代文人的那种情怀。所以那版除了画面有点朦胧模糊、摄影技术跟现在有些距离之外,更多地感受到他们跟红楼梦的气质非常接近。这就是文化的味道。

    小提琴大师艾涅斯库想带学生学的时候,他首先开出不是你想要演奏多少高深的曲目,而是开出了几十本世界名著阅读书目,增加自己的想象力和对音乐深刻的感悟。因为没有这种阅读就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 【上一篇】黄美华:文化语境中音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二) 【下一篇】吴瑶香:儿童歌词的形象化教学(二)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