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尚荣:名师成长要回归人的本源,焕发生命的光彩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8-01-31

  • 成尚荣:名师成长要回归人的本源,焕发生命的光彩
     

    复兴始于教师,对一个民族是这样,对教育更是如此。因此,无论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什么样的高度都是合理的,是不为过的。教师也是课程改革、教育改革决胜“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因素,甚或其本身就是“最后一公里”。

    改革过程中的事实正是如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共识正演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用风生水起来描述是恰如其分的。尤其是推动名师成长的热度越来越高涨,目标越来越明确,措施越来越强化,平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级”。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各地和学校对名师培养的急迫心态。这当然是种进步,值得欣慰。但是,改革的规律告诉我们,改到深处总要回头去看一看。反思是正常的,检讨是必要的,而且在“最后一公里”,反思、检讨显得更有必要和更为重要。

    一、名师成长过程中“被发展”的色彩仍然过重

    经回顾与梳理,笔者认为名师成长有以下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从发展动力看,外推力仍然过强,“被发展”的色彩仍然过重。

    其一,当下教师的压力过大,忙、累成了教师基本的生存状态,他们已无暇顾及自己的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内在动力消减。其二,在教师发展的管理上,目标过高、要求过急、规范过多,留给教师的空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不少地区和学校还提出这样的口号:名师发展需要“逼”。“逼”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决不是名师成长的上策和良策。这种强大的外力,无形中削弱了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内在动力的弱化,必然使名师成长处于“被”的状态。

    第二,从设定的发展目标看,目的性过强,刻意追求的色彩过重。

    目的性过强带来的是目标适宜性的缺失,往深处看,其实是功利主义的作祟,是浮躁心态的具体体现,名师成长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尽管需要追求,但即便有追求也应当处在自然状态。

    第三,从预设的发展计划来看,计划性过强、过细、过“硬”,理想化色彩过重。

    名师成长是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阶段、有路径,有目标的设定,有计划的发展,才能确保教师发展的规范性,确保目标的逐步实现。但是,教师发展是个特殊的复杂过程,不能过于理想化。教师是人,而人永远是个未完成的过程,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是不可预料的,更是不可控的。教师的工作既具有群体性,更具有个体性,充满着创造,过于缜密的计划很有可能影响教师的自由创造。此外,教师又具有鲜明的差异,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需求,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当然应有不同的发展计划与路径,那种大一统的发展计划过于刻板,也会过于理想化。

    第四,从发展的策略和方式看,工作室(坊)等策略方式单一性过强,教师“路径依赖”色彩过重。

    假若到各处走一走,或者把各种资料看一看,各种经验介绍听一听,满眼满耳都是工作室、工作坊、联盟、共同体,还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培养工程等。应当承认,这些载体已成了较高的平台,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一是过于单一,缺少因地制宜的创造性;二是工作室(坊)等的领衔人比较强势,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指点有时变成了指指点点,指令多于指导;三是有的举措是不能用来实施的,如教育家培养。问题还在于某些工程完全技术化了。

    第五,从预定的成果看,出成果的要求过急,物化的要求和刻板化表达的色彩过重。

    预定的成果大多是论文、著作、奖项,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很不够。即使有关于学生发展的成果,或是空泛的描述,缺少根据和分析;或是考试成绩的比较;或是少数同学典型个案的介绍,而无理性的概括、提升。论文的表达、著作的框架几乎大同小异,没有从实际出发,缺乏个性。实际上这些要求为难了教师。

    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与剖析,笔者想努力表达与强调批判思维的三种品质,即怀疑精神、积极态度和开放思维中的积极态度。我的结论是:对于名师成长,我们应寻找新的理论支撑和新的思路。

    二、教师发展应基于人生命成长的规律与特点

    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O.F.博尔诺夫在其著作《教育人类学》中,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的思想,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他指出,以往的各种教育学派认为教育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儿童通过这种教育循序渐进地不断趋向完善,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塑造过程。他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

    但他又指出,这一观点不全面,还需要修正。他以教育人类学家开阔的视野和敏锐性,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并认定这样的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我以为这是一种理论的新视角、新观点,对教育理论发展和学术繁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同样会开阔我们的理论思维,引导我们从另一向度去寻找新的理论支撑。

    无论是学生教育还是教师发展,都应基于人生命成长的规律与特点,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抑或说,教育和发展本质上是生命生长的活动和过程,一定要关注人类存在的基本方面,深入人类存在的本质中去。

    非连续性发展的本质就是把教师发展镶嵌在教师的生命之中,将发展过程与生命成长过程融为一体。而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正是对自由的尊重和关怀,正是对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关注和保护。因此,生命性、创造性是名师非连续性发展的本质。这一本质属性,一下子将名师成长的命题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非连续性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自然性。名师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会遇到许多令人愉快的事,也一定会遇到各种干扰甚至是危机,这都是人生命成长中的一个部分,是正常的。因此,我们不必惊慌,一帆风顺不是发展的常态,而由干扰、危机带来的不快、苦恼、茫然以及我们的积极行动,倒是自然的状态。

    因此,教师发展的计划性要与自然发展相契合。由此,我们还应领悟,人的生命及其发展往往是不确定的、多变的,名师成长的使命与智慧就是让自己把握好发展的总方向,形成发展的主旋律,做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在自然状态中促进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自然的才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其二,非功利主义性。名师成长命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适宜的功利有利于名师发展,但我们必须反对功利主义。所谓非功利主义,即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不是为某个特定的利益而发展。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

    名师成长要不要有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回答是肯定的,但不能让目标过高过急,否则会产生“目的颤抖”。目标实质是价值取向与价值定位,目标实现应是价值澄清与引领的过程。

    名师成长要不要有物化的成果?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物化成果只是发展的一种形态,即使是物化成果也应为学生发展服务,物化的背后或深处应是精神、理念、思想的支撑与滋养。

    名师成长要不要执着追求?回答仍然是肯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当明确为什么而执着,执着引导应有方向感;执着追求的过程,仍是自然发展的过程,而非刻意的,执着让自然追求更有力度,更充满精神追求,更有思想的张力。总之,非功利主义是一种审美追求,表现为一种审美性和美学精神,是名师成长的崇高境界。

    其三,“中断性”和准备性。博尔诺夫指出,“人似乎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个发展高度或者持续地向前发展,人的生活更多地由于习性和疲乏而被‘损耗’,由此而陷入其存在本意的退化状态”,因而会发生“人生连续性中断”。我们该怎么办?博尔诺夫提出要作出各种积极的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名师成长的过程正是这样。

    一要将那些“中断”进行转化,如前文所述,让“中断期”成为转折期,让转化、转折成为发展的新契机。二要唤醒人的良知,开发人的道德意识,使自己鼓起劲来,而不是畏惧或退缩。三要有明天性。明天性是未来性,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用明天来激励今天。明天性是对“中断性”最好的诊治,是发展最重要的接续。相信“中断”是暂时的、正常的,“中断”后迎来新的发展。这些是最积极也最为重要的准备。

    以上几个特点,是对名师成长中非连续性的初步概括。这些特点于名师成长,确实有“根本意义”。这进一步证明,非连续性教育理论应当而且可以迁移为名师成长的指导理论。

    三、以人为目的,注重个性化关怀,从整体上促进名师成长

    根据非连续性发展理论引领名师成长实践路径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以人为目的,注重生命关怀,尊重并开发名师作为人的价值,克服技术化倾向

    教师是人,具有人的最高价值。非连续性发展正是将教师当作一个生命体,对生命应当关怀。实事求是地说,在当下名师成长中,对此关注、关心、关怀是很不够的,工具化、技术化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这种现象正在变成一种倾向。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和倾向,应当给教师以更多的尊重、关怀、自由和鼓励,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表现为让他们有更多的决策权、计划权、调整权等,做自己发展的主人,而不是成为“发展”的工具,甚至成为“发展”的奴仆。

    将生命打开,呈现生命的光彩,呈现生命的最伟大之处——可能性。向生活打开,发展本身是生活,在生活中发展,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创造的方式是最好的发展动力与状态,也是最好的发展神态。向未来打开,教师总是要走向未来,明天性是教师发展的愿景和动力,从当下走向未来,用未来引领今天的发展。名师成长的生命价值就在打开的过程。这多元化的打开,让名师成长拥有大视野,形成大格局,走向“大未来”。

    以自然发展为基调,注重个性化关怀,积极处理好“中断期”,使之发生转化

    非连续性发展理论提示我们,任何人的发展都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发展中发生这样那样的困惑、困难以及各种干扰都是自然现象,即使是发生危机,也都是正常的。所以,处理好这些“非连续性成分”的过程就是发展过程,也很可能是一次新的跃升。反过来看,假若我们没有确立自然发展理念和心理预备,完全有可能会惊慌失措。这样的发展恰恰是真实的,非刻意的,正是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在自然状态中名师的核心素养得到培育和发展。

    笔者以为,以管理的角度看,管理、指导的原则是:更少限定、更多服务,促使名师更优发展。更少限定,不是不要计划、不要规范、不要有要求,更不是限制,而是让必要的限定,成为名师发展的契机和平台;更多服务,是给名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更有效的指导;更优发展,是基于自身基础、需求和特点的有效发展,产生跃升。

    名师是从青年教师中走出来的,在名师成长中,我们要特别关注青年的发展。一年入格,三年合格,五年“出格”,还有各种阶梯性的要求都有道理,而且颇有成效。因为青年教师发展不能没有要求,不能没有规矩,不能不严格。

    不过,与此同时,也要较为深入研究青年教师的发展心理,把握他们的发展特点,因势利导,促进他们发展。不能只关注他们的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成长;不能只关注他们“为师”的一面,更要关注他们“为生”的一面——他们还需要得到师长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不仅关注他们的专业发展,更要关注他们生活的状态、方式和需求。这样让他们身心更加成熟起来,为走向名师打下更好的基础。

    将非连续性发展与连续性发展结合起来,取得平衡,从整体上促进名师成长

    当我们给予非连续性发展理论特别关注和高度肯定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必须同时引起关注和思考,即在认可、肯定非连续性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有着突出优点和优势的同时,这一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主要是:它对外在推动力于教师发展应有意义价值的否定,对教师应有目标引领价值的肯定不足,对教师发展应有计划和阶段的漠视,对名师成长中发生各种干扰事件偶然性的排斥,等等。因此,在我们对连续性发展理论进行修正的时候,对非连续性发展同样要加以修正。

    当下理论发展告诉我们,各种理论、学术观点正在互相融合、融通,有的问题需要多种学科、多种理论产生互动,协商解决。任何理论都不能独步天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某种理论在守卫自己边界的同时还应向其他理论打开,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不言而喻,推动名师成长,还应将非连续性发展与连续性发展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让发展取得平衡。

    两种理论的结合、统一、平衡应聚焦于人——教师身上,回归人的本源,坚定相信教师的可发展性、可塑性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坚持用价值来引领,激发教师的价值认知和追求的激情。即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存在,更要关注教师这一存在者。关注存在,往往是客观性的,也很可能是技术化的,而关注存在者才能实现对人的价值的认知和尊重。回到人这一主题上,两种理论才能真正融合起来,名师成长才能平衡起来,在整体上得到发展。

  • 【上一篇】池昌斌:对学生秉持敬畏之心 【下一篇】池昌斌:阅读,是我作为教师存在的方式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