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千课万人” 打造“新常态课堂”
4月7日—10日,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伴随着蒙蒙细雨,呼吸着温润的气息,承载着满满的期待,怀揣着美好的憧憬,我有幸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的杭州,有幸前赴“千课万人”这一盛宴,聆听了专家的精彩报告,见识了“新常态课堂”的魅力,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食粮,真的是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我爱祖国,我爱母语!”
窦桂梅老师的讲座《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导向鲜明,秉承“成志教育,照耀一生”的理念,坚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净土,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为我们带来深刻的教学思想,聪慧的文化交流,丰富的精神内涵。她的讲座如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发人深省;如滚滚浪潮,激情澎湃,情寄母语。这不仅仅是一次讲座,而是心与心的交流,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动于窦老师声情并茂的吟诵,感动于她对祖国对母语的热爱,感动于她的豪放大气,她的知性文雅,感动于她真挚的大语文情怀。特别是她在讲座中提及的一次执教课——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告诉盲人孩子要“好好活儿”,要让平凡的生命绽放精彩,她的感性召唤,她对盲孩子的呵护,她对教育的热爱,让人深深折服震撼,她娓娓动听的讲述催人泪下,感动全场!这就是窦桂梅老师,这就是窦桂梅老师的课堂,诚如她所言: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
“探索无止境!”
如果说窦桂梅老师的讲座是感性的,那么肖川老师的讲座《语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则是理性的。在讲座中,他以自己多年的探索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不是认知结果的堆集,我们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灵魂。我们始终只是行进在探索真理的路途中,探索是为了解放思想,而不是为了统一认识。他的讲座从“如何理解教学”、“对语文的理解“、“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的策略”、“语文课的标准评价”等几方面展开,理论联系实践,层层剖析,言简意赅,见解独特,虽无华丽辞藻,但特接地气,让我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更加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清晰。最后肖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他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1.精读比泛读更重要;
2.背诵很重要,指导学生如何背诵是语文教师一项主要的工作;
3.仿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4.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5.教师要积蓄写作的冲动,但要惜墨如金。
归纳为成长经验二十四个字:深度阅读、注重积累、善于思考、精当表达、
坚持写作、掘井汲泉。
肖老师敬业的态度让我感动,肖老师笔耕不辍的精神让我敬佩,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探索无止境!”为专家的执著致敬!
捧在心里的“语文书”
听虞大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正如周一贯先生的评价——“课如其人,(大)气(明)朗”。虞大明老师说:每个学期,在老师们的手里,也要有一本语文书。但如果仅有这一本书,那是远远不够的。老师的语文书,不应只拿在手里,还应当捧在心里。捧在心里的“语文书”,无边无界;捧在心里的“语文书”,绚烂多彩;捧在心里的“语文书”,有大千世界上下五千年日子的厚重;捧在心里的“语文书”,更有烂漫孩童行走成长之路每寸光阴的律动。
那么,大明老师是如何捧起心里的“语文书”的呢?
一、研究儿童——读懂儿童的需求
大明老师的教学设计匠心独运。首先导入值得人细细咀嚼:夜晚,父亲和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好不容易见一次面,散步时会聊些什么呢?师生扮演父子,表演对话,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下文的学习。其次,以闯关的模式——说内容、评人物、演对话三关来组织教学,层层推进,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演对话”环节中,教师更是放下身段,放下“师道尊严”,扮演儿子,自然大方的表演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孩子们自然投入其中,师生配合默契,人物神态、语气完全符合情境,将儿子的“不耐烦”和父亲的“有耐心”表演得淋漓尽致,赢得场上阵阵掌声。这样的课堂不正是孩子需要的吗?平等、温馨、快乐、和谐。
二、研究语文——读懂语文的本真
1.关注语言描写和标点使用。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圈画批注:你从哪儿读出儿子的“不耐烦”“没有耐心”?学生关注了破折号和感叹号,当父亲第三次问儿子:“树上的那是什么?”时,儿子的回答开始用感叹号和破折号,拉长音,放高调,可见儿子的不耐烦。随即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写好标点,人物形象就出来了。瞧,这就是大明老师的语文课,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2.想象写话,感受父爱。
师:在父亲那本发黄的日记本中,记载着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尤其是记载着与儿子有关的点滴。你能通过想象,将父亲日记本上的其他日记呈现出来吗?
(写话练习)今天,我 。
学生或模仿文中日记的内容展开想象,或联系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迁移写话,总之,虽时间有限,虽日记不长,但却情真意切,表达了孩子的心声。瞧,这就是大明老师的语文课堂,读写结合,聚焦语用!
三、观察生活——读懂生活的真谛
拓展阅读中,大明老师先是出示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等文章,让学生感悟:父爱是永不放弃;母爱是舍得为子女花钱,自己却不辞劳苦,节衣缩食;父爱是对孩子的提醒,母爱是对孩子的赞美;母爱是学会放手等等。紧接着,大明老师出示了自己写的《我的父亲》片段,在他真实的故事中,父爱就是严厉的责骂。最后,大明老师展示了一组漫画《父亲和孩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静静欣赏,一句句“孩子们,看到你父亲的影子了吗?”引导学生细细回味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感受那慈祥的母爱,深沉的父爱。
课堂结束之前,大明老师建议孩子们:我们每个人准备一本日记本,从现在开始,用这本日记本去记载父母关爱你的点点滴滴,以后用心去回报。
瞧,这就是大明老师的语文课堂,用描写亲身经历的文字感染孩子,用直观形象的图画熏陶孩子,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生活,从中让孩子们读懂生活的真谛!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久仰王崧舟老师大名,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他执教的《天籁》一课豪迈奔逸、大气磅礴,人课合一,行云流水,让人叹为观止,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学经典带来的魅力,也享受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他真的不愧为语文界的泰斗!
初读此文,我一脸茫然:这篇古文什么意思?那些生僻字怎么读?像这样的古文该怎样讲?借助注释才稍稍明白大意,但怎么将古文所传达的庄子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悄无声息、润物细无声地播种给孩子?真的是难!难!难!
而王老师的教学轻轻松松,四两拨千斤,“大道至简”——读!以“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读开始,一读到底。
首先,通读:把握行文思路。此环节读的形式多样: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轮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白课文先写地籁,再写人籁,最后写天籁。
其次,美读:感受行文节奏。学习“地籁”,让学生通过文字探知地籁发生得靠风,还得靠窍穴,从而引出古文中具体描写窍穴的多达八个短句的排比句,教师运用自己磁性的嗓音,一口气读八个排比的示范指导,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徜徉于文字之中,读出窍穴多的感觉,读出多到“你的眼睛都忙不过来”的感觉,读出这一排比句的节奏韵律来,读出画面来,读出味道来。在此基础来,仿照“窍穴”句的读法,指导学生美读“地籁”的句子,师生配合默契,朗读很有感染力,很有魅力,有快有慢,有急有缓,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最后,品读:体味行文意蕴。通过人籁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籁的发声者是人,与之相呼应的是比竹,从而体会到地籁和人籁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有发动者和呼应者。紧接着,呈现古文最后的“天籁”句,让学生比较天籁与地籁、人籁的不同,原来天籁是靠自己发声,发出的是自己的声音,那声音本来就是他自己的。从而让学生写一写,写出不少于一种的天籁。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婴儿的哭声,公鸡的啼鸣,潺潺的流水声,雨的滴滴答答声,鱼儿的戏水声等等,瞧,这不都是天籁吗?教师随即总结:如果说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那么天籁则什么是已呢?学生的理解已经通透了,那不正是自己吗?
教学结束之前,王老师的一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你们觉得,在庄子的心中,他最推崇的是哪种声音呢?为什么?学生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理由,这时教师不置可否,幽默地抛下了一句:这个问题还得请教谁呢?那当然是庄子了。随即一首歌曲的播放,道出了庄子的情怀,可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教师不紧不慢地说道:孩子们,明不明白不重要。有的书我们三五天就读懂了,有的书三五个月才读懂,而有的书我们可能一辈子都读不懂,那该怎么办呢?下辈子再回来读!庄子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瞧,这就是王崧舟老师的课!课堂上,老师悠悠然,学生欣欣然,让我们听课的老师一点不茫然!真的是善哉!美哉!
后来,在王菘舟老师的一个简短的讲座《语文的文化品格》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王老师想传达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他说:天籁其实就是天道,就是“自然”,是最本真的。云卷云舒是天籁,生死离别是天籁,阴晴圆缺是天籁,潮起潮落亦是天籁。其实庄子的思想我也没揣摩通透,而我在课堂上唯一想做的就是“播种”,播种文化的种子。学生的精神成长还未到达那种层次,所以我们无须追求答案的统一,因为那是不自然的。但我想,什么时候播种则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与担当。庄子的情怀、思想,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是啊!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总会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孩子在生活阅历的启迪下,总会成长,总有一天会体会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这样的播种是必要的,这样的留白是必要的,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不正是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吗?是啊!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千课荟萃,万人共享”,在“千课万人——新常态课堂”的盛会里,我笑过,我哭过,一切的喜怒哀乐都伴随着名师的引领,这里是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这里是激情飞扬的语文课堂,这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是探索追梦的殿堂!
这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里,“心向往之,然努力至之!”
(江苏 冯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