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论坛

“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5日互动专刊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8-04-24 17:15:07

“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5日互动专刊

专家评点

回归语文本位,加强思维挑战

——评陈建先老师执教《大瀑布的葬礼》

《大瀑布的葬礼》,曾经收入人教版和苏教版两种教材。因为课文本身的严重知识性错误现已撤离教材。课文中的描述严重失实,原瀑布的消失并非文中所述是建造水电站等造成流量缺失而枯竭,而是水电站的建造致使水位升高,水库淹没了瀑布。但就课论课,我们暂且不涉及这方面的争议。

陈建先老师执教的课充分体现了他对语文教学的执着思考与追求,有着鲜明的特点。陈老师力求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到本位,因为“语文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因此,“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正是他的本位语文的实践演绎。

陈老师的课是全教学的第二课时。这一课大体可分为五个板块

一、借助“因为……所以……”“如果……就……”等关联词,说说课文的基本内容回顾梳理课文的内容。

二、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中描写了哪两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三、重点解读课文4-5自然段,品词析句,思考理解课文通过哪些词语、句子进行描述,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挑战性阅读思考课文4、5两节写法上有所不同练习用概括的方法,把两段并成一段写。

五、想象练说:假如大瀑布有生命,他会说些什么?与生活链接,联系生活中的记忆说一段话。

纵观全课,陈老师课特点和优点是很突出的。全课立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把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学习的吸纳内化,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理解——外化,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了综合的锻炼和成长。这样的结合,也有效地统一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样的结合,是以工具性的外在表现为本,以人文性的内在存在为灵魂的融合,利于廓清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在工具性人文性上认识模糊摇摆不停的种种误区,比如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常常偏于一隅,莫衷一是。在强调提升人文素养时则重在人文性熏陶,在强调基础积累时则重在工具性习,殊不知两者本来是融为一体的,不可人为剥离。

立足语言应用,把理解和表达,内化和外化结合起来,更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上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各抒己见的自由。它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阅读体验,思考和发现, 畅所欲言,各得其所。

陈老师课遗憾和缺陷也是明显的我认为最大的缺陷是整节课教学显得比较平,没有波澜起伏,因此也缺少更多的生气和活力这集中表现在课堂上,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包括学习的要求和提问上,缺乏足够的挑战,思维的挑战。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第一板块的用关联词练说,第二板块的说画面,都没有难度,谁都能说。问题在于该怎么说好,没有具体的要求。即便是第四板块老师提出的挑战要求,写法的区别也一望而知,没有多少思维价值。而对4、5两段的合并概括,本来可以有一定的挑战性,而陈老师又用一个很容易的填空式练习来帮助学生完成,这在有点低估了六年级孩子的智商。我想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给予孩子一些方法的提示,例如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关键词语来概括,让学生自主习练,获得体验和锻炼。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其实文中也有不少具有挑战价值的语言。例如文中关于大瀑布的雄伟壮观一段的描写,便很值得学生思考。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这段文字,并设问一下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如果缺乏充分的思考,学生很可能读得慷慨激昂,赞誉有加,但如果仔细读一读第一句:“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问一问学生有没有重要的发现,——从“曾经”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引入文本的阅读朗读体验,就有了挑战。如果学生真能领悟到这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是昔日的辉煌,消失的美丽时,他也会真正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怀念,在阅读和朗读中获得求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此外,在学生的表达习练中,要善于倾听和指导,努力帮助学生把语言表达得更干净、规范、准确。举一个小例子,学生在想象瀑布说话时,有三位学生连续用了“人类们”这个词,这是明显错误的表达,应该及时纠正——换成“人类啊”,而“人类”是绝不能加“们”的。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王中敏)

 

从不同角度“用教材教”

——评陈建先《大瀑布的葬礼》

《大瀑布的葬礼》一文入选人教版教材是作为略读课文进行教学的,入选苏教版教材则是作为精读课文,课题为《特殊的葬礼》。陈建先老师今天执教《大瀑布的葬礼》一课,定位为精读课文教学。这是一篇内容有争议的课文,现行版本的教材已经没有这篇文章,因此陈老师没有关注文章的表达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表达形式进行研究。课文的价值是表达形式,正是陈老师统领课堂设计与呈现策略的思考点。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陈老师如何从不同角度“用教材教”,落实对表达形式的研究的?

一是教学导入有个性。

陈老师的教学导入开门见山。老师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针对课题说一说大瀑布消失的原因,要求用上“因为……所以……”。学生选取课文中的内容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因为瀑布上游建了水电站,所以大瀑布消失了。”“因为工厂用水无节制,森林被砍伐,水土大量流失,所以大瀑布消失了。”……在此同时,老师再让学生用上关联词“如果……就……”归纳课文内容。“如果没有建水电站,工厂用水节制,水土不流失,大瀑布就不会消失。”……两组关联词一组是因果关系,因果逻辑该怎么说?一组是假设关系,假设逻辑又该怎样表达?两组关联词归纳都是聚焦表达形式,这既是预习检查,又是对学生进行逻辑训练。两组关联词对比说,又间接地促使了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深刻,促使学生的思辨能力逐渐提高。

二是始终抓住关键词。

通过教学导入环节,学生把课文浓缩成了两幅图:雄伟壮观图和奄奄一息图。整节课老师牢牢抓住这两个写大瀑布“生前”和“生后”的关键词,来统领表达特点:学生交流对比“落地撞开万朵莲花”,体验水花落地的美妙和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描写生动形象,关注课文大量运用对比等修辞的描写技巧;课文有从正面描写的角度,也有“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等侧面描写,烘托出大瀑布的不同形象。当然,老师还引导学生关注具体、概括的描写策略。聚焦关键词,重点研究表达的形式。

同时,老师非常注重朗读,让学生用朗读表达出大瀑布“雄伟壮观”和“奄奄一息”的形象。

三是走读写一体之道。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陈老师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如第4、5段写大瀑布的雄伟壮观,老师安排学生改写内容的环节:“原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                。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     的巨大水帘面前     ”把两段内容合并为一段,概括写大瀑布的雄伟壮观,要兼顾正面和侧面描写。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当学生看到“奄奄一息”的大瀑布时,学生的感受是凄惨、凄凉、悲惨,老师及时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大瀑布如果会开口说话,会说些什么?用上关联词。”学生的交流真实、鲜活。

《大瀑布的消失》课文因内容有争议,像消失的大瀑布一样,课文也消失了。这节课把握育人的目标“用教材教”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告诉六年级的学生因此文章的表达内容有争议,以致课文连同消失的大瀑布一样已经不再出现在教材中了。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沈小玲)

 

让学生徜徉在“语用”的美境之中

——陈建先老师《大瀑布的葬礼》赏析

早就在报刊杂志上认识陈建先老师,但听他的课还是头一回。《大瀑布的葬礼》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现已更换为《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陈老师执教《大瀑布的葬礼》,将其作为精读课文处理,借助课文这个例子,搭建了多个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训练阅读与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个课堂教学线条清晰,训练扎实,充满了活力。具体讲,有如下三个突出之处。

凭借文本,指导理解与概括

陈老师在本节课中较好地处理了课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始终把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尤其在指导理解与概括两方面做足了功夫。

第一,运用句式,引导学生梳理结构,概括内容。《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内容之间蕴含了多处的因果关系,陈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特点,一开篇就让学生浏览课文,发现课文中前后联系的内容,运用“因为……所以……”这一句式说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用较为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课文内容,形象地揭示出课文的内在关系,为精读感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概括画面特点。课文生动描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的壮观美景和枯竭时的情景。陈老师在精读教学之始,就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想象出关于瀑布的两个画面,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的能力。然后陈老师引导学生用 “雄伟壮观”与“奄奄一息”概括出画面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激起学生强列的情感,使画面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心中,也培养了学生把书读薄的能力。

第三,紧扣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教者主要引导学生精读描述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的壮观美景与枯竭时的情境。在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的壮观美景”的过程中,教者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抓住“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万朵莲花”等词语进行品析、咀嚼,体会瀑布的水速、流量,以及从天而降的恢宏气势。教者在旁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指导与语言渲染,并结合音乐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字的深处,使学生沉浸在作品中边读边想象,体会“壮观”之所在。这样的教学是真正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内容,进而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第四,引导学生归并段落。《大瀑布的葬礼》在描述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的壮观美景与枯竭时情景时,都采取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陈老师针对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的壮观景象”的段落与“描述游客感受”的段落,合并为一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概括,陈老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先启发学生在归并时要抓住主要内容与特点;接着,出示一道填空题:

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                   ,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气势更是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       的巨大水帘面前       

陈老师让学生动笔填写后交流汇报,有了这个支架,学生概括起来就变得容易。再接着,教者出示已填空的课件让学生朗读;最后再出示有空白的填空题让学生记忆诵读。如此的过程,既是一个概括的训练,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感悟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之景象,学习作者描写方法的过程。

巧用文本,训练表达

陈老师本节课的第二个特色就是巧用文本,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其中口头表达的训练尤为突出。教者这样做,旨在寓内容的理解于语言运用之实践之中,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首先,如上文已述的,让学生运用句式说内容。在一部分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述了课文的内在联系后,陈老师要求学生更换句式进行口述,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在随后多处的口头表达过程中,教师不仅重视在简洁方面予以引导纠正,而且也都强调关联词语的运用。

其次,在教学塞特凯达斯瀑布枯竭时情景的段落时,陈老师运用了“图画相照,训练言说”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者先出示瀑布枯竭时情景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突出瀑布奄奄一息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的描写,通过个别朗读、全班默读,并要求学生在心中想象画面,形成内心视像,以加深印象。这里,教者较好地运用了图像化的阅读策略,当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让学生化身为瀑布,以瀑布的口吻来述说心境,表达意愿与希望。这样转换角色的表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进一步促进对课文内涵的感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表述的能力。这样的过程表面上是得言,实际也是学生情的宣泄与意之流露!

最后,陈老师运用联结的策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说社会生活中破坏环境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教者既引导学生反映事实现象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希望或发出倡议。角度的不时变换,显得有些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表达的顺畅。建议教者或删此环节,将精力集中文本某一表达方式的学习;或修改本环节,让学生相对集中于某个角度进行表达,或有层次地进行表达,以进一步提高表达的效果。

三、紧扣文本,感悟写法

紧扣文本,感悟写法是陈老师这节课的第三个特色。阅读教学不能把眼光只盯住课文内容,而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内容的同时,注重对文本表达形式进行学习,已成为小语界的共识。同时,这也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关精神的需要。陈建先老师在本节课中,始终坚持将学生的言语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培养语文素养。在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训练阅读与表达的过程中,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表达上的特点。比如:引导学生从描写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美景中,抓住“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等句子,领悟课文是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刻画。又如:引导学生从写“描写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的美景与枯竭时的状况中,感悟到作者是运用了对比的描写手法,以突出二者的变化之大,增强文章的说法力。再如,将课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美景”的段落与“写游客感受”的段落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表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最后,教者还通过引导学生将课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先前美景”的段落与写“游客的感受”的段落进行归并,然后与原文对照,使得学生体会概括写与具体写的区别,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可以说,陈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表达方式方面应该是做得很扎实的。但笔者以为,在学习表达方式时,也要注意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何更准确捕捉文本表达形式的最突出特点,相对集中地进行训练,让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

当然,陈老师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方面;在引导启发、热情鼓励、准确点评等方面;在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指导学生运用浏览批注等阅读策略方法方面,以及教学机智等方面也是做得很好的,鉴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

(福建省特级教师 陈宝铝)

因体而教  以学定教

——听赵志祥老师执教《渔歌子》有感

词,诗歌的一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征: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赵老师执教的《渔歌子》这首词,人教版教材是把它编排在四年级下册的,也有其他版本教材编排在六年级的。面对在四年级就已经学过《渔歌子》的六年级学生,赵老师教什么?怎么教?

、依照文体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文体是人们对文章作品内在规律、特质的一种认识和总结,写作者需遵循它们进行写作,阅读者也需要依循这些规则进行阅读,离开了对体裁的认知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读写行为。所以,一接触课文,我们需要对文本体式作最初的判断,辨别它属于哪一类文体,以便沿着常见思路、常规模式去思考探求,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思考“这一类”文体共有的教学价值。有了对文本体式的最初判断,有了这一类文体共有的教学价值,我们还需要遵循文本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细读文本,发现这一篇文章的特质,思考“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

《渔歌子》是唐代张志和的一首词。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签,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个角度看赵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适宜的。因为学生在四年级学过这首词,大体的意思基本了解、描述的画面大概清楚、诗人的情感初步体会。所以课堂中没有问:这首词写了什么?这画面中有哪些景色呀?而是问:从这首词描绘的画面中,你能看到什么美丽的色彩?还能听到怎样悦耳的声音?看到哪些动态?哪些静态?仅仅是写景而写景吗?渗透的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在此基础上,赵老师引导学生从感受意象意境入手,在分析意象的选择、赋形、着色中体会其中的韵味,从意象的组合、意境的营造中体会境界的高低和作者匠心。从课标要求看,教这些内容似乎要求拔高了。但对于即将进入初中的孩子来说,做点过渡,做点渗透,完全是可行的。事实证明,这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是相当高的。

、顺应学情需要,选择教学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曾说过: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

小学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一是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领会诗歌的意境;二是体会诗人情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感染。三是熟读成诵。这样的教学遵循了诗歌阅读由“言”及“象”,由“象”及“境”,由“境”悟“意”的过程。

赵老师执教《渔歌子》,选择的教学策略是恰当的,符合学情需要,顺应文体特征。请看看一下片段——

师:(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志和先生常年不回家,在外享受闲情逸致,哥哥劝他回家,他居然写了四首《渔歌子》表达自己不愿意回家的思想。哥哥也是个文人,就写了这样一首词来劝志和回家,志和不但不回家,又写了一首《渔歌子》来回应哥哥。这一回应不要紧,诞生了这首千古流传、千古传唱的名篇!

师:现在我就是志和先生的兄长——松龄哥,你们就是我的志和弟弟,咱们来个兄弟对话。弟弟呀——

生:哥哥呀!(师生一句一句地对读两首词)

师:哥哥的语气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某些字音延长了:“乐是风波——钓是闲——”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生模仿师的语气,用诵读方式,一句一句与师对读诗,师相机指导)

任何一个文本实际上都和别的文本有着某种关联,每一个文本都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作品的产生和作品的意义并不完全来自作者自己的创造,它还和别的作品和别的作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生读得很轻松读得很到位应该归功于互文阅读除此之外赵老师还通过互文比较抓住词眼“桃花流水”,体会到诗词表达的悠闲自在的意境。

(重庆市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王小毅)

 

儿童矗立心中  文化气息氤氲

——赵志祥老师《渔歌子》教学赏析

赵志祥老师是著名学者,高师。他执教的《渔歌子》一课,显示了他深厚的古诗文功底,显示了深深植根他心中的儿童情怀。他引领孩子在精美浩瀚的古诗文宝库中穿梭徜徉,使我们看到了古诗文教学的理想课堂愿景,给人以深深的震撼与启迪。

一、立足儿童,依学定教

《渔歌子》一词,学生已非常熟悉,能读会说会背。在此学情状况下,教什么?赵老师心中装着学生,学生会的一概不讲,而是在此基础上依着学生的反馈不断寻找新的学习点,新的生长点。

1.有声有色。词的意思,词中景物,词的画面学生已了然,赵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探究看到了什么色彩?尤其是探究听到什么声音,学生发现、想象:听到了水哗哗声,雨沙沙声,鱼游声,鹭扑腾声……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生动画面。

2.另外的四首《渔歌子》。张志和一留下9首诗词,其中五首为《渔歌子》,在学完课文后,本想拓展学习另外4首,不料,该班学生信心满满说已学过,且意思也理解,还基本能背诵。怎么办?用赵老师话说,都会了,我考考大家,看能否挑出一点蛛丝马迹,一点瑕疵?果然,学生只是在读音方面有些不够规范,如“著”应读去声,“渔父”的“父”应读第三声,“钓车子”的“子”不读轻声,“已胜攀”的“胜”应读第一声等,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3.兄弟对词,吟诵吟唱。对于哥哥张松岭与张志和的和词。意思与情境学生已了然,有什么可教?赵老师巧妙捕捉学生的未知点。先是兄弟对答,诸如“贤弟呀”学生答得不切,教师引导“兄长呀”等;接着引导、模仿进行原汁原味的吟诵对答,进行原汁原味的吟唱实践,在赵老师字正腔圆的示范引领下,学生学得入情入境,兴致盎然,在浓浓的文化熏陶感染下,在吟诵吟唱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二、与生“抬杠”,引导深思

用赵老师自己的话说,课题应当是“好玩”的——“向东先要转头西,见到鸡毛就是鸡,温水青蛙滋味好,装猫变狗见端倪”,故意与学生抬杠是赵老师有独特教学法宝。当探究《渔歌子》的动静问题时,流水的动,风雨的动,游鱼的动,自然是没有疑义的。而关于静,学生的山是静的,坐是静的,赵老师开始“抬杠”了,山上的树不是无时无刻在生长吗?山上飞虫走兽难道不是在活动吗?你坐住的时候难道一点儿没有动?坐不是个动词?等等,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深层次感悟,动静是辩证的,是相对的。这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融合,相得益彰,并让学生记录下来,使教学上了一个境地。 

三、精当讲解,引向高阶。

对学生未知的领域,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让学生永远未知。如何处理,赵老师的做法颇为有益。

1.关于“意象”。山水花草,虫鱼鸟兽并非实指,真指,这是学生的未知点,如果一真提问,茫然探究,一定费时低效,赵老师深谙此理,干脆利落,精当讲解,此为“意象”,多个的意象可形成意象群等,学生迅速获得新知。

2.关于“词眼”。《渔歌子》的词眼较难,学生总是把握不了,赵老师旁征博引了李白的《山在答问》,陶渊明的《桃花园记》,对桃花、流水的意象、寓意进行了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感悟了《渔歌子》的词眼,学生的收获看得见,教学向着高阶思维的层次迈进。

最后,赵老师依据该班学情,把教学引向更高层次,勾连了《江雪》的古代读法,勾连了《离骚》《庄子》《道德经》《元真子》,勾连了同样写垂钓有冬有春,有得意、闲适、逍遥,有失意、孤寂、坚毅等,让学的信心满满,“学识渊博”的孩子“铩羽而归”。

有时,适当的铩羽而归与满载而归有着同样的价值与意义。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肖俊宇)

 

课的精彩到底来之哪里?

——观赵志祥老师《渔歌子》一课有感

两节课,80分钟,《渔歌子》的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但是,作为观课者的我,依然沉浸在课的一幕幕当中……

课的精彩到底来之哪里?沉浸的缘由便是对这个问题的一遍又一遍追问。

不得不说,赵老师的课,让我终于有了答案。

答案是什么呢?不一样。

不一样的“口才”是精彩的先决条件。不能不说,赵老师的口才是一流的,说他不亚于相声演员一点也不为过。字正腔圆、自然顺畅不说,还很有“笑果”和思辨性。特别是思辨性。你看,课始的那番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说“对”也不是,说“错”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课中对学生回答的质疑(譬如动态与静态),也是让学生肯定自己不是,否定自己也不是。驾驭课堂有许多策略,但教师的“言语智慧”不能不说是重要策略,就像鼓励学生,其实最好的鼓励方法还是言语,而不是那些所谓物质之类的“这个那个”。 言语(尤其是教师的话语——说什么和怎么说)是课堂的生命。

不一样的“文才”是精彩的关键所在。这里的文才指的是对所教内容的熟悉和把握。看过很多公开课,包括像千课万人这样的高大上的展示观摩活动,很少见到有执教古诗词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教师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不多或了解不够。就这一点说,赵老师的“选课”(选词来上),便让人钦佩。当然,这完全基于赵老师的文才。首先是基于“文”的熟悉。这个“文”,就是文本,即《渔歌子》。比如,《渔歌子》这首词的“词眼”,如果对这首词不熟悉、不了解,你会觉得是“桃花流水”吗?再比如,不知道“渔歌子”的“子”是“曲”的意思,你会在课堂上设计“唱”的环节吗?当然,还包括对作者创作这首词的背景的了解。其次是基于“类”的熟悉。赵老师是怎样通晓这个“类”的?他是沿着从文本本身到作者、从作者到作者的相关作品、从作者的相关作品到他哥哥的作品、从他哥哥的作品到《道德经》、《庄子》、《元真子》以及屈再到原的《离骚》这条线来的。这从“从……到……”的贯串,可以看出,赵老师对张志和的这“类”词是非常通晓的。第三是基于“体”的熟悉。也就是词这一文体(题材)。比如,对“意象”、“意象群”的解读和剖析,包括在课后3分钟的说课中提到的“诗语品读、诗美鉴赏、诗心探幽、诗道寻踪”教学构想,都说明赵老师是真懂词(诗)的。这样的文才功底,奠定了赵老师驾驭诗词教学及诗词教学课堂的基础。

不一样的“智才”是精彩的核心要素。“知道”并不等于就能极致发挥。极致发挥必得有“智才”相伴相随。这里,我更愿意把“智才”解释为“有智慧的才能”,而不是“既有智又有才”。赵老师的“有智慧”体现在哪?从《渔歌子》看,至少有三:1.不一样的教学切入点。就像他自己说,一般的教学都会问学生看到了哪些画面,而他却另辟蹊径。这就是他所谓的几个代表六年级学生水平的问题:在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绚丽的色彩?在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悦耳的声音?看到了哪些动态的?能找到静态的吗?难道作者就是为写景而写景吗?2.不一样的教学生成点。课堂上有许多生成点都非常精彩,这里,我这里只想说两点。一是“意象”及《渔歌子》这首词的“意象究竟是什么”的探讨。教师通过对张志及其第二词的补充、对陶渊明相关资料的拓展和词人背景资料(张志和其人)的了解,降低学习难度,减缓认知坡度;二是在了解词的由来之后的有层次的师生对读对唱(“弟弟呀”“哥哥呀”“贤弟呀”“兄长呀”……),这个生成集背诵、理解、欣赏、情感升华和难点突破于一体,是既具有趣有效、又具高质高贵的教学板块。3.不一样的教学生发点。这就是课尾的由词到图(张志和的《渔歌子》、柳宗元的《江雪》)、由图到意(张志和:得意、闲适、逍遥,柳宗元:失意、孤寂、坚毅)、由意到“迷”(如,对于垂钓,为什么一个选在春季,一个选在冬季)和由迷到“家”(道家、儒家)的生发,由此把学生由学张志和的一首词带往诗词文化的高地。除此之外,还有课中的时时不忘引导学生用哲学(辩证)的态度和方式思考问题的做法,都充分体现了赵老师的课堂之“智”。

由此想到,精彩的课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没有教师的多才多艺多智,精彩恐怕只能停留在“理想状态”。当然,课精彩并不等于课完美。比如,一节课到底能够承载多少?换句话说,古诗词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是让他们知道得越多越好,甚至,是不是什么都必须让他们知道?

感谢赵老师,让我在他的课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浙江省常山县小学语文教研员 章师亚

 

让儿童亲历学习古典诗词的三重境界

——关于赵志祥老师的《渔歌子

我们知道,深度阅读体验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赵志祥老师的古典文学功底自不必说,他今天执教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七言诗渔歌子》是一堂大开大合的课,带领学生亲历了学习古典诗词的三重境界。

一、读准读通,把古典诗词读成一幅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赵老师既遵循了古典诗词教学要读准、读读懂的一般规律,又非常关注段特点,帮助学生获得新的增长点赵老师先让学生课题,再读课文检查是否准字读通句子,扫清障碍。紧接着,引导学生图说诗句,通过把诗句与图意联系一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诗中有画,画中有的学习经验学生“你从这美丽的画面中看到哪些绚丽的色彩?学生说“看到啦”:“出自“白鹭”;“青”出自青箬笠看到“绿”出自绿蓑衣。老师又问:你从美丽的画面中听到了哪些悦耳的声音?学生说:流水的叮咚声,风细雨的沙沙声,游动的声音,白鹭扑动翅膀的声音学生展开想象,把文读得有声有色。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动态描写和态描写,说说“哪些是动态的景色。学生发白鹭飞、细雨、流水鳜鱼游动是动态的。又问学生你看到哪些静态的景色学生说“山是静态的。老师先让同意举手,再引导“西塞山没有树?要不要生长?山上有没有野兽小虫要不要飞再一次回扣题:现在你认为西塞山是静态的还是态的?学生有犹豫了,赵老顺势诗文里还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比较渔翁教室里自己“坐。此时学生的受和表达是惊人的:“我认为西塞山是静态的。因为有白鹭在飞,对于白鹭来说西塞山是静态的。”赵志祥老师诱导学生的功夫是一流的,他用“向东先转西”的方式把深刻的哲思变为学生自己的认识。老师小结:“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静的交错在一起,动中有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至此,赵老师带领学生把渔歌子》读成了一幅画,一幅有声有色、动静交错的画,对这首诗的理解处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

二、读象读意,走进古典诗词的意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难道作者闲得无聊,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吗?他在干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意味着教学开始转向,往认识事物的第二阶段迈进。在学生明白借景抒情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意象”。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建构“意象”的概念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赵老师大大方方地教。先讲,在一首诗词或者当中,作者常常会从大自然中精心挑选一些景色,赋予它们自己独特的情感,并加上非常理性的思考。这些景物里,山不再,水也不叫水,花鸟虫鱼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意思。这样的景物叫”。再讲,何“意”呢“象”乃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各种各样的事物。“意”就是作者或诗人给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加上自己主观的情感、理性的思考,并把它们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借些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就有了意象,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群,组成了意象群最后,引导学生寻找诗眼,拓展阅读的《山中问答和陶明的桃花源记,把一个个景物读成一个个意象,渔歌子》的学习进入了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三、读人读世,体验学习古典诗词的意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堂课的朗读是非常出彩的。赵老师既让学生聊自己知道的张志和,也与学生聊他们不知道的张志和,从张志和的生平、道号到张志和的父亲、兄长,知道张志和写了5首渔歌子》,还知道张志和与兄长互和渔歌子》。课堂上,师生对和着读,表演着读,吟诵着读,拓展着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受力越来越强,甚至能把没有标点的横版道德经》《庄周梦蝶》《渔父读得滋滋有味。透过课堂,“素养”一词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其实,通过语调、韵律、节奏体味诗文的情感本就是古典诗词教学的应有之义。渔歌子》的教学进入了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让儿童于大开大合中亲历学习古典诗词的三重境界,美哉,乐哉!

(重庆市大渡口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瞿涛)

 

课堂的主人  语文的主人

——听著名特级教师孙双薛法根《黄河的主人》有感

因为有主持会议的任务,听课不及以往专心;因为时间太紧张,思考不及以往深入。简单说说自己非常粗浅的感受。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河上的羊皮筏子和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薛法根老师的这节课亦如散文,形散神聚。

我印象最深的是,薛法根老师充分利用文中三个典型的语言现象,引导孩子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实现了语言经验与精神成长的同构共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精彩的语用片段。

语言现象之一:

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师:羊皮筏子有多大我们来体验一下。

(请了12对学生站起来)

师:大概有这么大。大不大?

生:大。

师:我们感觉很大,可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大不大?

生:小。

师:作者怎么把羊皮筏子写小的?秘密在哪里?

生:加上“也只有……”“却有”“而且……还……”,就把羊皮筏子变小了。

师:这就是语言的魔力。谁来朗读。

师:看你会不会用。比如说给你五千元多吧?

生:多。

师:你怎么把它写少?用上 也只有……”“却有”“而且……还……”

生:我每个月也只有五千多元吧,却要养活一家十口人,而且还要换房贷。

师:学语言要学习语言的魔力。

语言现象之二: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师:乘客的表现如何?

生:谈笑风生,神情从容。

师:乘客为什么这样表现?

生:艄公让大家觉得靠得住。

师:你从哪些词看出艄公靠得住

生: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师:看看水势,遇到哪些困难?

      巨浪,      激流,      漩涡,      暗礁

    师:如果你是艄公,遇到这些困难会怎么做?用上不同的动词。

生:这位艄公时而让过巨浪,时而冲过激流,时而绕过漩涡,时而避开暗礁,大胆的破浪前行。

师:这叫勇敢,这叫智慧,这叫镇静,这叫机敏。这样艄公才让乘客觉得可靠,所以乘客才谈笑风生,神情从容。

语言现象之三: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师:课文中说他“凭着…………,……和……”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们凭什么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勤学和苦练;博览群书和善于思考;积极地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善于运用……

师: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我们凭着勤学与苦练  取长和补短,胜不骄败不馁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前行。

一般来说,诗歌语言的着力点在词语——推敲词语,散文语言的着力点在句子——锤炼句子,小说的着力点更多在谋篇——结构全篇。这节课上,薛老师正是紧紧抓住看似普通的句子,引导孩子阅读散文,品味作者的独特体验。

听到最后,心中想到的就一句话:薛老师不愧是课堂的主人,语文的主人。

(重庆市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王小毅)

 

点拨的课堂  自主的感悟

  ——薛法根老师《黄河的主人》教学赏析

多次听薛法根老师上课,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朴实、扎实。今天的课给人的这点印象更甚。今天的课没有课件,没有音乐,甚至由于疏忽,在课始时学生连教材也没有(后来临时复印),薛老师几乎用“裸上”的方式,演绎了精彩课堂。其精彩主要体现在——

一、让学生成为捕捉信息的主人

《黄河的主人》涉及到多方信息,形成较为复杂的关系,在薛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很快捕捉到了主要信息:黄河(险)——筏子(小)——艄公(稳)——我(惊骇)——乘客(谈笑),很快捕捉到了这些角色的状况、特点。捕捉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是进一步学习的抓手。学生在快速的阅读、迅疾的思考中习得了捕捉梳信息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让学生成为言语实践的主人

潜心阅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本课的致力追求。

1.感悟黄河之险。让学生捕捉描写黄河的“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等8个词语,感受黄河的气势、壮观,与孩子一同把黄河特点总结归纳为:巨浪、激流、漩涡、暗礁,从而自主感受黄河的险。

2.感悟筏子之小。筏子如何小,作者如何写出小?薛老师精准地引导聚集“也只有”“却有”“而且,还……”等,不仅如此,还让学生试着以5千元为例,说出五千元的“少”,学生恰当地运用上“只有”“却……”“还要还房贷”等,学生个个成为语言表达的实践者。

三、让学生成为朗读实践的主人

朗读如何引导?薛老师可谓颇具匠心,形式多样,着力把学生带入情境,如想象乘客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的情景,学生渐入佳境,逐步感悟,最终成为入情入境的朗读者。

四、让学生成为学习写作的主人

在薛老师的相机无痕引导下,学生深刻感悟了写筏子由远而近的写作的顺序,深刻感悟了“我”的惊骇,艄公的沉着,乘客的谈笑风生之妙秘;深刻感悟了侧面衬托的表达秘籍;又通过艄公可能遇到什么险境,又是如何战胜等的语言表达,使学生成为了语言感悟、语言表达的践行者。

再好的课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如果说这课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再琢磨的话,一是课堂上教师问题偏多,文章的整体感有所削弱;二是由黄河的主人拓展到如何学习的主人,如何做生活的主人用了近15分钟,花费过多。艄公的本领高,学生说“很牛B”,如何引导也值得商榷。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肖俊宇)

【上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6日互动短信 【下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5日互动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