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论坛

“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小学美术“理想课堂”研讨观摩会12月1日互动专刊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8-01-10 15:00:30
“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小学美术“理想课堂”研讨观摩会

121日互动专刊

 

   130****0102 每次听李老师的讲座,总是心潮澎湃,感谢李老不遗余力追求课堂探究和对人类美术发展的研究。

138****9288 赞同李教授的培养学生的自由手绘能力,保护儿童自认生发的原动力。

133****6818 李老师,您今天的授课的观点颠覆了我们平常的经验,其实您是在告诉我们美术教育现在需要“返璞归真”,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对吗?

133****6000 李老师的讲座 实在太精彩!节奏虽快,但要阐述的观点另我相当震撼,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需要好好思考与学习!

186****0419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让我们意识到很多,现在人人讲核心素养,那什么才是核心素养?怎样才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课堂开始,放手给孩子,让孩子探究探索,老师少说,只做引导。育人和知识是两回事!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150****7070 李力加老师的美术素养教学与中医相结合,做到“一人一方”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我也将会把此观点运用到日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去,谢谢

136****9377 李老师的演讲很精彩,一个个问题,一个个观点深入人心,让我们对教育有了重新的思考。

138****8245 李力加老师您讲的太好了!太好了!非常想和李老师互动交流!我一直想做这样回归孩子天性的课堂!一定要让孩子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表达方式,重塑自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需要激发鼓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大师!

182****3269 李老师讲到不要因为知识而束缚孩子的表达愿望,让我对教学有更多的思考,却也迷惑,希望还能再次听到这样的探讨讲座。

183****7721 李力加教授对理想课堂的探讨让我对美术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拓宽了美术教学的眼界,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热门话题,核心素养即育人,而与人直接接触的教师,责任非常重大!

139****9368 李力加老师的理想课堂,给核心素养新的诠释,让我们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始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美术教育尽自己一份力,添砖加瓦!

136****2604 李老师讲得太好了,保护孩子的天性,需要每位老师努力。

187****7265 李老师的讲座很有感染力,直击要点,有要点有案例,引导老师们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给我们“理想课堂”的方向,要是时间能多点就好了,谢谢。

135****1970 非常有幸来到千课万人的观摩会场,听完李力加教授的讲座,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育人方面有了新的思考!

137****6507 李教授:聆听您的讲座受益良多。但我想提出个问题,真正的尊重学生生命的教学应是顺生命之道而行,适生命之道而动,也就是遵循生命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而您在讲座中提出要延长孩子涂鸦期,是否有所偏颇,有违遒循生命之道之嫌。

135****8779 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老师,个人觉得美术教育一定要走心!首先,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用儿童的视角去发现、挖掘、理解、引导,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共同学习!

133****6524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教育和儿童美术有了全新的感受。对自己也产生了新的思考!美术育人,要走的路还很长!

153****5335 非常感谢李教授的精彩讲座,李教授的精彩讲座给我们未来的美术课堂指引了更加明晰的方向,再次感谢李教授!

152****0167 听了李教授的讲述,让我对理想课堂的本质又走进了一大步,能量满满,收获满满。

135****6689 李教授的讲座振奋人心,哪怕现实如此骨感,但我们都要坚持美好的理想!

186****0419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让我们意识到很多,现在人人讲核心素养,那什么才是核心素养?怎样才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课堂开始,放手给孩子,让孩子探究探索,老师少说,只做引导。育人和知识是两回事!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186****6502 李老师演讲字字珠玑,对“真”!对“诚”!很多理念与我们不谋而合!然全面科学重人的教学,如何设计应对未来人类生存的美术教学,需要老师如何每分每秒的做,依然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目前尤其是小学,很多学校本身并不重视美术,家长也是如此,甚至很多老师本身都不重视美术,所以外忧内患下,我觉得首先老师要解决内患。美术到底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会起到多么重大的影响,是需要“育”去告诉全社会!一句话,要做的还很多!很多!

181****4871 再次聆听李老师感触非常深刻。站在课堂,面对讲台下的孩子,我们似乎忘记了面对的是生命,我们应该知道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自己,不是教程,更不是听课的观众。只有保留这些现活生命的本质,才能实现美术表现形式下的内涵,美术表现背后的天真的心。改变课堂吧,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孩子,听孩子说,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孩子的思维,实现个性美术思维的打造。陪伴孩子去感悟美术,并在美术的世界世界中找到自己。

186****0847 听了您的讲座,我深受启发!我在我自己的美术课堂上也一直在思考。儿童艺术教育不是建立在技能、技法基础上的。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意识、思想的引导和唤醒,老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启蒙。以自己的思想去唤醒孩子们内在的创造力,以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少儿美术老师不懂艺术,就只能教技术。如果老师把画画当成一门技术来教,对于孩子们无异是一场灾难。在今天高智能、高科技时代,绘画技术已经被轻易攻破!也就是说,手机软件可以几秒中把现实的人、物自动生成素描,包括自动生成印象派、立体派、抽象派绘画。所以,今天、未来的艺术教育,必须是以艺术修养、创造性思维为主导。培养艺术修养,培养改变意识,关乎孩子们的未来,社会的未来!

138****0895 美术课堂,画和教是两码事,显然在新课程教科书完成前,欣赏评述课是较为接近的选择,且任重道远。美术课堂时间短,任务重,个人觉得将知识与技能的连接自然是不能分割的,但技能可分为基础性和技巧性,兴趣小组解决技能问题,课堂解决育人问题,各有侧重。

134****6045 听了李力加教授讲解核心素养,心情激动,感动,我从事小学美术教育10年了,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李教授的理念引领潜心做美术教育,对于现有课堂的模式做改变,做重建,有信念,感受美。

136****5685 李老师的观点,让我们警醒反思,如何做一个引导者和陪伴者,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教得错误,还不如不教,保护孩子天性中好奇求知欲,激发创造性,在美术兴趣和能力素养双飞。

181****5325 听完李力加老师的讲座,顿时对小学美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多年的工作后让我对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有些疲倦有些迷茫,但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后,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回归原点,适放天性,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日后教学目标的方向。同时听到美术课程将加入更多的民间美术课程我也兴奋不已,因为我一直对民间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凡是涉及民间美术的课程我都兴趣盎然,希望这一消息能再次激发我的工作热情,让我更加热爱基础美术教育。

136****222 李老师,您好!刚刚听到您的讲座,很震撼,感触颇深。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自导自演”这一角色,学生没有思考生长过程,表现在脱离学生实际把缺乏通法和学科基本思想所谓难题问题讲解,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所以我觉得我们美术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语言,特别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二是精讲,学生没有经过思考的东西不讲,应该让学生多思考动脑、动手、动嘴,学习就是让学生思考探究,课堂就是在学生思考中的师生互动过程。

139****0776 李教授的讲座永远都是那么的激情四射!让课堂成为孩子的课堂,美术老师首先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我们的课堂需要在生活情境中引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原点,且最大可能的对孩子的原发性进行保护,让孩子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自主的学习!追求理想课堂,我们继续努力�

135****0181 理想课堂理念很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理想课堂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量化?二、孩子在课堂中,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上学之前有意或无意已经接触过一些美术技能的训练,他们的创作思维也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已有固定的绘画思维。想要他们随意涂鸦,单靠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该如何应对才能获取更大的成果?三、美术教育评价标准不一,理想课堂的先进理念不一定被所有人接受,教师在进行演示课或比赛时,会受到专家褒贬不一的评价,教师面对评价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课堂的理念?

138****9533 李力加教授就“何为理想课堂”陈述现如今美术课堂注重技能传授,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现象,纠正美术的原点应回归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意愿,志向,痛批简单技能机械的“灌灌灌”模式。

138****0120 读书的时候看过李教授的《走向多元的美术教学》一书,其中《对小学美术欣赏课“微笑”的评价》和《审美知觉心理的现象还原——孙飒老师小学美术欣赏课〈品茗山水间——装置艺术欣赏〉实录分析与思考相关思考》两个章节让我对美术欣赏课有了新的认识,也引发了我对美术欣赏课的一些思考。今天有幸在现场听到李教授题为《何为基础美术课程中的“理想课堂”》的报告,在李教授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关于“回应和表达”方面进行解读时,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术语结合文字、肢体等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见解……受益匪浅……

152****8783 刚刚李力加老师《何为基础美术课程中的理想课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先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反问我的课堂似乎还没有做到让学生探究的核心素养教学,将图像识图放在核心素养的首位!李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新时期的教学感受颇深……

138****7639 听到朱国华老师的介绍,对一堂课展示的磨课由衷敬畏。这是现在美术老师最缺乏的,很多只为饭碗,无心专心教学,也无能力教学。

138****3612 朱老师的模拟课堂从荷兰17世纪的社会发展背景谈起引出伦勃朗的画像作品,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图像识读的学习了,从对鱼的需求再到船形的感受再到富裕之后的人们对画像的需求,再到伦勃朗的出现,再到不同作品的背后故事,幽默的很快的进去了主题,设计科学,引导学生自学非常有效。

187****6719 非常喜欢两位朱老师的磨课互动,让我受益非浅,让我重新认识美术教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132****8188 陈曦老师导课轻松自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王孝平老师课前明确分工、激发学生自信心!为进入考古奠定了学生心理基础!妙哉!

150****6939 良渚遗韵这节课,两位老师同上一课,考古组专家组身份就激发的学习探究的愉悦和兴趣。大胆尝试,把探究学习交给学生,教师引导,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步骤层层递进,视频欣赏感受良渚玉器的美感,水墨表现从色泽、质地、纹样、历史古韵四个角度表现,学习评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体验过程的惊喜,收获的是美术素养润泽!学习!

138****5998 良渚遗韵一课是研究性学习课的代表。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目标达成效果好,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独特的体验,相信在他们的一生中都难以忘怀,良渚文化、韵味、以及内心对民族文化的敬畏,自觉养成传承传统文化的习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节课,感谢上课的老师与备课团队,还有学生。

188****1850 老师,看到孩子们带上手套随意刨土挖文物,是否课堂之前引领孩子们认识考古学家应该怎么挖掘?拿到文物后应该怎么保护。以这样的方式教学学生们感受体验应该是很好的,研究成果考察与汇报过程孩子们很好的观察,搜集资料,合作,记录很好的发挥了孩子的好奇心,老师的问题也给的很准确到点,顺着孩子的回答老师还能拓展孩子的思维,也很照顾所有同学的提问与回答。我们现在的美术学习确实应该更多的着实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传承。微课视频结合使用也节约了很多时间,其实最后我还有个疑问:我们最终是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感觉很好,是否使用拓印的形式更合适

138****8245 《良诸遗韵》这样的大课很有延续性,对孩子来说是深刻的,老师是引导的,孩子是幸福的。

152****8783 《良渚遗韵》是一节体现杭州地区地方文化、充满文化底蕴的美术课,一节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这节课通过问题贯穿课堂,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答案全部由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来完成,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十分切合李力加教授提到的核心素养,学生有完全的主动权,话语权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全课没有刻意的教化,老师的每一句话语都契合在点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锻炼,上课教师创造性的引用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创设童趣化的课堂情境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禁不住的期待更多,我想我一定会在这短暂三天里收获满满的。

152****4830 专家组说鲨鱼滞留,是一个非常正确和符合生物的方式,孩子们想到真的太棒了,是学生探究到的,现在的这个现象以前肯定也会有,这样得到牙齿,我觉得陈老师应该顺水推舟鼓励孩子的发现,然后再引到石头。

138****0727 为何花费一小时时间考究分析良渚纹样,用了十五分钟时间尝试描画,简短介绍三位同学作品,观看三分钟专家视频以后,二十分钟尝试,十分钟展示点评,对良渚文化深入剖析。最后是不是应该再深挖一下:良渚文化对当今文化的影响,良渚文化今日遗韵?古代文化距离我们生活那么遥远,为何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对我们当代生活有何意义?

138****2221 九十分钟的课,两个老师同时上,分两组,一组考古组,由一个女老师上;一组专家组,由另一个男老师上,两者在同一个舞台上穿插交错,确实新颖。我思考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真的是很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形式上如何变通落地啦?

133****0185 《良渚遗址》上课形式很新颖,教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探究。学生在体验一发现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过程中生成知识,学会学习。

    136****9377 马老师的课,情景创设的非常好,通过几个关卡带学生完整的欣赏了两幅作品,加上视频的运用和课堂的整体气质。

136****8247 马琳老师的《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从一开始学生的朗读,就深深的抓住了我,想继续探究下去,作品里究竟还蕴含着多少深层次内容。

135****1924 关于学习外国美术作品中情感的表现一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欣赏课除了知道欣赏方法,理解作品,批判的审美怎么体现呢?欣赏课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有自己的所喊,还是将教师自己的见解灌输给学生呢?

152****4830 欣赏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问题为导向,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逐步深入,与画作的背景知识相融合解决自己的疑问,去诉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乐学,有激情,让学生从中学会审美。

132****3232 名作的赏析,我们平常不太愿意去尝试,也不敢尝试。马老师的课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对作品背景的解说比较到位,也注重学生的感悟,但美术课堂的特性并不明显。

138****2024 外国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作为欣赏课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亮点,课堂结构把作品的互相交互寻找共同的语言进行解读,从造型,色彩表情等美术知识语言表述感受,特别让自己与画面角色的互动体验创造了新的审美感受,从而打破已往欣赏课的一问一答的平面课堂效果。形成了空间视觉语言心理的全新感受。这充分体现出图像识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表达,从而每个孩子呈现自我的作品情感体验。马老师对课堂驾驭能力很强,问题设计环节紧凑有深度。即是优点但这也是本课的局限,老师对学生的掌控过强,感觉学生跟着教师走,如果在减弱教师的控制是否会更好。

183****7721 一下午教研员的各色美术课真的像是一个美术盛宴,让我从不同角度了解了美术课,感谢辛苦上课的美术老师们!

13****18188 俞老师的课:人美、音美、词美!设计更美!

188****1850 俞老师教学设计非常完美,语言也非常精确,坐在下面的我们都不禁陶醉了在课堂中了,于我们正常教学很实用。在过程中我很担忧孩子对于室内各种器物构件的大小的合理安排!

132****5010 俞老师的《我家我设计》让我也想成为她的学生,很想跟着她上一堂手工课,做出我的家!整堂课氛围轻松,对俞老师的教授充满好奇,一个个步骤分析到位!听俞老师的课,自己也变成了带着好奇心的学生!

138****7788 《我家我设计》40分钟教学时间有限,如果用学生作品拿给孩子自己观察,小组研究房间需要的物品,再分析物品形状,再分析怎样利用纸做基本形,放手给学生尝试,也许完成的作品会有更多惊喜。

138****8245 《我家我设计》这一课俞老师设计巧妙,通过“大礼物”吸引眼球,激发孩子们对家居的设计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剪,折,剪折结合的方式分步体验,潜移默化的将学生在基本家居造型上进行再创意。最后又将巧妙的组合!实用实在好玩!

189****3307 听《我家我设计》有感,俞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给孩子的设计指导有方向,又留出了很多的拓展空间。让学生学而有所得,又不局限思维,听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151****8689 我家我设计反思:本节课上孩子们的互动性强,教师采用的方法直观,方便,简洁,明了,孩子们上手快,但是整节课上我没有听到孩子们的内心想法,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家,他们喜欢的的风格,这个点有点欠缺,教师准备的材料很好,但是没有真的是孩子的想法!

133****2880 《人类童年的艺术—河姆渡古陶》,通过欣赏古陶,孩子们去探求去了解几千年前的人类生活和审美。

132****5010 熊老师表现力强,课的节奏把握很好,孩子参与度不够高!

188****1850 河姆渡文化有着诸多美点,如构思美、造型美、材质美、形象个性美等,最初,人们视觉感官可直接感知的自然是作品形式上的美点,形式上的美点无不蕴含着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一两个最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教师的欣赏教学工作应当是一个创造,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138****7788 《河姆渡古陶》熊老师引导在前,为后面学生探索做铺垫,让孩子们去发现。还课堂于学生!

138****2024 河姆渡文化作为一节欣赏课,熊老师以一个解读者的身份娓娓道来,在教学设计上直接抓住套盉这一陶器从造型样式进行分析,在知识技能的讲述上从生活中的稻米来印证纹样的变化,唤起学生生活经验,从而对图像识读上用生活即艺术这一理念的体现。如果在文化的感受上在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体验。不能仅仅限于对陶器造型纹样的知识理解这样对陶器的文化理解是否更厚重。

139****4381 熊老师在课堂中步步引导,一路启发孩子们走进河姆渡古陶的世界,平实的课堂带给孩子们美的感悟。

 

136****7191 冯老师的课环环相扣,课堂设计巧妙。引发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摆一摆的教学活动设计巧妙。

138****7788 《一味霸悍---潘天寿》将很难的内容用循循善诱的教学化解,传播中国文化。

188****1850 国画欣赏内容不可过深,尤其小学生,超出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189****8953 江彩邦老师导课游戏用泥零件组一座桥,首先这个游戏只有两个孩子能参与,如果其他孩子都能参与也许更好。孩子用己经弄好的零件组装,也可以尝试多种方法的探究乐趣,

135****1924 桥,科学与美术的整合,科学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介绍专业的知识还是进行专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课前进行相关学科专业活动的设计?

132****3232 多学科的整合,是我们要尝试探索的新形式。但多位老师上课,应该是各位老师不能相互替代,美术课也不要失了美术味。

153****0906 《桥》课程是一个多学科结合课程这个思路符合现在的教育理念,将学科间进行融合,重构,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理想课堂教学。就我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提出几建议:整个课堂的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有很强的梯度性。但是整个课堂中老师将自己放在了主导地位,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整体的探究学习欠缺。既然是多学科融合,还可以将关联桥的典故,诗词等。多学科融合一定是各个学科的融合。整个课程的设计理念非常好,但是老师还需强化下对课堂的把握与沉稳!           
   
151****3243 如何发掘乡土文化呢?民间美术现在发掘的都是本身就有特色,有艺术成分的文化,尤其是少数名族地区。

157****7018 守望两岸乡土美术文化的麦田,大地之子的教育对学生充满了爱。(美术)

139****6082 陈致豪老师的点评总是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发人深醒。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认为学生需要什么?

137****7248 真正美术需要人文关怀、探究、思考,而不是一味提醒知识点、技能技巧。

186****5054 很喜欢陈致豪老师的评课,简短精辟,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在老师公开课通常遇到的矛问题和矛盾,这也让我很期待台湾专家的课!

138****9533李教授的讲座慷慨激昂呼吁全体美术教室注重学科本位,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倡导弘扬民族本土艺术文化——构建“理想课堂”简而言之即为“育人”!育人如何真正落实这也正是我们美术人相聚于此的意义吧!

 

137****7248 充满爱的支教10年。

138****8183 美术可能是“平实”、是“愉悦”、是“轻松”、是“技术传授为下、核心素养为上”,但我想更应该是一种美的呈现、美的传承、美的追求。

183****5821 支教10年,爱与美的教育。谢老师的坚守,真正践行了美术教育是为了让人类更自由。

【上一篇】“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小学美术“理想课堂”研讨观摩会12月2日互动专刊 【下一篇】“千课万人”全国小学低段部编语文新教材课堂教学高峰论坛12月2日互动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