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论坛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4月26日专家课评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6-04 09:53:36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

426日专家课评

 

儿童的诗性智慧

——评雪野先生儿童诗教学

儿童的心是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流泄出来的是

天籁之音——

诗的声音

诗的声音从何而来

诗的心

诗的心里有什么

感觉情绪思绪直觉记忆……

 

诗是——

能言的感觉

无言的感觉

能言的感觉是为了

沉潜的感觉

 

儿童有的是感觉

因此,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人人都有感觉

人人都是诗人

让感觉

从你的笔端流泄出来

诗,就这样成了

 

诗是——

能言的情绪

无言的情绪

能言的情绪是为了

沉滞的情绪

 

儿童有的是情绪

因此,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人人都有情绪

人人都是诗人

让情绪

从你的笔端流泄出来

诗,就这样成了

 

诗是——

能言的思绪

无言的思绪

能言的思绪是为了

沉默的思绪

 

儿童有的是思绪

因此,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人人都有思绪

人人都是诗人

让思绪

从你的笔端流泻出来

诗,就这样成了

 

诗是——

能言的直觉

无言的直觉

能言的直觉是为了

沉睡的直觉

……

 

雪野,感谢你——

让我们发现了儿童!

(湖北省  夏家发)

 

天空中飘来一朵神奇的云

——听诗人雪野先生教《云》有感

我知道雪野,是因为他是个诗人,而且多写儿童诗。

这次有机会听到雪野先生的课,真是有意外之惊喜。

看完他执教的《云》,我的眼前只有一幅恬静而美丽的画: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这是多么简单的语文课:先用“云”一字开花;再借着这些词,选一个造比喻句;然后是“比喻句,变变变……”,学生用这一比喻写一首诗。看得出来,我们的孩子觉得这堂课有些好玩,又有些挑战。最后,人人完成了一首儿童诗——也许是平生第一首。

这又是多么丰富的语文课:比如有学生扩词时说到了“万里无云”,大家都觉得很平常啊,可是雪野老师听了,却说:“万里无云,这个成语说得好妙,我让你用‘云’组词,你这个词有‘云’字,却没有云。你的想法比他们的都好,建议大家用掌声鼓励一下。”他还拿出自己的一本诗集送给这个孩子。你看,一个“万里无云”,竟可以获得诗人如此了不起的评价。再比如造句子时,一位学生说:“傍晚,天上的火烧云像烤熟的鸡翅,我真想吃掉它。”边上的同学认为这个句子“不好,没有烤架,怎么烤啊”,这是孩子的评判逻辑。雪野老师沉思了一会儿,在黑板上板书了“云—烤熟的鸡翅”,还说:“火烧云像烤熟的鸡翅,我听到这个词,口水就鼓满了我的腮帮子。”在想象的世界里,在儿童的视野里,一切皆有可能,但是真的需要老师创设机会,搭建平台,需要老师在教室的每一缕空气里都添加宽容与理解,撒些期待与赏识。

一个诗人,在诗的原野上耕耘,已经够忙碌,够操心了。雪野先生却给三年级的孩子上诗歌创作课。曾听大学教授说,散文不可教,当时也曾点头。现在想想,凡事总有些规律,文学性写作大约也概莫能外吧。把规律性知识,用恰当的手段,教给合适的学生,也是小学作文教学应有之义吧。雪野先生大概没有学过教育学,也不大可能接触语文教学法,但是,在我看来,他如一朵云,飘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天空,即使是无心,也是有意的。否则,何以解释他的课堂很像课堂,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比一般的作文课更加专业。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看雪野老师的教学:

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语文课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思维与语言是孪生兄弟。不注重思维的语言训练,往往缺乏生机与活力。雪野先生的课堂,用了很多激励性的话语来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比如“一字开花”环节,他出示“蓝天白云”图后,就用一段不同寻常的话“叫醒”学生的耳朵与心灵:“请你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云的姿态、云的色彩、云的流动,云的梦。云在看着我们,云在想着另外的一朵云。”当学生不敢举手时,他不断启发学生“要想别人想不到的词语”,当学生想出别出心裁的答案,他就会大加褒奖,甚至不厌其烦地添油加醋般地描述一番,比如学生说到“蘑菇云”,雪野先生马上用一段想象来进行评点:“听你说这个词,我脑海中就有一朵云,像露珠,挂着早晨的露珠,一个个挨在一起,多清凉的早晨。”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求异”思维的示例。

唤醒学生的创造想象

今日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影响乃至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的诗意想象。雪野先生的作文课《云》,在“借词儿,造比喻句”环节,一共用了10分钟。三年级学生造一个句子还要如此大动干戈吗?当然不,问题是,雪野先生要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要让学生进入自由自在的表达与创造的天地。在这个角度上,花费再多的时间也是有价值的。正像雪野先生课上说的一句话那样:一句精彩的比喻句,几乎就是一首诗的全部。

雪野老师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很巧妙的一点是即兴板书,把学生的创意一一写在黑板上。比如第一位学生用“云朵”造比喻句后,黑板上就出现了这样四行诗:

白白的云朵

在天上飘着

那是一群羊

在吃草

雪野老师觉得这首诗真棒,他问这个学生:“这就叫诗,你知道吗?”可爱的学生说“不知道”。想象的唤醒就是这样悄然无痕,在老师的巧妙点拨与耐心引导中,学生悄无声息地写出了带有诗意的句子,因为他们已经打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

训练学生的诗性表达

学生用比喻句写一首诗,是雪野先生这堂作文课的高潮。

这是关于特定“语言”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雪野先生的教学十分精致,注意搭设台阶,保障写作时空(学生写了7分半钟),让学生能够在诗性表达上取得进步。

一是教师示例。

在学生写作前,雪野先生提供了自己写的一首诗,也就是提供了《云》诗歌的一般图式,让学生朗读,体味诗的语言、停顿等:

彩云

是一本书,

风最喜欢读。

 

坐在山顶上读。

躺在海面上读。

一边走着,

一边读着。

 

诗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提供了诗歌变式,帮助学生感受、领悟,这样一来,意思不变,但是第一节与第二节互换,就要改动,于是雪野先生又出示了修改稿:

坐在山顶上读。

躺在海面上读。

一边走着,

一边读着。

 

彩云这本书啊!

风最喜欢读!

 

二是提供支架。

教师搭建的支架是与“最近发展区”密切相关的,只有提供了合适的支架,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才有保障。表达环节,雪野先生至少提供了如下学习支架:

1)追问。雪野先生利用板书,引导学生通过追问打开想象的大门,如“火烧云-火焰”,是这样追问的:是谁点燃火焰的?灭了没有?谁灭的?又如“云--水”,这样追问:云是碗,碗大不大?碗破了没有?碗中的水干了吗?等等。追问策略有效“逼迫”学生深入思考,想清楚,写明白。

2)朗读。雪野先生出示自己创作的诗后,请了几位学生朗读,雪野老师一一指点学生要读好停顿,读出诗意,其实,这也在教导学生:完成诗歌写作后,要读一读,看看有多少诗歌的味道。

3)讲解。雪野老师从事文艺创作近30年,发表了很多儿童诗,对写诗有丰富的独特体验。这些都为教学提供了资源。比如诗题何时草拟的问题,雪野老师的切身体验是,作文往往先有题目,而诗歌可以先有内容,后起题目——这是诗人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提供给学生最及时最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三是现场修改。

这堂课40分钟,学生静心写诗时间为7分半钟。雪野先生通过之前的巡视,挑了三位学生上台读自己创作的儿童诗,这三位同学写的都是“云--水”这一比喻句,但是内容各有巧妙,可谓诗意勃发,诗情盎然。第一位学生,雪野先生给他添了两句话:一不小心,碗裂开了。/哇,一个大大的喷头。……第二位学生没有分行写,雪野老师请他读完后,跟学生一起给诗歌分行,还修改了其中表意不够清楚的一句诗。而第三位同学,只字不改,雪野先生不但送了她一本书,还让这个同学写下自己的姓名,要公开发表这首儿童诗。这是全诗《喜欢碗的蓝天》——

云,

就是一个碗,

蓝天喜欢它。

 

早晨捧着它,

中午捧着它,

夜里也捧着它。

 

通过现场修改,得益的不但是这一个学生,而是所有学生都在分享,都在学习。

(上海市  谈永康)

 

智慧教师的智慧课堂

——赏析何夏寿老师的“机智人物故事”

最初认识何夏寿老师,是阅读了刊发于《人民教育》2014年第20期的《我的老师周一贯》。在羡慕与钦佩之余,我更深入去了解何老师,得知他从一名代课老师到正式教师,再到之后的特级教师、名优校长,了解到他35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用18年时间一点一滴打造一所乡村孩子的童话乐园,我的心底更是油然而生一份敬意。阅读何夏寿老师,乃至近距离地聆听何老师的《机智人物故事》,我仿佛走入了一位智慧教师的智慧课堂。

一、智者,即日知,每日不间断地叩问及求知积淀成智慧。

教育智慧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认知和教育境界,同时又是一种独特的与一定的教育境界高度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它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关注个性,追求人生的幸福境界。何夏寿老师是位智慧的教师。他正视儿童世界,守护童年精神,站在儿童文学教育的高度,关注的是全人教育背景下对儿童的培养和熏陶。用语文教师的专业眼光,挖掘地方名人金近资源,选择了“素质教育童话化“的特色办学之路。他是一位引领农村孩子成长的智者,让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认识人生的美丽,习得道德的智慧。”

何夏寿老师本着对民间文学的珍爱和推广民间文学的担当,充分挖掘民间故事这一重要的精神遗产、富有价值的民族财富。他执教的民间故事阅读课《机智人物的故事》开启了童话教学跟民间故事结合的探索之路。这堂课,他选取了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故事,三个机智人物的故事也选择得极富代表性。《拆我那一层》中的机智人物阿凡提是维吾尔族传说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在人民的心目中,阿凡提是智慧的化身、欢乐的化身,他已经被列入“世界民间艺术形象”之列;《聪明的牧童》则来自欧洲,是德国的格林兄弟笔下的机智人物;《九斤姑娘》是一出传统越剧,取材于绍兴民间故事,讲述的是家乡绍兴城里一个聪明小姑娘的故事。通过这几个不同国度、不同形式的民间故事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精神生活,也在儿童的心田播下了智慧的种子。

民间故事是个体精神生活的母乳,是心灵流河的智慧源头。何老师立足于脚下的土地、创生课程资源,善于汲取民间智慧,用以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生命,浇灌孩子的心园,使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二、慧者,拥有丰富的心灵世界,充满着灵心慧眼。

何老师的课堂智慧源自其对民间故事及和孩子一同分享一同创造故事的热爱。

首先何老师以慧根慧心抓住民间故事的内在本质的教学价值来展开课堂生活的。他根据民间故事口语化,朴素明快,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特点,引导学生猜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听戏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板块清晰,教学过程有效推进与展开。

上课伊始,借助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听过的民间故事,一个个熟悉的民间故事帮助学生一下子打开民间人物之门。学习《拆我那一层》,结合学生“读了想笑,想拍手”的初始体验,引领孩子关注故事的情节、人物,他还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故事的特点,抓住人物的对话来讲故事。学习《聪明的牧童》,则通过创编故事内容的言语实践,既回应前面故事讲述的环节,又提供儿童展现思想自由与言语智慧的平台,老师还适时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反复的特点,并从一篇到一类,教学生关注文本的情节与结构,彰显了教阅读的理念。而《九斤姑娘》则利用戏曲的呈现,让学生直观认知民间故事流传的多样性,通过听教师唱的戏文、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机智。

其次,何老师立足引导学生感悟并揭示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即文章的组织结构形式,导学生探究故事背后的表达奥秘。民间故事的情节多为三个,而何老师也有意识地选取了三个故事,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解开了机智人物故事的基本结构模式——“设难+解难+取胜”,并告诉学生这是全世界共同的故事模式,如同揭开了机智人物故事的密码。教师还适度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搜集、阅读、讲述民间故事的热情,为学生种下了热爱阅读民间故事的种子。这样的语文课堂,在看似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学生领略了民间文化的魅力,体会了民间语言的智慧。

在这堂的学习中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何老师别出心裁地引导学生将方言引入课堂。“语言是文化的DNA。”中国或许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古老的方言博物馆,每一种方言便是其中的一块活化石。学生用细柔的杭州方言念童谣、讲述故事的梗概,教师现场的越剧演唱,那鲜明的地域特色,让我们感受到民间语言的温情和智慧,也引发了我们守护语言之根的思考。

细品何老师的这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我也在思考:机智人物的故事情节是靠什么来推进的,应该是通过非常规的思维,智慧的语言,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叙事的结构。

(福建省  陈朝蔚)

 

紧盯目标  重视实践

——臧学华老师执教的《写导游词》听课体会

臧老师执教的《写导游词》一课是习作课,突出的特色是紧紧盯住导游词特点这一目标,在习作材料的获取,习作的指导、练写、评改各环节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习作指导、练写、讲评修改等环节的花费与着力也适当有效。

一、入手——体验中获取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教学应当从内容人手,尤其的导游词。臧老师明白此道,因此课前让学生深入实践,深入本地杭州景点,搜集整理杭州景点资料,勾通了课堂内外,使习作与学生所熟悉生活紧密相连。又因为学生的喜爱不同,获取的资料就显得富有个性与丰富多彩,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米”,为后续的“炊”奠了基。对学生的资料获取,老师分门别类,分层予以表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践体验与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二、指导——比较中感悟特点

指导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往教学中,不少老师在这一环节花费颇多,滔滔不绝,几乎占用了课堂的所有时间。习作是在实践中练会的,而不是听会的,臧老师深刻认识这一点。指导中,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赵州桥》栏板一段课文文字与“导游词”文字的比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梳理出导游词的特点:除了写风光、故事、传说,还要自我介绍、称谓欢迎、有互动引导、提醒等。使学生目光聚集在导游词这一个性特点上。一课一得,教学目标简单、明了、清晰。整个指导用了近15分钟,把省下的时间用在学生的练笔与评改上,符合习作尤其要在实践中获得的教学理念。

三、练写——实践中写出特色

习作能力要在写作实践中练就。在练写这一环节中,首先是分层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可写或风光或故事或传说或均写,为不同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台阶。其次是目标明晰再提醒;风光、故事、传说你写了吗?与游客互动了吗?提醒注意事项了吗?使学生的练笔的焦点更加集中,为学生的习作生长点作了可资操作的界定,也为后续的评价指明了方向。其次,在这环节中,学生练笔花了近10分钟时间,使直面写的实践这一核心落到了实处。

四、评改——互动中提升表达

学生习作的许多道道都是在写后讲评中,在学生自己写就的习作这一“形象式样”中归纳悟得的,是在讲评与自改互改中获得的。藏老师很重视评改的作用与实施。首先是用较充分的时间,用了将近7分钟,很是可贵。其次的紧扣目标,直指导游词有别于一般文章的特点。还有,采用交流——评讲——再改——再展示的形式,使学生习作步步高。

这堂课,落实了课标理念,加强了习作的实践,紧扣了导游词特点,给人以深深启示。如果能在导入与指导环节再省点时间,使学生的练笔、评改更充分些,效果会更佳。此外,导游词与一般文章不同的是文体问题,是形式问题。文体形式问题相对于文字表达能力问题比较简单。如何在此中同时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实质能力做得到期待。

(福建省  肖俊宇)

 

关注文本、语言文字之美

 “千课万人”的小学语文学本课堂,乘课程改革和域外语文教学的东风,呈现斑斓多姿的形态,或删繁就简,或标新立异,或激情四溢,或纵横捭阖,或指点人生,或激扬文字。何捷老师则用一节《跨越百年的美丽》诠释了他的语文教学之美。

 “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没华虚之文,存敦庞之朴;拔流失之风,反宓戏之俗”。 (东汉 王充《论衡•自纪》)

何老师的课之美,美在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语言文字。这种美,洗尽浮华,致力于淳朴。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11年修订版课标之所以强调语言文字,这和之前弱化语言文字的教学行为有很大关系。义务教育2011版课标一定程度上对语言文字的回归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文本,因为小学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只有靠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何老师的课践行了这一点,足可称美!

教学一开始,何老师提问学生对“美丽”的理解,而且从男生和女生的角度分别提问,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题,用美丽组词,然后进行指导。接下来,何老师为学生:“有没有哪种美丽能跨越百年?”让学生带着疑问再读课题。随后,给学生出示阅读任务:1.浏览全文,找到带有“美丽”、“极美丽”、“美名”的内容标示出来;2.串联以上三个词,尝试概括文章大意。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文本,使得学生的学习不脱离文本的。不脱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学假如脱离文本可能就会陷入虚无缥缈的境地而导致语文教学偏离本质。即使关注人文性的东西也应该以文本为本,人文性是蕴含在文本背后的东西,脱离文本去谈人文就陷入到虚无主义和自说自话。

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何老师引导学生从观文笔、品文心、探文法三个方面和学生一起品析文本,发现文本之美,发现蕴含在文本背后的精神之美,告诉同学们为何这种美丽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可以说,整个过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不断加深,对玛丽•居里美丽的精神之美不断有体验和感悟。

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何老师还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透过换词法等方法来理解语言文字的妙处,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也不断学习对这些词的运用,学生边学习边运用,学用结合,相得益彰。

即使这样,何老师的课也可能有不足,比如,笔者感觉这节课偏难,对于写手法的关注较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掉书袋的嫌疑,这些书袋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有时只能耗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盼望何老师在关注文本、关注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之路上越走越扎实。

(山东省  张志刚)

 

让“美丽”长留心间

——何捷老师《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艺术欣赏

小学生尽早阅读居里夫人,是极有意义的事情。正如作家梁衡先生所说,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唯其“美丽”,所以影响也好,熏陶也罢,都必要,且及时。

这是语文的机遇,也是语文的挑战。大凡人文色彩浓郁的课文,往往容易出现“概念先行”之弊,偏了人文教育,弱了语言学习,也极易暴露人文教育与语文学习“两张皮”的问题。

加之《跨越百年的美丽》长达1361字,教学时间又仅为40分钟,何捷老师的课堂由此简洁而不简单——

目标简明,让学生可以在“美丽”中沉浸

何老师的课堂目标简明、精准,一是抓住文本语言,体会关键词“美丽”的内在含义与表达效果;二是关注表达,在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理解、品味中体会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在何老师的课堂中是融二为一的。教学中,他以“美丽”的品悟为切入口,成为贯穿课堂始终的线索,中间配以读书、思考、交流,引领学生紧扣文本表达特色,从而达到“言意兼得”“教文育人”的目的。

仅以课堂伊始“一袭裙子”的教学为例来简单分析。概括大意后,何老师指引学生“观文笔”:作家梁衡的工笔细描,让你感觉到居里夫人的美吗?学生品读、交流有关语段,何老师抓住学生提到的“一袭黑色长裙”中的“一袭”做文章。“一袭”这个词看似平常却奇俏,学生的确由此感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但这个词独有的意蕴、好处却说不上来。何老师就启发学生比较:不用“一袭”,还可以怎样说?学生得到不少答案:一条、一身、一件,还有说写成“穿了黑色长裙”。在与“一袭”一一比较后,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个词的感情色彩,领略了“一袭”所特有的高贵、端庄、典雅的意味。何老师趁势出示福楼拜的名言:“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让学生在循文悟道,初步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后也理解用词的精妙。

教学目标简明,源于对语文课标精神的深度把握,也源于对六年级学生学情的深刻理解。教学目标精准,才能保障学生学习充分展开,有足够的舞台去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言实践活动,即所谓的沉浸“美丽”。

问题简要,让学生从容思索“美丽”的意义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培养理解能力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多数白话文,学生一读就懂,不需要在文本内容上过多分析讲解。《跨越百年的美丽》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在“探文法”环节,学生讨论“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出场有这么长的一段铺排,而不直接写居里夫人”时,好几个学生都在发言中把居里夫人的“美丽”想当然地理解为“天生的气质”。

如何穿越历史风云,借助文本语言,真切地领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核心问题的设计相当重要。何捷老师深谙此理,整节课的问题设计相当简要。让我们顺着教学流程来看看他的设问艺术。

1.导入环节,设置悬念

出示德国马丁•海德格尔关于“美丽”的名言:“漂亮,可能仅仅是物理的堆砌,而美丽才是永恒的存在。”在交流时,学生好像都懂了,一位女生说:“漂亮仅仅是外表,心灵的美才最重要。”一位男生认为“它的意思可能在科学界上”。但是何老师却说:“在我们这个年龄,能够理解海德格尔这句话,就太神奇了。”课伊始,悬念生。

2.整体感知,以问促说

请学生找到三个关于“美丽”的词语:美丽、极美丽、美名,再用这些词说说课文大意。

3.深入学习,问中促读

这个环节,大致问了三个问题,分别是:梁衡的工笔细描,你感觉到居里夫人的美了吗?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出场有这么长的一段铺排,而不直接写居里夫人?从实验的过程、设备、感受等不同角度,代替梁衡说服大家,非要用“极美丽”这个词?可以说,这三个问题都指向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融合,需要学生安静读书、静心思考。学生在读文、议学过程中,走进课文,穿越历史,去触摸居里夫人特有的美丽,去理解居里夫人执著追求、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也是在这一获得理性认知与情感升华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种种写作的“奥妙”有了真切地领悟。

至此,学生好像成了一个梁衡,体悟到梁衡写作时情不能已,迫不及待,用最简单、最朴素的一个“极美丽”方才合适,方才痛快!

至此,何老师小结:“永恒又何止百年。大家想一想,居里夫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公认的永恒之美,这份永恒的美丽究竟应该有着怎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可能要思考一两天,或是一两年,也许是你的一生都要思考的永恒的话题。”是的,此刻,学生对海德格尔关于“美丽”的言语一定有了与课堂开始时不一样的、却又真切的认识。也许,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又是深刻的。

课末,何老师一边擦去板书,一边讲述着。写板书与擦板书,本是极其平常的事,但何老师把平常事变得如此意味深长。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学生带着问题下课,思索着上路,这是怎样的语文课啊!

当然,这堂课,何老师使用的教学手段也很简单。大多数时候,学生都在读书、思考、表达。虽然这课也使用PPT,有居里夫人情况的介绍,也有解读课文言语形式的提示。这些关于作者文法、文路以及文章诀窍的知识,为学生有效理解课文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支架。特别欣赏何老师整堂课多次穿插的音乐,无论是朗读还是讲解,音乐的出现都恰到好处。音乐是人文教育的极好载体,尤其在情感的影响与渲染上。所以说,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何老师用心、用情。

另外,何老师这课的教学语言也很简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面对学生起立不能回答的尴尬,何捷老师说:“没想法,是正常的。” 允许学生不理解,说不清,老师很宽容,学习就顺畅。“有感觉就行,语言是用来感觉的。”“看透一切,看透未来,你想拥有这样的能力吗?去热爱科学吧!”看似随意,实则别具匠心,好像润滑剂,又像催化剂,教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廉价、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的语言尤其重要,因为对学生又是一种示范。

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让这份美丽长留人间,让这份美丽长留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上海市  谈永康)

 

聆听一曲高山流水   浸润一段中国文化

——评析张聪老师执教《伯牙绝弦》

我聆听了北京张聪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觉得很有新意,似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面而来,那厚重的文化味更是扑面而来,势不可挡。伯牙绝弦,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一主题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像血管里的血液一般流淌在我们的身体里,那么自然,那么美丽。

一、关注读背,演绎回环复沓之美

古文的教学有时无需多言,朗读与背诵是最佳的理解与表达。张老师的课上,有时安排学生自由读,有时考虑师生合作读,有时设计学生独立背诵。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一次次的齐读构成了一种回环复沓之美,让我们为此击节赞赏。

古文,只有原汁原味地多读多背,才能穿越时空,于唇齿之间、于声韵之间、于情感之间找到现场的感觉,品尝到知音的那份味道。过多的解说会显得苍白无力,无用的分析会破坏整体的美丽。张老师就是这么做的,读与背,引领学生来到现场,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让学生触碰那场知音相遇的美妙与知音相失的痛楚。

二、找寻关键,凸显层层剥笋之美

人生在世,知音难求。张老师带领学生找寻关键点,抓住“知音”这一核心要素,步步深入、层层剥笋,引领学生感受知音心灵相通,心有灵犀,再引申到知音志同道合,志向相同。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进入意境。

师:文中有四个“善”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同一个善字,意思各不相同。……

师:两个“志”字、一个“念”字呢?

师:关注字字句句。

……

师板书甲骨文“志”字,解释字义。

师:知音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写在学习单上:知音是          

三生板书三个关键词:知心、心灵相通、心心相映

问:伯牙和子期的心去哪呢?

引出杜甫、李白的诗句。

师:“峨峨兮若泰山”,说出了我怎样的志向?“洋洋兮若江河”,又说出了我怎样的胸怀?

……

师:此时,你再看文中的知音指什么?可以修改学习单。

三生板书三个关键词:知志向、知其志向、志同道合

师:失去这样的知音是悲痛的,一定要绝弦吗?自己看学习单,借助学习资料,看看《吕氏春秋》《文心雕龙》和孟浩然的诗,你对伯牙绝弦有何想法?

同学们对知音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从知心到知志……

师:伯牙在子期死后,为什么会破琴绝弦?

生借助阅读资料自学,再全班交流,师点拨。

师:哪个词写出了“再无二人”?

板书:再无知音

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故事有起伏波折,人生有大起大落,情感上达到至情至性。伯牙与子期的真心挚情以一种隽永的方式留存了下来,千百年来捕获无数人的心灵共鸣。深情自千古之前悠远而来,绵延不绝,伯牙与子期知音之间的这种真心挚情随着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传到了学生的心里。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完成了一次次从容而优雅的穿越,体会到的知音间的情感更为细致更为深邃,情怀更为宽广更为高远,学生的生命也因此变得更为丰满更为厚实。

三、重视体验,感受鲜明对比之美

一得一失,一喜一悲,鲜明对比,构成截然不同的画面。知音得之喜,人间最美妙的歌;知音失之悲,人生最悲伤的痛。张老师抓住了对比,情境引渡,一次次激起学生情感的漩涡,让学生感受知音生命之交,领略人生高处独特的风景。

师生合作读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

生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

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内心悲痛,化为一个字“绝”字。伯牙面对子期的墓碑,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

生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

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得失悬差,今昔对比,朗读与录音冲击,诗句与古文辉映,构成了课堂上最美妙的乐章。学生课堂上有所感、有所知,有所玩味,情感层层深入,境界步步提升,文本与学生心灵越来越契合。

四、提升趣味,触摸文化风雅之美

张老师摸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找准了关键点,引领学生到达了学习的终点,开展了丰富的、自主的、开放的组合阅读,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学习活动。语文无非就是让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张老师的组合阅读发挥着大作用,他引导学生构建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对话中、朗读中、勾连中探讨对知音的认识与看法,培养学生读文言文《伯牙绝弦》的趣味。朱光潜先生在《朱光潜人生九论》中指出:“趣味是对于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化,趣味也就要时时刻刻在进展和创化。”

师:可面对子期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绝。(配古筝曲,出示句子听播放录音)

出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伯牙绝弦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出示汉朝、魏康、唐朝、宋代、明朝、现代等历代诗人名人提到伯牙子期的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谈理解。

师:知音深情拨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

出示: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

:你想到了文中哪句句子?

生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出示: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师:你想到了文中哪句句子?

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语言形式上的一来一往,就是知音间的一呼一应。请你们背诵古文——

课堂上,学生思绪飞扬,情感澎湃,与伯牙共鸣,喜着伯牙的喜,悲着伯牙的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学生对人间知音的理解与见地渐次走向深入。时间长河滚滚向前流淌,历代伯牙子期诗句依次出现,这样的阅读会温暖学生幼小的心,会照亮学生未来的人生旅程,学生的心底会留下一抹知音文化的亮光。

张聪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荡漾着诗情画意,饱含着深情厚谊,传递着知音文化的可遇而不可求,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给学生今后的人生以启迪与引领。诚如蒋勋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所说:“其实,人类传承下来最重要的东西是美,可以不断传递给下一代,让一代一代共同信仰很动人的爱、很动人的美。”

但是整堂课上我们很少听到一个个学生个别的朗诵,学生背诵的时间也只有短暂的2分钟。古文的学习是在学生一次次朗读中读出意、读出形、读出蕴,读出神,在背诵中背得动情,背得投入,背得忘我。古文的学习,指名读与个别背的分量要增加,唇齿之间的启动将会带动身心之间的相通。多读与多背永远是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法宝。

(江苏省  薛丽芬)

 

循着文体特征去教,乃阅读教学的自然之道

——听于东老师执教《纪昌学射》有感

于东老师在最后半天上课,压力是很大的,因为许多老师都听过这节课,还因为大家归心似箭。尽管如此,他仍然从容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完整地再现参赛的课堂,可见他的成熟。我没有听过这节课,再加上要书面点评,所以坚持到活动的最后。再次证明,只要用心学习,都会有收获。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我认为是教学全程遵循了《纪昌学射》的文体特征。

课前文体联想

师生交流一共有三个话题:看图片,你发现什么?读寓言,你发现什么?“纪昌”的“纪”字,念几声?这样由易到难地聊,由课外到课内地聊,课堂氛围亲切、和谐、轻松、快乐,师生心理压力缓解了,陌生感消除了,最重要的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如果第一个环节仅仅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那么第二个环节就是在了解学情、了解教学起点。于老师让学生谈“读过什么故事,懂得什么道理”,是在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寓言,怎么学习寓言。在此基础上,于老师就“纪”字的读音谈了自己的发现。“纪昌”的“纪”字应该读四声。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当姓氏讲的时候,两个读音已经通用,按照习惯可以读四声。原因之二,《列子•汤问》里面的人物不全是真实姓名,比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不姓“愚”,“智叟”不姓“智”,《纪昌学射》中的“飞卫”不姓“飞”,因此“纪昌”也未必姓“纪”,所以可以读四声。这样的交流,让学生懂得读书遇到问题,只要追根问底,就会有更多发现的道理。这种文体联想是自然而然的。

课中文体凸显

曾听一位老师这样执教《纪昌学射》:先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接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之后,重点品读第23自然段,体会纪昌是怎样一个人,飞卫是怎样一个人;最后是小练笔:假如你是纪昌或者飞卫,会怎么夸对方?老师的本意是想借此检查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情况。居然,没有一个人谈到寓意上去,老师尴尬至极。

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应该是老师以惯用的套路去教这则寓言,教学重点指向了对人物形象的体会而非对故事寓意的领悟,没有教出这一篇文本的个性来。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于老师在课前交流的基础上问学生:“这则寓言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读书就有了明确的取向——读故事,悟寓意。有了明确的阅读取向,读懂寓意就容易多了。如果就此止步,这节课也就极为平庸了。你看,于老师抓住《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的特质,即这篇寓言跟学生以前学过的寓言不一样——启示不只一个方面这一特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修正学生原有寓言阅读的认知图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掘“寓”悟“言”的学习方法贯穿读书交流的全过程。于老师的教学聚焦这则寓言的关键——“纪昌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多角度读书、思考、发现、交流,领会故事的寓意。

从纪昌如何练眼力的角度发现,从飞卫怎么教的角度发现,从纪昌如何练的和飞卫怎么教的联系上发现……通过读书学生发现纪昌成功的原因很多,每一个成功的原因都能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坚持不懈、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名师指点的重要,智慧学习的重要,甚至梦想的力量等等。

这样的教学遵循了文体特征,环节简单,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课尾的文体期待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的学习中,学生尝到了不断读书、不断发现、收获道理的快乐。如何实现读的迁移了?于老师还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寓言二则》的另一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运用这节课的阅读方法,从治病过程、病人对病的态度、病人对医生的态度等方面去思考,获得启示。

王荣生说过:“阅读就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不同文体课文,我们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比如,童话使人感受到诗意、童真和美好,散文使人体味到自由、真情和美雅。既然体验不一样,语文教学就应该充分考虑文体个性,适时调整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式,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文本的独特性,从而品咂出文章的滋味来。文体一旦从语文教学中被逐出,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给学生语文素养带来的缺损将是结构性的。

应该说,“教出文本的个性”是走出当下“语用焦虑”的突破口。然而,教出文本的个性有赖教师良好的文体感。

于老师这节课的文体意识还表现在引导学生通过抓住纪昌对自己练习满意度的词语,如“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等,梳理出故事的另一条暗线。这样的发现,足见于老师敏锐的文体感觉。

令人遗憾的是,这节课的教学将内容和形式的学习截然分开。如果将发现生动的语言描写与发现纪昌成功的原因统一起来,就会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表达使我们懂得纪昌成功的秘诀不仅得益于飞卫的严格要求和纪昌的勤学苦练,还得益于纪昌不断克服自满、战胜自我的结果。这样的阅读更符合寓言学习的规律。

如此看来,有文体意识,课堂必定得意、得言、得法三得并举,教得必然朴实本真;有文体意识,课堂必定文脉、意脉、情脉三脉相通,教得必然酣畅淋漓;有文体意识,课堂必定文路、学路、教路三路合一,教得必然行云流水。                    

(重庆市  王小毅)

 

聚焦“闹剧”识原委,领悟“假戏”赏西门

——与郑勇老师商榷《西门豹》的教学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的最后一堂课是郑勇老师执教的《西门豹》。郑老师来自山东济南,为人谦虚,学养丰实,教学风格简朴务实。课上得很认真,很用力。在教学活动中郑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激励,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和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方面展现了鲁派语文敦厚朴实的风格。这些都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客观地说,下午的这堂课不大好上。一是这个时段学生的情绪不易调控;二是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颇有难度。加上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确实是很大的挑战。也许正因为这种种原因以及教师自身的思考准备不足,综观全课,课堂略显沉闷,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点累,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对于这课教学的失策所在和具体修改,笔者有这样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同郑老师商榷。

一、集中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落实教学效果。

目标分散内容过多是郑老师这堂课的一大失策。在郑老师的教学预案中,教学目标有四项:

1、了解西门这个复性,学习根据主要人物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人物语言和情节揣摩人物内心的变化。

3、学着复述故事,创造性讲故事、演故事,内化语言,积累语言。

4、知道西门豹是用什么办法解决当地人口稀少的问题的,体会西门豹的智慧,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这四项目标显得多而散,可以去掉13两项,并对24两项作简要准确的概括:

1、阅读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西门豹为民除害,为民造福,果敢机智的品格。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

而课文内容的阅读,重点可聚焦在“闹剧”和“假戏”的理解上。学习“调查”这部分,从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四问四答对话中,理解事情的原委——“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即“怎么闹的”“为什么闹”“闹的结果如何”,识破巫婆勾结官绅骗钱害命的罪恶勾当和险恶用心。学习“假戏”这部分,则可围绕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假戏真做,巧借“新娘不漂亮”来惩治巫婆官绅,从而达到为民除害又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目的的,从字里行间深切领悟西门豹果敢机智的品格。这样一来,目标集中了,重点突出了,学生就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思考,教学的效果也易于落实了。

二、加强整合,简化头绪,以学为本,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课文是一个整体,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认清这种联系,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课文。教学中如能加强整合这些联系,就能事半功倍,大大提升课堂效益。例如,在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有关“调查”的内容时,郑老师先是要求弄清:西门豹问了几个问题?老大爷是怎么回答的?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很有必要。而接下来则是依次对四次问答逐个地读,逐个地议,不分主次,不加联系,这就不对了。且来看这四个问题:

1)“老大爷,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这话是谁说的?”

3)“新娘是哪儿来的?”

4)“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事实上,这四个问题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紧密相连的总分关系。因而,四个问题都是围绕第一个问题,后三个问题都是第一个问题的细化追问。只不过是答者无心,问者有意。西门豹要借此查清谁是事情的主谋元凶,谁是受害者等。因此,教学时理应引导学生厘清主次,紧扣“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通过对四次问答的整体阅读,明白这场“闹剧”的原委,理解巫婆官绅骗钱害人的险恶用心。

又如,在教学“除害”这一部分时,郑老师特意整理并出示了一张图表,让同桌分别读图表上的相关内容,讨论“西门豹除害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妙在何处?”,再完成之后的填空练习:西门豹以(     )为理由(    ),这个方法妙在(        )。我想,也许郑老师的本意是通过这样的处理,让学生直奔主题,速战速决,以节约时间提升效益。殊不知事与愿违,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了诸多弊病。首先,图表的设置,把西门豹除害的过程分为九步,并相应摘录了每步他是怎么说的、做的,结果怎样。这样一来,头绪繁复,内容庞杂,原本简单的事情反而复杂化了。其次,本该由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思考发现的答案,现在却由老师越俎代庖直接告诉了学生,既影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之后的填空练习也过于程式化,把本应是学生丰富多采的理解和表述固化为难于组织的语言程式,反倒框死了学生。从课上看,学生往往说不清楚,结论还得由老师代言。

三、要进一步加强师生对话中学生语言表达语用能力的锤炼。

新修订的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有一个重要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师生对话是锻炼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实践阵地。对学生表达的错误决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例如,在梳理文脉概括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时,一学生把第三件事说成是“开掘”。郑老师不但没有纠正,反而随口说道:“开掘,开渠,都可以。”这样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实在是不应该。又如,学生在答问中多次说到西门豹用巧妙的方法“害死”巫婆官绅,郑老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去引导学生认真辨析“害死”与“处死”“惩处”的区别,进行正确的表达。

以上所述,实属个人管见,实话实说,也是以文会友。不当之处,还请郑老师指正。 

(江苏省  王中敏)

【上一篇】“千课万人”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研讨观摩会5月7日互动专刊 【下一篇】“千课万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4月30日互动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