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当下,核心素养是教育界最为热门的词语。
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部颁布的意见中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的核心素养。那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所有教师都绕不开,必须面对,必须回答。我先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大家的指导。
我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指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能力。
什么是教育情怀?往大一点说是爱的情怀,所谓“爱满天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往具体一点说是爱恋的情怀,我不说痴迷的情怀,因为痴迷的人毕竟太少了。爱恋,就是喜欢,就是几天不见好像少了些什么,心里空落落的。除了爱恋,还有执着的情怀。执着,就是认定一个目标,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对照当代名家、名师看一看,他们哪一位没有这样的情怀?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斯霞老师说:“我为自己一辈子是小学教师而自豪。”李吉林老师说:“我是长大了的儿童。”没有这样的情怀,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好老师,几乎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教育能力?可以分成几个方面:
第一为文化底蕴,或学科底蕴,通俗地说就是你做教师的功底。语文教师的功底是什么?我认为核心功底是解读文本的能力。“千重要,万重要,读懂文本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掌握文本就没有法。”这是真理,就这么简单!我滥竽充数,担任江苏省第三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导师。我的培养对象中都是从江苏省特级教师中精选出来的优秀分子。他们各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教学风格。在讲台上他们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但是,听了他们的几次展示课,我们几位导师认为,如果说他们的课堂教学还欠缺一点火候的话,那就是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没有达到通透,精准,深入浅出的境界。
比方说《我和祖父的园子》,可以从多方位去解读,但角度再多,你不能丢掉这篇文本的“文眼”。“文眼”是什么呢?那就是“自由”两字。因为人性自由,因为萧红内心自由,所以在她眼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古人讲“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个“领”就是“文眼”,就是“牛鼻子”,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
那么怎么提高自己的底蕴,夯实自己的功底呢?我看唯有读书这是一条正道,除此没有他途。我建议青年教师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多读一些《名作欣赏》之类的优秀刊物,揣摸别人是如何欣赏解读优秀文本的。教学文本读到什么程度就算过关了呢?用我的导师杨九俊先生的话说:“要把文本玩得通透” 。所谓“通透”就是要通达透彻,如数家珍,如从己出,仿佛就像自己家的宝贝,仿佛文本就是从自己的心中流淌出来一般。
第二为教学艺术。有了文化底蕴,扎实功底是否就能成为好教师呢?不一定。不是所有作家都能成为好老师,不是所有文艺评论家都能成为好老师。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一定懂教学的艺术。教学的艺术是什么?我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循循善诱”。“诱”,教导,引导,劝导也。“善诱”,是善于教导、引导,善于启发、点拨,善于指点迷津,让人豁达开朗。这“善诱”当中大有文章可以做了。
善于倾听,是善诱之前提。你能听出学生的发言中,哪儿是正确的,哪儿是错误的,哪儿是似是而非的,哪儿是答非所问的。
善于捕捉,是善诱之关键。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闪光的金子,并把它放大光芒,照亮课堂。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并把它置于放大镜下,看到问题的成因,让全体学生引以为鉴,这是为师者的本领。
善于点拨,是善诱之核心。善诱者能四两拨千斤,善诱者能借力来打力,善诱者能让学生柳暗花明,善诱者能让学生拨云见日,善诱者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享受思想启蒙的大餐。
除了“善诱”外,还要“循循善诱”呢。“循循”就是有顺序,有次序,有步骤,有规律的样子。这里的顺序就是学生认知的规律,儿童心理的规律,学科建构的规律。如果背离了规律,就背离了“循循善诱”,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当然,教育情怀也好,教育能力也好,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因为唯有创新才是教育永不褪色的灵魂。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作者:孙双金(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