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之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一)
看到授课老师那么充满激情,小朋友们那么可爱,在座的各位老师这么投入,真是太好了。我在斟酌今天这场报告的题目的时候,有一个词让我很为难,大会给我的任务是约我作一个学术报告,我想和一线老师在一起谈学术,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合适。但是既然大会这样邀请我,那我还是把理论两个字放进这个报告里了。我们确实会讲一些理论,但是我会结合一些课例来讲,可能不至于这么枯燥。
其实我们每上一堂课,或者说作一个报告,就要先理一下思路。而理一下思路,通常就是从这个课的主题开始的。既然大会约我作一篇学术报告,我也只能从学术两个字开头。根据辞海解释,学术就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有什么用呢?听起来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那我们这样想: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当中有一些学术因素的话,应该是什么?其实各位老师都是经过了学习阶段,在学习阶段里面,有音乐技能的学习,有音乐理论的学习,其他音乐知识的学习,还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这些其实都是学术,那么这些学术能不能真的用到我们今天的教学设计当中呢?这个问题有点麻烦。不光是音乐教学,我们在教学当中,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话:理论和实际没有关系,理论和实践之间总是存在一条鸿沟。如果说我们一点都不需要理论知识,大家可能也不一定同意,但是这些理论知识怎么样用到我们的实践当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学问。我们怎样把这条鸿沟填补进去?是有一个人来填补,帮我们跨越过去,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填补,搭个桥,把这步迈过去?这个主要是我今天的报告的思路和设想。
今天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音乐学方面的理论知识。音乐学里面包括音乐本体,比如音乐的知识和技能、表演的技能。还有音乐人类学和社会学,这个很糟糕,为什么?这个跟我们有关系吗?在后面的内容当中,我们就看看我们的教学跟这些学问到底有什么关系。跟这些学术能连起来吗?我们能不能有这样一个思路或者一个出发点去考虑问题呢?还有音乐史,音乐史跟我们有关系吗?一会儿我们通过一些课例来看看音乐史跟我们有多大关系。如果我问这三点和大家有关系吗?大家肯定说有。但是它跟我们的教学,跟我们明天就上的这节课有什么关系?我们是不是要翻阅那么多的资料去学音乐史,甚至学人类学的东西来为明天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上一节课呢?这就是我说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我想通过今天的报告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怎么去看待一个事情,我们不必要把整个音乐史完整地走一遍,但是在拿到一个音乐作品的时候,这个音乐作品跟音乐史上面的哪一个点有关系?这就是我们要关注的地方,其实我们的出发点一到,视角一准确,这个教学设计就出来了。理论问题不等于实践问题,确实不等于;学术问题不等于教学问题,也确实不等于。这个待会儿我们一点一点来探讨。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当我看到一个大题目,没有办法驾驭的时候,我就想一个办法——给它分层。就像我们拿到一个驾驭不了的音乐作品,我们给它拆分,拆分以后再把它组合起来,可能就清楚一点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为三个基本层次:1、基础理论:学科基础。比如我们教音乐的,就是音乐学科。2、应用理论,如果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来讲,教学论或音乐教学论里面的部分就属于这一层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这时你就有一些教学上的思考了。其实整个音乐教育就是一个应用性的学科。3、个体经验,就是教学实施的环节,我们原来说理论脱离实践,在这当中我们可能没有把应用领域这一层的东西放进去而造成鸿沟。如果把应用理论的东西放进去,把两边连上,可能这个鸿沟就能被部分地填上了。那么谁来填呢?其实我觉得是各位老师自己。我们看所有的优秀的课例都能发现,它落在哪一个理论基础上,它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是怎样的。我们把它拆分,也可以去点评一堂课。比如说,我今天受大会的邀请来到这里,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14年底的深圳的优质课评比上做了一次评委,跟全国中小学的领域关系近一点。那我们在点评的时候点评什么?我当时坐在第一排有桌子的位置上,我后面坐的是全国的教研员,我的两边都是评委,那我们有时候就窃窃私语一下。我跟我的“邻居们”窃窃私语的时候,同时还听着后面的老师们在窃窃私语。我当时是小学的评委。到中学时,我就不是评委了,坐在后面,这时我的两边是教研员老师,我的背后是普通老师。我就听到我的“邻居”在讲话,我背后的老师在讲话,大家都在点评这堂课,发表自己的感受。他们的点评中我发现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就思考为什么不一样呢?这还要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个体经验来说。凭借个体经验选到深圳去上优质课评比的老师没话说,我可以说我上不了那个课,太精彩了,老师们能力太强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还会提出一些质疑?就是因为我们其实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层面上来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些思考的。这个来源是学科基础,要把它转化成教学环节的时候,中间是你使用的一些应用理论。也许你是不自觉地用了,就像我们教育心理学总结归纳的这么多好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那么做。哪来的呢?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从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但是一个好的老师即使没有时时刻刻将这些条条框框印在脑子里,他也能上好课,我们也能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他。他不必每堂课都想我用了哪一条。
音乐学科的教学就是从音乐的性质及理论引申出教与学的过程和意义。这是一点,其实大家并不用记这些点,一会儿我们层层深入下去以后自然就能回到这些点了。那我们教与学的过程和意义干嘛呢?我们让学生干什么呢?就是我们昨天看的一些课例,其实是让学生掌握某种音乐方式,然后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道理的形式不一定是一样的。音乐上的道理比如说基本乐理,基本乐理比如说打拍子吧,打123、123,掌握了音乐方式,明白了其中道理——强弱弱、强弱弱。非常好。我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节课,我去听课,一位小学老师就是教小朋友这个:“强弱弱,打三角,强弱弱、强弱弱。”孩子们打得好极了,很整齐。“好,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圆舞曲。”圆舞曲一放,孩子们既不会这么打了,也不会这么打,全跟不上了,这是为什么?感觉再到知觉?那一点差在哪了?圆舞曲的一个三拍子的韵律感,它是这样:咚哒哒、咚哒哒,这个和打拍子合不上了。这就是基本乐理归纳出来的,基本乐理归纳出来就变成强弱弱,圆舞曲里面有一种韵律感,但不是光强弱弱能够做到的。我们去观察小朋友,你给他放三拍的小孩的圆舞曲,结果他不知道怎么动了。本来1岁多刚会走,他不知道该怎么动了,其实我明白,他身体里想转又转不来。他很朴素,站不住,又不敢离开他站的位置,就没有这样转起来,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好,我们要掌握的音乐方式是什么,然后明白了其中道理,这就是一节小学的课。如果我们自己也没完全明白其中道理,把基本乐理硬套过来的话,那这个应用就差一点点环节。那我们老师也可以说:“这个基本乐理对我没用啊,我怎么到这里就不对劲了呢?”或者他反思:“我怎么了呢,突然觉得不对劲?”后来我就跟老师讨论:“你怎么了呢?”你看我刚才举的小朋友的例子,它那个是完全自然性的东西。我们硬是把强弱弱还原到律动里面去的话,它就会有偏差,就变成死板的教条了。
我们在讲音乐教学的时候我也不得不讲一下音乐课程标准,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和我后面的内容有关。我把一音乐审美为核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三个标红,大家能看出来我为什么把这三个理念标红了吗?因为这三个理念直接关系到内容。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是方法对不对?当然这包括你选的一些辅助材料和方法。而音乐审美要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所谓审美是抽象的。弘扬民族音乐是要把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作为我们的内容来教授。理解多元文化,音乐不只有艺术性的音乐,还有功能性的,会有学者把它归纳为文化性的,就是它的文化成分很高、很多。我现在这样讲老师们是不是可以和自己教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有艺术水平高的比较抽象的音乐,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音乐,这在我们的课例当中都有,我们一点一点讲。所以,课标还给我们提出来课程的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就是艺术性的部分,还有实践性,音乐是什么?就是刚才老师说的有感觉的,然后感知的,是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音乐的方式,然后明白其中道理这样一个过程。我是这样来解读我们的课标的。
从课程标准理论和学科理论引申出教学目的及内容。有些内容是完全艺术的,所谓艺术,就是抽象出来的。文化的,可能是音乐外的,可能是功能性的,比较现实的。也就是说审美性、艺术性的音乐比较抽象,脱离于现实。而有些音乐可以直接反映现实,比如说《库劳小奏鸣曲》,它反映什么现实啊?什么都没有。它有什么现实主义意义吗?没有,你只能欣赏它那种美感、好听和那种动感。我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女儿去上钢琴课,我们开到老师家停下来,旁边是树丛。她不好好练琴,我只能在开车的时候放着小奏鸣曲,路上大约40分钟让她听听,车到了以后音乐没有完,她说:“妈妈,这个还没有听完,我们再听一会儿把这听完好不好?”我说好。然后她说:“你看,树叶被风刮得映在车的玻璃上面,就在那动,你看,树叶跟着音乐一起动。”这个就是美感。不是因为她是我的女儿,任何孩子都会,因为它没有什么现实意味。这个就是很放松,就是听听音乐,就是美感的东西。有的音乐就反映一种现实意义,哪些音乐反映现实意义?在我们教过的课例中,刚才说的深圳的优质课,既然是公开的,我们也可以拿出来再点评一次,那里就有很多的文化的音乐,比如说《打麦号子》《蝈蝈和蛐蛐》等,这些带有很强烈的文化特征。你欣赏它的不光是美的东西,如果不了解它的文化,根本没有办法体会。我们唱《蝈蝈和蛐蛐》给一个老外听,他压根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这是反应现实的。这两部分我们稍微分一下类,然后我们的思路就可以更加清楚一些。从应用理论引申出如何以恰当的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目的。我们现在提倡教学的有效性,它怎么就有效了呢?老师展示完了,但不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对音乐又很难评估。
个体经验: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对应用理论的把握、对教学对象的了解。有时候我在听,尤其是我的学生实习的时候,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是真的不了解学生,他们回来就说:“唉,老师,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不了解学生。对一个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把握,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从这里面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要求:①教学内容符合主题要求;②教学内容真实、可信;③教学手段恰当;④“体验与认知”充分。因为这是音乐课堂,艺术课堂一定要有体验,但是光有体验还不够,还要有认知。当然,我觉得小学和中学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小学,我觉得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区别也还是蛮大的。刚入学的一些小朋友,恨不得老师带着他去上厕所。幼儿园大班刚过来的小朋友,你要让他多一些体验,但体验一定是为认知做准备的。⑤整体设计有内在逻辑;⑥细节反映整体,就是每一个细节是不是都能呼应整体。如果这些都做到了,这个教学设计方案肯定是合适的。我画了一个图:
基础理论是树根。应用理论是树干,教学设计可以不同,但必须在这棵树上,别脱离了这棵树。同样的内容,每个老师上出来都可以不一样,但是理论基础一定要都落在这棵树的根上,要对应用理论有一定的理解,设计出来的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宗”不能変掉。
音乐到底是什么?这个就回到我们音乐学科今天的话题。音乐有时候就是音响运动形式,就是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那个小朋友也说不出来什么,或者那个小孩要转却转不上来。它就是一种音响运动形式,这是比较抽象的,也就是说在这里获得的只有审美意味,没有别的东西。另外,音乐有某种功能的。音乐学科教学应用理论,这时候我们就想,音乐学科给我们什么?我们有哪些手段?①听觉、视觉及动觉相互作用;②感觉—认知—感受。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应该整个发展孩子的感、知觉,那时候不要讲什么理论。但是比如我刚才讲的圆舞曲那节课,那节课就是应该带着小孩随着舞蹈去律动。你可以做半身的,不必要做全身的,真正去跳舞,半身的也可以做。一定要打成三角。学生将来会有一种困惑:我知道圆舞曲是强强弱,为什么我打三角和它对不上呀,总是有漏洞的地方,缝隙太大。③认知—构建—认知。就是深化这个认知。比如说奥尔夫,我们在奥尔夫的活动里面学什么?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游戏形式,但它毕竟是音乐家发展出来的一套教学方法。其实我觉得在奥尔夫的活动里面学到的是抽象出来的话,我觉得我们在奥尔夫里学的是音乐怎么构建出来的。这个构建可以用球、木板等任何东西开始,但提炼出来发现这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我们要学的就是构建的过程。在将来有一天我们知道基本乐理的时候,一下子我们所有感性的知识被归纳一次。有一次在杭州的一个教师培训上,我问大家:“奥尔夫是什么?”这个话就是我们的课堂用语,提问的方法提得太笼统了,回答不了,就得细化。奥尔夫是基本乐理吗?不是。是还是不是呢?他的基本元素是什么?节奏。你再问下去,其实就是它必须得符合这个原理,它就是用基本乐理的原理在构建音乐。我们这样一想,奥尔夫的课上起来,你就知道它的方向在哪儿了。不会一堂课下来最后就剩游戏了。奥尔夫不会被上坏的,因为游戏也很好。但是游戏不一定是音乐课,它可以是音乐课,也可以不是音乐课。我们要在音乐课堂上做的就是把它上成音乐课。所以老师一旦有这种意识,目标一聚焦,设计出来的东西就肯定有音乐性,就不会散掉,不会从主干上脱离出去。④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有一天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做数学题,做其他事也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学文史类的科目也一样,最后也要明白其中道理。那么音乐也一样,除了感受了、体验了、活动了,最后也得明白其中的道理。第一部分我们讲到几个理论的连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也是为大家做了一个准备。
现在我们来看一点课例,点评一下。这些课例都是网上有的,都是公开的。我是没有跟这些老师商量,比如我们拿出来的获奖的课例,我觉得是非常优秀的。一等奖的课例才公开发行。我只是取其中的一个片段,我认为值得讨论的,以此为例跟大家讨论,并不是否定老师全部的课。这些课整体来说都非常精彩,但可能在某一个环节上有一些小问题。我觉得一个展示也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大家不要错误理解就好。(播放课例视频)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音乐可不可以描绘大象?这就是标题音乐,而且上面写着“大象进行曲”。听得出来这是大象进行曲吗?听不出来的对不对?还有一个环节和音乐没关系,就是教学的时候老师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没有解释。这么多小朋友怎么错了?就是没讲一个为什么。这个环节的理论基础在什么地方?就是说如果我们觉得这个有点问题,那么它理论的这个根放在哪了?或者说这个根偏移了,那真正的根应该在哪儿?是什么问题?音乐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对。为什么呀?每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情感的理解不同。还有吗?再往深里推,音乐根本没有能力描绘大象,因为音乐是抽象的,本来就是件不肯定的事情怎么可以用这么肯定的问题来提问呢?太具象了,因为音乐是抽象的。第二,《大象进行曲》,还进行曲呢!这是几个拍子的?三拍子。为什么多数小朋友错选了仙鹤呢?就是因为三拍子不是那么稳定,大象有4只大腿。三个拍子不稳,所以小朋友感觉不到这是大象。小朋友的感觉很好,没有错。这其实也不是感觉好坏的问题,而是自然的问题。还有一个,标题写着是《大象进行曲》,三拍子为什么是进行曲呢?是还是不是?有没有进行曲是三拍子的?如果这个曲子是三拍子的,它应该是什么样的?肯定是舞曲性质的。因为我们两只手两只脚怎么动都是均衡的,只有三拍子可以荡起来。所以小朋友猜不到是大象。这个就是形式性音乐,它再按标题也没有能力非常具体地表现一个具体事物,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问题。然后在应用理论上就会有偏移,老师就想了这样一个娱乐性的环节,这个环节很好,但是学生选错了选项,老师没有给答案,就不知道怎么解释。那为什么圣桑把这个三拍子的音乐称为进行曲呢?他有一种幽默在里面,好玩在里面。圣桑在里面还写了乌龟,乌龟动都不动,人怎么描写呢?他就是这么一种想法,但是跟标题很难非常好地吻合起来。当然,有一些是可以的,比如小鸡在上面,很轻巧的,就给你一些联想。我觉得小朋友们在这个上面的选择是很自然的,而老师这个环节做得就太具象了。如果我们总是用具象的方法去上音乐课的话,将来孩子的认知就会有一个烙印,就是音乐一定要和什么联系起来。这是完全不一定的,音乐不一定要和一个具体的很现实的事物联系起来的。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播放课例视频)律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尽管在钟表店里,但用律动的方法来感受音乐,大家觉得这个课例怎么样?这个律动设计得怎么样?音乐律动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从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来的。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兹发现音乐学院的学生乐感不好,没用身体去感受,应该听觉和动觉系统一起去感受音乐的律动。其实刚才的圆舞曲也是这么回事。所以律动本身我不认为是不好的,因为艺术音乐里面,你光听也不知道谁听进去了。我总跟我的学生说:“我们不要说别人了,我问你们,你们听不听音乐?”“老师真惭愧。我们上西方音乐史的时候,老师一讲重点我们就赶紧记,老师一放音乐我们就赶紧睡觉。”因为音乐太抽象了,不容易听进去。所以律动用到音乐教学里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问题是怎么用?我们现在上课上到一半的时间,我带着大家来做一个律动吧,就是刚才课例中的音乐——《在钟表店里》,然后我们看看区别在哪里。(全场老师跟着做律动)我们再来看看那位老师的动作。(播放课例视频)看上去舒服吗?有这么大的动作吗?音乐当中没有这么大的动作,这就是为了做动作而做动作。也就是说音乐运动的根在哪里?你这时要追寻的就是音乐运动的形式,音乐怎么运动你就怎么运动。音乐没有那么大的动静,是在表现钟表店,它的动作很小、很轻巧。后面有一段像摇篮曲一样的音乐,这时我们摇一摇就行了,这种律动要跟音乐非常贴切。应用理论我们是知道的,但是用的时候它的根没有扎在最好的基础理论的土壤里面,所以就会有点小偏差。当然形式是很好的。关于钟表的教材出现得很多,有一位老师在导入的时候采用这样一种形式:
大钟当—当,挂钟叮—叮,闹钟嘀嗒嘀嗒,秒表嘀嘀嘀嘀嘀嘀嘀嘀,这个形式好不好?通过学习节奏来导入到一个钟表店,怎么样?有哪位老师能看出这点小小的问题吗?刚开始,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再一想就觉得有点地方不对。音乐和钟表不是这个关系对不对?当然音乐上没有错误,但放到钟表上就错了。老师们回想一下,我们教学过程中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音乐就是音乐,用不着先在做了钟表,而且事实上是有错误的,给学生做一个导入。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
作者:杨燕宜(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