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
——吴正宪老师《比的意义》一课赏析
一次教学,如何能用“深入浅出”来形容,至少可以说明两点,其一,反映教者对知识内涵、体系、价值的深度把握,其二,反映教者对学习者认知基础、认知形态的透析了解。无疑,吴正宪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数学”与“儿童”研究的高手。借《比的意义》一课,我们一起来分析吴老师课中的“深”与“浅”。
一、“深”入——基于“数学”的深度认知
首先谈“深”,主要从目标维度分析。从目标定位看,显然,吴老师并不满足于将“比”看作“除法”的“附庸”,而是试图探寻“比”更为宽广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伸展可能。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预设与实践。
1.凸显概念内涵。
“比较两个同类量的关系时,如果以b为单位来度量a,称为a:b”,这是张奠宙教授关于比的概念本质描述。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一本质?吴老师以“水与牛奶的比是2:1”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牛奶是1份,水有这样的2份”、“水占了三分之二、牛奶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水的质量是奶的2倍”……从原概念“份”、“倍”、“分数”出发,迁移归纳,揭示“比”的本质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后面的教学展开中,通过“正例”、“变式”、“反例”的辨析中,“比是一种关系”、“比必须要统一标准”、“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比是有顺序的”、“可以是两个量的比,也可是多个量的比”,等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2.实现知识贯通。
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找出两者的联系,通过比较新旧概念的差异,进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概念同化”。分析吴老师《比的意义》教学轨迹,无疑,正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概念同化的过程。而概念同化的过程中,自然地将新知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实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沟通。从课堂现场看,从“水和奶的比是2:1”理解,到学生自主举例“当1g糖,10g水时,糖和水的比是1:10,糖是10份、水是1份,也就是水占了十一分之一,糖占了十一分之十”,显然,比与“份”、“分数”等知识的贯通理解已十分清晰。
3.函数思想渗透。
如果“比”与“倍”、“份”、“分数”、“除法”是一回事,那么,引入“比”这一概念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引用吴老师的阐述:“比是为比例学习作准备的,可以扩展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奶10克,水几克——水扩大2倍呢——水扩大4倍呢?通过“你变我也变”、“一个量扩大几倍,另一个量也扩大几倍”等表达,让学生体会“变量中的函数关系”。显然,函数思想的渗透还原了“比”的本质。
4.应用价值凸显。
“概念学习”的价值最终会走向“概念应用”。吴老师课中,借助“师生比”、“北京到上海、杭州到上海的路程时间比”等素材,思考“你能给校长什么建议呢”、“知道路程:时间=300:1,路程:时间=100:1,可以推想出分别坐了什么交通工具?”不断让学生体会“比是一把尺子”,“比可以进行比较”,“比可以帮助判断”。丰富情境中,基于概念理解,止于问题解决,目标视角逐渐走高。
二、“浅”出——基于“儿童”的经验对接
所谓“浅出”,主要是从学生维度所作的思考。吴老师一直是“儿童中心”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她的课堂上,“顺儿童思考而教” 、“善用童言童智”、“将学生置于学的主体”,等等理念有了最为真实的展现。
1.前在经验、潜在认知的真实呈现与激活。
分析吴老师的教学路径,经历了“原概念呈现——新旧概念联结——概念本质辨析”的过程。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前概念理解,是吴老师基于儿童教学的真实写照。
——“你在哪儿听说过比”?回答“金龙鱼广告中1:1:1”、“足球比赛中进球比是23:22”、“比成绩”、“比分数”……让我们看到了吴老师“直面起点”、“直面错误”、“直面差异”的勇气与智慧。
——“大家读懂了水与牛奶的比是2:1吗,说说你的理解”,我们看到,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新旧概念的联结,联结方式从“直白告知”变为“联想推理”,而这样的“联想推理”又是学生自发完成的。
——“路程:时间=速度,1500:5=300:1,1500:15=100:1,说说是什么意思”。“速度是300,也就是300:1,也就是1小时行了300千米”。我们看到,“不同类量的比产生新的量”,当“速度”以比值形式出现的时候,老师依然不忘将其还原为生活理解,突破难点。
2.好材料、好任务驱动自主建构。
“润物细无声”,将“高目标”融于“自然对话”,是吴老师《比的意义》一课的鲜明特点。为什么能实现如此细腻、丰富的目标,一方面得益于吴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艺术,笔者以为,好材料本身所蕴含的独特功能功不可没。试以练习材料举例如下:
材料1:小亮155cm,我1m ——自主完成不同单位的统一。
材料2:某县城一所学校有教师100人,学生3000人——自主实现从“具体量”到“份”的跨越;
材料3:从北京到上海全程1500千米,行驶5小时。从杭州到北京全程1500千米,行驶15小时——实现从“同类量”到“不同类量”的变式。
材料4:混凝土由水泥、沙子和水搅拌而成。水泥占,沙子占,石子占——实现从“两量比”到“多量比”的拓展,体会引入“比”的价值。
值得欣赏的是,几乎每一个情境展开中,教师都没有刻意引导,而是学生基于比的本源意义——“以( )做标准,( )就有这样的几份”,自主完成“比”的表达与理解。
材料1,学生写出的三个比为“155:1”、“155:100”、“100:1”,通过“标准比较”的思路,自然排除了“155:1”与“100:1”两个错误答案,学生对于“单位要统一”也就不言自明。材料2,学生板演的比是“3000:100”与“30:1”,前者仅停留于“具体量”的比,后者自然地将其提升为“份”的思考:如果老师是1份,学生有这样的30份。材料3,则更是一个极好的开放性材料,学生可以写出多个比,又自然引出不同类量的比。材料4,虽然变式为“三量”关系,但学生依然基于“标准”的思考,如果以沙子做标准,占10份中的3份,那么水泥则是10份中的2份,石子是10份中的5份,三者的比是“2:3:5”。由此,一方面,我们由衷感叹吴老师基于“比较”、“标准”、“关系”把握基础上的“比”的本质挖掘,另一方面,也佩服老师为实现目标所设计的结构化材料与驱动性任务。
“深入”尚需“浅出”,教学的不懈追求!与大家共勉!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潘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