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互动专刊
很中国,很儿童,很生活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春联》教学赏析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是以母语为主体内容的课程,语文教学必扎根于民族语言的深厚文化土壤,不但要主动跟传统文化联姻,更要用传统文化来滋养孩子的精神生命。
以我的孤陋寡闻,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关注、关心、关爱,能十年如一日孜孜矻矻用心研究加以传播的,孙老师是少见而有成就的中流砥柱。
这次他又以一堂《春联》,带着孩子踏上传统文化之旅,令吾等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很中国:用最精美的汉语文来养育精神
《春联》作为课文,好,好在哪里?用记者的话来说,就是“中规中矩”,是上上下下大家都不觉得不好的语文。
这样的课文,要教什么?
文本里的几幅春联好像要理解吧?要,如果要,也是春天的雨丝那般细小,如牛毛,如花针吧。好像也可以挖掘并非人人知道的秘密——语言形式,比如怎么说明,这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看到,在孙老师这里,教得够简单,教得够胆大:读读几幅春联,穿插着说说意思,再悟悟春联的特点。
如此简单!如此舍得!
不问为什么,先去看看孙老师之后还教了什么?
关于对联的两个名人故事。一个明代的谢缙,展示的是书生的智慧,即使贫困也悠闲生活,知识带给他巨大的精神能量;另一个是清代的郑板桥,别人的缺衣少食成就了郑板桥的“父母官”之名。想想写对联的老百姓活得多有骨气,即使穷,也不放下架子,更不去乞讨,简直比那些街头卖艺的俄罗斯人还俄罗斯。
接着是补写春联。这一点其实孩子们已经在谢缙的故事里操练过了。小孩子能写对联吗?昨夜赶赴杭州,与孙老师同车抵达旅店,正好请教。孙老师说,只要教得合适,学生完全可以写诗,前不久他到云南支教上课,上了《春联》后,一男孩找到孙老师,将他一军,“今日大圣来上课,请孙老师对下联”。精彩!精彩!孩子的上联,俗,俗,俗不可耐,却又雅不可说啊。今天的《春联》课堂也证明学生完全可以做好。对对子,可是古时候小孩子每天的功课,其乐无穷。
然后是基本功锤炼,学生补充学习背诵。孙老师的视野可谓宽广,一则材料选自《笠翁对韵》,另一专辑则是今人所编,是上海的小丁吧?学生诵读之,积淀之。诵读后,比较了春联与对联的区别。
最后是名联欣赏。首先是绝联“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又是一个故事,出乎意料却又在乎情理的故事,很励志。下面学习李大钊、顾炎武等撰写的名联,同样不但有语言品位,也有人文的涵养。可以说,这些名联,之所以有名,更在每一条几乎都有一个故事,满满的正能量。限于时间,孙老师只点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说,让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明白,有何不好?
我们明白了,原来孙老师舍得,是为了留出时间,给孩子背春联(对联)、写对联,还要得到人文的滋养。瞧,孙老师多像一位高明的厨师,基于课文,又超越课文,他挖掘了课文的姹紫嫣红,也恰当引进了课外的万紫千红。
原来,简单的背后,舍得的背后,是放入文化,添加育人,这些是孩子们最最缺乏,也最最需要的呀。
写到这里,我们再来读孙老师《13岁以前的语 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话语,就特别的亲切,特别的振聋发聩:
13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
很儿童:用最适宜的教学活动来滋养生命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条河、两朵花,每个走上舞台的名师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换句话说,名师们精彩同一,但各有禀赋特质。
孙老师的语文课就是孙老师的语文课,孙老师有孙老师的教学风格,如果让我们从表象角度概括,孙老师的语文课让课上的小朋友: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如果说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是追求在最佳的时间教给孩子最好的语文,那么,现在,孙老师是在追求用最好的方式激活课堂,激活思维,激活每一个孩子——
一是谢绝分析。
这堂课有知识的教学(即春联的特点),有阅读技能的巩固,但你感觉不到乏味,因为连知识的获得都是学生在诵读、思考与交流中,由自己获得。《春联》这样的课文,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主要问题。理解春联特点稍有难度,孙老师没让学生到课文中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直接感知、体会几幅春联,学着而自己概括。好东西是学生自己吃进去的,不是还没好好吃,就找些概念,说些名词,列出一个维生素、氨基酸的清单。末了,学生记了单子却失了胃口,这样的语文课恐怕得不偿失。
二是来点故事。
人都是喜欢故事的,孩子尤甚。语文教材上多故事,语文课上却少故事。《春联》本无故事,孙老师却成了“巧手媳妇”,前前后后引进不少故事。有的故事更多地指向语言,比如谢缙与地主的斗智,孙老师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帮谢缙补对联,这个过程快乐而有趣,让孩子看到知识的力量,也发现自己的潜能。有的故事更多地指向人文,比如郑板桥的故事,如何做好一个父母官,在今天成了很多人的难题,郑板桥的故事令人难忘。孙老师还是个会讲故事的老师,有的故事他全讲出来,比如关于袁世凯的绝联;有的故事他提一下,比如李大钊的名联;有的故事他只字未提。这是课堂艺术,更是教学用心:育人无痕。
三是加些思维。
课堂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叫“跳一跳,摘到桃”。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提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这节课上,学生对对子或补写对联,时时处处是思维的挑战与火花,比如针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孩子们独立或合作对出的下联竟有5阙之多:长耳能听天下好听之声;大嘴能吃天下好吃之食;大眼能观天下美丽之景;大脚能走天下难走之路;妙手能写天下难写之书
四是多多激励。
语文课上好话不嫌多,孙老师是激励孩子的高手。他常用“才子”“才女”夸孩子,与文本语境相吻合;他常用孩子姓名做文章,他的表扬令孩子喜不自禁;他甚至用拥抱、握手来肯定孩子的精彩回答。孙老师有形无形的“说好话”,让我们想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以上种种,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蹲下来做儿童的知音,儿童就会站起来,活泼起来,可爱起来,用他们的靓丽与精彩来奠基语文的神奇。
很生活:用最温暖的举动来改造平庸
传统文化教育应根植于生活。语文教育亦当如此。语言就像空气一样在我们周围,它形成了人的气质、品格、感知的方式、思维的方式。
限于这篇学习体会已远超千课万人的字数要求,因此这里只能概要言之。春联是生活的,阅读春联,增加的是人生体验。故事是生活的,竹子砍了,造就了绝妙的对联;米油送了,传播着清廉的美德;尤其在名联环节,古今中外的人物奔涌而来,姹紫嫣红的故事入耳入心,对联言志,对联表情,做人哲理,家国情怀,革命道义……学生在读书,在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祖国之理。最接地气的莫过于课末孙老师的作业,回家吃一顿特别的午饭:给爸爸、妈妈的名字找“另一半”。我只听说过巴菲特土豪的午餐,天下竟有此等有文化的午餐,绝妙!妙绝!
一句话,孙老师的课启迪着我们:如何用我们的实力吸引孩子热爱语文,怎样用我们的课堂来弘扬传统文化,又怎样用我们的智慧来诠释我们的母语是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
(上海市 谈永康)
那水·那声·那人·那风景
——薛法根老师《黄果树瀑布》赏析
听薛老师上课, 犹如听老友聊天,自然随和,不事雕饰。宽松风趣的交流中,历史的,现实的,悠远的,时尚的,具象的,哲理的,嘻笑的,故嗔的,能够品到五香六味。薛老师教《黄果树瀑布》,就是这样跟学生一起走来的。
《黄果树瀑布》好几个版本的教材都有。人教版是五上的选读课文,语文A版是六下年级,文题是《黄果树听瀑》;今天用的课文是苏教版五上年级的。前两者的原汁浓一点,后者改编得更浅近一点,我认为更适合学生学习。那水,那声,那人融合在一起,游踪、水貌、人情交织在一起,怎样让学生感受到黄果树瀑布那特别的魅力呢?薛老师自有办法。
那水——独特的思路
水,当然是指黄果树瀑布。阅读游记,明白作者的游踪是第一位的。游踪混乱,文路也就混乱。本文思路跟一般游记还是有点区别的。有的游记一路行来一路景,本文则是一路行来一处景。如何揭示出这种思路,薛老师跟别人不一样。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寻找游踪,划出关键词句,然后学生交流,教师随时评价指点,把散句修正为四字词板书:刚入景区,透过树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
薛老师在这个环节也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游记的写作术语,比如观察点、移步换形等,但都是在过程中水到渠成的渗透,并不会显得生硬和刻板。
那声——独别到的发现
游记写景,多写景物的形态各异、绚丽多彩,以悦目为多;而《黄果树瀑布》则反复写声音,用各种手段去描写去比喻,以悦耳为多。薛老师慧眼独具,紧紧抓住声音这一特点,把声音的比喻,乐池的情思、物我一体的感觉、声音比喻的顺序置换等等学习内容很生态地一一展现出来。
所谓生态,就是不靠教师的灌输,而是在串读串讲中缓缓引出,款款而来。首先是自读,找出水的声音——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接着是找到水声的比喻,归纳出四字词语——雷声轰鸣、微风拂树、织机合奏、乐声奏鸣、潮水涌来;然后进一步突出比喻句的作用,将这些关键句朗读和品味——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千万张织布机的大合奏,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最后是用“声音在哪里”发问,突出瀑布声音的意境之美。
那人——独别的问题
作者写黄果树瀑布,当然是他自己的独特感受,人们读《黄果树瀑布》也会惊叹于瀑布独特的魅力。写景是为了抒情,抒情是为了怡人。不把人放进去,景无美,情无衷。那人,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于是薛老师设置了独特的问题:瀑布的声音到了哪里?这样的设计,把景物、声音、比喻、感受的变化都整合在一个具体的问题当中,真是独步我等,别具价值。比如读到“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师问:现在声音到了哪里?因为“四周乐声奏鸣”,声音应该是到了“身边”,而“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声音应该是到了“体内”。学生在薛老师的引领下,虽有踉跄,终究走到彼岸:耳中——眼前——身边——体内——心里——特别的游人(徐霞客塑像)。
那风景——独享的收获
两节课教一篇课文,教学时间不短,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少,基本上都完成了,尽管有的可能还可以忍痛割爱,但薛老师顺应文章思路设置合理的教学线路,课堂结构的布局,我认为还是我们听课者独享的收获。我梳理了一下,薛老师以“瀑布的声音”为核心,按照“是怎样的,各像什么,在哪里听到,各表现了怎样的情境和情感,水声到了哪里”步步攻心,最后让学生获得了“沉醉、陶醉、陶冶、人景合一、物我合一”的初步认识。而所有这些,都如周一贯先生所言,是在串读串讲中完成的。串读串讲,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曾经被人诟病。因为易被说成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现在看来还得正名或者更名。以朗读为主线,把识字写字、语文知识、语言理解、言语交际、社会常识都作为主线上的一个一个点,这样的串读串讲不是可以看做新常规吗?
我本来还想建议,读黄果树瀑布,还可以扩读叶圣陶的《瀑布》,但一想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的不是考虑加什么,而是考虑减什么。所以作罢。
(浙江省 赖正清)
感悟薛法之“根”
——听薛老师教《黄果树瀑布》
薛老师的语文课总是那样清新自然,情趣生动,在简约有致的探索之旅中总能带给学生丰富而扎实的收益。因此,他的课不仅学生欢迎 ,也深受广大语文老师的喜爱,推崇。问渠那得清如许?细想起来,确乎是有本有实,有根有源。因而故妄言之,说说自己对薛法之“根”的一点揣测。
一、哲思之“根”——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独到思考和清新把握。
薛老师的课之所以如此让人赞佩,首先源于他对语文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和为什么而教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把握。他认为:
——语文教育,就其哲学实质来说,就是以言语为对象的人性智慧教育,简洁地说,就是言语智慧的教育。
在他看来,语文教育所教给学生的不仅只是语言文字的具体知识,或是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更是对这些知识技能驾驭运用的“言语智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因而在《黄果树瀑布》的教学中,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还是对文本内容和表达的学习,他都是十分重视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善于归类,善于积累”,领悟方法,学会理解和运用,在学习中不断锤炼和生长言语智慧。
二、解读之“根”——对文本深入细致的探索和高屋建瓴的洞察。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凭借。因此,对文本的研读是必须下一番细功夫的。薛老师对《黄果树瀑布》的解读便很显功力。该文的作者是江苏无锡的作家杨国平,笔者曾与他有过一些交往。文本原名为《黄果树听瀑》,杨先生对编者的改题颇有些不满。而薛老师独具眼力,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文本写作的特点“听”瀑,整个教学聚焦于“听”。从“游记”这种文体的大处着眼,着重从作者所描述的瀑布的声音去领会行文之妙,其可谓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读“游记”,理解游览的景物并不难,也不是重点,重点是“游感”,因此,薛老师引领学生解读的重点是作者与一般游客不同在哪里,从语言文字中去感悟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生命的活力。这样的抉择源于文本,是非常适切的。
三、策略之“根”——对学习板块的有机整合
“组块教学”是薛法根坚持多年的阅读教学的重大课题,也是他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所谓组块,就是在认知活动中,“有意识地将许多零散的任意单元整合成一个有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把一些“相似块”重组、整合,以提高认知的“记忆的容量和效益”。《黄果树瀑布》整课便是由许多不同组块构成的。例如“字词积累和运用”的组块、游记顺序和游记“移步换景”写法的组块,游记中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的组块等。这种种组块形成的结构性功能往往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大大增强“记忆的容量和效益”。例如“字词的积累和运用”一块:
哗哗的水声 似 乐声奏鸣
喧嚣的水声 似 雷声轰鸣
訇然作响的水声 似 织布机的大合奏
这个板块,综合实现了字词的认读书写,词语的积累、比喻句的运用,文本内容的了解等。这些相似块经过重合、归类,彼此相扶相成,相得益彰,更启迪了学生积累运用的“言语智慧”,与散打零敲各自为阵相比,其质量和效益自不可同日而语。
又如,在学习领会了游记的写作顺序“刚入景区——透过树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后,又立即加上“移步换景”(换个地方即看到不同景物)的游记写法特点的理解,可谓水到渠成。这样的组块可谓省时而高效。
四、对话之“根”——以学为本,顺学而导,平等交流,真切引领
我非常赞同周一贯老师对薛法根课堂教学环节运作的高度概括的评价,即这些环节是“推进自主性阅读的对话式串读,自始至终充满师生之间自由平等的对话”。确实,诚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起始,是学生对文本独立阅读的思考探索;之后则是学生对阅读所得的充分表述,师生之间自由而平等的交流,加上教师顺学而导的真切引领。我特别欣赏薛老师同学生对话时,真切引领讲解的语言和方式。例如,在引领学生感受作者为黄果树瀑布陶醉和陶冶时,话语一转:“你看到过大海吗?—波澜壮阔,让你胸襟开阔;你看到过高山吗?—高山的雄伟让你充满了力量。这就是大自然对人性的陶冶,对人的心灵的陶冶。”在让学生通过文本感受作者描写徐霞客塑像“陶醉”,讲解“移情”的表达方法时,薛老师话语一转:“你心情高兴的时候,看到杨柳在风中摇摆,会觉得杨柳在?—跳舞;看到小鸟在枝头鸣叫会觉得小鸟在?—唱歌。你把你的高兴的心情移到了看到的事物身上,这就叫“移情”。这种贴近生活的对话和引领是多么易于并乐于为孩子吸纳。
薛法根是语文教育森林中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要细数他的“根”还可以有不少。即此打住,期待下回再来观赏。
(江苏省 王中敏)
规则与自由
——评钟鹤童老师的《对子歌》示范课
钟鹤童老师是小语界的青年才俊,现就职于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省级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等教学成果奖,长期坚持教科研,逐步形成了“情境对话”式的语文教学特色。
《对子歌》是某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板块《汉语家园》的第一课。该板块由《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茶酒联趣》三篇短文组成,其内容是围绕“汉语的独特形式——对联”这一主题展开的。对“对联”的了解是本板块教学的重点。
古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如今,小学生学习对子歌,不仅可以丰富其语感,对其习作也大有益处。教学过程中,要在完成识字任务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对子歌的特点。
在内容与形式上,对子是有规则的。其规则极其有限,又极其苛刻。基于苛刻而有限规则的言语产出与创造却是无限的,自古已然,于今自然。小学生学习对子,是积极尝试与规则规训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此过程充满了规训与自由的博弈,表现了言语生命的巨大张力和深刻内涵。
钟鹤童老师在此课中,进行了难得的教学尝试。
一、读的多样探索
(一)不同形式的读,唤醒、激发了儿童对于对子的认识
师:你们以前读过对子歌吗?其实在一年级的时候咱们就见过对子歌了,(出示长春版一上《对子歌》)我们来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停,注意想画面!
(生再读)
师:好多了。
师:比较简单是不是?实际上古人对对子是很有讲究的,清代著名学者车万育就编写了一本书,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对对子。这本书叫《声律启蒙》,我们今天要学的《对子歌》就选自《声律启蒙》
(二)不同层面的读,帮助学生尝试读出对子的韵味
师:你们课前已经预习,那我想请同学来读一读,看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
(生依次读,师相机正音,并指导学生读通。)
师:再练一练,争取把它读正确,读通顺。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生自由练读)
师:好,读对子,不但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下面你们听老师读一读。注意认真倾听,特别是要听清节奏。(师范读)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好不好?这一遍你们小声点,老师大声点,带着你们读。
(生跟老师一起读)
师:你们学得很认真!再来一次,老师小声点,你们大声点。你们边看课文,边用余光看老师的手势,老师给你们打拍子,我们一起读出节奏。
(生再读)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学习这一课要求我们认识的两个生字。看第一个字“钧”,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古时候的重量单位,注释上写了:三十斤为一钧。
师:很好。关注注释是学习古诗文很重要的方法。你很会学习。那“六钧弓”是怎么回事呢?
生:一百八十斤的弓。
师:是这样的吗?
生:……
师:稍有迟疑,他是凭借着自己的语言积累来猜的,不无道理,但是老师告诉你,它不是一百八十斤重的弓,想一想它是——(做动作)
生:拉力是一百八十斤。
师:很聪明。猜一猜是好办法。再看下一个字,(出示:蓑)读。
生:(齐)蓑。
师:读词。
生:蓑衣。
师:(出示蓑衣图)这就是蓑衣上面这个帽子叫“蓑笠”,跟老师读“蓑衣”“蓑笠”。
(生跟读)
师:“蓑”这个字要求我们会写,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范写)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下面这里要先写长横,再封口,最后写“衣字底”。
(生跟老师书空)
(三) 遵循对子的文本特点,有来有往的读
师生共读、对读,还原再现古人对对子的过程,让学生作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亲近古代语言,从而丰富其语言感受。
师:好,生字学习到这里,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古诗的时候,还要怎样?
生:要想一想诗意,想一想情景。
师:对,要了解课文的内容。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看哪里你不懂,用笔画个横线打个问号,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开始。
(生默读课文,标注不懂的地方。)
师:善于发现问题的同学,是会思考的同学。把你不懂的地方说出来。
生:“来鸿对去燕”,不明白“鸿”是什么意思。
生:“途次早行之客”的“途次” 是什么意思?
生:“夹岸”的“夹” 是什么意思?
生:“一蓑”跟“烟雨”有什么关系?
生:为什么是“岭北对江东”。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
师:看来我们确实有很多疑问。回想一下我们学古诗文,疏通大意的时候,都用过哪些办法呢?
生:看注释。
师:如果没有注释怎么办?
生:查词典。
师:借助工具书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手头没有工具书怎么办啊?
生:可以根据字形猜一猜它的意思。
师:根据字形猜意思,很会学习。汉语就是这样,根据我们原有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就能猜出很多词语很多句子的意思。还有吗?
生: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师:好方法。还有吗?
生:我们还可以交流一下
师:同伴交流,也可以。下面老师给大家时间,把你们刚才提出的那些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暂时不要交流,先自己解决。
(生自己解决问题)
师: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开始。
(生讨论)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首先逐句疏通一下这首诗歌的大意。
生: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夕阳的余晖对晴朗的天空。
师:这句还有不懂的吗?
生:没有。
师:我们看下一句。刚才有同学不懂“来鸿”的意思,有没有同学查到的?
生:现代汉语词典中,“来鸿”指来信的意思。
师:看看课文内容,为什么是来鸿对去燕呢?
生:这个“来鸿”应该指的是鸿雁的意思。
师:很好,古人用鸿雁传书,所以现在借指来信。整句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回来的鸿雁和送信的燕子是相对的。
师:接着说。
生:休息的鸟儿和鸣叫的昆虫是相对的。
师:继续说下一句。
生:三尺长的剑和拉力为六钧的弓是相对的。岭北这个地方和江东这个地方是相对的。
师:这三尺剑其实背后还有个故事。大家看屏幕,(出示)三尺剑出自《史记》。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中了箭,病情加重。医生说能治,刘邦一听口气,就知道不会好了,气得大骂医生:“我提着一把三尺宝剑夺取天下,这不是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完赏金给医生,打发他走了。三尺剑,后来指有志男儿。
师:查阅资料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我们再看这“六钧弓”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谁读一读?(出示)
生:(读)周王朝八年,鲁定公攻打齐国,为了提高士兵战斗的士气,鲁定公把勇士颜高的拉力180斤的硬弓拿来给战士们看,战士们连连称赞。
师:很好。我们接着看岭北和江东这两个地方。再看看注释,谁来读一读?
生:注解是:岭北是指元朝最北方的行省,而江东是指区域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
师:所以它们是——
生:相对的。
师: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接着看下一句。什么是“广寒宫”啊?
生:我们以前看过的童话中嫦娥住的地方就是广寒宫。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意思就是人间的清暑殿和天上的广寒宫都一样的完美。
师:所以它们是——
生:相对的。
师:看他说得多好。继续。
生:“夹”我查了词典是处于两者之间,所以,“夹岸”应该是两岸。
师:对。整句疏通一下。
生:两岸杨柳刚刚吐出绿绿的新芽,春雨润了杏花,杏花更红了。
师:很好。我们来看最后一句,“途次”是什么意思?
生:注解上说“途次”就是指途中停留的意思。
师:很好。整句你来给大家疏通一下。
生:行人匆匆离去,傍晚在雨中披着蓑衣在小溪边垂钓的老翁。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一)运用已有学习经验疏通文意
(二)运用已有学习方法,理解文意如查阅工具书
(三)借助注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没有匆忙安排讨论
三、激发学生兴趣
(一)尝试让学生发现,激发其兴趣
(二)孩子在发现中体验到了对子的妙处和学习的乐趣
四、尝试运用与积累
在了解对子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对子,尝试运用和验证对子的特点。在反复诵读、对读的过程中,积累对子,而不是生硬地背诵。
语文课程的使命很多。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其无法推却、自当应有的使命之一。对于语文课程文化,很多说法,都不无道理哦。但是语文课程文化使命的实现,需要要载体、形式和内容。对对子,就是其非常好的载体、形式和内容。
(湖北省 夏家发)
独立与合作相融 回归真实阅读
——林莘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听课体会
多次听林老师上公开课,每次都新的感触与收获。今天再听,发现林老师在教学征途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明确要求,突出特色共同体
近年,林老师与她的团队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在学习共同体课堂构建方面颇有研究。
课伊始,林老师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上两个词,第一个词是“静”。再三要求学生上课要静静阅读,静静思考,静静讨论,静静专注倾听,始终不打扰他人。是的,我们的真实阅读太需要静思默想,我们的讨论太需独自深读为基础了。我们的课堂过于热闹,过于喧闹,太需要进行“静悄悄的革命”了。第二个词是“共同”。反复强调同桌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命运相关的共同体。共同体要一起交流,一起帮助,一起捆绑,共同评价,让学生学会合作,互生共长。在后续的学习、评价中,老师多次表扬最佳搭档,最佳小组,把共同体的学习评价贯穿始终。同时,林老师把学生的课桌排成了“U”字型,同学间可以面对面相视,教师则处在“U”型的中央,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共同交流的一员。
二、立足预习,记录交流真阅读
一上课,出乎意料的是,林老师摒弃了一般教学的初读课文,概括内容等环节,而是要求学生用5-8分钟书写记录预习自读给自己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最深印象,最深体会感受,而且是不得看书。在后续的多个小组的展示交流中发现,学生实际上已深入读懂了课文内容与主旨,即巴迪的一首小诗,母亲盛赞,父亲警醒,此均为爱。同时,学生还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这些书面记录与口头交流是基于预习时的独立阅读与思考的,是预习的独立阅读与课堂共同学习的合金。
这一教学,摒弃了烦琐的内容分析,学生能自己读懂不懂的,教师决不无端花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这一教学,能让学生自己表达、交流获得的,教师决不花口舌滔滔不绝,而是让学生充分动笔动口,充分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谈自己独特见解,运用自己的个性表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地创新思维,表达了各自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这一教学,隐去的是教师强势,凸显的是学生主体,回归的是学生真实的阅读过程。
三、聚集对话,独辟蹊径促表达
学生的这些阅读所获来自哪里?作者是如何表达让学生获得这些收获的呢?林老师又摒弃了一般教学关注的母亲是怎么赞扬的,我的心情等内容,而是独辟蹊径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对话描写。一是聚焦面对巴迪小诗母亲与父亲的对话,引导发现其表达的意思与特点,二是联系《地震的父与子》中劝离者与父亲的对话,联系《慈母情深》中“我”向妈妈要钱的对话,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内容,发现语言的重复、标点上的特点,感悟人物心情和人物特点,感悟对话写作的秘籍。要求学生练习写对话,要在一个整体的时段内观察对话,写系列的对话。
这一教学,体现的是阅读所得与表达的密切关系,讲究的是一课一得,关注的是课内外沟通,融通,关注的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课内得法,课外不断实践,一个时段的集中实践。这些都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
当然,共同体的学习如何做到既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又有效引导提升,对话的写作要给五年级的学生以什么秘籍值得进一步深思。
(福建省 肖俊宇)
一枚值得咀嚼的橄榄
——评福建郑玮瑜执教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次聆听福建省福清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郑玮瑜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科技类说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我感觉这是一节引人深思的好课。郑老师富有内涵,功底深厚,素养全面,潜力很足。他的课设计得精巧,推进得有层次,站得很高,对文本把握精准,对学生了解透彻。教师教得聚焦,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提问闪亮,教学疏密有致。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看到新的风景。郑老师的课犹如一枚值得咀嚼的橄榄,含在口中有滋有味,回味起来别有风味。
一、关注此类文本特征,找寻规律性
郑老师仅仅抓住科技类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紧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话题,让学生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划出感受到变化的句子,探寻说明文的写作密码。围绕“变化之大”“变化之多”展开对话,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地走进说明文的内部,弄清科学小品文的内容,同时探秘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让学生对科学小品文有一个整体、初步的认识。郑老师关注科技类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聚焦二、三个环节教学有效,探寻科技类说明文的普遍规律。
二、关注此文文本特征,发掘独特性
郑老师非常善于钻研教材,与文本深刻对话。对于这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明文,筛选了有效教学内容,设计了精妙无比的教学环节,凸显了这篇说明文的独特性,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风景这边独好。
(一)对比如此巧妙
郑老师研读教材慧眼独具,眼光独到。他从第三自然段中显性的四个“没有”,引发学生看出第四自然段中隐性的六个“有”,这样学生灵动的回应,富有思维张力和跨度的回答,是课堂教学中弥足珍贵的美妙瞬间,令人赞叹。
师:依赖。谁来用个词语来回应老师
生:探索。
师:就用这一个词吗?
生:登上、潜入、洞察、探索
师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回应继续。“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你怎么回应我?
生:以及……等。
生:有……有……也有……
师:这些字书上并没有。藏在哪里?
生:有电视,有程控电话,有因特网,有民航飞机,有高速货车,还有远洋船舶。
(二)勾连如此精当
郑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把“上百万年的愿望”和“一百年的实现”勾连起来,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愿望之久远,实现之快速。又如,郑老师把“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与“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到……”勾连起来,跨越自然段勾连,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文本对比的独特性凸显了,教者智慧了,学生聪明了。郑老师将这篇文章对比的独创性擦得非常闪亮。他是一位点亮学生智慧的人。
三、关注师生问题理答,凸显推进性
(一)引出提问生发点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高超的教学技术,不仅体现在教师自己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主问题,更在于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真问题。郑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值得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和深思,诚如福建省小学语文教研员黄国才老师说的:“学生问得好,教师理得好。”
“读了课题,你脑海中一定产生什么问题”“看了两个思考泡泡,请你们抓住关键词提问”“阅读脚步要停一停,思维脚步要停一停,你从哪儿感受到变化”“对照读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你又什么发现”“假如你写这段话,你有什么心情”
(二)设计思维触发点
郑老师的课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设计学生思维触发点,引爆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师:就这两个关键词,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1)发明了哪些东西?
你再问个问题。你再问个。发现了哪些问题?
(2)是怎么发现?怎么发明的?
(3)发明了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要发现?为什么要发明?
(5)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解决啦。再来一个。
(6)是谁发现的?
(7)文章还介绍了哪些发明和发现
四、关注敏锐语感培养,闪现艺术性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是非常关注学生敏锐语感的培养,他有敏锐的耳朵,能及时地捕捉有效的信息,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一种陌生感与新鲜感。
(一)视角独特
郑老师非常善于捕捉课堂上学生朗读的不同,让学生练习上下文揣摩正确的读法。
师:这是一句长句子,有点难度。
请学生指读“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读得很好。有没有不一样的读法?
师:老师是这样读的“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谁读得是正确的?
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师:读明白了吗?谁正确?
学生会意地笑了。
师:读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刚才老师在历史后面停顿,就把上百万年读好了。
郑老师此处的教学留白巧妙,渗透自然,不着一字,竟得风流。
(二)解词透彻
师:“呼风唤雨”什么意思?
生1:能把风和雨都呼唤过来。
生2:“呼风唤雨”一般都是神仙或者玉皇大帝来的
师:这些都是借助汉语字典等工具书来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比喻具有非凡的本领,也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你觉得课文中是哪种解释?
请学生读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弄清“呼风唤雨”的字面义、引申义,以及在课文中的意思。
五、关注资源开发利用,突出生成性
(一)利用提示
一个出色的语文老师,善于钻研教材、解读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教材的每一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资源。其他老师容易忽视的“思考泡泡”,在郑老师的手中却被重点演绎,成为有效资源。
(二)联系生活
科技类说明文与学生的生活看似很近,其实离学生也存在一定距离。郑老师让学生举了一个生活事例。
师: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解决了人们所有的担忧。你能不能举一个生活的例子来说说。
生:比如说,我的爸爸妈妈要见外婆,以前路远,没有电话,联系也不方便。如今爸爸妈妈不仅可以和外婆打电话,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外婆进行视频聊天。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美好。
学生联系了生活实际,较为枯燥的科技类说明文就变得鲜活了,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六、关注学习方法引导,总结规律性
“我提问—我读书—我思考的引路”是郑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问读思”贯穿于整堂课始终,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始终。
问真是门大学问。学生由三问开启了课堂的学习,由“学问思”结束了课堂教学。老师给学生讲述牛顿问的故事,讲述作者路甬祥问的过程,并告诉学生,他写这篇文章,也是想让我们不停地问,不停地思考,希望21世纪变成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除此之外,本课尚有一些地方需要探讨:
一、科技类说明文的朗读定位不够准确
学生对于科技类说明文的朗读无需这样声情并茂地读,朗读要符合文体的特点。推荐执教老师阅读张颂撰写的《朗读学》一书,书中对于各类文体课文的朗读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和指导。
二、思维的冲击性不够
这篇科技类说明文可以引发学生一些深度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例如当一个学生说:“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以前人类依赖自然,现在我们自己能创造幸福,不再依赖自然了”时,教师应予以引领,说得更为确切,体现说话的严密性。再如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的选材方面非常有特色,教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假如作者是外国人,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这样写第三自然段吗?而第三自然段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古诗句的引用,体现了祖先把心中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奇的想像之中,对未来充满期待,也闪烁着祖先的智慧,蕴藏着中国厚重的文化。然后再将第三、第四自然段对比之后,把祖先的梦想化为如今的现实,既具有一种传承性,又具有一种对比性。这样的思维冲击或许会更大。
德国作家安塞尔姆•格林在《如何过好每一天》中指出:“每次启程一开始都会带来恐惧,因为那些旧有的熟悉的东西被打破了。打破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迎接我的将会是什么。未知在我心中唤起了恐惧。而同时,启程中包含着应许,应许那新的、前所未有的、从未见过的事物……生命力新的可能正在我们心中启程。”郑老师的这节课打破了许多旧有的东西,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也开启了我们小学语文课新的启程。
(江苏省 薛丽芬)
学员课评
从细节处育人,可窥大智
——听孙双金老师《春联》有感
孙双金老师大气的教学风格,情与智交融的一堂课,可圈可点的很多,但是最让我钦佩也是最值得我急需学习的是他的善于从细节处去引导、激励,这是一个老师多年的沉淀,我望尘莫及,但心着实向往之,故来说说我浅薄的看法。
首先是孙老师的评价细节。孙老师首先以聊天的方式打开话匣子,让学生聊聊贴春联的心情,学生各抒己见,接着出示四副春联,让学生初步感悟春联的特点,初步读出春联的喜庆、愉悦。分组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朗朗上口,读出了一个愉悦的课堂开头,读出了一个有语文味的课堂。并且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了春联的特点,即词性相当,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平仄相对,循循善诱,行云流水。当最后一个平仄相对比较难以归纳出来时,孙老师用挑战性的激励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谁说出这个来,就拜谁为师父”,当一个四个字姓名的孩子回答出来后,孙老师幽默地调侃,“你的名字多一个字说明你比别人多一点智慧,你是我的师父。”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给一个学生的板书评价是,“你的字写在我的上面,说明你的文化水平比我高”;给以一个孔姓孩子精彩的回答以“孔家后代”的评价;给一个郑姓的孩子评价“比郑板桥还厉害”;给学生“小才女”、“小才子”、“李白之后”、“伟人”、“小谢晋”等等的称呼,无不在这种细节评价中鼓励着学生,因此学生异常活跃,看似简单,却常人难以做到,这种大气中的亲切从容,这种稳重中的收放自如,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大师的力量!
然后是孙老师的引导细节。故事引导是这节课我看到的闪光点。对联对小写生来说其实是一个难点,把一副对联生硬地搬出来,学生可能不感冒。但是换个切入口,可能就不一样了。孙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一副对联,于是有了大地主砍树和谢晋修改对联的故事,有了千古名联“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的精彩补白。学生跟着这个有趣的故事想象,真的是如孙老师口中所说的一样“小小研究生、博士生”,孙老师说“对联能长脚”,但是要让学生跟着对联一起行走,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孙老师做到了,让我不禁竖起大拇指。接着又讲了一个郑板桥的故事,引出和中国成语相关的对联,让人不禁“哦!”的一声恍然大悟,“缺一少十”原来就是“缺衣少食”的意思啊,印象极为深刻,最后又补充了一些名联,穿插着历史故事的讲解,在对历史的了解上理解对联的含义。学生可能会和我一样感叹:哦,原来对联不是那么难懂,细细品来,是这么有意思!
孙老师的朗读引导也让我肃然起敬。孙老师在补充学习《笠翁对韵》时,让我看到了“学生站在正中央”的影子,引导学生多次朗读,初读字音,再打节拍读,抑扬顿挫地点拨读,参差变化地指导读。并在课堂上考验学生当场背诵,告诉学生“人的大脑记忆密码,人比较容易记住短句子,所以重点攻克难句子”,幽默地说读三遍就记住的是“天才”,五遍记住的是“地才”,十遍记住的是“人才”,引导得当,学生也学得有趣,背得得当。在课堂对子练习中,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例子出发,告诉学生掌握了对联的方法后,对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读自己填补的对联,也是情感饱满。
孙老师课堂中的种种细节,可谓大智。用心去听,真的值得去思考,怎么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对联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核心素养,孕育着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的春天到来的时刻,让我们怀着一颗虔敬的心,再细细回想一下孙双金老师的这堂课,也去孕育一下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教法吧!
(湖北省 陈 立)
获奖信息
质疑问难奖
陕西省西安兴华小学 蒋 珊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刘 恋
山东省德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王 敏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黎郡小学 龙艳玲
学员课评奖
湖北武汉光谷第八小学 陈 立
精彩短信奖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第三小学 沈艳珍
山东省威海市温泉小学 连文玺
幸运奖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东山学校 胡晓苗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关帝庙街小学 王雪洁
金点子奖
浙江省温岭市实验小学 林利君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