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远利《毛主席在花山》示范课赏析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7-11-13

  • 弹奏对话音符    唱响一出好戏

    ——评赵远利老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毛主席在花山》


    聆听了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特级教师远利老师执教的《毛主席在花山》一课,课堂教学演绎有画面感、有戏剧感、有真实感,引人入胜,课堂教学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深度的对话,课堂生动,情境鲜活,基于文本,填补空白,深情演绎,让语文教学有趣得很。

    对话文本——结构层次巧把握

    梳理课文脉络,了解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情,赵老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同时培养了分析概括能力,是为一巧;让学生化身为导演,将文本变成剧本,将课文的精华处、浓缩处以戏剧化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是为二巧;概括课文中毛主席在花山的的三件事情之后,老师乘胜追击,引导学生探讨“三幕剧本”顺序是否可以调换。至此,让学生对课文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文本结构有了深层次的把握,对文章的脉络纹理有了清晰的认识,是为三巧。这“三巧”犹如三记响锤,擂响了本课教学的这一出好戏。

    对话人物——形象特征巧感悟

    好戏开锣,主角登场。课文中的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赵老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三次不同深度的对话。这三次对话好比“长江三叠浪”,层层深入,步步高升。

    “三幕剧本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是学生初读文本后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把握,是为“一叠浪”;紧接着,赵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一问题,这是在引导学生对毛主席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随后的追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毛主席是这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品味人物内涵,归纳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是为“二叠浪”;最后,赵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概括、提升、引领,将学生思维真正引向深入,得出毛主席“关心群众 平易近人”这八个字的核心品质,是为“三叠浪”。

    在这一环节的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对毛主席形象的概括由最初的肤浅走向深刻,由散点式评价渐渐聚焦主要品质。赵老师的角色就是一只手。一只有力的“推手”。在这只手的助推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高度、学生思维的品质,犹如“三叠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对话细节——习得迁移巧运用

    如果说学生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过程是“长江三叠浪”,那么学生与文本细节的对话,可以说是“一咏三叹”。

    “一咏”。

    赵老师以第一幕为例,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让学生找出描写毛主席和警卫员神态、动作的词句。这一看似普普通通的做法,实则蕴含了赵老师在引导学生习得语言的大智慧。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动作、神态与课文描写的差距,引发了学生对动作和神态描写重要性的思考,引发了学生对这些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作用的思考。这是对人物形象的再认识,同时更是对写作手法的深刻领悟,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深度认识。有了这些认识以后,赵老师追问学生为什么加上这个动作和神态”便顺理成章了。接下来,学生为人物补充动作和神态得心应手,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潜能,学生的表演水到渠成,对文本的理解也达到了瓜熟蒂落的阶段。

    赵老师这“一咏”,“咏”出了写作手法的妙处,让学生抓住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神髓所在;这一“咏”,“咏 ”出了学生对文本言语形式的习得,“咏 ”出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形象化再现,“咏”出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角色生动创造。

    “三叹”。

    以第一幕为例,学生习得了文本的语言形式,理解并掌握了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重要作用。赵老师浓墨重彩的这“一咏”,不仅是目的,更是手段,引出后面活灵活现的“给群众沏茶”、生动再现了“帮群众推碾”的“三叹”,是学生习得人物形象立体表达的积极探索,是学生习得关注对话与细节的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学生习得言语形式与内容的迁移运用。

    “一咏三叹”,奏响了这出戏的最高音。

    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说:“好的课,上着上着,老师不见了;差的课,上着上着,孩子不见了。”赵老师的课堂上,上着上着,赵老师不见了。学生从文本中发现语用的规律、方法、策略,调动生活实践的积累,迁移运用到理解文本的创造中去了,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深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这样的语文课,真是一出好戏

    如果赵老师在学生演第三幕帮群众推碾子”时,教师少一分旁观,在学生演前引导,演中点拨,演后评价,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更契合文本特点,抓住语言文字深入体会揣摩,学生演绎时就会多一分对文本的尊重,多一分对角色的进入,少一分扮演时的嘻哈,更具语文味。

     

    (作者:江苏省太仓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薛丽芬)

  • 【上一篇】方卫成《青山处处埋忠骨》示范课赏析 【下一篇】戴建荣《敕勒歌》示范课赏析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