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1月11日互动专刊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8-01-10
  •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1111日互动专刊

    专家评点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锻炼成长渐行渐远

    ——简评蒋军晶执教的《马裤先生》

    蒋军晶老师的课粗粗一看,并不那么热闹,那么出彩,不怎么好看。教学的进程似乎并不那么顺畅,尤其是课的前半程看上去磕磕绊绊的,进展缓慢而艰难。奇怪吗?不,细细想来,也许这样的现象才是真实的、正常的课堂。而那种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一问应者四起,学生似乎一学就会无师自通,侃侃而谈语惊四座的现象,恰恰才是超常的、反常的。在这里重要的是,教师能否正确地认识学生的学习成长的艰难,从而坚定不移地带领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磨砺历练。为此甘于沉寂,循循善诱,守望相助,让学生真正经历从不会到会不懂到懂、渐行渐远地锻炼。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真实的理想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蒋老师的课尤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板块式架构

    全课的架构简洁明了,且层层递进。大体是四个版块。第一是学生初读文本,自主感受到分享交流。接着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刻画马裤先生的重点内容——与茶房对话部分的阅读。第三块,由此拓展,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发现更多的细节描写的精彩。其四则是由作品到生活,由阅读到表达的链接。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既简洁大气,也合理有序。非常切合这一老舍名篇的特点,适于长文短教,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适当的锻炼成长。

    二、对学生阅读的期待与守望

    “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学生在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自读自悟锻炼成长,是蒋老师的向往,也是他在教学践行中的坚守。在课上,老师讲得很少,而学生则有大块的时间去读,去悟,去交流分享。即使学生所知甚少,所获不多,开始时的感觉浅显而朦胧,老师也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蒋老师常说的话是:“我的最大的特点是喜欢等。”别小看这个“等”,许多老师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常常是不肯“等”的。他们常常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高见传递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越殂代疱,看似准确简捷方便,实际上却阻碍了学生读悟的锻炼,影响了学生的自得自悟自我成长。

    三、重其所重,特点鲜明的“对话”阅读

    《马裤先生》中,马裤先生与茶房的对话,是小说幽默夸张特点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物特点最具漫画式的表现。蒋老师选择它作为重点选读内容,抓得很准。同时阅读过程组织得丰富多彩,很有层次。先是解决了浅显的问题,叫“茶房”的次数之多。继而读懂叫的“要求”,读懂马裤先生为什么叫茶房,突显人物的自私、庸俗、毫无公德。之后读懂茶房的反应,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想象,创设表现茶房的对话和反应。在师生的对话朗读中感受人物的特点和老舍语言的特点,把阅读过程组织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卓有成效。

    四、文本阅读与生活、与表达的自然链接

    马裤先生极端的自私、庸俗、毫无公德,其人其事很有典型性。在阅读中,蒋老师不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来感知解读人物。同时。又进而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马裤先生现象,提供了九幅漫画场景,让学生来练习描述。这样的因势利导,顺学而教,链接十分自然。既凸显了作品的社会价值,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可谓一箭双雕。

    对蒋老师提两个小建议。一是对学生的学习,可以多一些鼓励,尤其是他们学有困难的时候,更需要这样的鼓励;二是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可以组织得更合理。比如一开始学生初读文本,提问的要求可以集中在人物上,谈对马裤先生这个人物的印象、感受。然后再顺藤摸瓜,思考从文中哪些语言文字哪些描写获得了这样深刻的印象,去感知发现老舍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语言特点。这也应该是我们阅读小说的比较合理的思路。 

    (作者: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王中敏)
     

    创世神话怎么教?

     ——听孙双金老师执教《开天辟地》有感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神话分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几类。创世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此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创世神话怎么教?孙双金老师执教《开天辟地》一课,聚焦创世神话的文体特征组织教学给我很多启示。

     一、复述大意,感知故事的神奇

    故事性是神话的基本属性。把握故事内容,是读懂神话的基础,也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点。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复述不失为一种阅读神话的好方法。

    首先,孙老师以 “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日”六个成语为切入点,让孩子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词语的规律(谁?做了什么?),发现神话最大的特色(故事很神奇)。很巧妙地将文体意识渗透在常规的读字读词中。

    然后,孙老师在课题“开天辟地”上大做文章。天地本来是在一起的(板书:天地),后来被一个神打开了,劈开了(板书:开辟)。同时让学生将课题读成“开辟天地”“天地开辟”“开天辟地”,感知汉语的魅力,感知神话的魅力。把常规的板书课题、朗读课题、理解课题做得这样有意义,有语文味。高明!

    接着,孙老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围绕“天地是怎样打开的呢?”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将故事概括为“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四个情节,让学生理清了故事叙述顺序,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最后,孙老师以家长的口吻问学生:今天老师教什么了?(生:《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在师生对话中,学生简要复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二、品味语言,体会表达的神奇

    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神话,但很容易被文本的内容情节所吸引,忽略语言文字的精妙。神话教学的价值在于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丰富的可读性,更要慧眼匠心,将学生引向神话文本的特质,使学生能够做到阅读与表达的圆融,从中享受神话语言的魅力。

    潘新和教授说过:“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孙老师这节课上非常关注这一篇创世神话的特质,展开了非常精彩的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

    词语。“混沌一团”的“混沌”都有三点水,让你想到什么?让学生明白宇宙中充满了水和汽。

    比喻。古人将宇宙比作什么?(鸡蛋)你把宇宙比作什么?(雾霾天,污水沟,大阴天、大黑洞、垃圾场……)让学生明白用熟知的事物比喻陌生的事物。

    对仗。“轻而轻”对“重而浊”,“上升”对“下沉”。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

    排比。作者连续使用九个“……变成了……”,这样形象的、充满神韵的联想和想象,是最诗性的思维结晶,与儿童天生的诗性语言系统正好契合。孙老师通过朗读、背诵、改写,让孩子感悟想象的神奇,体会盘古的伟大。

    三、比较阅读,感悟想象的神奇

    中年级的神话教学,除了继续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神话的能力,还要将神话阅读初步提升到文化浸润和传承的高度,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远古文明的窗户。

    孙老师成功地运用了比较阅读,互文阅读,让课堂向历史打开,向世界打开,向未来打开。比如,白话文与小古文、西方《圣经》创世纪作比较,孩子的想象与古人的想象、西方人的想象作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先民们对“世界从哪里来”进行了多维度的追问和思考,体会人类儿童时期最朴素也是最形象的思维方式,感悟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诞生等问题思考的异同。

    特别是最后的想象表达更是出人意料,余音未了:万物消亡,只剩下一个人,天黑了,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只见……

    总之,通过潜心涵咏、诵读体味、创设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切己体察、移情体验等方法,让文字最大限度地形象化,充溢着、流泻着具体的情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体验,让孩子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想,我是没有办法用文字来表达孙老师今天这节课的精彩了。还记得课堂上孩子的名字吗?佳慧、子蒙、晨兴、丁子……太多的东西值得我慢慢品味,太多的情景清晰的留在我的脑海。

     

    (作者:重庆市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王小毅)
     

    炉火纯青,一课三叹

    ——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老师《春江花月夜》一课赏析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诗人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想必真正爱文学、爱唐诗宋词的老师们自己都读过这一著名诗篇。通行的语文教材教材也将它安排在高二年级。那小学生能不能读并且读懂《春江花月夜》呢?在观摩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老师执教之前,大家的回答肯定是迟疑的。

    今天,赵志祥老师提供很好的答案和经典的范例。

    一、教读题目巧入手,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始之前,赵老师先与孩子们聊对自己的称呼“赵老师”,启发孩子知道,要叫得亲切,发声要慢一点、轻一点,最后一个字眼要拖声。揭题《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初读之后,他把课件上课题《春江花月夜》的字距拉开,告诫学生把“之前六年中改掉的拖声的习惯找回来”,学生自然读出了轻、缓、柔、和的感觉。”再加一层“把自己带入月光朦胧的夜色”的引导, 学生的读题自然和如梦如幻的“春江花月夜”课件画面贴合了。

    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赵老师从教读题目巧入手,不落痕迹地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学习中用心的朗读对于感悟诗歌意境的功用,又为全篇的教学奠下了恰当的基调这样巧妙的导入艺术令人赞叹。

    二、大胆剪裁巧妙构思,只取一瓢解诗意

    《春江花月夜》辞藻绮丽,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层叠,情感回环曲折,意境幽美而邈远,韵律严整又有变化。赏读它,浑然走进艺术宝库,华彩目眩,往往一时不知所从。教学要适合学生实际,“可接受”是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的原则。以怎样的视角切入,既能让小学生“可接受”,又能带领他们走进诗歌艺术殿堂,探得经典作品的堂奥,赵老师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令人击节而叹。

    赵老师先出示竖排不分行无标点和横排分行有标点诗歌文本,让学生选择朗读,指点易读错的字音后,随即将文本用红蓝两色区分,让学生发现红色的十五句诗句的共同之处——都有共同的字“月”,马上布置学习任务:全诗标成蓝色的诗句中一个“月”字也没有,但其中的好多诗句分明让人看到“月”,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

    在这个环节中,学习层次有组织得很分明。先让学生资优生试水,引导点拨赏析找出的“汀上白沙看不见”“空里流霜不觉飞”两句,发挥示范作用,再要求全体学生“把像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句首打勾”,在全班分享交流。

    这一环节,看似执教者处理得轻轻松松,形同闲笔,实质极富用心,功效独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研究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具有五个层面:字音层 ,意义单元层,图式化层,再现客体层,最后达到行而上质层。缺少对语言的语象、语意层的感受,学生很难很难进入后续的层面。学生找出一个“月”字也没有但分明让人看到“月”的诗句,就是让学生展开有力度的内部思维加工,自动进入语象、语意层面深入感受诗句。

    同时,本诗的构思来看,作者将春、江、花、月、夜,人这六种事物融合一体,体现了人世间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但全诗又以“月”为主体,整合其他事物,循着月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依次展现了月光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等等美丽形象、活动场景、内心世界。让学生找出一个“月”字也没有但分明让人看到“月”的诗句,也就让学生发现“春、江、花、月、夜、人”之间的关联,感受作者虚实相生的构思之秘诀。

    我们不得不佩服:赵老师研读《春江花月夜》这一旷世杰作至深;同时,又立足小学生这一对象实际,教学定位准;深入浅出,大胆剪裁只取一瓢解诗意的构思之妙。

    三、举重若轻抓意象,情感赋名探诗心

    “春、江、花、月、夜”环转交错,而“”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完成这一填空作业后,赵老师设计了整课中重要的知识教学环节,用教师讲授的方法,传授“意象”这一概念,揭示物象与意象之间的区别与关联,以及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发现,在日常的古诗教学中,一些老师们要么带领学生只抠字眼,徘徊于诗歌大门之外,要么着力于宏大意义的演绎,高蹈凌虚于诗歌大殿之上。的确,诗歌鉴赏要把握诗歌传达的意蕴,但如何从语言走向意蕴?“意象”的把握是重要的中间环节。三国时代学者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得好:“夫象者,出意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把握意象是诗歌鉴赏的要钥。

    如何让小学生把握诗歌意象?物象向意象转化的关键机制是——情感浸渍,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如此。赵老师深谙这一艺术心理奥秘,以诗歌开头的8句一组写“初月”物象为例,让学生给诗歌不同句组中的月亮赋予一个情感性的名字,巧妙地给学生架设了从诗歌表层走向诗心内部的顺畅道路。既符合艺术规律,又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真是举重若轻,又不得不令人击节称叹。

    为了把给月亮赋名环节落到实处,赵老师给诗歌分好了组,提供了自己精心题选的材料,要求学生在吟诵诗歌,阅读资料,内化加工的基础上才完成这样工作,避免了教学环节走过场。

    既有关东大汉般的粗狂阳刚,又有将江南女子般的委婉细腻,赵老师组织教学的开合有度,精致缜密,显现了教学名家教学艺术的炉火纯青。 

     

    作者: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孙春福
     

    三篇经典教学的“理”与“度”

    ——11月11日上午三课的简评

    本日上午,蒋军晶、赵志祥、孙双金三位教师分别执教《马裤先生》《春江花月夜》《开天辟地》,这三篇课文涉及诗歌、小说、神话三种体裁,且均是经典之作。三位教师的教学都能体现他们在课程开发与使用上的独到见解,也可反映出他们依体而教,对教材内容选择上的精当处置,以及对教学策略使用的精妙之处。课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让人感慨万千,又引人深深思索。

    一、在“依体而教”上侧重点各不相同

    在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对于文体特点重要性的认识已不断加强,但如何准确把握文体特点,依体而教,仍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只有准确把握文体之特点,才能更准确地领会文本主旨,更精准地确定教学内容,更好地“由篇而类” 实现阅读能力的迁移。三位教师在这方面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典范。《马裤先生》是老舍的作品,这篇小说的故事主要是集中在描写马裤先生的行动,以及他和茶房之间的互动。蒋军晶老师教学这一课将教学的目光锁定对话,尤其是抓住马裤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想象中体会人物形象,体悟作品的内涵,至于环境、情节以及肖像描写等都略去不教。笔者以为蒋老师并不是没有发现老舍先生在这些方面的精湛描写,也不是没有体会到这些描写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他是有意识地忽略这些,而集中精力让学生品析课文最突出的特点——极富个性色彩的对话描写。《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较长的古诗,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这首诗歌巨作可讲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赵志祥老师紧扣诗的意象,以诵读为主要手段展开教学,对于其他特点诸如押韵、平仄、内在结构等,只是用极简练的语言予以点明,并不展开具体的教学。《开天辟地》是创世之神话,最突出之特点当然是神奇性,孙双金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琢磨语言,概括想象,比较阅读,尝试改白话文为文言文等,而对于神话故事情节分析、故事内容的复述等略去不教。三位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取舍,一是依据文体特点;二是考虑相对集中,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到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目的。

    二、在聚焦能力培养上各显神通

    三位教师在课中都聚焦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但采取的教学方式、策略不尽相同。

    蒋军晶老师教学《马裤先生》,注重学生的初读,花了较多的时间,这虽然使得后面的教学显得紧张,但笔者以为,这样的初读对于学生阅读《马裤先生》这样的小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段的教学相对比较静,学生在谈感受时发言不踊跃,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笔者觉得,这一方面是正常的,因为学生刚刚接触这样写法独特的小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与教师此时缺乏鼓励、引导,还流露些许的烦躁、作了一些指责是有关系的。在初读后,蒋老师出示马裤先生对茶房的叫唤语言,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逐句阅读。在看似单调、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马裤先生这个人物形象自然就产生了比较深刻的感受,有了自己的看法。接着,教者出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把马裤先生叫茶房的要求画出来,体会夸张所在,并进行了模拟对话,使得马裤先生的形象具体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其他写得夸张的地方。最后出示现实生活中违反公德的一组漫画,提示学生现实生活中也有马裤先生,进而启发学生可以运用夸张之写法把这些现象写出来。这样,紧扣语言,以读为主,层层递进,分析感悟、模拟对话,让学生对于马裤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了立体化的认识;而补充漫画,也就将小说与现实有机联系起来,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古诗词,文句理解是绕不过的一个坎。赵志祥老师教学《春江花月夜》,在这方面的处理有别于传统之逐句逐词讲解,而是出示红黑相间(将直接写月的诗句与间接写月的诗句分别用红黑颜色注明)的诗文,让学生分别找出,在体会这些诗句怎么写月的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予以突破。这种教法颇有新意,值得揣摩与模仿。赵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诗歌的意象方面的教学更具创意,他采用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物象”“意象”“意境”这些概念。二是教师自身说法。出示一个诗歌片段介绍自己是怎么理解意象,以此为范例,让学生较为形象、具体把握分析诗歌意象的过程。三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教师提供了学习资料让学生阅读,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给月亮“美名”,把自然之月变成情感之月。2.为什么给月亮这样美名呢?然后逐段出示诗句,让学生汇报自学所得,教师予以点评引导,并出示其他作家,如李白、杜甫所写相应内容的诗句以及李厚泽的评价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是很具挑战性的学习,但由于有教师亲身解读的范例,有资料的“支架”辅助,有教师准确、精彩、到位的点评,学生较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课堂也因此出现了高潮。这个片段的教学无疑是很成功的,但这个成功是建立赵老师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与精妙的设计及精湛的指导基础之上的,也是基于这个班级学生扎实的学识基础上的。离开了这些,有无必要就意象本身进行这样的探究?化意象的教学于古诗词的讲解、领悟中,是否更适合小学教学之特点呢?这也很值得我们深思。

    孙双金老师教学《开天辟地》最精彩之处莫过于比较手段的运用。最突出的比较阅读有四处:一是比较不同版本的《开天辟地》,教者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是否正确或错误的评价,其根本目的在让学生去思考发现课文之缺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比较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开天辟地》,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为后面的将白话文改写为文言文打下基础。三是比较散文与诗歌的形式。孙老师将课文的片段改为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拓展想象,并比较二者之区别,然后采取步步升高的方法,训练学生背诵。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学生认识两种文体的差异,培养文体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背诵方法,提高背诵效果。四是关于《圣经》创世纪与《开天辟地》的比较。意在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古代神话的特点,认识我们祖先开创世界的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与舍己为人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启蒙教育。除了上述这些比较,还有让学生对六个神话故事题目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让学生将师生的比喻与课文的比喻进行比较,找出优劣,体会课文比喻之精妙;以及所有的学生对同一问题讨论答案之比较等等。这些比较方法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形成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极有帮助的。

    三、在课程开发运用上各显千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课标精神表明,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今天上午三节课在课程的建设与运用上都有所建树。《马裤先生》选自课外读物,《春江花月夜》系高二教材,教者注明是校本课程内容。孙双金老师教学《开天辟地》补充了其他版本的文本、文言文、《圣经》创世纪等。三位教师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学语文课程,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他们这种课程建设的自觉担当意识很值得学习与提倡。但笔者以为,在这方面“度”的把握有必要予以重视。应该说这些教师在选择这些内容时,都注重文本自身的艺术价值,通俗地说,就是选取了质量上乘的文品。这当然是首先要考虑是,但笔者觉得,在选择课外读物、资料时,并不是越深越好,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识基础。像《春江花月夜》这样高二的教材是否适合引进小学,值得斟酌。其次,在使用上,应讲究方法、方式,在这方面,笔者以为孙双金老师的做法值得学习。虽然他也引入了一定量的课外内容等,但并没有影响学生对原文的理解,相反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这与他在使用力度的拿捏、使用方法的巧妙是密不可分。这是本人的浅见,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还请任教的大师及其他同仁指正。

     

    作者:福建省特级教师  陈宝铝)
     

    缘于情深  循理入文

    ——对郑梨花老师执教《慈母情深》的思考

     

        情与理孰轻孰重这个话题,自古以来,众说而无一辞,观点不尽相同。争论多年,达到的共识是:二者不可偏废,单择其一。小学语文教学亦如此,要合理地处理情与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

       今天下午,聆听了郑梨花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引发了我们对如何正确处理阅读教学情与理关系的些许思考:

         一、收获——用“心”解文

        读懂课文内容,是文章的原生价值,作为每一位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都会将其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信息,那就是了解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郑老师在这节课上,在这一方面上重锤敲击,丝丝入扣。

        《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中的一小段。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的发生的事,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理解内容确实有难度。郑老师在缩短学生与时代之间的距离作了很大努力。首先郑老师通过概括小标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通过“从哪些地方读出我家缺钱,用横线画出来?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母亲很努力赚钱?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是什么让母亲变成这般模样?”等主要问题,串联课文,感受家庭生活的贫穷,问母亲要钱买书内心的纠结以及母亲工作环境恶劣等文本内容。最后郑老师通过写一写“请你替文中的我,向母亲说几句话”小练笔,再一次进入作者的内心,感受母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

        郑老师通过自己的充分阅读,深刻地理解了文本的原生价值。她对课文的内容了然于胸,对作者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在课堂上,她用声情并茂地朗读和氛围的营造,采用串讲追问的方式,成功将学生带进那个陌生而遥远的时代,去触摸梁晓声内心深处那柔软的情感,感受天下母亲无私为儿的情怀。

         二、思考——以“理”入文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叶圣陶老先生说:“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我们不妨来审视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

         以下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分  析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环境描写来感受母亲的形象。

    重在感受人物形象上的目标。

    学会运用对比、连结、想象等策略读懂细节描写,体会表达的效果。

    虽然在目标的表达上涉及到了方法,但是在具体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突出以上方法,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理解文本内容。

    理解课题的深层含义。

    依然是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

        以下本堂课教师提出的主要:

     

                 问  题

           分  析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该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从哪些地方读出我家缺钱,用横线画出来?

    关注的是家里的生活环境。

    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母亲很努力赚钱?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

    是什么让母亲变成这般模样?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感受母亲的形象,指向内容上的理解。

    请你替文中的我,向母亲说几句话?

    补白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形象。

    纵观郑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提出的主要问题——关注的大多是课文中体会母亲形象,也就是对课文所写内容的理解。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其实是混淆了“原生价值内容”和“教学价值内容”两个不同的概念。原生价值内容,是指了解一篇文章为读者传递了什么信息,也就是“写了什么”。而教学价值内容,指的是作者如何传达信息的,也就是“怎么写”的。作为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我们不应该只停留于文章原生价值内容的学习,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价值内容”上,即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使学生不仅了解梁晓声先生的笔下母亲伟大的形象,更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如何塑造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从而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方法,为以后的习作做准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这样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其在文学艺术的表达上,是值得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琢磨,习得方法的。深入解读文本,我们会发现隐藏在文本中丰富的教学价值内容:

    其一,感受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如描写人物的言行外貌,利用环境来衬托人物,利用配角来反衬主要人物,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阅读惯性,掌握读懂小说的基本方法。如“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短短一句话,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赚钱养家的艰辛跃然纸上,将这幅画面完整地铺陈在读者面前。又如“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们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这位看似与文章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无关的人物,恰恰反衬出母亲对我学习的重视以及她宽容无私的胸怀。

    其二,独特的语言表达特色。课文中的几处表达极具特色,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两处描写均采用了反复的方法,强化了作者见到母亲时的愧疚、惊讶、感动等复杂的情绪,在教学时应挖掘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发现作者表达上的匠心独具。

    文中“我”与母亲的对话也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就其形式而言,语言简洁,独立成段,且省略提示语。深究文字,这样的描写,符合当时的环境情况,表达人物特定的心情。  

    另外,小说的取材,以看似普通的事例表达了深情;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我”用买书的钱为母亲买了罐头,母亲数落完又给了“我”买书的钱……

    王尚文先生曾经说过,正如“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文并不缺乏运用语言文字精确妥帖之处。而是我们有时候缺乏一双慧眼,硬是让“精确妥帖”在眼皮底下给溜走了。

    当我们具备了发掘教学价值内容的意识,会发现文本当中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资源,而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就要做到删繁就简,选择重点内容,展开过程,让学生真正在语文的学习上有收获。

    一堂公开课的价值在于能引发听课者的思考,就这点而言,郑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是有价值的课。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张敏华


    慈母情深》话“传情”

    ——郑梨花老师课例浅析

     

    千课万人,共话理想课堂;四面八方,齐聚天堂福地。

    这句话,应该是今天下午活动的写照:两位名师,才女才子,同课异构;作家朗读,圆桌对话;现场点评,书面课评。仅课评的老师每节课就有五人之多!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等等这些词语来形容毫不为过,所以课评要做到观点求新、角度求异、启人思考,谈何容易?

    基于此,本文仅仅从“情”这个角度,去剖析本课的一些给人启发的做法。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而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平凡伟大,事小而情深,抒发了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郑梨花老师的这堂课怎样做到让学生进入这个“情”的呢?

    一、回顾以“入情”

    课堂开课,通过读题、解题,自由读课文,回顾课文情节,“我要买书”“买了罐头”“凑钱买书”,一波三折,让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

    接下来,通过一个核心问题直扑要害:

    哪些地方看出我家缺钱了?

    1.卖不了几个钱,为什么要卖?(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里了。

    2.给的1.5元钱是多还是少?(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通过钱“多”与“少”的思考,读出来家里很缺钱。

    ……

    课堂上,教师温婉入情地引导,学生精准完整地提取信息。

    学生说:“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可以看出母亲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误,可以看出家里缺钱。

    学生说:“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从毛票和母亲一个小小的动作,都透露出来很缺钱。”

    学生说:“从‘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和东拼西凑,看得出家里缺钱。”……

    这些语言,足以证明,学生通过回顾,通过情节的梳理,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得以“入情”。

    感受以“动情”

    初步了解,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家庭,家里是如此缺钱,我是怎么做的,母亲是怎么做的,更重要的是母亲拿钱给我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而这些钱是妈妈辛苦挣来的,郑老师用也用三个问题,深入母亲形象,体会“慈母”不易,这个问题就是:

    1.你从哪里读出母亲挣钱辛苦?

    学生分别找到了: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龟裂的手指、那么瘦小……

    2.是什么让母亲变成这般模样?

    3.从原文中读到了什么,如果是你在里面,你有什么感受?。

    原文如下:

    “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中世纪奴隶制作坊式的街道小厂。

    一排破窗,至少有三分之一埋在地下了,门也是,所以只能朝里开。窗破璃脏的失去了透明度,乌玻璃一样。我不是迈进门而是跌进门去的。没想到门里面的地面比门外的地面低半米。一张踏脚的小条凳权作门里台阶。我踏翻了它,跌进门里的情形如同掉进一个深坑。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心理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哪些女人们热得只穿背心,有的背心肥大,有的背心瘦小,有的穿的还是男人的背心,千奇百怪。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之间纷纷扬扬的飘荡。而她们不得不一个个戴着口罩。

    女人们母亲们的口罩上,都有三个实心的褐色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讲口罩滞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女人们母亲们的头发、肩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变成了褐色的,毛茸茸的褐色。我觉得自己恍如置身在山顶洞人时期的女人们母亲们之间。

    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深入文本,解读细节,在细节中体验、感受,在细节中找找、议议,在细节中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怎么让人动容?

    想象以“共情”

    为了让学生明白母亲之不易,让学生从文本语言文字出发,又跳出文本,去想象“除了工作,还有什么让母亲如此疲惫呢?”学生完全打开了思维,发散开去,引导开来,十分精彩:

    师:除了工作,还有什么让母亲如此疲惫呢?

    生:母亲回家,做家务活,一个人承担。

    生:还要做饭

    生:也许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发泄到母亲身上。

    师:有时很早离开,很晚才回来,有时十天半个月,见不到母亲。

    师:母亲还要干什么?你们的破衣服……

    师:你们没有吃的,没有菜了,母亲还要去地里把菜摘回来……

    师:就是在……把我的母亲,累得背驼了,挣钱这么辛苦,还要……

    师:你让……母亲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师:换成别的母亲,会这样做吗?

    师:就是自己的父亲也从来不支持我买书。

    师:买其他的东西,母亲会给得这么坚决吗?

    师:家里米没有了,母亲会怎么说?

    师:家里的煤没有了,母亲会怎么说?

    最后,老师让学生读着读着,说着说着,就把学生自己当做文中的作者,来给母亲对话。

    “请你替文中的我,向母亲说几句话。”

    课堂至此,已经成功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共情。

    当然,“慈母情深”,我们读懂了课文,与课中人物“入情”“动情”“共情”,其实还远远不够,也许接下来的课时里,郑梨花老师还会让学生“移情”“悟情”“抒情”,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也许自己的母亲或者父亲,老师或者同学等等所做过的某件事情,让学生产生共鸣;也许在生活中有一段情感曾经感动了自己,值得自己去发现和体悟,这样让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语言文字中沉淀和发泄,见到故事中与众不同的那个自己。

    正如一首歌词所写道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情感的“孤独”最终到“语言孤独”(蒋勋先生《孤独六讲》),那么这份情感,这份“深情”,真正地通过言语去完成,一定妙不可言。

    你懂的。

     

    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罗良建)
     

    慈母情深》话“表情”

    ——何捷老师课例浅析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在何捷老师的阅读课堂里,我们常常看到他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生动诠释,而今天《慈母情深》这一节课,我认为是何捷老师的典型课例。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而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事小而情深,抒发了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何捷老师的这堂课,围绕“怎样表达深情”的教学目标,如何教学生学会表达的呢?

    一、明确目标聚焦“表情”

    开课板书,直接让学生读板书,明确本课目标:怎样表达深情。

    接着回忆自己的母亲、生活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找到学生学习和情感的起点。

    二、感受人物辨识“表情”

    在教学中,课文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辨识和提取。

    何捷老师通过“母亲是什么样的人物”的辨识,来完成这个任务,请看这几张幻灯片

    CAI读了《慈母情深》,你觉得“母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描述心中“母亲”的形象。

    我想要用文字为自己的母亲为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  ——梁晓声

    CAI全文共出现34个“我”。检索有“我”的描写,朗读带“我”的内容,真诚地分享我的感受。

    CAI内容赏析

    穿插写“我”的所见所想,对表达深情到底有什么作用?

    分析形式统整“表情”

    人物母亲的形象认识有了,内容赏析有了,接下来要学习表达,必须从写了什么(内容),到怎么写的(形式),我们依然关注这节课的两张张PPT课件:

    CAI形式赏析:(一句一行)

    “妈——”

    “妈——”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一句话独立一行,作者为何这样写?

    提示语那么少,不同角色该怎么读?

    CAI写法赏析

    表达情感,其实形式不能忽视

    明确写法反思“表情”

    课堂到了这里,内容和形式都已经关注,可以说“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已经关注了,接下来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这么写”。依然看关键的几张PPT课件:

    第一张:

    CAI写法赏析

    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对比:

    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紧。母亲的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褐色的口罩上方,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对比以上两种写法,原文为何更能打动读者?

    第二张:

    CAI赏析收获:

    表达情感

    形式+内容+写法

    赏析与质疑:

    “买书故事”太普通!梁晓声怎样写,让普通故事变得非同凡响?

    第三张:

    CAI赏析收获

    让故事非同凡响

    发生的环境?

    故事中的配角?

    故事的结局?

    第四张:

    CAI赏析收获

    表达情感

    形式+内容+写法

    表露深情

    顾及每一细节

    到此为止,如何表情,清清楚楚,就是表达情感需要关注“内容下的形式”,“深情中的细节”。

    到结课时候,何捷一变幽默风趣的风格,深情款款地读梁晓声谈创作的文字,《慈母情深》,本课也以深情收尾,并以此致敬现场的作者梁晓声先生。

    何捷老师的阅读课,大气睿智,启人智慧,是当前难得的好课,他的一系列探索,构思之巧妙,氛围之活跃,让人拍案叫绝。

    最后,一如我对所有“阅读指向写作”的课例的追问,这种阅读课,也许是指向写作,但我要问的是“指向写作”能不能准确概括它呢?我想未必,这种课与其说是“指向写作”,不如直接说“指向写法”。

    “指向写作”与“指向写法”,虽然一字之差,但是写作是技术活,技术是要训练的,还要分层次分时间,老老实实地进行“认知——实践——迁移”,一课“指向写法”尚可,真正的让学生和自己的生活联接,进行真实写作和过程写作,恐怕一味“指向写法”未必就是“理想课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只是一味“指向写法”也未必就是“理想课堂”。

    这个,我想你也懂的。

    (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罗良建)
     

    在内容形式之间走个来回

    ——关于何捷老师的《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中篇小说《母亲》。当它处在作品中的时候属于社会文本,一旦被放教科书便了一个新的身分——教学文本,也意味在情意交流的价值基础上赋予了教学价值。我们知道,任何一篇课文蕴涵和承载东西很多,如何解读,完全取决于执正确解读文本、合理取舍内容、准确定位目标是教学设计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何捷老师兼具作家、教研员、语教师三重身份,有强的文本解读能力、精目标定位能力和超凡的课堂行走能力,对于打造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在文本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了一个来回践行了用教材教语文的理念

    《慈母情深》处于人教课标本语文教材年级上册父母爱为主题的第六单元。该单元的核心教学目标为把握主要内容,探究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慈母情深》是其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在课文连接精读课文的语中明确指出本课核心目标为: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深情的。基于此,捷老师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位于探究作者怎样表达深情增长儿童言语智慧是一堂指向表达的阅读课。

    为深入探究作者怎样表达深情,何老师从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设计教学路径,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品味文本语言的温度、力度、深度和宽度,发展学生思维,生成言语智慧。并且,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都有策略支撑。

    首先,着眼宏观,透过作者视角,理清文路。何捷老师的文本解读是非常成功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何老师搭建了一个任务支架:“母亲是永恒的写作话题。这篇文章写的是母亲,但是何老师做了一个统计,全文出现了34‘我’字。接下来你们的任务是三件事。第一件,请你检索文中有‘我’的表现;第二件事,请你朗读文中带着‘我’的内容;请你真诚地分享我的感受。”并强调第一、二个任务中的“我”是作者,第三个任务中的“我”是自己。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快速找到作者视角,理清了文路。

    其次,着手中观,聚焦对话场景,读出画面。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人物,通过移角色让学生心灵在场,是引导学生深度体验文中人物情感屡试不爽的法宝。何捷老师创设情境,配上缝纫机的轰鸣声,师生分角色朗读“我”和母亲的对话。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勾连和打通,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缩短时空的距离,打通过去与现在,让学生感同身受。

    然后,着力微观,关注笔法特点,赏析语式。叶圣陶先生还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文本语言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一字一词一句,乃至一个标点的玩味、比较、揣摩中积淀语感、发展语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鉴赏能力。何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母亲从七八十台缝纫机的轰鸣声中艰难直起身子的部分,比较倒装和反复的写法与常规陈述两种写法的不同表达效果。学生的阅读思维被激活了,他们能够从加入“我”就不是旁观者、重复表达有浓浓的情意、通过倒置把重要的话说后面、标点符号等六个角度解读文本。此外,老师还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配角。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观照与课堂生成的智慧都给观课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是的,文本语言是有“温度”的,通过触摸去体会;语言是有“力度”的,通过掂量去感受。

    整堂课,何捷老师把“内容理解”与“语言表达”统一起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表现形式的认知,彰显了文本的教学价值,非常值得借鉴。

    (作者:重庆市大渡口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涛)
     

    将吟诵进行到底

    ——戴建荣老师执教《敕勒歌》一课赏析

     

    戴建荣老师自1999 年开始接触吟诵,多年潜心研究,将吟植入小学诗文教学结合自身能歌善舞朗读好的特点,将吟诵个性化地传承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式古诗教学模式。今天在千课万人的舞台上,戴老师为我们执教了沪教版三年级的《敕勒歌》一课。戴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诵之吟之,舞之蹈之一举手一投足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孩子们随着随着他唱随着他吟更随着他一起舞在那平长仄短之间,在那曼声唱和之时,在那尾音的颤动修饰延绵之中,感受到了诗歌的节奏,还原了诗歌的画面,通灵了诗人的情感以至于下课了,孩子们还舍不得离开课堂。在不得不离开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吟诵着《敕勒歌》,做着骑马的姿势,缓缓地、开心地离开会场。掌声响起来了,是听课的老师们送给戴老师的。

    何谓吟诵?徐健顺先生这样阐述: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朗诵和吟诵相比,带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汉语汉文的特点不完全契合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

    为什么要“吟诵”?《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王崧舟老师认为:“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它的诗意。从根本上说,诗是不可解的,那么,教学中我们就有权利,更有责任和学生一起保护“诗”,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而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

        且让我们一起走进戴老师的课堂,看看戴老师是如何将吟诵进行到底的。

    一、吟诵,感悟节奏

        上课伊始,戴老师板画甲骨文“马”字,从而引出马背上的民族:敕勒族,接着又介绍敕勒族的民族英雄斛律金,创设了一个故事的情境:斛律金,就是这个民族的战斗英雄,据说,他非常厉害,只要嗅一嗅尘土就能知道敌人离自己有多远。但是像他这样的人也会遭遇失败,于是他来到了自己的部下面前,念起了这样一首民歌:敕勒川,阴山下……戴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按照原有的习惯来读,随后出示“野”和“见”的注音,提醒学生注意念准读音。然后继续引导追问:用这样的节奏来读,斛律金的部下能打胜仗吗?教师接着示范有节奏地诵读,孩子们跟着戴老师诵读,慢慢地也加上了动作,配上了手势,学生的诵读渐入佳境。戴老师马上又示范了怎么吟唱,带着孩子们不断地加快节奏吟唱,在一遍遍的吟唱中,在现场模拟骑马、见牛羊等动作中淋漓尽致地让学生感悟到了诗歌的节奏。

    二、吟诵,还原画意

        本以为戴老师就会这样继续吟诵下去,没想到戴老师出示了与“马”有关的另一首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戴老师依然没有讲多余的话,就直接带领孩子们一句句地诵读了,孩子们慢慢地沉浸在了诗歌描写的画面中: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诗人踏马而行,饱览了莺歌燕舞的美景,陶醉在鸟语花香中,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回去了。吟诵完了,戴老师适时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讨论:读完了,白居易的马也“驾”的一声,急促地停下了,你们觉得这样“驾”的一声戛然而止行吗?顺着这个问题,老师不断地指名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和老师共同吟诵的过程中,说出诗歌中描绘的许多美景。可以看出,一幅幅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春景图已跃然在孩子们的眼前。老师适时点拨:吟诵就是这般神奇,它让诗歌的画意得以还原!

    三、吟诵,传递诗情

    吟诵中感悟节奏,吟诵中还原画,吟诵中自然能传递诗情。戴老师别出心裁,又出示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的片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戴老师继续带领孩子们吟这首词。孩子们吟着吟着,节奏越来越快。戴老师随即追问:挑灯看剑、沙场点兵,从这些地方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孩子们有的说激动,有的说着急……戴老师这时总结说:读诗,我们还要读出诗情来。

    儿童爱游戏、爱幻想、爱美,儿童的世界就是泛灵的世界。这些天性,无不与中国诗词的内在尺度和精神相吻合。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儿童皆诗人,童心皆诗心。以此为基,诗词教学首要便是激发意趣。这里的意趣是由中国诗词的内在美和儿童精神的内在美交感相契而获得的一种心灵快感和满足。很显然,今天在戴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的心灵快感和满足已写满在孩子们的脸上,而这应该归功于课堂上戴老师上课的那份意趣。正如戴老师自己在一篇文章写到:呵呵,我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句话,无非是我的兴趣使然当你的语言因为有了乐感而轻盈灵动,当你的体态因为有了磨炼而挥洒自如,当你的课堂因为有了热爱而活力四射,何愁学生不会因为你而喜欢上学习?

     

    (浙江省衢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施燕红)
     

    亮闪闪地润泽  活泼泼地生长

    ——在和而不同的全科教学中追求美美与共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今日由杭州天地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朱婷婷、数学老师郑洋、科学老师陈力仁这三位老师共同执教的全科教学课《塔》,为探索当下的核心素养的理想课堂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正如杨九俊院长在《蓬勃生长欢乐颂》一书中提到的:“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此课打破了单科教学的课堂壁垒,拓宽了学科与学科间相关的知识维度,延展了教授、学习和操作的系统纽带,丰富了学生对单一事物的认知方式,使得课堂更具学习的活力,更有整合的魅力,更富全息的生命力。

    一、用图本激活塔的认知

    塔是一种具有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生活在浙江的孩子更是对塔不陌生。老师在课堂伊始呈现出了不同的塔,用生活中的具象的塔唤醒学生对塔的初步印象。在进一步交流关于塔的各种数学信息后,老师又引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提炼塔的层数、形状等关键信息,将具象的塔概念化。

    在学生认识完塔的一面之后,老师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换个角度,把塔“剖开来”看,找到塔的三视图。这同样是图本,却辅助了学生从塔的外形走向塔的结构,从塔的样子认识到塔的设计,将扁平的塔立体化。

    不管是日常生活中形象的图片还是提炼出来的图表,亦或是解剖出来的三视图,这些“图本”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呈现出了各不相同的塔,全面、深入、多角度地激活了学生对塔的认知。

    二、用文化丰厚塔的形象

    塔,自作为佛教建筑流传到中国后,就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元素。就雷峰塔来说,朱老师就呈现出了传说《白蛇传》,乾隆皇帝的题字,墨客的石刻及文人的诗句等文化元素。朱老师出示了元代尹廷高的《雷锋 夕照诗》,及明代马洪《雷锋 夕照南乡子》,让学生朗诵后比较:

    师:这两首诗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都是写雷峰夕照的

    师:可见什么时候是游玩雷峰塔的最佳时机?

    2:傍晚时分。

    师:还有吗?

    3;“高塔耸层层,斜日明时景倍增”和“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都说明夕阳下的雷峰塔是最美的。

    学生们不仅会读诗文,会悟意思,还会想画面。他们边认识塔,边读诗文,欣赏的是塔的形色之美,品味的是塔的文化之韵,这些人文知识的积淀丰厚了学生对塔的感性认识,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了学生对古代建筑的向往与追求。

    三、用思维统整塔的意象

    这是一堂思维含量极高的课。三位老师借助塔这一具体物象,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均培养了学生们的多种思维能力。

    如第一环节欣赏图片,聆听讲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则是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找寻塔的三视图,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塔,则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第三环节建高塔时,学生们手脑并用,将之前学习中接收到的众多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描述、比对和分析,自主创设出有高度,又稳定,并具设计感的高塔,充分培养了学生信息整理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可以看出,三位老师不同教学环节各有侧重,教学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塔”这一种具体物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在看塔、说塔、认塔、画塔、懂塔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阅读与倾听、探索与整合、沟通与写作、思辨与表达、审美与创造等能力,激起思维的涟漪无数,迸射情感的火花无限,学生充分领略和感受塔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在学生的心目中,塔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有了积淀,学生对由塔而产生的意象更为鲜明凸显,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建筑带给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用合作探索塔的奥秘

    在这堂课中,全科学习是一大亮点,全息学习是一大特色。

    1.师与师跨学科合作的冲击波很大。这堂课不同于常规的单科老师的独奏,而是三个老师共同联袂的跨学科整体教学。三位老师共同教“塔”,柔化学科界限,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体现了综合化课程的某些特征。但三位老师的教学又却各有侧重,从“塔是一种文化”到“塔是一种设计”再到“塔是一种智慧”,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充分开掘塔的教学价值,寻求由外到内的学科统整,让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无缝对接,相互融合。这样的全科教学更适合学生统整地学习,更契合学生对塔的各类知识的自然吸收,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在这样新的视域里学习,形成的冲击波很大,激发起的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与诉求更为迫切。

    2.师与生不同领域合作的震撼力巨大。不同的老师能带给学生不同的课堂感受,一个课堂三个老师执教,更能让学生在一堂课中领略不同的风景。语文朱婷婷老师恬静娴雅,带领着学生在听说活动中游览雷峰塔,在西湖边尽享“雷峰夕照”的秀美风光;数学郑洋老师灵活敏捷,引导学生探究塔的层级和形状的奥秘,帮助学生思辨地认识塔的结构;科学陈力仁老师端肃谨慎,教会学生用严谨的态度去猜测和尝试,用科学的验光去发现和创造,在实验中感受建造高塔的乐趣。

    如果说单科教学是单薄的、扁平的,那么三位老师的全科教学则是充实的、立体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多维的、发散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全面的、高效的。朱老师、陈老师、郑老师三位老师互为补充,合三为一,带给学生这一崭新学习方式的震撼力是巨大的,对学生今后自主学习心理的影响力是持久的和深远的。

    3.生与生全息学习的创新力不小。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不同。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同,水平高低也不同。在全科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幸福地进行着全息学习。学生在小组成员合作时,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内省智力等智力得到互有补充,再不是单科教学中的就一个问题相互讨论,就一个方法相互尝试,就一种能力相互辅助。每个学生学习过程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息参与,发挥自己各方面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使全科教学收益最大化,使全息学习收效最大化。

    4.师师、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的各类合作与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了科学精神,积淀了人文底蕴,最终指向学生学会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与乐趣。杨九俊院长说:“知识教学展现的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相互交融的完整世界,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还应当领悟到思想,体验到情感,这应当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三位老师的全科教学虽处在浅浅的尝试期,却有着深深的思考;全科教学的路程虽是远远的,但我们仍需稳稳地走下去。如果能让多学科的精华充分融合在一起,适切地运用到相应年段的教学上,便是让每一滴亮闪闪的雨露润泽每一棵稚嫩的禾苗,让每一个亟待生长的灵魂活泼泼地绽放美的身心。 

     

    (作者:江苏省太仓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薛丽芬)
     

    构课视点的创新与教师的可为

    ——11日下午何捷、郑梨花同课异构《慈母情深》、戴建荣《敕勒川》朱婷婷等《塔》简评

    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应该是儿童的课堂,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但是。正如周一贯老师所说:“理想的课堂绝不是不要教师的预设,只是它应当‘为生成而预设’,为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循循善诱。”

    教师的预设,首先是视点的确定。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获得文本教学价值,然后基于学情判断,将课文的教学价值细化为堂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核心素养培养等等。进一步思考,这,不仅仅是确立“教什么”或者教学内容的问题,还有一个语文执教理念的导向性问题。就像厨师的创造,食材确定,要给席上君子什么营养,这就需要一个基本的视点:席上君子的需要、口味和美食的过程享受。

    所以,“席上君子”是主体,创造是手段,视点是前置于创造之前的理念。

    所以,教师构课视点的创新,决定了教师的可为。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活动11月11日下午的四节课,可谓异彩纷呈,其异彩,恰恰来自教师构课视点创新的多元化,也充分显示了理想课堂本身,教师可为的能动化。

    郑梨花《慈母情深》:理解为视点,导引阅读经验飞跃

    作家梁先生以深情的朗读,开启了郑梨花老师的课。

    我不知道,下边的学生是否被作家的朗诵感动,不过,郑老师问孩子们朗读者是谁,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学生最让我妈满意的回答,只是感动,想流泪,至于为什么想流泪,那只是直觉,因为孩子们没有真正进入作家的内心,因为孩子们没有这样生活经历。

    郑老师的课,先从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入手,通过办事来帮助回忆,目的是唤起孩子的学习基础,使即将学习有了较好的落点。

    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可谓,找出“缺钱”的句段,理解缺钱的真正表现。这是让没有生活体验的孩子们必须通过文字来感受的,值得一提的是,郑老师不时把文字和学生生活对比,比如数量多与少的对比,记下来的钱的“皱皱的”和给钱的“塞”动作等等。

    接下来让学生通过找文字找“挣钱辛苦”,感知母亲的形象和、厂房环境和母亲工作的辛苦……

    凝重的表情、迂曲的语调,师生在一种跨度不大的对话氛围中,渐次打开文本的内涵,渐次加深感悟的深重,渐次通过想象补白字外之情……感受“不一样”的母亲——感受母爱的伟大。

    当然,郑老师深知,抓住“塞”字,体会“母亲支持买书、崇尚文化,是为母爱之深刻”(王崧舟语)。诚如王崧舟说:“塞是心甘情愿的,塞是不假思索的,塞是千言万语的极致,塞是大爱无言的平淡。让学生先扩词,咀嚼塞的意味;再缩词,充实塞的意蕴;最后拈连,升华塞的意义。攥紧了塞,也就攥紧了母爱的无私、纯真和伟大。”

    所不同的是郑老师没有去让学生把过多通过塞来杠杆课堂情感的沸点,而是通过塞感知文本母亲形象的再度感知,继而以“请你替文章的我向母亲说几句话”的随课微写,升华对母爱的个体体悟,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实现飞跃意义的“理解”。

    何捷《慈母情深》:表达为视点,导引创写技能的课堂精

    何捷的同课异构,直接以“怎样表达深情”的目标预告而展开,在出事了梁晓声的关于本课的写作体会“我想要用文字为自己的母亲为你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画”,接着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母亲形象,垫起了学生学习的起点。

    这一设计的好处是,使学生在续后的学习有先置性对比基础。

    PPT出示“文章出现了34个我,检索有我的妙雪,朗读带我的内容,真诚地分享我的感受”后,让学生浏览文章,说出感受。

    这一设计的好处,便于“我”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使课堂在一开始就有基于学生,基于文本,并以“情”来消弭生活时代的鸿沟,以对话方式,联通文本与孩子的精神世界。不能不感叹,何捷的设计大气开户又环环相扣。

    也行,此时,我们要问,文章不来是凝重的情感基调,课到此时,何老师的课始终弥漫出一种飘逸,甚至与文章情感基调相悖。

    别急,何捷是有智慧的名师。

    接下来PPT出示“穿插写‘我’的所见所想对表达深情到底有什么用”,将课堂事件转入“表达”指向的课堂对话。

    随之,出示文本中,独立一行的句子和“一句话独立一行,作者为何这样写?”问题,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表现力,学生不时有精彩的发言,在何老师机智幽默的快捷理答之中,将表达技巧和文本理解不断掘进。

    接下来,厂房音响环境下的师生角色对读,让学生理解生活环境描写的“要表达深情,形式不容忽视”。

    何老师深情地朗读原文和修改了删除“我的母亲”的删改文章形象,出示“对比以上两种写法,原文为何更能打动读者?”,让学生上台发言,充分感受文章厂房环境下作者情感表达的魅力,这是全课的支点性环境,所以,何老师不厌其烦地情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的生成渐次靠近教学目标——“怎样表达深情”。

    在总结了“表达情感——形式+内容+写法。”后,何老师通过选取课文文字,让学生分别体会故事发生环境 故事中的配角故事的意外结局等表达技巧。

    课在梁晓声的创作谈中,升华了情感。

    何捷的课,取向表达的预设视点,获得了另一种精彩——与郑梨花老师的柔性十足的课相对的充满飘逸阳刚之美的课!

    戴建荣《敕勒川》:诵读为视点,导引节奏与形象的诗意奔驰

    戴建荣老师的课,从马字的古字形态开始,激活儿童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开课,一是渗透文化,二是激发兴趣,三是引出学习——由此出示“敕勒”的认读。认读两个字,戴老师依然发挥了他惯有的表演引读方法,使课堂趣味浓郁。

    初读课文环节,抽学生阅读、其他同学点评,戴老师请多名学生读,意在获取学生当下的朗读信息,目的在于造成阅读要“怎么振奋军心”的障碍性期许。

    不忘板书上甲骨文“马”字的用途,教师引导学生的举手投足介入阅读和骑马动作介入阅读,再次阅读兴趣,学生的激情是高涨的。

    接着,戴老师引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节奏与画意与诗情的关系。

    或许对主体文本《敕勒川》学习显得还浅,但吟诵材料的转化,目的是直取节奏,为感知节奏的魅力积攒经验。

    取向吟诵的预设视点,或许课堂简单,课堂上,学生吟之,诵之,蹈之,舞之,感受了节奏的诗性魅力,足矣!

    需要指出的是,课堂的主体文本阅读,始终不鲜明,因之,给人课堂凝练性不足之感。

    朱婷婷等《塔》:取向主题整合视点,导引意象式形象的多维认知

    《塔》一课在预设目标方面,就明晰了语文学习的目标的是塔的基本知识阅读能力塔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数学学习的目标是观察设计原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科学学习目标研究塔稳定不倒的秘密塔的设计智慧提出更多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

    三种学科老师导学,以“塔”为线索,串起语文、数学、科学的学科学习的不同体验,表现出一种整合的构课思维,力图让学生收获主题下的集群性认知——对“塔”这个意象式形象的感知,展示了现代性强的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或许,学科学习思维的转化本身不易,怎样无缝对接,实在是这类课需要探究的问题,否则,在一个小时里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学科思维的兴奋,对于学习者来讲,姑不论效果,但就思维负担,就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理想的课堂是教师的作品,作品的意义,恰恰就是教师预设的“机心”——构课视点。

     

    作者:《四川教育》首席记者  余小刚

  • 【上一篇】“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1月12日互动短信 【下一篇】“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11月11日互动短信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