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卫成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评析
“务言”,非好夸夸其谈者,但致力于语言是也。具体地说,“务言”便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语言”是语文的根,是语文的本,是语文的DNA。离开“语言”的语文是海市蜃楼,虚无飘渺,甚至不能称之为语文——即使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因此,理想的语文课堂是要在最大程度上从语言入手,从语言展开,从语言生发,借助语言实践,最终达到反哺语言的课堂——让语言之花在孩子心中发芽,生根,开花……以达到固本培元之功效。
如果以上说的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共性——抓住语言进而开展朗读、理解与运用的语言实践是所有语文课的规定目标与动作;那么“感受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襟”,则是五上第八组课文赋予《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独当之任。
方卫成老师执教的此课在言与意之间自如穿梭,课堂不仅达到了言意融合、互生共长的新高度,而且学生对毛主席的认识也更为丰满立体了。正所谓:务言而意生形立,意生而言固形丰。
规定动作:致力“语言”不放松
——语言是核
核,核心。“核心”就是执教教师综合考量学情、学段、编者意图等各个方面因素而厘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学目标。对此,方老师有足够的警醒和自觉,自觉地围绕语文的本体——语言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那么方老师的“核”(教学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他的教学目标说起:
1.通过品读“喃喃”和“眷恋”“紧锁的眉头”等细节描写,体会毛泽东的丧子之痛。
2.在情境中尝试描写毛主席的语言、神态、动作,感受毛主席的常人情怀。
3.比较品读毛泽东的两种想法,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感受毛泽东的伟人胸襟。
“品读‘喃喃’‘眷恋’‘紧缩的眉头’等细节描写……” “品读”是手段,该手段作用于“语言”和由语言构建的“细节描写”,语言(喃喃、眷恋、紧锁的眉头)是载体,是凭借。伟人的丧子之痛就是学生从“喃喃”等关键词句中体会到的,倘若离开这些词句,丧子之痛便无从谈起。因此,学生对这些关键词句(细节描写)所起到的表达情意的作用就刻骨铭心了。细节描写具有如此大之效用,怎么能光体会到便行的呢?练练手呗。于是,顺势地,方老师拟定了教学目标2。
倘若说目标1是引导学生从语言出发,致力于发现语言背后意蕴和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的话,那么目标2便是从“意”中回归语言。
目标3的语言性自不待言,明确而具体。具体到一句话——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语言是用
如果学生有了语言的积累与储备,如果没有“用”,那么这样的语言是死的,僵化的;如果学生切实体会到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没有让学生利用关键词句进行语用的训练,那么这样的知识是静态的,最多应付类似的试题——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方老师深谙此道,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充分利用文本对主席一夜情感描写的空白,将细节描写与之牵手,请看——
透过这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试着想象一位六旬老人这难眠之夜的神态、动作、语言,将你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
写话练习: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
这一教学环节,安排是妥当的——学以致用,一课一得,激活语词,调动知识储备——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目标是明确的——展开想象,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细节描写将这位老人在这一不眠之夜的所作所思写下来;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紧紧抓住主席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听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生1: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他抱着岸英的相片,用粗糙的大手一遍一遍地抚摸着岸英秀气的面孔,毛主席已是老泪纵横。他眉头紧锁,脑海中浮现出父子之间的种种悲欢离合,毛主席怎么也合不上眼:岸英,你回来吧!你回来吧!
生2: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回望着以前和岸英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心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突然一股苦涩的泪水从眼眶涌出,慢慢地从主席苍老多皱的脸庞上滑落下来。可惜时光再也不能倒流。可怕的战争呀,你怎么夺走了我心爱长子的生命呢!
生3: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毛主席在床下的柜子里翻找着什么东西,随后主席拿出了几本相册。他点了一支烟吸着,他一句话也不说,仔细地看着一张张相片,那都是岸英的照片。烟一支又一支地抽,相片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有一两颗冰冷的泪水滴到了他的手臂上。主席望着窗外,仿佛在说:岸英,我们能再见一面该多好呀!
学生经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更深了,对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更加丰满了,最重要的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运用的技巧更加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了,正所谓“意生而言固”。
——语言是法
我以为,语言本身是静态的,只有通过朗读、理解、感悟、运用等这些手段才能使之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因此,从某一个角度讲,朗读、理解、感悟、运用等才是语言本身,加载了这些行为的语言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语言,才是有意义的语言。反过来,语言水平的高低,也可以从朗读、理解、感悟、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印证,这些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语言水平的高低。所以,(加载了行为的)语言既是目的也更是方法。
在方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他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与运用的话语:
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去体会,细细地咀嚼,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引导理解与感受】
需要我们调动全部的情感去好好地品读,这样才能更加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引导朗读】
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蕴含着无限的深意,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引导理解与感悟】
试着想象一位六旬老人这难眠之夜的神态、动作、语言,将你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引导运用】
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学得主动,读得充分,悟得深刻,用得鲜活。
此外,这节课中还有一处特别感人的环节。方老师在学生按小组充分交流细节和感受后,呈现了岸英小时候被找到带回家,苏联留学回来,下农村锻炼归来,和主席相聚的视频场景,这种恰到好处的影像资料的引入,瞬间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毛主席常人情感的感受。
独当之任:领会意图不含糊
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除了抓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理解与运用外,认识毛泽东作为主席的常人情感和作为主席的博大胸襟是编者意图之所在。
这我们可以从教材窥见一二:
【单元导读】你想了解他吗?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情怀。
【略读提示】让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基于此,方老师真可谓是不遗余力。请看——
◆“读了这份电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你认为这对于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消息?”
◆紧锁的眉头,简简单单的神态描写,在这紧锁的眉头中有一位父亲解不开化不开挥之不去的哀愁。
◆这看似普通的两个感叹号却其极其凝练地体现了主席的丧子之痛。
◆透过这小声的“喃喃”,你读出了什么?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潜入语言文字,穿行在字里行间,父亲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方老师通过引导朗读和说体会、感受、语言运用以及展示主席收藏的关于毛岸英的遗物,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语言的,更是引导学生在心中树立一个立体的毛主席形象——既有凡人的普通情感也有伟人的博大胸襟:
◆在主席情感的天平上,一边是心爱的长子,一边是朝鲜人民的意愿和十多万烈士的父母,谁重谁轻?
这就是伟人博大的胸襟——为顾及朝鲜人民的意愿和国内其他烈士父母的感受,于是把毛岸英留在了朝鲜。总之:
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说,这是一堂工具性与人文相统一的好课;
从语文要素的落实来说,这是一堂读写结合紧密的好课;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来说,这是一堂既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又恰如其分地运用课外资源的好课;
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如果要说方老师的这节课有什么改进之处的话,小组合作学习及语文学习方法的提炼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板块,可以一处细节描写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关键词语以及特殊表达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用上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品读理解其他的句子,从而归纳提炼出课文是从动作、神态、语言、标点符号等多个方面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如此,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真正实现从“教”到“不教”!
(作者:浙江省衢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施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