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崧舟:《爸爸的花儿落了》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9-08-29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简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快速默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了解题目的双关意义,初步感受“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的表达特点。

    3.在梳理故事内容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 感受课文朴素真挚的语言风格,把握爸爸的人物形象,领悟爸爸对“我”成长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梳理故事内容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朴素真挚的语言风格,把握爸爸的人物形象,领悟爸爸对“我”成长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插叙与人物:从“爸爸的花儿”到“爸爸这个人”

    1. 初读题目,感受情味

    复沓引读课题,初步感受“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的情绪氛围。

    2. 选读插叙,走进爸爸

    逐一品读小说的三处插叙:爸爸临终前叮嘱“我”;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教“我”去寄钱。

    通过还原情境、置身场景、比价品评、移情想象等方式,把握爸爸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渗透“把自己‘摆’进去”这一小说阅读的基本态度和方式。

    3. 聚焦插叙,体会作用

    从整体角度梳理和浓缩小说的基本情节

    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假设对比等方式,聚焦“小说的插叙”这一语文核心知识。

    在此基础上,初步领会小说插叙在小说叙事上的最大优势和作用:自由。即插叙可以突破顺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自由地将不同时空点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嵌入顺叙的结构中,从而使小说内容更丰富、小说人物更饱满、小说节奏更跌宕。

    4. 重回插叙,强化体验

    重新回顾三个插叙片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感受插叙在塑造人物性格、丰富小说内涵上的作用。

    )插叙与主题:从“爸爸的花儿”到“英子的花儿”

    1. 走进英子,反思成长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情预设)

    ①“我”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这个片段来自小说的插叙。长长的六年时间里,“我”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一定会怎样做?谁给了英子这样一股闯劲?

    ②“我”每天早晨等待校工开校门

    这个片段也来自小说的插叙。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谁在要求“我”?怎么要求?爸爸的花儿开在了英子再也不迟到的习惯里。小说的插叙已经化作了英子生命的插叙。

    ③“我”独自去正金银行寄钱

    这个片段也来自小说的插叙。爸爸为什么要英子独自一人去寄钱?让自己独立,是生命的必修课。

    ④“我”独自去医院

    知道了爸爸去世这样的事,才12岁的英子本该嚎啕痛哭呀,可是,英子哭了吗?不但没有哭,相反却表现得非常镇定、非常安静,为什么?

    2. 运用插叙,促进成长 

    请学生把自己“摆”进去,你就是英子,在你独立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也有一些故事、一些片段、一些细节,已经化作了你生命的插叙,告慰爸爸的在天之灵。(学生练写插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合理想象,写一件自己成长的事儿。)

    请学生朗读自己的小练笔,教师随机理答。

    (三)板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

    自由

    小说的插叙

    生命的插叙

    独立

     

    作者:王崧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上一篇】冯星星:《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 【下一篇】薛法根:《半截蜡烛》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