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论坛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11月13日互动专刊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11-20 14:30:02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

1113日互动专刊

 

从“景”“思”“情”说开去

——评张立军的《草原》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总能让人浮想联翩。“文字是无底的深渊。”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草原》文字同样让人心旷神怡。

《论语·述而》曰:“好谋而成者也。”《汉书·高帝纪》中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些“谋”“运筹”“算”其实都是一种设计。“教学”,无论何方层面、何种步骤,都离不开“设计”。

张立军老师上的《草原》一课立足文本,挖掘教材特色,设计可圈可点:

一是到位精致。老舍写文章的宝贵经验是“落笔准确,不蔓不枝”,不能有任何“敷衍”的地方。《草原》当然不例外。张立军老师抓住文章结构的特色,通过不同途径,让学生体会老舍作品中的“联想”。课始,学生读文中的词语,读出画面,此时老师出示图片,由图片说词语。老舍的散文画面感很强,像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进一出,学生体会到联想的魅力。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从“景美”体会作家的“思想”,再联想到“情深”,学会转化。老舍散文的语言朴实但又生动,新鲜,活泼。张老师补充老舍的《内蒙东部纪游》写陈旗草原的两首七言律诗。两种不同韵律的文章,体现出老舍写作语言的俗白和精致。抓大放小,板块式的设计,避免了对语文课文内容的条分缕析。

二是设计有“互联网+”的思维特点。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的精进,是有赖于他丰盈的全生活,教师的全生活就是教学资源。张老师说自己假期到草原去,拍了很多照片,并且发了微信,还配了文字,老师把自己的经历融入到课堂里边。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人人都需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张老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猜测老师在微信上会写哪些文字表达对草原的情感。最后老师在课的结尾,再让学生猜老师发的草原微信会写什么文字,告诉学生微信就是微写作,微创作。“阅读+教师经历”,刻上了行旅的足迹,“互联网+”又改变了教育的常态,张老师用“互联网+”的思维,给学生留下阅读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老舍《草原》的美在于它独有的情怀,不管是写“景”,还是表“情”,都从细节中穿透出来,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真情让人回味无穷。但这些景,这些情都不应该只是属于老师自己的主观设计,它应该进入学生的内心,发自学生的内心。设计很重要,但都得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客观规律出发,因为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浙江省  沈小玲)

 

时代的气息  语文的本真

——观王玲湘老师《关注,就是改变》有感

本次“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观摩会的主题是“新常态课堂”。

 “新常态”一词是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应运而生的。“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 “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小学语文“新常态”,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注入时代的气息,又要坚守语文的本真。

今天,清华附小王玲湘老师的《关注,就是改变》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常态”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教学文本的选择有时代气息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呈多维分布的非连续性文本集文字、图表、音乐、影像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具有信息量大、趣味性强、节约时间、便于引用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生活的需要、课标的要求,更是现代公民之必备。

我们知道,学语文是生活的需要,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本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语言、情感与体验,兴趣盎然地调动已知去探究未知。

王老师选择的文本样态与文本内容都有别于以往的单篇课文,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这便是语文课堂“新常态”之“新”。

二、课堂教学的推进有策略支撑

单篇课文也好,非连续性文本也罢,“如何读懂文本”都是阅读教学中绕不开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文体不同,阅读理解的操作策略就有不同。选择与文本特点相适应的阅读理解策略是教学目标定位与教学路径设计的重中之重。

王老师对此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通过三个文本的教学,教给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

阅读第一个文本,教给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看标题、二看表头、三抓联系(抓住最醒目的信息,再联系生活实际)的操作策略,迅速捕捉到了文本信息。

阅读第二个文本,在运用前一个文本阅读中学习到的提取信息的方法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学到的阅读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的方法,通过一一对应的的方式,建立起数据与隐藏信息之间的联系,整合相关信息。

阅读第三个文本,在运用提取信息与整合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问题,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并以此为支撑去进行阐释。

通过三个回合的教学,教方法,学方法,用方法,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与推理信息的能力。目标的定位与路径的选择和教学的实施高度契合,有通透之感,是接地气的教学。

此外,这堂课还从单一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走向了多个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从学习运用阅读理解策略走向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口头语言表达的实践,促进立体思维发展,凸显了年段特点。

三、课堂价值的取向能坚守本真

无论我们面对的外部世界有怎样的改变和多少的改变,只要坚守教育的本真,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就不会迷失。

王老师这堂课用的是自主开发的教材,行的是语文教育的事情,这便是语文课堂“新常态”之“常”。

其实,王玲湘老师还做了比我们通常语文教学认识意义上格局更大的事情。关注,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如果有更多的孩子能够用真挚的情怀、辩证的思维、理性的表达、开放的胸襟、国际的视野去关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重庆市  瞿涛)

 

张学伟老师《螳螂捕蝉》一课偶得

看了张老师的课,我写下了这样四句话:

比较之中开课门,

大小故事来分层。

“读”霸天下显旨趣,

言谈举止任驰骋。

四句话是什么意思?下面聊作阐述。

写作有开门见山之谓。王老师的《螳螂捕蝉》有“开门见山”之味。其实他的课连门都没开(因为宣布开始上课的口令都没有发)。但是,却让人清晰地看见了“山”。“山”者,这则寓言故事与别的寓言故事之不同也。不同在哪?两点:1.别的寓言故事的寓意都是四个字的,这则是八个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别的寓言故事基本上都是一个故事,这则寓言有两个故事,一个小故事,一个大故事,而且是大故事里包含小故事。这是一种比较。这种比较不是多余的,而是“多用”的。用处至少有二:1.告知了学生寓言故事不是千篇一律的,各有各的特点;2.能使学生明白这则寓言的特征。这便是“比较之中开课门”。

 

“大小故事来分层”啥意思?文本解读与教学处理。文本解读对于教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教学的成败(从预设的角度讲)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对文本如何解

 

读,解读得正,课的方向就正,解读得准,课的把握就准。不难看出,张老师绝对是个文本解读的高手,一眼就看出了《螳螂捕蝉》中有两个故事,并且是大故事包含小故事。于是,就有了教学方略与切入。方略是什么?学两个故事,在学故事的过程中自然生成寓意;切入呢,先学小故事。为什么不先学大故事?因为小故事是“引子”,大故事才是“根子”。这样一来,课的清晰度有了,教学的条理性也有了。

顺便说一句,张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两个故事,在时间的分配上是讲究的,小故事略学,大故事详学。一详一略,重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效果凸显了。

“‘读’霸天下显旨趣”,这个意思很明确,就是张老师的这堂课着力体现了“读”。读,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有之则成,无之则亡,它的重要性是不需要总结和证实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四项:听,说,读,写。“只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就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于永正语)张学伟老师深谙此道。因此,他的课是将“读”贯穿始终的。你看,无论是教学小故事,还是大故事,他都把读置于绝对的位置。不但有读,张老师还特别强调读得有趣,读得有情,读得有效。如在教学小故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读出“平静,然后突然有了危险”的语气,反复指名学生朗读,在多个学生朗读过之后还不理想的情况下,教师又作范读,范读过之后再让学生读。又如,在教学大故事这个板块中,张老师把吴王和少年的对话单独拎出来,作反复练读(分角色朗读),先是同桌练习,再是指名上讲台展示读,最后又师生合作一起来读。特别是上台展示的两位学生,为使他们能够读出人物的语气(大王像大王,少年像少年),教师的指导和点拨真是不厌其烦。看到这,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张老师的一件往事:还是在1997年,张老师代表河南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执教的是《林海》,课文的第二段写大兴安岭的“岭”,其中有这样一句:“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张老师为了让学生把“儿”化音读好,不惜时间,反复练读,指名,示范,合作,又指名,又示范,又合作,直至学生过关。我当时真为他的这个环节叫好——既体现了阅读教学的“读”,又没有让教学走过场。现在看来,张老师的那股“读”劲还真是一点没变啊!

不得不说,张老师课上的这个“读”,不仅是一大亮点,而且是的的确确的“新常态”。——“读”是传统的,普遍的,经常的,“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所以是“常态”;但张老师的“读”,既不是泛泛而读,又不是为读而读,它有目标,有要求,有点拨,有展演(即旨趣),有……所以又是“新”的。

当然,也不得不说,张老师是个非常胆大的人,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相当放松的,以致放松到了有点儿“随便”的程度,言语“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行为“信马由缰”,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便是——“言谈举止任驰骋”了。不过,这样的“驰骋”是绝对要有底气的。

末了,有点想法,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那样读吗?对话,就是说话,两个人近近的,需要那么大的嗓门?

(浙江省  章师亚)

 

诗情和画意:新常态课堂的理想与信念

——听肖绍国老师执教《山中访友》有感

《山中访友》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课文主要写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奇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作者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情感。这样一篇散文,面对六年级学生,教什么,怎么教呢?肖绍国老师执教《山中访友》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妙用脚印,抓线索

于小学生来说,散文难读在于它的“散”。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散文的“神”?这是个关键。肖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串“脚印”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循着作者的脚步,在所到之处圈画他访问的朋友名称,分别写在堂练纸上的五个“脚印”里。这一充满诗意的设计,让学生迅速梳理出课文的表达顺序。

之后让学生观察五个脚印里的景物,问: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哪个脚印里的景物最绚烂?由此,学生发现两头的景物少,中间的景物多,特别是第三个脚印里的景物最多,有六个朋友——白云、云雀、山泉、溪流、瀑布、悬崖。肖老师说,这多像一首乐曲,有高低起伏,有主有次。学生自然抓住了课文的重点。

二、想象画面,悟情感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在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思所感。肖老师以“你脑海里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课文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学生谈瀑布,老师问“由此你自然联想到了哪句唐诗?”,学生说峡谷,老师点拨“陡峭的悬崖让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讲树林,老师问“你联想到哪个神话里描写的情景?”……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成了我们的朋友。从作者的想象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的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无我相融的境界。

三、巧设练习,品语言

作者的人生经验,通过精准的言语来表达,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从表现材料看,如果说诗歌重在谋词,小说重在谋篇的话,散文重在谋句。肖老师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沉入文字,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探寻文本内部的对应之美。

比如:紧扣“你好,        !你         ”句式朗读、体味、想象,作者会遇到哪些朋友,怎样打招呼?感悟排比照应之美。

比如:在九宫格里填写描写作者的动词。感悟动作照应之美。

比如:聚焦“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依然如旧”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哪些是写岁月悠悠?哪些写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哪些是写依然如旧?”感悟词句照应之美。

还比如:首尾对应、排比对应、动作对应、夸张对应、句词对应、物我对应……

肖老师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地打通文字与画面的通道,让学生拿着心中的照相机,透过文字的肌理,去拍摄背后的一幅又一幅画面,而后又从一幅又一幅画面中返回到文字的中间地带,细细地咀嚼,静静地品尝……

我想,这就是他追求的“诗画新常态”课堂吧。

(重庆市  王小毅)


听课生偶感,不作杨妃看

——蒋军晶《尝试写诗歌》简评

    本来以为蒋军晶老师要上《抓住诗歌里的矛盾》,昨天晚上还好好看了他的教学预案,我也好好“预案”一番。却不料今天听课,完全不是预案的课。从听课开始“花”的诗句,到结束时“月”的诗句,头脑里忽然闪过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就剽窃一番,不过跟杨贵妃没有关系。整堂课,像蒋老师自己说的“很简单”——读了一些诗,热了一下身,尝试写几句。但板块简单,内涵丰富,效果显见。

云衣思花容

课是从“花”开始的,先出现了8首日本俳句:

1.山茶花,落了一朵,落了两朵,——正纲子建

2.养在瓶中,大山里的木莲花绽放了。

3.寂寞古池塘,青蛙跳进水中央,泼剌一声响。——松尾芭蕉

4.撒把米也是罪过,让鸡争斗起来了。——小林一条

5.蝴蝶醒来,醒来,我要和你做朋友——芭蕉

6.公鸡高啼一声,它吞下了,整个春天的原野。——野郎

7.五月的滂沱大雨,覆盖了一切,除了那长长的桥。——芭蕉

8.好高明,萤火虫飞上了大厦。——一茶

这是诗吗?不是大白话吗?有形象,有意象,有意境的联想,还不是诗吗?这些都是日本著名的俳句。

“云衣想花容”,是想说孩子是天使,他们已经穿着“云衣”——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他们还渴望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诗人。“花容”就是他们的向往。老师要做的就是提供更多的“花容”。蒋老师的群文阅读,开辟了很多的花园,有内容主题的,有人物长廊的,有文本体裁的,也有一种体裁各种不同规律特点聚合的。 “诗歌中的矛盾”“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这节课就是让孩子读最简单的诗,体会短诗歌的最明显的特点,尝试写最简单的诗句。这样的“花容”选择是很恰当的。

春风露华浓

春风一吹,显露出花色浓郁鲜明,润泽欲滴。这春风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和处理,这花色就是指群文阅读中的共性特点。

这节课在教师点拨下,对灿烂的白话诗歌艺术这一特点浓墨重彩:简单的白话,独特的意境。蒋老师当然没有说这样的术语,是通过幽默风趣的引导和评价体现出来的。学生并不是一读到诗句就明了诗歌要表达的意境,但老师对学生的说法一评价一点拨,山茶花的忧伤幽香,青蛙跳进古池塘的画面,公鸡高啼一声的“吞”,学生都能有所体会,尽管说的不一定精准,但他们感觉到读诗歌要关注情感,关注画面,关注重点词语。因此,蒋老师没有对每一首诗都浓墨重彩去分析讲解,那不是群文阅读。答案不重要,方法过程更重要。

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开这种简短白话诗的创作奥秘,蒋老师又画了一个直线和半圆的组合图,考察学生是否有“诗人”潜质,结果学生答出海上日出、月光下的桥、海面的跳鱼,甚至还有桌面上的半个包子等等,在蒋老师半真半假的批评、热情夸张的表扬中,学生感受到了什么叫“诗意”。

群玉山头见

可有两说。一指诗歌集萃,聚于一山,表现了群文阅读选择取向。蒋老师说,以前上的课,都是教材里的,现在上的,是教材外的。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看,不管课内还是课外,都要把语文看成语文课程,多读多写,“群文”是一条很好的思路。这节课,除了前面提到的8首诗,还有组合画,以及下面提到的洛尔迦的诗,可谓“十全大补”,但我们没有感到会让学生“伤食”。因为老师没有走“分析理解”的僵路,老师只是简单的点评和必要的指引,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活动,由此有了——

二指学生群星璀璨,或欣赏评价,或讨论争辩,或出谋划策,或一试身手; 语言有了意思,尽管不那么贴切;意境有了发现,尽管不那么到位。

瑶台月下逢

群玉星辉灿烂,瑶台月色清明。后半节课在星辉月色中进行。先让学生热一热身:

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                          )。

像什么呢?像宝石,像星星在捉迷藏,像城市灯光,像燃起的希望。有的有点意思,有的无病呻吟。老师亮出谜底,天像戳了几个窟窿,漏进了天外的灯光。这样的热身为尝试写诗做一个铺垫。

再出现一篇散文:

夜色多美啊,天空是那么干净,没有一丝杂质。天空中挂着半轮皎洁的明月,月亮倒映在水中,水中也有了半轮月亮,美丽极了。一阵风吹来,河面上激起了一层一层的波纹。这波纹像什么呢?就像这条河的皱纹。真美啊。这时有一只小小的青蛙,向月亮游去。

有一定的画面,表现了一定的意境,要把它变成一首简短的诗,该怎样做呢?蒋老师给出了台阶。先将散文分行排立成三小节,然后学生自由选择一段改写。要求很明确:每节写两句,每句最多不超过10个字,一定要有一个最好的动词。在学生的展示中简短又符合要求的诗句一一展现。写月亮的动词,学生就有跑进、掉入、躺着等等,都是非常有独特诗意的。

这时老师又适时的推出这首原诗,让学生阅读欣赏:

月亮在水上行走,天空多么明净。河上古老涟漪,慢慢地织起皱纹。这时一只小青蛙,以为月亮就是一面小镜。——洛尔迦

课堂需要真实有效,不需要花拳绣腿。纯净而不凋敝,热闹而不浮华。学生能说会道,能编会写,课堂的核心价值体现淋漓尽致,这是蒋老师的课给我的感受。

(浙江省  赖正清)

 

民间戏曲:一门新课程开发的成功样式

2014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提出了前行的航向,确立了前进的灯塔。1113日下午,著名特级教师何夏寿同志的一堂民间戏曲课,引爆了“千课万人”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观摩会有三千多位老师参与的会场。因为人们惊喜地发现这才是一个新课程开发的成功样本。

何夏寿有志于小学语文“民间文学课程开发”,已为之奋斗了好几年。他的“民间歌谣课”曾执教于大江南北,获得过如潮的好评。接着,他又开发了“民间童话课”、“民间故事课”,同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次,推出的“民间戏曲课”又令师生倾倒。在之后的“课改”征程上,他还将有“民间谜语”、“民间谚语”等等多种多样的尝试,力求小学语文民间文学课程的系列化、完整化。显然,这将为小学语文界提供一个很具价值的新课程开发样本。

小学语文民间文学课程的设计理念是精准且前卫的。首先,它诞生于我国城市化运动的进程之中。人们进入城市生活,重要的一条是必须让他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民间文学总是与“乡愁”特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小学语文民间文学课程的开发,可以让我们的后代永远不忘乡愁,不至于淡化了乡土情怀。另一方面,乡土又是童年最宝贵的记忆,而民间文学本来就是儿童的恩物,每个生命呱呱坠地之后最早听到的便是母亲的摇篮曲,祖辈为他们千百遍唱过的儿童歌谣,讲过的儿童故事,这些文学恩物从此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生受用的种子。同时,文学历来又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民间文化更是文学大家族中最贴近儿童心灵的部分。所以,你无论从那一方面看,民间文学都应当是小学语文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

何夏寿的“民间戏曲课”无疑是其民间文学课程中十分靓丽的一课。这是因为它在当下课程开发颇多扑所迷离的情势下,有其特别的引领意义和知道价值:

一、为课程意识定性定量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首先在于对课程意识要有正确的定性和定量。所谓定性,就是课程的构建必须紧紧抓住提示学生核心素养这个育人主轴,不可为徒求形式而任选内容。民间戏曲课程的开设不是单一的娱乐活动去博得孩子开心,而是关乎记住乡愁,提升童年情怀的大事。无疑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根本的联系。所谓定量,就是对民间戏曲丰富内容的选择,也必须从各地的乡土实际出发。显然,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何夏寿首选本地的越剧,而且瞄准了上虞家乡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施教地区杭州的《白蛇传》自有它特定的含义。正是这些戏曲为儿童自幼就耳濡目染,自然有着特别的意义。

二、为文本阅读定质定序

民间文学课程的建构首先是作为语文的拓展课程而设计的。文本的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活动,所以何夏寿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牢牢抓住了本节选的戏曲剧本作为阅读文本,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民间戏曲课的教学本体。同时,为了保证戏曲剧本阅能力的提升,教师严格规定了科学的教学程序:一是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剧本中的难解词语,如“这厢有礼”、“妙哉高论”、“二八”等等;二是让学生认识剧本这类体裁的特点,如“对白”、“独白”、“场”、“唱辞”、“提示”等等;三是让学生反复自读,对读剧本的节选部分,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所有这些,都高度瞄准了学生对戏曲剧本的认识理解,提示阅读感受这个基本点。

三、为语用功能定向定效

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指向,在何夏寿老师的课堂里,虽然是民间戏曲课,也一样注重于语用。这里除识字学词、朗读理解、体裁认识之外,更安排了学生尝试戏曲创作改编唱词的写作应用。实现了对剧本读、写并用的全方位训练,为语文课程语用功能的学习确定了方向、确实了成效。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使“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拓展性设计中不失其定向、定效的功能。

四、为戏曲特色定位定效

在民间戏曲的新课程开发中,教师既关注语文课程因有属性的保证落实,但又能不丢失戏曲特色,以培养儿童对民间戏曲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何夏寿同志以其圆润的唱腔和抑扬的音调两次示范演唱,唤醒了儿童对民间戏曲曾经有过的或浅或深的记忆,重燃对民间戏曲的激情。特别是第二次演唱,老师定点在学生创编的一段十字句唱词中,既体现了对儿童创编歌词的鼓励,同时也在接近课堂尾声时把民间戏曲课堂的教学推向了高潮,一次又一次激起了全场如潮的掌声。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涉及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目标。而在传说的语文教学疆域里,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只抓住了与应试相关的部分而疏忽了其他方面。蔡元培曾经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让语文课程回归自然连通生活、展示个性,就不能没有民间文学的经典性,就不可缺失了民间戏曲这个童年恩物。它是人生永远的风景,定格在我们每个人记忆的时空坐标里,现在该是让它们回家的时候了。

(浙江省  周一贯)
 

学员课评

专家引领  促我成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有幸来到西子湖畔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研讨”活动。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学校给予我的这次机会,让我有幸领略到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张延军、张祖庆、崔峦、周一贯等老师的风采。

王崧舟老师以《天籁》一课,巧抓排比把大家带入到2500年前的庄子的课堂中去。虞大明老师的《猫和战争》,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家教学的独特风范。他的“悬疑——辩论——演绎”的语文教育让大家深受触动。张学伟老师以《螳螂捕蝉》为例让大家深感受到了以学生主体,以文本朗读为载体的课堂才是高效活力的课堂。这一堂堂课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给我以启迪指引我方向。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可谓是受益颇多。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学伟老师的《螳螂捕蝉》。

张学伟老师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与学生,在讲课和讲座的过程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张老师说,读是过程也是方法,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螳螂捕蝉》课中张老师让学生读故事,悟道理;扮吴王,练表达,学得有情、有趣、有效。课堂上,张老师不仅激情四射,而且幽默风趣,尤其是朗读的指导更是独具匠心。逐字逐句的为学生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和学生一起表演课文,让学生挑选角色,看似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其实学生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张老师把一个大故事拆分成两个小故事,“螳螂捕蝉”,“少年智谏”。从小故事一步一步拓展最终使学生明白课文,了解吴王内心的变化以及想法上的变化。在课的最后,老师把白话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学生们能够有节奏的读出文言文,这说明同学们经过前面白话文的学习已将课文的内容主旨完全把握。张老师以有效的朗读促成了高效的课堂。

听完张老师的课,我想到了自己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经常有人物的对话出现。在文中理解与朗读人物之间的对话是理解课文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我想,既然自己看到了以朗读进行引领的高效课堂,今后一定在自己的课堂里也试试。张老师说,他在年轻的时候讲课水平也不高,但是他善于朗读,他读过的文章送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能被他的朗读所感染,很多时候他不用去细讲课文,学生们通过他的朗读就能体会到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那我以后的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的朗读,还要参与到学生中去,用自己的朗读和自己的情绪去感染身边的学生。

张老师的课阐明了他的主张:一、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要分清哪些是你的责任,哪些不是你的责任)二、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习得。三、学习语言的主要做法是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四、对待课文教材要会“挖”:1、抓人物,2、抓文眼,3、抓矛盾,4、抓主题,5、抓主线。在备课上课还要重视读书、重视学生、重视效率。

我想,在短时间内我是无法达到这些老师的高度,也是暂时我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在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相信只要我自己善于学习,多花心思,我一定会取得进步。

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相信我会迅速成长起来。

(湖北省  罗艳)
 

获奖信息

质疑问难奖

陕西省西安兴华小学               蒋珊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花山碧桂园小学   方黎

陕西省西安兴华小学               杨蓓

浙江省天台县福溪街道中心小学   陈思琪

学员课评奖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罗艳

精彩短信奖

浙江省诸暨市浣东街道和济小学    项丽琳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小学            何于珍

幸运奖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五小学        覃肖静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白石中雁学校  钱月彩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

【上一篇】“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11月14日互动短信 【下一篇】“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11月13日互动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