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实在是高
——朱乐平老师《高》的教学赏析
若干年前,就在杂志上读过朱老师《从高谈起》这篇文章,“要让学生感受数学定义的‘强大’, 不但在平时的概念教学中要强调概念的发生过程, 而且还可以设计一些专门‘下定义的课’, 让学生感受、经历如何下定义。我相信, 这种新型的课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朱老师文中最后一段的文字。今天,朱老师执教了《高》的观摩课,正是对“下定义的课”的精彩实践与完美演绎。
朱老师的课堂依旧安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老师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朱老师的课堂依旧清淡,没有精巧学具,只有白底黑字的ppt,没有绝妙情境,有的只是老师语调平淡的娓娓引导。但,在平静的背后,我们能够觉察到是学生认真专注的倾听、暗流涌动的思考、理性准确的表达。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朱老师引导学生经历构建“三角形高”的定义的过程,下面把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一、从三个人的身高定义到人的身高定义,经历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过程
现实数学教育所说的水平数学化是指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是从“生活”到“符号”的转化,数学是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系统化总结。小学生最熟悉的身高就是数学概念“高”的现实基础,因此,朱老师的教学从人的身高定义入手。首先呈现小明的图片,说说小明身高是什么意思。“从小明头顶到脚底的距离,就是小明的身高”,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然后又依次呈现小强、小红的图片,又分别说说他们各自身高的意思。课件一一展示,整齐排列。紧接着,朱老师提出“什么叫一个人的身高?”学生的回答“一个人的头顶到脚底板的距离”。随之,朱老师进一步提问:上面的三句话和下面的一句话,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让学生体会到上面三句话分别讲的是三个同学的身高,而下面一句话包括了每一个人、所有人的身高。
整个推进,看似比较繁琐,甚至重复,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四年级的小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朱老师有意而为之的设计,恰恰是指向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从比较人的身高到比较三角形的高,经历构建规则的类比过程
从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已经明确研究的方法:要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就要先规定一个人的身高是什么意思,再想办法比较。当朱老师呈现任务“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高”时,学生就能进行类比迁移,自然的提出“要先规定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引出本节课核心的目标。
具体分三步完成:(1)定义水平底边上的高。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形成定义“从顶点C向它的对边AB作垂线,顶点C与垂足D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2)定义三角形中另外两条底边上的高。(3)独立思考: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因为有了前面三条高具体的表述,学生比较精确得出“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学生又一次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仅仅深刻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如何下定义”的方法,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奠基意义,由此播下的种子,可以发芽生长,受益终生。
三、从锐角三角形水平底边的高到各类三角形的高,经历完整构建的过程
众所周知,教学三角形的“高”,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教学难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2页明确指出:“要注意的是在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但朱老师的课堂并没有刻意回避,反而提出了精准表达的要求。首先在锐角三角形中,让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如“AC边上的高是BE”“BE是AC边上的高”“AC与BE是对应的底和高”。然后以直角三角形为过渡,理解直角边上的高。最后呈现钝角三角形,让学生明白“钝角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对边,一定也会有三条高”,然后通过想象及课件展示,分别让学生说说钝角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学生直观看到“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面了”。最后,朱老师又引导学生完善了“三角形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过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过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也包括向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至此,三角形“高”的定义完整了。相信,通过这样的历程,学生对三角形高的概念有了整体把握, 不仅理解“高”概念的内涵,也丰富了概念的外延。
让孩子经历“下定义”的过程,带给我们极大的触动和启发。此外,朱老师的课堂还有很多值得欣赏、借鉴的作为。如:培养学生深度“听”的习惯与品质。但凡有学生交流的环节,朱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不仅要听懂说的意思,而且要思考说得是否有理”,同时也提醒发言同学要想办法说清楚,让别人听得懂。又如:重视回顾与反思。课即将结束之际(包括某个环节),朱老师让学生静静回想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旨在厘清学程脉络,交流学习成果,突出学习方法的总结,更关注学习的疑难与困惑。
这些,也许可以归为课堂常规建设,或者是教学模式探究。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是朱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品质与素养的观照。想明白、说清楚、听得懂、会判断、敢质疑……,不都是让孩子积蓄起利于终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吗?
欣赏朱老师《高》的教学,不由感叹:高,实在是高!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小学数学教研员 田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