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互动专刊
充满探索精神的语文课
——青年名师何捷老师《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欣赏
这是一堂具有探索精神的阅读课。
在40分钟的时空限制下,何捷老师“戴着镣铐跳舞”,尝试建立在一种新常态的新型课堂范式。
堵住繁琐分析的路,迈开文学鉴赏的步
这样长的一篇课文,这样动人的一篇课文,这么美的一篇课文,何老师就这样教下来了:没有常规的字词教学——尽管借班学生已预习读熟课文,没有常见的整体感知,没有见惯不怪的揭题导入,没有逐段而下的分析问答,甚至连最后的小结升华也没有。
有的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情。
用何捷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寻情之旅”: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文基本没有读不懂的地方。那么,意义在哪里?何捷老师选择从“文学鉴赏”的角度锲入,去感受战象嘎羧的善良与忠诚,去“寻觅”文字背后的“情”,还去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需要用心,需要眼光——如果我们不那么在乎它究竟是动物小说,还是回忆性散文,那么作为“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最后一头战象》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人文内涵是可以聚焦在“情”上的。而读懂言外情,学习作者表情达意,这也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高年段目标。于是,这又是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在这样简明的目标下,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可谓简单,流程可谓简单,手段可谓简单。简单了,留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就多了,他们就可以沉入故事,感悟象之情、人之情,探索作者的表“情”艺术:以文字寄情、以实物寄情、以言行寄情,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内容的感悟与形式的学习合二为一。
无限相信音乐的力量,无限相信朗读的力量
没有过多文本内容的分析,又如何带学生入情入境,自然而然地得到人文熏陶?音乐和朗读,何捷老师为学生铺设了这样两个学习支架。
音乐最能激起人的听觉感受,给人以直接而强烈的感染作用。温婉的音乐使人陶醉,凄美的音乐令人哀思,澎湃的音乐叫人激昂。语文教学是应该与音乐联姻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够以匹配的音乐作背景,往往营造出和谐而强烈的情感氛围,仿佛一只有魔力的手,引孩子进入课文。当然,背景音乐的选择应该与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何捷老师本课选取的音乐,与课文语境是绝配,缓滞、悲壮,创设了特有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了文本特有的氛围中。
配乐朗读,是何捷老师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我们感到,无论是体会村民对最后一头战象的尊敬与爱护,还是品味最后一头战象对村民的不舍与留恋,抑或感念最后一头战象生命终点时的悲壮,何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诵读,做到读中悟情,以情促读。因为朗读的目的在以声达意,以声传情,“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先生语)。
课堂也在末了的配乐朗读“最后的依恋”、“最后的吼声”、“最后的归宿”与“最后的凝望”中走向高潮。此时此刻,还要说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
语文课是需要感动的,感动有时就是这样,不要问,不要说,只要读,尤其是有音乐背景下的朗读,会形成情感记忆,打动学生的心灵,铭刻学生的记忆!
这是语言的学习,也是无痕的育人。
让课堂充满对话的活力,让学生“站起来”学语文
周一贯老师点出何捷老师的课充满了现场生成性。
当然,何捷老师的课也有充分的预设。这仅从音乐与文字的相得益彰即可看出。
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无限可能。有教育家讲,孩子就是无限的发展可能。显然,这样的课堂,才是最适合孩子天性发展与精神生长的沃土。
“寻情之旅”中,何老师让学生沉入故事,打开记忆。如读第三节,寻找这一段值得特别关注的词语,联系战象,请体会村民对嘎羧的情感。学生自主读书,找到自己有感触的词语,各人找到的词语不同,有的从“优哉游哉”体会到村民们很照顾它,不让它干活;有的从“闲逛”一词想到嘎羧在战场上勇猛杀敌,村民们才这样崇敬它。即使是同一个词语,不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感悟,如“东家西家”,有的孩子理解到嘎羧可以随便到哪家,喝泉水、吃香蕉,都没人管;有的孩子则从中感受到嘎羧就像老人一样,村里人对它有一种敬意,因为它曾经用生命去战斗。
鼓励学生投入读书、独立思考,不讲套话,讲自己的感受。何捷老师的课,给了学生精神自由舒展的可能和机会。当然,习惯了“听讲”“听记”“听背”的学生也许会有点不习惯,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的人生经验,学生的语文经验就是在这样的“尝试”,甚至在这样的“试错”中丰富、发展起来的。你看,当学生接下去品悟“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这一段时,写下的批注就更显得丰富多彩。有的从“长了翅膀似的”体会到大家不想让嘎羧走;有的从“绕三圈”读懂了嘎羧的不舍与留恋;有的从“都来”感受到村民对嘎羧的尊敬,这里有生离死别的感觉;还有人从“许多人泣不成声”感悟到嘎羧有贡献,村民特别敬畏,最后一头战象要走了,村里的保护神就没了,村民很不舍……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思维问题。语言背后是真实的思考与深刻的思想。所以,何捷老师的这堂课,对学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表面是语言的品悟,实质是思维的锤炼。这堂课让我们看到:学习过程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
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
在人所不愿、人所不能的地方劈出一条路来。
向何捷老师致敬!
(上海市 谈永康)
评葛琦霞老师《最后一头战象》
一、葛琦霞老师的课,如一缕清风
中国台湾的老师到中国大陆来上课,已不鲜见。小硕群(169545141)武汉王成超老师认为,葛琦霞老师的课,仍如一阵清风,从海峡那头吹过来,让人耳目一新。轻松有趣的“定位法”暖场消除了海峡间的距离,也为孩子们轻松自由地表达创设了条件。简洁明快的开课,让孩子们认识了动物小说,辨识了动物小说与童话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本课还特别关注了表达——力求准确的动物描写。任务驱动,利用小组学习单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更关注了孩子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一样的建构,不一样的形式与策略,但有着相似的目的——提升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正如一缕清风拂过,让我们领略了语文课堂的另一种风姿,留给我们无限的回味。
小硕群(169545141)北京陈波老师认为,本课的线索是,欣赏文章—认识、学习观察与描写-练习写作。第一感觉,葛老师说的、分析的地方不多 。什么诵读啊,感悟啊,就是我们通常公开课看到的那些活动,好像都没有了,也可能有但非常简单地略过去了。葛老师课的上得好实在。葛老师目的明确,这篇课文可以用来学习描写,主要让孩子们学习写,练习“写”。
小组学习单
写作学习单
题目:( )的大象
提示:请观察影片中的大象,并运用描写,完成一篇短文。要写出时间、地点、人物、问题、解决方式、结果,以及加上比喻与想象。
二、关于读写结合
小硕群(169545141)山东于兰老师说,有些专家评课,要求读写必须结合。
在一节课里,读与写要不要、可不可以结合,要看情况而定。如果学生读得不够,对语言表达特点体会不够,教师强行进行读写结合,学生就会勉为其难。一般而言,读写结合需要进行长程设计,包括单元整合与跨单元整合。在一节课里,匆匆忙忙地进行读写结合的做法,不合常理。
我有一个疑问:《最后一头战象》是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过早、过多地插入写作训练,是否有喧宾夺主的嫌疑?是否偏离了精读课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精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阅读与欣赏。这需要时间去完成。如果阅读与欣赏的训练虚晃一枪,甚至置之于不顾,阅读欣赏能力就无法形成,学生也无法深入体察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这是第一个疑问。
第二个疑问是,本课教案中的阅读板块与写作板块之间的联系,很弱化。写作板块学习“观察与描写”,相应的阅读版块也应该是“观察与描写”。 但是,课文的文本特点却是,我的“所见”和我的“转述”。文本突出特点是,如何处理我的“所见”和我的“转述”的关系。
作者需要把嘎羧现在的行为和46年前的嘎羧联系起来写,才能解释嘎羧看起来很怪异的行为。这里面,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文本链接和推理能力,而不是观察能力。
比如,一个小组的问题是:嘎羧为何发怒?另一个小组的问题是:临死的时候,嘎羧为何不到家族的象冢,而到了万象坑?
这些问题,都无法通过观察,而必须通过文本链接和推理,才能找到答案。
后面的写作训练中的那个“公德心”视频,与本课的核心议题关联不够紧密。
这足以说明,老师对于课文文本的把握能力,至关重要。
阅读与写作,的确有些联系,但毕竟是两回事情。读是读,写是写。二者要相对分开训练,否则,教学就会打乱战。读的时候,去想写的问题,就无法畅快地读下去。写的时候,去想读的问题,就无法畅快地写下去。
阅读与写作,这两件复杂的事情搁在一起,就越发难以掰清。小学生注意力分配不过来,多数老师也驾驭不了。我们自己应该有读书、写作的体会:读了一会儿书,我们能马上写吗?这是违反常识的做法。
对人的一生来说,阅读能力始终是主要、关键、常用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这需要重新确认。阅读训练需要继续加强,而不能减弱。
近些年的一些探索,有点偏离语文课程教材和师资实际情况。人们不知不觉地、人为地提高了写作的要求,超越了学段特点,有点好高骛远。小学阶段的写作能力要求,可以降低,而不是提高。刚性的写作要求尤其要大大降低。
这与对课标不当的解读,有直接关系,太想当然了。
我们要始终记得,我们教的是小学生。小学的课,需要简洁明了,不能太复杂,弯弯不能太多。单元整组和群文阅读设计,尤其要通盘考虑。教学线索一定要清晰干练。课路太复杂,弯弯太多,老师学生都云里雾里。讲求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相互复叠、支撑、托举、拓展,语文素养才能逐步落实。
(湖北省 夏家发)
一课三上 各具特色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体会
在千课万人的会场上,来自不同地域——福州的何捷老师,台湾的葛霞老师,马来西亚的黄先炳老师同课异构,一课三上,三种教学,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教学盛宴。
何捷老师——以情为主线贯穿全课
是一堂情感撩人的课
何老师紧扣“寻‘情’记”,没有在内容的分析上兜圈子,而是着力几个画面让学生入境悟情。一是品读救养大象体会照顾之情;二是品读象鞍体会赌物之情;三是品读告别体会村民情;四是品读归去体会永别情。整个课堂情谊浓浓,引领学生在情感的字里行间中穿梭徜徉,耳濡目染。
是一堂指向表达的课
在以情为主旋律的课堂推进中,相机而巧妙地融入作者沈石溪的创作自述,他人对其作品的评述,相机适度地融入作者写作的思路与表达秘籍,教学的着眼点始终紧盯表达,指向表达,引领学生感悟表达的道道。
是一堂思维涌动的课
何老师课以独特的教学视角切入,教学过程动态生成,不断地引导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运用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不断追问、反问,表学生思维不断的引向新的领地,就连听课老师也在陶醉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
葛琦霞老师——以写为主线贯穿全课
是一堂关注文章特色的课
教师非常关注文章的特色。一是动物小说的特色,基本要素,描写动物生活情景等;二是文章的优点,人物的刻画,用文中文句来证实。紧扣文章表达特色,讲究一课一得。
是一堂讲究合作展示的课
整个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合作的一招一式,规矩习惯要求十分明确,并时时强化。课堂始终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合作、讨论、展示,学生的学习实践占据绝大部分课堂时空。
是一堂实践书面表达的课
老师非常重视动物表现情景的描写,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花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大象捡垃圾》视频。这一视频节奏缓慢利于观察;视频内容简单,只有大象的行走,大象用鼻子捡一粒垃圾,用鼻子与脚配合捡第二粒垃圾的动作。视频明晰,写点易于观察、捕捉与表达。
黄先炳老师——以创作过程为主线贯穿全课
是一堂引发探究发现的课
在学生基理清故事情节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故事是真实的吗?你认为文中的信息是真实的吗?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特点,探究文学的真实与虚构;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大象对死期的预测,大象落叶象冢等问题,体现了阅读的探究与深思。
是一堂还原创作过程的课
在学生探究了故事的真实与否后,教师出示:原来,这是作者听来的一个故事,故事大致情节的发现大象——饲养大象——告别大象。这个故事作者留在心中二十年,被感动了二十年,孕育了二十年,最后写成了《最后一头战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写作素材的来源,写作情感的冲动,写作素材的利用,写作素材的加工——抓住“发现大象”——“饲养大象”——“告别大象”三个场景,而重点落笔在第三个场景,把第三个场景细化为:“渐渐老去——取回象鞍——告别村寨——临终掘墓”四个动人情景。
这一教学,寻觅着作者创作历程,重履作者创作轨迹,让学生跟着作者重新经历了一回创作过程。
是一堂读写双向融通的课
在经历了创作过程后,黄老师引导学生读四个场景,引导思考,每个场景中,若你就是嘎羧,你的内心想法是什么?作者是怎么描写了表达这个想法的?这实际是通过品读文字揣摩角色的内心,又通过内心的揣摩反观文字的怎么表达的,实际上是读中悟写,读中孕写,促进了学生从读到写,从写到读的双向心理过程。
课的最后,黄老师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索:作者并非简单地写人和兽之间的感情,并非纯粹地战友情,而是旨在表达一种“崇高”之情,你们体会到了吗?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之心与读者之心,教师之心与学生之心,作者之心与角色之心是否融通,是否都能完全融通。试图把教学引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三堂课给我们送来了同课异构的饕餮盛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一是何老师的“寻情记”如何在篇意识观照下值得更好些;二是葛老师文本利用是否过于弱化;三是黄老师的“六心”统一如何从学生的视角,采取学生可可接受的方式实行等值得进一步琢磨。
(福建省 肖俊宇)
在探究中体现“新常态”
——简析盛新凤执教的《读碑》
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新常态”,是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也是当前小语教学改革的大方向。要实现“新常态”,就必须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目标,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探究,实施变革。盛新凤老师执教的《读碑》一课,在教材处理、目标设定、策略运用等方面都进行大胆的探究,以努力体现出教学的新常态。笔者以为,突出之处有以下四点。
一、目标指向:学会语言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问题,反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在总体目标、各个学段目标以及评价建议部分对积累也都有所提及。这是总结吸收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与各地语文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后的经典之谈。可以这么说,积累语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语言运用的基本条件。加强积累也有助于走出 “唯内容分析为上”的阅读教学泥淖,克服“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或“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说到积累总是把目光投向于课外阅读,往往忽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的积累问题。而盛老师教学《读碑》最为亮眼之处,恰恰就在于高度重视了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在这节课上,盛老师没有纠缠于文本内容的分析、没有沉湎于微言大义的挖掘,直截了当地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上。而将分析感悟作者“读碑”的心路,了解作者感受变化的过程,划归到第二课时来解决。这样就使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单一、集中,教学着力点非常明显,课堂流程也就显得简洁而不繁杂。
一开篇,教者就直接点明“《读碑》是一篇美文,读这样的美文,要注意积累语言,摘录积累是非常好的方法。”这样直接揭示教学目标,对于促进学生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与重点,集中学习注意力进行探究都是很有帮助的。紧接着,盛老师结合检查预习,步步深入,着力引导学生用“摘录积累、朗读积累、背诵积累”三个方法积累有特色的词语和语段,并促使学生在积累内化文本语言的同时,感受“读碑”的深刻含义,受到人文熏陶。也许在一些教师看来,盛老师的课,作为第一教时,既没有进行整体感知(实际上是将其前置,融于预习之中),也没有单独的生字词教学(其实是揉入预习的检查中,重在解决部分难点词),更没有通常的内容分析,而将目标定位为指导积累,似乎有悖于常理。其实不然,笔者以为这正体现了盛老师对阅读教学的一种探索、一种变革、一种突破!当然,采用这样的目标定位无疑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盛老师的勇气来自于她对“烦琐分析”的弊端的清晰认识,来自于她对积累语言重要性的理解,更来自于对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准确把握!
二、策略导向:掌握积累方法
崔峦先生曾强调应努力“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盛老师《读碑》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凸显了“以策略为导向,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应该说是本节课的又一成功之处。根据学习本课进行积累的需要,盛老师选择了“摘录积累、朗读积累、背诵积累”这三种方法为指导对象,并贯之全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盛老师不是生硬地把这些方法塞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去记住这些条条道道,而是将学习方法的指导融于整个教学之中,寓于学生的理解、感悟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悟得读书方法,在积累的过程种学会积累。比如,“摘录积累”要摘录哪些内容?教者把摘录的要求隐含于预习题目之中,当学生按要求摘录“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有规律性的词语”“有特色的语段”时,自然而然对学习本文应重点摘录些什么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类似的积累训练做多了,学生就会逐步把握学习不同的文体所要摘录的内容。而对于“朗读积累”和“背诵积累”,教者更是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方法、在实践中运用方法,在实践中加深对方法的感悟,从“知”达到“会”和“能”,从而转化为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熟练的技能。
三、内容形式:力求有机融合
语文教学既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也要研究文本的形式,更要注意内容的理解与形式的学习这二者的有机融合,辩证地处理好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独特的语言特点,善于发见作者独到的表达套路,让学生在理解感悟内涵的同时“知其理,懂其道”。盛老师这节课,着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进行积累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丰富语言,并受到情感熏陶。
在引导学生积累“有规律性的词语”时,盛老师重在让学生从词语之间的联系中发现规律,认识语言的表达形式,诸如叠词、表达心情的词语等等。在“聚焦语段 ,朗读积累”这一环节,语言形式的探究与语言内容的感悟结合得尤其紧密、和谐。教者紧紧抓住多数学生在预习中所摘录的“作者在读九龙泉纪念碑时读到的内容”与“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中读到的内容”两个有特色的语段,从语言表达形式切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品析、感悟。比如:品析“作者在读九龙泉纪念碑时读到的内容”这一语段,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形式的特点: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很有特色?让学生从语段中所运用的重复、排比、设问的表达形式中,体会到作者这样表达,是意在强调烈士名字的多。再运用视频与教师深情的导语,补充其中一个烈士的相关资料,将学生带入情境,重温那些让人荡气回肠的人物,形象地认识烈士的壮烈,进而产生悲壮感、使命感。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去感受语言的温度,把这些语句积累在心里。品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中读到的内容”时,在引导学生发现语段语言形式特点的基础上,先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再通过视频展示烈士的形象,丰富烈士的表象,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明白作者是在用笔在呐喊!一连串的问句和叠词的叠加,喊出他的震撼、喊出了他的惊叹、喊出了他的感慨万千!这样,形式的探究与内容的感悟有机结合,使得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四、 以学定教:重在促进自学
盛老师这节课在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方面主要体现在预习的设计、运用上。首先是预习作业的设计颇具匠心。她设计的预习题一改通常所见“自学生字词、读书熟悉内容、整体感知”这样习以为常的“老题目”,从语言积累角度切入,要求学生分别摘录“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有规律性的词语”“有特色的语段”。这三道摘录题指向不同,蕴意深刻,且富有层次感,既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激发兴趣,又直指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为课堂教学奠定了方向。其次,整个教学过程紧扣了预习的检查落实,将预习的的检查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贯之始终,克服了预习归预习,课堂教学又另起炉灶的“两张皮”通病,成为本节课的又一亮点。教师在预览学生所完成的预习题的基础上,从学生课前学习的起点出发,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分类处理,顺学而导。比如,结合检查摘录索“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展示画面与相应的文字,讲清清楚“题词”“ 碑文”“浮雕”三个词语,而将学生提到的“竟”“铭刻”这些抽象的、含义深刻的词语与不易理解的“这一层,是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等句子安排至教学相应内容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预习看作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前置。这种建立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的教学当然更有针对性,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顺序额而导”,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可以说,盛老师以预习题目为主线实施课堂教学,整个思路是从“学”的角度进行设计,且以活动化的形式加以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包办代替,也没有越俎代庖,只是适时、适机地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导,这样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性知识,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教学或多或少会受到学生预习程度的制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对理解感悟难点语段的形式特点与内在含义无疑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笔者想,若把这一节移至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作者“读碑”的心路,了解作者感受变化的过程;第二课时则定位为积累与赏读,或许又有另一番景象。
(福建省 陈宝铝)
荡气回肠学古文情意绵绵话知音
——评福建省林珊老师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
第一次聆听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副校长、省特级教师林珊老师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伯牙绝弦》,感触颇深。林老师的课情境设计巧妙,教在学生学的起点上,教学层层推进,从小古文出发,依托资料平台,引领学生“知人论世”,逐步走向知音的内核,最终以知音文化完美收官,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一、情境创设,精巧对接
小古文与学生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作为一个“介绍人”把古文“介绍”给学生,这需要教师的智慧。林珊老师寻找了电影《知音》的主题曲《知音》作为媒介,把歌曲与古文精巧对接,现代版歌曲《知音》歌词的出示让学生的身心从现代飞越到了古代,情境创设如此巧妙,无缝衔接,为整堂课奠定了文化的基调。
二、起点摸准,精心导读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说:“教师在教学前要摸准学习的起点,中间精心设计两三个教学环节,最后顺利达到学习的终点,这是好课的标准。”林珊老师通过设计预学单,摸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还通过提问的创设“你想提什么问题”,知晓了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教师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了有何用处,这样的精心导读指向明确,富有成效。
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学、主动地学、探究地学,学有目标,学有策略,学有成效,学有展示,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精彩提问:
(1)为什么伯牙说世界上没有知音了?
(2)为什么伯牙的琴弹得这么好,却没有人听懂?
(3)如果泰山、江河换了词语,是否能有这样的意境?
(4)为什么子期死了,伯牙不找另一个知音?
(5)第一句的两个“善”字,意思是否不同?还有知音到底什么意思?
课堂上如此的精彩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不胜枚举,让人目不暇接。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资源对话,学生与文化对话,学生的对话在课堂上生成,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流淌,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涌动,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勃发。
三、知音层次,精妙推进
林老师以伯牙悲喜两种截然相反的鲜明情绪对比,精妙推进对知音的层层认识。林老师问题聚焦而集中,补充的资料适宜而有效,学生学习的跨度很大,对于知音的认识层层递进,精彩无比。
林老师以“我们走进伯牙的内心世界,你会感受到伯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哪些句子写伯牙之喜,哪些句子写伯牙之悲?”这个问题拉开对知音的精彩讨论。
(一)结合字源,了解“志”的字义
出示:
志:志者,士者心也。“士”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
师:伯牙就是一个“士”,这个“志”,不仅是心里想着的意思,你觉得还包含什么意思?
生:古代知识分子的魂魄与思考。
师:灵魂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志向。我们借助资料,读懂了伯牙的志向,这叫做“知人论世”,这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
(二)结合资料,了解知音的志向
师:我们通过资料了解伯牙的志向。我还有一则资料,自由地读一读,同桌讨论,子期他是否听懂了?
出示:
在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泰山象征着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江河象征着胸怀博大的包容精神。
生1:子期听懂了。子期说伯牙志在高山,是在称赞伯牙具有泰山一般勇于攀登的精神,子期说伯牙志在江河,是在称赞伯牙具有江河一样不断追求梦想的博大胸襟。
生2:听懂了,是在夸赞伯牙的志向。如果说,泰山象征着勇于进取的精神,那么相对于泰山的江河是指长江和黄河,象征着包容的胸襟。这分明在赞扬伯牙的志向像泰山一样高大,像江河一样博大。
师:知音不仅知冷暖、知哀乐,还要知志向。
……
师: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这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伯牙也是子期的知音。小古文前四句写伯牙之喜,后一句写伯牙之悲,知音就是这样同喜共悲。
林老师设计了喜悲反差,开阖有度,收放自如。林老师资料的适时补充,把小古文与中华文化勾连到了一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通了学习的通道,厚重了小古文背后的承载,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推进无比精妙。
四、写话言说,精美呈现
如何艺术地拉近小古文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跨越时空对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深情有真切的感受,这是摆在每个执教小古文老师面前的难题。林老师创设了说写的情境,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嫁接到伯牙、子期身上,触发了学生崭新的生发点,引来精美呈现——
师:伯牙听到的却是子期去世的消息,见到的只是子期冰凉的坟墓,伯牙仰面长叹,泪流满面。他坐在子期的坟前,又弹起了那首《高山流水》。孩子们,用你的整个心灵去听——
他们相约第二年中秋再见,想到就要见到子期,心中有多少话想说。请你想像伯牙要说的话,写到课文插图旁边。
学生自由写话。
生1:这琴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说,子期啊,你还记得我俩第一次见面吗?
生2:这琴声仿佛在说,子期啊,这世上再也没有懂我的人了,你是唯一能听懂我琴声和心声的人。
生3:这琴声仿佛在说,子期啊,不知你的在天之灵能否听到这琴声?……我后悔没有见你最后一面,我十分悲痛,不知几时再能见到你。
师:然而据史书记载,伯牙的琴声和哭声震天动地,引来了周围的百姓。一曲终了,周围的百姓摆手而散,大声叫好。伯牙心痛啊,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伯牙恨呀,恨高山流水知音少……齐读最后一句小古文——
师生情深深意切切,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与小古文对话,与小古文共鸣,带来精彩一片,掌声一片。
五、知音文化,精致演绎
学习语文说到底,其实是学习与浸润中华千年的文化,深入骨髓,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知音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精彩无比的一部分,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林老师的知音文化精心挑选,精致演绎。
师:知音成为一个典故,积淀为知音文化。
出示: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唐牟融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
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元金仁杰
相识遍天下,相交无几人。——明冯梦龙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鲁迅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华而实
师:虽然知音难求,但林老师希望你能在自己今后的人生路上寻觅到属于你的知音!
林老师由《伯牙绝弦》引发知音话题的探索,罗列历代文人对于知音的映照,架一座彩虹,从古至今,由外而内,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荡起一阵又一阵涟漪,播撒知音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田,何其美好与圣洁!
如果林老师能给学生以整体的不同层次的小古文朗读贯穿整堂课始终,在一个个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此课,更会引发学生对小古文更为深厚的情感。
(江苏省 薛丽芬)
融化稚心 孕育童心 播种爱心
——赏析周益民老师《冰冻的声音》
“身着红毛衣,眼戴边框镜,手捧故事书。”一位如邻家大哥哥般的老师正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故事呢!他就是南京市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周老师的课堂总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儒雅,那么的智慧。正如他所倡导的:“课堂应该努力成为一种生活。”而今天的这节阅读指导课,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走进了阅读生活,听故事、讲故事、聊故事、编故事,在一种轻松、自然的阅读状态下,点醒了孩子心中童话的“趣芽”,激活了孩子想象与创新的思维,完成了一次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之旅。
一、听——“心”的起航
英国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这节课,周老师用两个语气词“啊!”、“哦!”开启了一场快乐、刺激的阅读之旅。用两个孩子熟悉的、常用的语气词转化为一种阅读的心情:“意想不到!”“恍然大悟!”这是多么智慧的转换啊,这一转换,带给孩子的不仅是一种阅读的新体验,更是一种阅读的期待感。正是这样两个简简单单的词撬动了孩子走进故事、走进阅读的“好奇心门”,萌发了阅读的“求知欲”。
接下来,周老师立即化身为一位“故事叔叔”,给孩子们讲故事。安静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孩子静心聆听,“故事叔叔”娓娓道来,时而弯下腰,递过话筒,让孩子接说故事的情节;时而变换声调,让孩子投入其中。安静的聆听中,孩子有了丰富的表情,更有一种稚嫩的、丰富的热爱童话的“心”在起航,在准备着与老师一同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听,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表面上孩子们在听故事,实际上周老师用“听”故事串联着孩子的阅读与思维:听《化冻了的声音》,让孩子听出“啊”字背后故事编写的“奇思妙想”,听出“哦”字背后故事编写的“入情入理”;听《病了的皮大衣》,就进一步让孩子在听中去验证前一个故事总结出的“奇妙之处”与“合情合理之处”。两种听的训练层次,一种思维的训练线,让孩子不但听出故事情节的“趣”,还听出了故事编写的“法”。
二、说——“心”的发现
听是一种吸收,说是一种表达,一种语言的表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听故事中吸收到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通过说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思维与表达训练。周老师在讲故事之后,不仅仅让孩子停留在故事内容的层面去说,还通过说走进编故事的人“我们不会指责他胡编乱造,因为他是在生活中看到了什么?”让孩子联系生活,用心发现编故事需要一颗会想象的童心,“童话是小鸟,想象就是小鸟的翅膀!”“含羞草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的心已经不只是安分听故事的,而是走进故事的背后,去探索编者的创意。此刻的他们已渐渐插上想象之翅,欲翱翔思维的天空。
周老师不满足于只是点醒了孩子的想象思维,而是再通过进一步的追问“哪里让你非常吃惊?”“有没有合情合理的地方?”“作家如何想象?”让孩子在交流中慢慢领悟到一个好的童话故事既要让人“啊!”——有意想不到之感,又要让人“哦!”——产生恍然大悟的体验。紧接着的片断练说更是打开了孩子想象的思维,在同伴交流互助合作下,从“读者”变成了“编者”,体验一种不一样的学习历程。
三、读——“心”的思考
这堂课上,教师用故事串联,用故事激趣,用故事学方法。前面的故事是老师“说”,后面的故事就是学生“读”。说与读有何不同?读,让孩子潜心思考,走进故事,对比中发现思考的角度与想法的不同。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南宋哲学家程颐语)周老师让孩子在自己试着续编故事的基础上,最后呈现原著,在对比阅读中,启发孩子思考:作家的想象与你一样吗?作家的想象好,还是你自己的好?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周老师在孩子对比阅读的迷茫处,耐心、细致、深入地再进行点拨与指导:故事中的人说话有回音是因为“作者写它的鼻孔特别大”、“你们说的马车特别大”、“有的同学说的故事中的人说话结巴”,这三种想象,从童话、意想不到、奇思妙想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比,从中发现哪个更精彩?这样的对比读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感悟与启发。
四、编——“心”的创造
在充分进行听、说、读的语言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的想象思维已被点醒,语言思维已被激活。周老师便引领孩子走进“编故事”的环节,将课始的“化了冻的声音”还原回课末的“冰冻的声音”,让孩子在四步的自我追问下展开故事的“构思”,在老师的巧引下,孩子们曼妙思维之花尽情绽放,冰冻的声音会变换色彩的,会散发茉莉香味的,会变成面包的……当一位学生的故事中编到了将冰冻的声音变成碎面包分享给人们,让所有人都拥有美妙的声音时,课堂上生成出的不仅仅是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更是儿童善良、纯真的心灵之花。
纵观全课,从教者的角度看,教师巧妙地将故事串联课中,从激趣、质疑、解疑、发现中引导孩子领悟好听的童话故事拥有的两个秘密;从阅读文本的角度看,这一个个故事充满童趣,给孩子带去无尽的想象空间与阅读的乐趣,是孩子亲近童话的一把金钥匙;从学生角度看,学生能在故事中产生阅读浓厚兴趣,开发多元思维,循着自己发现的阅读秘密,开始尝试着自由创作。但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课堂上一些能力较低的孩子,在续编与创编的过程中还是无法脱离自己思维的框框,想象的空间没能完全打开,与教师预设的目标也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学生学习的差异,建议教师在教学内容——即课堂上所运用的阅读故事的选择上,是否考虑从易到难这样一种有层次的安排,尤其是对“奇思妙想”的理解与把握上的难度要注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童话中“奇思妙想”的认知从一个浅显到多样化、奇特化的过渡,符合孩子学习认知的心理特点。
“冰冻声音,美丽情感,无限爱心!”从周益民老师的课堂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节有情趣、有思考、有价值的阅读课。周老师用自己的一颗纯真、有爱的“师心”去贴近学生的“童心”,让他们稚嫩的心徜徉在美妙的童话世界中,尽情感受到了阅读之旅中的快乐、幸福与美好!
(福建省 陈朝蔚)
观邬国文老师《生命 生命》有感
在“千课万人”的会场,第一次观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一小邬国文老师的语文课,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回到了从事教研工作十五年间时常走进的一线课堂。因为这堂课里有太多一线语文老师的影子。
这是一堂重视基础的语文课——需要坚持。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累积与变化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训练重点。1-2年级以识字和语感的培养为重点,3-6年级以词、句、段的训练为重点,5-6年级以篇的训练为重点。语文教学要吃准每个年级的训练目标,注意夯实每个年段的训练重点。
《生命 生命》是第二学段的一篇课文,邬老师坚持了夯实基础的做法,是十分可取的。“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把握”的部分,处理得有板有眼。首先,通过检查学习情况的方式,读准了难读的字音,突破了多音字“弹”这一学习难点,扫清了阅读障碍。然后,引导学生从“用一句话概括事例”到“简洁成小标题的形式,既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从总体上看,教法是可行的。
这是一堂教师本位的语文课——需要改变。
多数一线教师是以“我怎教”为思路来设计课的,为“教清楚”安排了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步骤,看似严丝合缝,教起来也如行云流水。学生不断地从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奔向下一个问题,教着教着,学生的思维碎片了,学习的状态被动了,原本张驰有度的课堂变得平铺直叙了。课堂中最具创造性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景观,无法单凭老师动情的话语去达成,而要靠学生内燃的思维火花去实现。
我们要从师本位的惯性中解脱出来,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从组建学习共同体入手,营造心理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等待学生提出问题与见解,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这是一堂缺少关联的语文课——需要研究。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路径的选择应该是高度相关的。关于小标题的拟定,是有方法可循的。比如,角度相同,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有哪些思考的角度?”“有哪些拟定小标题的方法?”“这些方法该如何选择?”“这些方法又该怎样操作?”等一系列问题就是该环节教学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如果在训练拟小标题的时候多一些思维方法和操作策略的引领,关联好目标与路径,实效性会更强。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应该是高度相关的。邬老师的这堂课制定了“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下对生命的感悟”这一教学目标,并为此设计了写话练习:“仿照文中‘飞蛾’、‘瓜苗’的写法写写你对生命的思考”。学生陆陆续续完成了练笔,老师请学生到讲台前念自己写的话,并当面点评。而此刻,其他学生仍在埋头写作。这是一个低效的教学片断。教学面向的是个体而不是全体,你念你的,我写我的,把原本应该多向互动的同伴互助环节破坏掉了,教学行为的价值被打了太大的折扣。我们要研究教与学的相关性,要学着像下棋高手那样,走出的每一步棋都是在看了好几步以后才出手,努力实现教学行为价值的最大化。
(重庆市 瞿 涛)
学员课评
就要砸开一条缝的山核桃
——观何捷老师的《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11月15日上午,在“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的现场,大陆的名师何捷和来自台湾的葛绮霞老师、马来西亚的黄先炳老师同课异构,三人执教的三节《最后一头战象》以及最后的辩课环节,为所有听课的老师们带来了一次饕餮盛宴。菜品不光营养美味,而且色彩缤纷,特色各异,实在痛快!
干国祥老师在评课中说,何老师的课是将山核桃敲开了一条缝。这句话是大有深意的,在干国祥老师看来,语文教学要力求深度,有些老师不去深挖文本的内涵,只是将山核桃上涂上一层蜜,让孩子们舔一舔,然后问他们:“甜不甜呀?”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山核桃的味道。真正的语文教学,是要咬开山核桃,尝尝山核桃真正的味道的。干老师认为,何老师的课只是将山核桃咬开了一条缝,我所理解的潜台词就是说何老师的课深度挖掘得不够,还没有让孩子们品味到文本最核心的内涵:即从动物之美拓展到到人性之美,从嘎羧的崇高延伸到中缅战争中老兵们的崇高,由此来唤起人们对崇高的人性美的讴歌和赞美。
干国祥老师上午的报告极其精彩,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也让我心向往之。但对于何老师这堂课的评价,我觉得并不认同,让我忍不住想说几句自己的看法:老师带着孩子读文本,就要掌握好开核桃的度,就是要带着孩子们品砸开一条缝的山核桃。我想从以学生为本位的角度,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对何老师这节课的粗浅看法。
首先,咬开山核桃,是老师将它咬开,让学生顺利的品尝到核桃肉?还是只是将山核桃砸开一条缝,接着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去撬开也好、咬开也罢,总之就是循着这条缝隙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哪种方法更好呢?我是更赞同第二种方法的,很显然,何捷老师这堂课,也是用的第二种方法。他紧紧抓住动物小说这种文体特点,从情感的把握入手,从学习如何鉴赏的角度,带着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寻情之旅,鉴赏之旅,感受之旅。在《英雄的黎明》悲壮的乐曲声中,何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自如地在二十六年前的惨烈,二十六年间的平静,和二十六年后的悲壮中不断穿越,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走到故事中去品味、去感受。与此同时,他把叶圣陶老先生关于鉴赏的方法和沈石溪创作动物小说的自述以及学生的理解和领悟结合起来,从一而终,巧妙地像串珠子一样把方法习得的目标串起来,让孩子们在沉醉故事之中的时候,又时不时地抽身出来冷静的去探寻、去思考。整节课,何老师利用自己精心而又巧妙的引导,悄悄地将山核桃砸开了一条缝隙却戛然止住,没有代替学生去过度的思考和深挖,只是给了学生一种开核桃的方法,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巧妙的示范,让学生有了领悟:哦,原来读动物小说可以这么读。让学生有了无限的期待:那缝隙的里面有什么呢?我怎样才能将这缝隙扩大一些呢?我认为,这种只开了一条缝的山核桃才是最诱人的山核桃,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山核桃。
其次,咬山核桃也要量力而行,视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征来定,这也是基于学生本位来考虑的。《最后一头战象》面对的毕竟是六年级的孩子,从学生现场的表现来看,即使学生明确表示已提前预习过多遍,何老师机智又耐心地引导,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表达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撇开学生的现实状况继续挖深,会不会有过度开发、越俎代庖的可能?我们老师能弄懂的东西,就一定要在课堂上呈现吗?我们老师能感悟到的深度,学生就一定能感悟到吗?我觉得,带着孩子们来阅读,是急不得的。我们带着学生去探寻的深度,一定是他们下得去也上得来的深度;我们带着学生咬的山核桃,一定是他们咬得动且不会硌掉牙的山核桃。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因为五位名师在辩课环节的直言不讳和大胆表达,因为周一贯老先生评课时的直白真实与畅快淋漓,让我感受到了“千课万人”的会场上与众不同的研讨新风,让我有了斗胆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勇气。
在新常态的教学生态下,只有你、我、他,我们千千万万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都来思考,来创新,来尝试,才能成就真正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教育新常态!我想,这也是“千课万人”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的终极目的。我们都在路上,我们一起努力吧!
(湖北省 周银浪)
飞行在童话的天空
小时候,我心中的童话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天空,它有很多漂亮的颜色,它有生命,有活力,在它的世界里我可以找到快乐和幸福。长大以后,我心中的童话是一座美好的精神家园,它温馨而甜美,每当遇到不如意,我总会把自己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寻找一片心灵的慰藉。
今天,在千课万人这个华丽的舞台,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用稚嫩的心触摸到了童话的本心,也同样是在今天,我对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知道了要写好童话,最重要的是内心拥有童年的感觉,而不是单纯的与孩子接触;我知道了如果一个作品不被孩子们喜欢,那它思想性再强也没用,因为它没有生命力;我知道了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是一只有尾巴的青蛙,而这尾巴就是天真、纯情和永不枯竭的想象力。
虽然童话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大不相同,虽然童话里发生的事情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童话仍然可以来源于生活,可以从生活中吸取写作素材,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跳动的童心。周锐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验证了这个事例:在法国,通过自己与妹妹吃杏子、扔杏子核的事情,创作出了《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中的一个小故事;从看到电视里一辆汽车在马路上奔驰,进而创作出了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找车的故事。这两个事例深深地打动了我,原来周老师创作童话竟是这般“简单”!同时也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想要成为一位童话作家,必须让自己保持儿童的感觉,内心永葆青春。在周老师身上,我同样看到了这样的闪光点。由于童话作家的作品只有被小孩子喜欢才是成功的,因此童话的细节处必须拒绝平庸。周老师同样向我们分享了自身的经历:她在创作《天吃星下凡》的时候,写到赌徒将自己的女儿卖了,最后要对女儿说一句话时,他头脑里想到的第一句话是:“等我将来有钱了,我一定把你赎回来!”可是,这句话实在是太平庸了,谁都想得出来,于是,他放下笔,慢慢思索。最终改成了:“等我什么时候把自己卖了,我们就可以团圆啦!”这样的一句话,既向读者展示了故事中赌徒的特点,又显示了作家语言的精妙。真是细节现真知啊!
童话是美丽的,它可以在人的心田盛开万朵鲜花;童话是纯真的,它代表着儿童最纯净的心灵;童话是绚烂的,它能让孩子们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让我们一起飞行在童话的天空,尽情地享受美好与纯净吧!
(湖北省 吴 珺)
获奖信息
质疑问难奖
山西大学附属子弟小学 郭 佳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行知实验小学 徐新影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 余金凤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程 丹
学员课评奖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泗小学 吴 珺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周银浪
精彩短信奖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 胡月明
广西融安县大将镇中心小学 韦晓婷
幸运奖
浙江省三门县实验小学 林霞萍
新疆石河子市第一小学 罗亚甜
金点子奖
广西平果县第五小学 陆慧玲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杨丽娟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