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应龙:《找次品》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7-15

  • 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

                   ——《找次品》


    课前慎思

    “找次品问题”是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细分为许多类型,有的类型解决起来相当复杂。《找次品》一般安排在五年级下册,是选择了比较简单的一类作为例题,即“若干个外表完全相同的零件,已知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重一些(或者轻一些)。使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这样的课不好上,常常是草草收兵。

    一、存在问题是什么?

    第一,目标太多。这节课综合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活动,再加上其内在规律的隐蔽性,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一头雾水,教师也被绕得头昏脑涨。最惨的是一节课就想让学生体会优化策略、记录推理过程,懂得化归思想,进而形成统计表格、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第二,心太急。这节课可以讲的内容很多,小学生该学些什么?优化的策略,将待测物品分成三份去称,是最主要的吗?应该直奔这一主题而去吗?太直接,太功利,一定会缺失了情趣,少了沿途的风景。

    第三,不甚明了。有的讲课老师对“找次品问题”的思想方法说不清道不明,只知道“分3份”,进一步的知道“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有的老师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二、这节课有难度,难度在哪?

    难在理解题意?如果开始不出示“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还难吗?“至少”和“最少”是有区别的,“至少”包含了“最少”,比“最少”多的也行。但在这类题目中,用“最少”行吗?是否不伤害这道题的价值?

    难在图示表达?图示表达怕不是这一教学内容主要要去关照的,是否“随风潜入夜”就好?图示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图示比较好?是93,3,31,1,1),还是2015年启用的新版教材上的?

     

    难在逻辑推理?学生要经历一系列严谨而缜密的推理过程,需要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这可能是学生未曾经历的。因为原来解决问题,一般只需要一步、两步,现在有七步、八步之多。“花开两朵,先表一枝”的分类讨论,也是学生初次邂逅。

    三、需要推敲的是什么?

    我思考操作的价值——

    这节课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吗?需要实物天平吗?需要模拟天平吗?新版教材上的活动有价值吗?

    这对于没有见过天平,身边又没有天平的学生无疑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理解天平原理。这对于见过天平的学生,是不是对天平原理也是进一步地明晰?

    但如果真用天平来称,会不会因为天平的质量、实验的误差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教学时间的耗费以及实验结果的不准确,反而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苏振希.抓住数学本质,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小学教学设计》.20126

    这节课是用天平“称次品”还是用天平原理“找次品”?天平在这节课中,是不是以一种抽象的数学化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更好?因为一旦拿一架实物的“天平”进行试验,就不会出现“如果平衡......那么”“如果不平衡......那么”的情况,而只会出现其中的一种。(丁国忠.浅谈“找次品问题”中多维目标的落实.《小学数学教师》.2011,(1-2))

    磁珠、数字卡片、扑克牌都是很好的学具,有这些“道具”拿在手上,学生更容易“入戏”,那么还有没有可能存在更好的学具?

    我思考待测物品的数量——

    要积累“找次品”的活动经验,一定是多次“找次品”,那么待测物品的数量该以怎样的次序出现?大家研究中,待测物品的数是2,3,5,8,9....为什么没有4,6,7

    一位老师开课提出在“2187瓶中有1瓶是次品”的问题,让学生猜测,然后3瓶、5瓶、9瓶、27瓶地研究,最后解决从2187瓶中找1瓶次品,只要7次,进而感慨“数学思考的魅力”,确实漂亮!但是,先繁后简再繁的教学结构是否让本已不堪重负的《找次品》雪上加霜?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否不要翻来覆去,而是抓住一个简单的,好好回味、咀嚼,品悟出其中的奥妙,这样更利于“并不玲珑”的学生接受?因为把“找次品”编入了普通教材,就不再是“数学精英们”的游戏了,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小燕子。让孩子们都能喜欢,是值得追求的。

    不少课都是从3瓶中有一个次品开始研究的,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不研究2瓶中有一个次品?没有价值吗?只怕是没有联系起来思考。

    不少课是“3598”的次序,自有存在的道理,但总觉得不美,给人凌乱的感觉。是否“3589”,更有序,更舒服?为什么要躲“8”呢?天平有左右两个托盘,分成2份找次品是不是最自然、最朴素的思考?2015年启用的新版教材例2就是“8个零件中有1个是次品”,编者是怎么思考的呢?可惜的是我现在还看不到新版教材配套的教参。

    我思考教学目标——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用心观摩了10多节《找次品》的现场课,竭泽而渔地搜索60多篇有关《找次品》的文章之后,我制订的《找次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会“一分为三”地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会用“如果...那么”“接下来中找”数学地思维。

    发展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环节

    2个中有1个次品

    表演

    画图

     

    2. 3个中有1个次品

    画图,“如果...那么”

    回头

     

    3. 4个中有1个次品

    指名回答,记录

    开放。“接下来中找”

     

    4.8个中有1个次品

    指名回答,记录

     

    5. 9个中有1个次品

    都尝试,记录,请称2次的汇报

    再回头:8个中有1个次品,能不能也称2次?

    小结

     

    6. 81个中有1个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

    机动:26

     

    7. 总结全课,提出问题

    总结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千金难买回头看,看到你以前没看到的,你就进步了。

     

  • 【上一篇】唐彩斌:《植树问题》 【下一篇】刘伟男:《长方体的认识》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