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的圆舞曲
教材分析
《跳圆舞曲的小猫》管弦乐曲。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R·安德森作曲。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美丽的圆舞曲。乐曲具有拟人化与写实的特点,为三部曲式(A+B+A1),四小节的引子,好似一个自豪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场”,预备翩翩起舞;A段主题旋律美丽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增加了乐曲的诙谐情趣和突出了主题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性格。B段旋律欢快活泼,音乐一气呵成,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用木管乐器主奏。它描绘小猫越跳越兴奋,在快速地转,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猫的叫声,似乎时刻提醒着欣赏者:这是小猫在跳舞。尤为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忽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动,音乐用了一连串的上行音忽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逃离了舞场,巧妙地结束了全曲。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小猫的圆舞曲》,感受作品诙谐有趣的音乐情绪,并能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听辨乐曲中小猫的叫声等,能在反复聆听中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3.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与感受,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1.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
2.能在乐曲中听辨小猫的叫声及其变化,并能随着音乐一起演奏。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小猫头饰、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肖邦的《小猫圆舞曲》
1、认真欣赏音乐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主要内容。
2、揭示乐曲是由著名作曲家肖邦创作的《小猫圆舞曲》。引导学生结合音乐想象小猫的形象。
二、欣赏音乐主题,初步感受乐曲内容。
1、初听音乐主题,学生自由想象,这段音乐适合表现什么动物?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出来。
2、这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专门为孩子写的管弦乐曲。老师用歌声告诉学生:
小猫跳舞,喵——,喵——,
跳跳跳,跳跳,跳,跳圆舞曲。
3、原来,这也是一只会跳圆舞曲的小猫,曲名叫《小猫的圆舞曲》。
4、你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圆舞曲。
总结:圆舞曲是三拍子的舞蹈。因为舞蹈时,两个人成对旋转而得名。
5、师生合作在音乐声中跳一跳,用动作感受圆舞曲的韵律。
三、欣赏第一乐段
(一)a乐段欣赏
1、小猫可喜欢跳圆舞曲了。它们为自己准备了漂亮的礼服。有一些心急的小猫已经迫不及待地钻到礼服里面了。我们寻着猫叫来找一找,哪几件礼服里面藏着小猫?。
2、哪几次的猫叫是连在一起的?(调整猫头的位置)
3、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表演,你们听听,我加在哪里?(换大猫头)
4、你们看到大一点的猫头可以把声音叫得强一些,小一点的猫头就把声音叫弱一点,我们再来试一试。
5、师生接龙演唱。
(二)比较欣赏a’乐段
1、小猫又跳了一次圆舞曲。你们听一听,小猫的叫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多了,还是少了?少了哪几次?(贴猫头)
2、小猫的叫声变成了什么声音?如果这个动作请帅气的男小猫来表现,可以用什么动作呢?
3、看图形谱分角色完整表现。
四、欣赏全曲
1、现在,我们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听一听小猫的叫声出现在音乐的前面、后面、还是中间?
2、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首乐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差不多,第二部分区别比较大。
3、我们再来听听第三部分,和哪一遍的猫叫相同呢?
五、欣赏B乐段
1、从这张图形谱上,我们可以看出音乐一共有四句,四句一样长吗?
总结:1、2、3行一共有12拍,第4行10拍。
2、选择打击乐器演奏、表演。
3、师生合作演奏。
绿色圆圈:起立
红色圆圈:敲铃鼓的动作
蓝色小点:圆舞曲旋转的动作,注意乐句有长短的变化。
六、欣赏尾声
1、小猫越跳越高兴,突然来一个不速之客。谁呀?小猫怎么办的?
2、随音乐表演。(惊慌逃跑——听音乐——回位置坐下。)
七、欣赏全曲。
1、第一、第三乐段随小猫边跳,边唱。
2、第二段加入打击乐曲,分组表演。比一比哪一组最好?
3、最后尾声的时候一起逃跑,音乐结束坐下。
八、拓展延伸
1、很多作曲家都用音乐描绘过可爱的动物。法国作曲家圣桑写了很多首小动物的音乐收录在《动物狂欢节》组曲中。
2、你们来猜一猜,圣桑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我们用动作学一学。
3、音乐游戏:老师击鼓,鼓声停下,你就要坐下。我们音乐课当然要用音乐了。你听到小动物的音乐就要学这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音乐停止,你坐下。
作者:黄美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著名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