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1月12日互动专刊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8-01-10
  •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1112日互动专刊


    专家评点
     

    刘冰《在柏林》一课的样本意义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刘冰老师在执教的《在柏林》一课中展开了较好的探索。根据观课所得,笔者猜测她想达到以下意图;

    1.以杜甫的《石壕吏导入,发挥互文参照的作用。《在柏林》是现代美国作家奥莱尔写的小小说,《石壕吏1200多年前中国诗人杜甫写的诗歌,虽然时代跨越千年,文章体裁也不同,但表现的主题是一样的,都是揭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只不过小小说在柏林》表达主题时更含蓄、隐藏一些。所以以杜甫的《石壕吏导入对于启发学生理解小小说在柏林》的主旨是有帮助的。

    2.引入柏林的多组照片,补充学生对外国城市感受的不足。对于柏林这座西方都市,学生的确缺少直观感受,文本又是以二战时期的柏林为宏大的背景,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及感受,学生要领悟文本主题确实是有困难的。引入柏林的多组照片,补充学生对外国城市感受的不足,为学生加工文本提供必要的经验背景。为此,刘老师在不同教学环节,提供了三组照片:二战前的柏林,二战中被盟军攻打过的柏林,现代的柏林。

    3. 在预习的基础上理出小说的要素,理解小说的主旨。教者抓住环境、人物及其举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初步感受作品控诉战争与祈盼和平的主题。这是教者处理较为成功和出色的环节。

    4. 体会小小说以特写镜头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领悟以小细节反映战争大灾难的构思特点以及独特的结局的表达效。这方面教者有这样的意识,也花了较大的笔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线不够清晰,取点比较散乱,教师阐释过多,学生进入文本层次不深,依靠自身感悟不够丰富。

    由此,笔者也产生了一些感想,不惮浅陋,在此交流。

    1.成功的语文课堂,是阅读心理规律、文本特色、儿童学情三者之间达成平衡后的有机统一体。追求这种平衡统一达成的过程,也就是教学设计的旨归。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备课过程艰苦的实质所在。有了这样的大局意识,我们在备课中既能钻得进去,又能跳得出来。

    2. 文体特征把握要更准确。小小说跟一般小说一样重视场景、个人形象、人物心理、叙事节奏,但小小说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丰富的思想。它的显著特点是:小、新、巧、奇。小小说涉及的场景人物虽然不多,情节也不复杂,但语言、内容更精炼,情节更新奇。特别是小小说在结尾处,会和中国传统相声一样抖出一个“包袱”,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所以小小说凭 “典型”一词所能概括的。

    如果能找到本小说构篇上最大的特色、最奇巧的地方,再设计一个容量较大的学习任务作为本课主要教学环节,本课主线也会更清晰,学生学习活动展开也充裕和充分得多。

    “千课万人”不但推介名师,也培植青年,这样的取向,体现了活动的公益价值、亲师情怀,值得钦佩。所以刘冰在执教的《在柏林》一课,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艺的提升也具有了很好的样本意义。

     

    作者: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孙春福
     

    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到学习的中央

    ——杨波老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赏析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机会,都有充裕的学习时空。这是语文课的现实追求,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如何带领学生走向这样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到课堂的中央,杨老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迪。

    组织互动的学习活动,助力每一个学生都“跑”上学习的舞台

    课堂上,师生学习中的交往应该是一张立体网络,语文学习就像由各种乐器发出的美妙音响的协奏曲。除了单向的师生问答外,增加学生跟学生的互动,小组跟小组的交流,就有助于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增加获得感与愉悦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故事清浅,杨老师精心设计。短短40分钟,有一幕特别让人过目难忘,可以说震到了很多老师的心。那是学生在7分钟的合作学习之末、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陆续、不断地“站”上讲台,有的不是走,是百米冲刺那样的一种“跑”,是期末上台领奖那样的“奔”……黑板上,慢慢、又很快地贴满了白纸与蓝纸——这些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白纸上的词语是从课文中摘录,蓝纸上的则是学生自己的感受……你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100%的快乐与100%的满足。

    这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带给课堂的崭新气象,看似容易成却艰辛。

    杨老师的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己读书、思考、朗读等)之外又有了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之后还有小组与小组的“交流”(把词卡贴黑板上分享)。

    如何组织好这样的合作学习,让我们向杨老师学习:

    一是精心选择适宜的合作学习主题

    合作学习活动是否必要,能否收到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主题的确定。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确定的合作学习主题是:斧头给小村庄的人们带来过什么呢?

    以此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核心问题,至少有如下好处:首先基于学习困惑,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充分感受了小村庄的美丽后,杨老师请学生提问题,因此后面的学习活动基于学情,是顺学而教。其次这问题关乎内容重点与文本主旨。在生成与预设之间达成平衡,杨老师的处理比较智慧。

    二是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方法与策略

    围绕核心问题,杨老师出示PPT,如此提示学习的路径与方法:

    1.读课文第2、3、4自然段;

    2.画出你关注的句子;

    3.找到关键词在组内交流;

    4.组长把词语写在卡纸上。

    合作学习分步有序,给学生搭了一个个台阶,学习顺阶而上。同时,杨老师还有“温馨提示”:每张卡纸上写一个。书中找到的词语写在白色的卡纸上;自己想到的词语写在蓝色的卡纸上。

    经过这样扎实的学习,一个个学生“跑”上讲台,不无兴奋、小手高高,把自己的阅读所得贴上黑板。

    看着满满的一黑板的白纸与蓝纸,老师由衷地赞美学生:这些都是学习的成果,你们太了不起了。

    之后杨老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所得进行分类整理。学生上台,把同样意思的词放在一起,老师也参与进去。再看处理过的词语,学生发现一多半是写斧子带给村民的好处,包括了家具、房子、工具等;另一多半是斧子带给村民的坏处,包括了裸露、洪水、淹没等。前者归并在“早先”时间段,后者归并在“后来”时间段。

    杨老师的这一教学过程,精致而巧妙,学生兴趣盎然,读书、思考,讨论、分享。这样的教学,比较好地达成了: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有效厘清课文思路。从圈画到交流、筛选,再到展示、归并,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锤炼。

    这样的学习,给了学生一段宝贵的学习经历,让学生获得阅读的相关方法与策略。

    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学习的进步

    杨老师的这一课,除了合作学习问题依据文本,源自学生的需要外,还有什么较为集中的核心教学内容呢?至少有二

    一是抓住句子间的联系读懂小村庄的美丽。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一自然段写了小村庄的美丽。杨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首先老师配乐范读第一自然段;接着请学生朗读,感受小村庄的美丽;然后找出“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等四个词语,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句之间的联系:有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才有河水的清澈见底,天空才会湛蓝深远,空气才会清新甜润。学生自然领悟“森林”在这里是“因”,后三者是“果”。最后老师把这些词语“送回”第一节,请学生熟读成诵。

    二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小村庄的变化。

    在学生合作学习梳理内容与文路后,老师聚焦三处语句,请学生边读边悟,理解斧子“早先”带给小村庄的财富、“后来”带给小村庄的伤害。这一学习过程,是抓住了“裸露”“各式各样”等关键词,从这些词去深入文本,理解课文。这样的教学指向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作用的理解,是符合语文课标对中年段学生的要求的。这里字词的理解也较为巧妙,如“应有尽有”(家具)一词是在语境中,拎出学生贴在黑板上的“床”“椅子”“桌子”等词卡,顺势进行教学的。包括借助省略号,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小村庄各方面(森林、河水等)的变化,以此呼应第一节,自然感悟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每一个学段,语文教学目标、内容都应有所侧重,否则就容易走弯路,要么压抑儿童的成长,要么摧残儿童的成长。三年级的学生就是要学三年级学生应该学的内容。即以自然段的学习为重点,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无论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还是句子之间关系的把握,无不指向这里。

    这便是鲜明的语文课程意识。

    富有课程意识也好,丰富学习方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语文课堂学习成为每一个孩子生命成长的过程。

     

    作者:上海市松江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谈永康)
     

    诗歌,用正确的方式打开

    ——徐颖老师《太阳是大家的》简析

    诗歌是美的。闻一多先生提出,诗歌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诗歌怎么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徐颖老师用她的课例《太阳是大家的》,让儿童感受到了诗歌的美,也诠释了她自己对儿童诗该怎么教的思考。

    这堂课,儿童学得轻松、快乐又富有收获,得到了与会老师包括现场点评专家周一贯先生的好评。那么,这堂课的成功的秘密在哪里,本文试着从诗歌打开方式这个视角,对本堂课进行简析。

    用大声地读来打开

    诗歌的音乐美,是因为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和韵律。对节奏和韵律的感受和体验,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大声地读,包括朗读、朗诵、吟诵等等。

    这堂课开课以《静夜思》导入,引导学生去发现节奏和韵脚,并提出读诗歌的要求,要正确、流利,把韵脚读饱满。

    接下来,徐老师引导读《太阳是大家的》这首儿童诗。学生自己读,小组读。自己读的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一度停下来,老师提醒时间没有到,还要再读。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小组内一人读一节,相互倾听,相互帮助。

    最后在全班展示指名多名孩子读,读了以后师生评价,重点在“韵脚是否读得饱满”,采用的办法是“把韵脚拉长”;接下来老师示范全班齐读整个课堂书声琅琅情意浓浓,就这样孩子们互相帮助,把诗歌读准、读熟、读出节奏和韵味。

    读着读着,老师要告诉孩子们,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不过徐老师用的是儿童的语言,“我们读着读着,做到了正确、流利,把韵脚读饱满,诗歌就越读越好听。”诗歌是“好听”的!

    用纵情地想来打开

    当读到“好听”的时候,徐老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配上音乐范读,并问同学们“有没有画面呢?在你们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课堂由读进入到“想”。我们来看这个部分的实录:

    师:建议大家再读第二小节,你还会从诗句中看到什么呢

    生:齐读。

    CAI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碧蓝的海水

    生:漂亮的大树

    生:金黄的太阳

    师:这样说就对了!不过,太阳,我怎么听起来(你们读的)感觉像月亮啊。

    (生再齐读)

    生:我看到了太阳,光芒往鲜花上洒,还闻到了香味。

    生:看到了芬芳迷人的鲜花。

    ……

    师:把大家看到了的画面,整理一下。

    板书:洒    

    师:我们看到这些词语,再次展开想象。

    生:比喻的手法,鲜花更加漂亮,展开了笑脸,像人一样。

    师:当成人一样,怎么说?

    生:谢谢你,让我绽开了笑脸。

    生:穿上美丽的纱裙。

    生: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师:你还能看到什么?

    生:在它周围的鲜花,都开放了。

    师:还会吸引来什么?

    生:看到了蜜蜂

    生:看到了蝴蝶

    生:阳光洒在忙碌的大人身上

    生:阳光洒在骑马的人身上

    师:只洒在有生命的动物?

    生:洒在广阔的大地上

    生:洒在江面上

    师:能够想着画面,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师:“拔”和“陪”也很有意思,你也借助图来想象,四个人合作,选一个同学来写。

    最后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描绘自己的想象,丰富画面感。

    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想把读和想结合并小结诗歌除了“好听”,还“好看”。

    用深入地思来打开

    课堂进入到第三、四节的学习,老师让孩子们再读题目“太阳是大家的”,思考“大家是谁”,还有什么是大家的:

    师:你喜欢这首诗了吗?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呢?

    生:很多国家

    师:有哪些国家呢?

    生: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英国……

    师:仅仅属于我们孩子的吗?

    生:动物、植物……

    接着用播放作者录音的方式,补充作者的创作意图,“我像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们一样,热爱和平,向往和平。我写这首诗的时候,我的儿子已经一岁半了,我希望他长大以后……生活得自由、幸福、快乐……给他人,给这个世界带去更多的自由、幸福和快乐。于是《太阳是大家的》这首诗就诞生了,它简单地讲述了一个事实:太阳是大家的,自由是大家的,幸福是大家的,快乐是大家的。”

    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进入深深的思考教师进一步拓展以前我们学习《小小的船》关心的是(夜空),《一株紫丁香》关心的是(老师),今天我们学习《太阳是大家的》关心的是(全世界)。诗人用诗歌来关心生活,关心我们这个世界,诗歌真的“好有意思”。

    总之,这节课,用读、想、思的打开方式,以儿童的语言,成就了诗歌的“音乐美(好听)” “绘画美(好看)”“建筑美(好有意思)”,也成就了一节成功的诗的课堂,因此,我对这节课的感受也是:

    好听!好看!好有意思!

     

    (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罗良建)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理想课堂

    ——12日上午观摩课总评

    12日上午,秉承“文化自觉,母语情怀,生本立场,先锋姿态”办会理念,“千课万人”推出了携手特级教师、省级教研员、高校学者联袂打造的名师工作室“理想课堂”,分别是福建省福建省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刘冰老师执教《在柏林》、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杨波老师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重庆市巴蜀小学徐颖老师执教《太阳是大家的》。

    这三堂课践行着团队的追梦理想,万众瞩目。“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蓝皮书(2017)》用语言文字描绘了理想课堂的愿景,三位执教老师用教学行为去建构理想课堂的模样。

    一、课程视野下定位教学目标

    三堂课不仅依据课标、教材、学情,还站在课程角度准确定位核心目标。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是第三学段的阅读训练目标。《在柏林》抓细节,前后连结,读懂文本显性的和隐在的信息。

    “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是第二学段的阅读训练目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抓关键词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太阳是大家的》抓韵脚把握情感基调;炼字展开想象读出画面。

    二、文体意识下寻求技术支撑

    我们在理性建构课堂时,都会叩问三个问题:有精准的知识么?有实用的方法么?有有效的策略么?让人欣喜的是,今天的三堂课在过程与方法层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抓手。

    从整体把握看,《在柏林》抓小说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概括内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走的是搭建支架和抓关键词的路径,非常契合中段教学的特点。《太阳是大家的》通过韵脚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从阅读理解看,《在柏林》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带着问题阅读,学习用连结的策略通过已知读出未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和运用信息读懂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太阳是大家的》借助思维导图,炼字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从朗读表现看,《太阳是大家的》打通韵脚与情意的联系,引导学生把韵读饱满传递情感,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三、学生本位下致力课堂生长

    《太阳是大家的》由好听、好看、好有意思三个板块组成。其中,“好看”的教学指向儿童阅读思维能力发展,让人印象深刻。思维原本存在于人的大脑,看不见也摸不着。徐颖老师运用思维导读,让深度阅读体验中充分展开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教学从关键字“洒”展开。在老师的朗读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太阳把金光洒向哪儿?看到画面了吗?看到了什么呢?她的画面能动啦,你的画面动了吗?谁的画面里有颜色呢?都有些什么颜色呀?你们的想象里有味道吗?

    然后,老师带领学生把刚才想象的画面整理一下,用思维导图在黑板上留下思维的痕迹。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想: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鲜花会怎么样呢?学生说:鲜花张开了笑脸;鲜花会感谢;鲜花穿上了美丽的紗裙,会散发出香味……

    在交流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用清楚的语言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表达出来。同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特别感谢三堂课的执教老师,给观课者带来诸多的思考和启发。

    让人心动的是,这种团队联袂打造的磨课活动还将继续。“千课万人”组委会已经在本次观摩活动的开幕式上发出海选邀请,期待每一位追梦人的到来。

    理想课堂,已经在路上。

     

    (作者:重庆市大渡口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以文为准,以生为本

    ——评何群英老师执教的《七律 长征》

    《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诗文虽不长,但内容充实、知识丰富,但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在理解上有较大难度。我觉得何老师这一课为我们如何上好诗词这一题材的课文,带来了很多启发。

    、立体解读教材,体现文本价值

    何老师的教学是基于对教材本体的深入解读,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统观整课,不难发现教师的教材解读是全方位、立体化的。

    首先,教师关注课文体裁的独特性。

    它是小学教材中的第一篇“律诗”,对学生而言是个全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体式教学”的意识非常强。

    在导课环节中,教师首先询问:“七律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明确七律的基本特点: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共有八句,每句七字。

    在初读环节中,教师又引导学生读出停顿,落实七律的“四三”节奏。之后,结合“课件”帮助学生认识七律的结构特点: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在深入体会诗情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句,发现运用对比和对仗的两联诗句,正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从而揭示七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就是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认识律诗,感受七律的鲜明特点,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也能关注文体特点,采用“以读代讲”,不求甚解的教学方式。本课的诗歌教学过程,至始至终贯穿着读:从读正确、读通顺,到读中发现表达特色,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读出感情。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推进都离不开“读”。

    其次,教师关注文本的整体性。

    从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关注到了本课隶属于五年级“认识伟人”这一单元,本单元中的所有课文都围绕“毛泽东”展开,而本课位于此单元的首篇,是学生认识毛主席的起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板书,以“毛泽东”中心,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联结本单元每一课的解读,形成对伟人深入、全面的认识。本课是导图中的其中一个枝杈,结合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格和魅力,认识伟人风采,感受博大胸怀,并逐步呈现在板书的导图之中。

    教师还关注到了本课中情感内容和言语形式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将两者的教学巧妙融合。比如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教师出示“颔联”和“颈联”,请学生反复朗读,发现:

    1.第一次读,学生发现:两句的前半部分写的是“看到的”,后半部分写的是“心情”。

    2.第二次读,学生发现:每句诗的前后都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红军战士迎难而上。

    3.第三次读,学生发现:上下两句诗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4.教师揭示律诗中“颈联”和“颔联”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这样的教学很好地将文本的“语言表达”和“内容情感”的整体性体现了出来。

    二、准确把握学点,紧密联系生活

    教学用从读懂学生开始。从教学过程看,何老师对五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了然于心的。

    首先,教师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历史盲点,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打通了对接的时空。《七律•长征》这首诗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体会长征的艰难,感悟红军的英勇乐观自然成了教学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击破了学生对长征历史知识、时代背景的认知盲点。在揭示课题、朗读课题之后,教师利用微视频展示长征的线路图,直观明朗地让学生了解了长征路程的漫长,初步理解了“长征”。在咀嚼“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字的深刻含义与精妙用法时,学生出现了品读困难,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入《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弥补认知空缺,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感悟与朗读。在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教师利用图片、板画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突破了“逶迤”“磅礴”这两个难词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诗句语言与情感的整体把握。除了媒体资源,教师还指导学生大量搜集关于长征的课外资料,立足语言文字训练,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课外材料开展品读感悟的学习活动。整堂课中,文本与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学生的感悟与文字、与视频、与他们发自内心的朗读融为一体,学得扎实有效。

    其次,教师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链接生活,实现了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教师将“朗读者”这一时尚的文化活动引入课堂,在“读好这首诗,做一个朗读者”的任务驱动下,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出节奏。然后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加深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朗读,带领学生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面层层推进,通过各种方式的读,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全班齐诵,将读的训练贯穿始终。整个过程,学生读得兴致盎然,读得情趣横生,读得层层递进。

    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还另外拓展了毛泽东在长征中写的另外两首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和《清平乐•六盘山》。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词邀请教师朗读,教师通过自己铿锵有力的朗读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的豪迈之气,红军战士的英勇之势,激发起学生对阅读毛泽东诗词的向往之情,让学生将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联系起来,养成课外学习、研究的好习惯。

    三、几点建议:

    1.要注意拓展资料的恰当运用。形式上,教师的补充材料多以视频、图片等直观形式为主。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部分材料可以用文字替代,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角度上,教师的材料集中在“长征”的背景补充,对伟人毛主席的认识基本没有涉及,这方面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但教师却忽略了,这会影响诗歌的深入解读。

    2.要注意教师引导的有效推进。教师在教学中,有“让教于学”的设计,如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体会长征的艰难,但操作过程中,教师停留在学生的原始解读上,不有及时评价,适时推进,使得交流总在同一层面上,无法深入。又如,通过反复读,让学生发现律诗特点的这一环节,教师总是迫不及待的提示学生,没有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牵引痕迹过重。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张敏华)
     

    务言而意生形立,意生而言固形丰

    ——方卫成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评析

    “务言”,非好夸夸其谈者但致力于语言是也。具体地说,“务言”便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语言”是语文的根,是语文的本,是语文的DNA。离开“语言”的语文是海市蜃楼,虚无飘渺,甚至不能称之为语文——即使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因此,理想的语文课堂是要在最大程度上从语言入手,从语言展开,从语言生发,借助语言实践,最终达到反哺语言的课堂——让语言之花在孩子心中发芽,生根,开花……以达到固本培元之功效。

    如果以上说的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共性——抓住语言进而开展朗读、理解与运用的语言实践是所有语文课的规定目标与动作;那么“感受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襟”,则是五上第八组课文赋予《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独当之任。

    卫成老师执教的此课在言与意之间自如穿梭,课堂不仅达到了言意融合、互生共长的新高度,而且学生对毛主席的认识也更为丰满立体了。正所谓:务言而意生形立,意生而言固形丰。

    规定动作:致力“语言”不放松

    ——语言是核

    核,核心。“核心”就是执教教师综合考量学情、学段、编者意图等各个方面因素而厘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学目标。对此,方老师有足够的警醒和自觉,自觉地围绕语文的本体——语言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那么方老师的“核”(教学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他的教学目标说起

    1.通过品读“喃喃”和“眷恋”“紧锁的眉头”等细节描写,体会毛泽东的丧子之痛。

    2.在情境中尝试描写毛主席的语言、神态、动作,感受毛主席的常人情怀。

    3.比较品读毛泽东的两种想法,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感受毛泽东的伟人胸襟。

    “品读‘喃喃’‘眷恋’‘紧缩的眉头’等细节描写……” “品读”是手段,该手段作用于“语言”和由语言构建的“细节描写”,语言(喃喃、眷恋、紧锁的眉头)是载体,是凭借。伟人的丧子之痛就是学生从“喃喃”等关键词句中体会到的,倘若离开这些词句,丧子之痛便无从谈起。因此,学生对这些关键词句(细节描写)所起到的表达情意的作用就刻骨铭心了。细节描写具有如此大之效用,怎么能光体会到便行的呢?练练手呗。于是,顺势地,方老师拟定了教学目标2。

    倘若说目标1是引导学生从语言出发,致力于发现语言背后意蕴和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的话,那么目标2便是从“意”中回归语言。

    目标3的语言性自不待言,明确而具体。具体到一句话——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

    ——语言是用

    如果学生有了语言的积累与储备,如果没有“用”,那么这样的语言是死的,僵化的;如果学生切实体会到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没有让学生利用关键词句进行语用的训练,那么这样的知识是静态的,最多应付类似的试题——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方老师深谙此道,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充分利用文本对主席一夜情感描写的空白,将细节描写与之牵手,请看——

    透过这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试着想象一位六旬老人这难眠之夜的神态、动作、语言,将你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

    写话练习: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                             

                                                                         

                                                                         

    这一教学环节,安排是妥当的——学以致用,一课一得,激活语词,调动知识储备——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目标是明确的——展开想象,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细节描写将这位老人在这一不眠之夜的所作所思写下来;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紧紧抓住主席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听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1: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他抱着岸英的相片,用粗糙的大手一遍一遍地抚摸着岸英秀气的面孔,毛主席已是老泪纵横。他眉头紧锁,脑海中浮现出父子之间的种种悲欢离合,毛主席怎么也合不上眼:岸英,你回来吧!你回来吧!

    2: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回望着以前和岸英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心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突然一股苦涩的泪水从眼眶涌出,慢慢地从主席苍老多皱的脸庞上滑落下来。可惜时光再也不能倒流。可怕的战争呀,你怎么夺走了我心爱长子的生命呢!

    3: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毛主席在床下的柜子里翻找着什么东西,随后主席拿出了几本相册。他点了一支烟吸着,他一句话也不说,仔细地看着一张张相片,那都是岸英的照片。烟一支又一支地抽,相片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有一两颗冰冷的泪水滴到了他的手臂上。主席望着窗外,仿佛在说:岸英,我们能再见一面该多好呀!

    学生经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更深了,对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更加丰满了,最重要的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运用的技巧更加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了,正所谓“意生而言固”。

    ——语言是法

    我以为,语言本身是静态的,只有通过朗读、理解、感悟、运用等这些手段才能使之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因此,从某一个角度讲,朗读、理解、感悟、运用等才是语言本身,加载了这些行为的语言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语言,才是有意义的语言。反过来,语言水平的高低,也可以从朗读、理解、感悟、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印证,这些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语言水平的高低。所以,(加载了行为的)语言既是目的也更是方法。

    在方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与运用的话语:

    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地去体会,细细地咀嚼,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引导理解与感受】

    需要我们调动全部的情感去好好地品读,这样才能更加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引导朗读】

    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蕴含着无限的深意,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引导理解与感悟】

    试着想象一位六旬老人这难眠之夜的神态、动作、语言,将你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引导运用】

    从课堂呈现来看,学生学得主动,读得充分,悟得深刻,用得鲜活。

    此外,这节课中还有一处特别感人的环节。方老师在学生按小组充分交流细节和感受后,呈现了岸英小时候被找到带回家,苏联留学回来,下农村锻炼归来,和主席相聚的视频场景,这种恰到好处的影像资料的引入,瞬间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毛主席常人情感的感受

    独当之任:领会意图不含糊

    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除了抓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理解与运用外,认识毛泽东作为主席的常人情感和作为主席的博大胸襟是编者意图之所在。

    这我们可以从教材窥见一二:

    【单元导读】你想了解他吗?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情怀。

    【略读提示】让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基于此,方老师真可谓是不遗余力。请看——

    “读了这份电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你认为这对于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消息?”

    ◆紧锁的眉头,简简单单的神态描写,在这紧锁的眉头中有一位父亲解不开化不开挥之不去的哀愁。

    ◆这看似普通的两个感叹号却其极其凝练地体现了主席的丧子之痛。

    ◆透过这小声的“喃喃”,你读出了什么?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潜入语言文字,穿行在字里行间,父亲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方老师通过引导朗读和说体会、感受、语言运用以及展示主席收藏的关于毛岸的遗物,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语言的,更是引导学生在心中树立一个立体的毛主席形象——既有凡人的普通情也有伟人的博大胸襟:

    ◆在主席情感的天平上,一边是心爱的长子,一边是朝鲜人民的意愿和十多万烈士的父母,谁重谁轻?

    这就是伟人博大的胸襟——为顾及朝鲜人民的意愿和国内其他烈士父母的感受,于是把毛岸英留在了朝鲜。总之:

    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说,这是一堂工具性与人文相统一的好课;

    从语文要素的落实来说,这是一堂读写结合紧密的好课;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来说,这是一堂既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又恰如其分地运用课外资源的好课;

    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如果要说方老师的这节课有什么改进之处的话,小组合作学习及语文学习方法的提炼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板块,可以一处细节描写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关键词语以及特殊表达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用上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品读理解其他的句子,从而归纳提炼出课文是从动作、神态、语言、标点符号等多个方面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如此,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真正实现“教”到“不教”!

     

    作者:浙江省衢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施燕红
     

    弹奏对话音符    唱响一出好戏

    ——评赵远利老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毛主席在花山》

    聆听了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特级教师远利老师执教的《毛主席在花山》一课,课堂教学演绎有画面感、有戏剧感、有真实感,引人入胜,课堂教学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深度的对话,课堂生动,情境鲜活,基于文本,填补空白,深情演绎,让语文教学有趣得很。

    对话文本——结构层次巧把握

    梳理课文脉络,了解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情,赵老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同时培养了分析概括能力,是为一巧;让学生化身为导演,将文本变成剧本,将课文的精华处、浓缩处以戏剧化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是为二巧;概括课文中毛主席在花山的的三件事情之后,老师乘胜追击,引导学生探讨“三幕剧本”顺序是否可以调换。至此,让学生对课文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文本结构有了深层次的把握,对文章的脉络纹理有了清晰的认识,是为三巧。这“三巧”犹如三记响锤,擂响了本课教学的这一出好戏。

    对话人物——形象特征巧感悟

    好戏开锣,主角登场。课文中的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赵老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三次不同深度的对话。这三次对话好比“长江三叠浪”,层层深入,步步高升。

    “三幕剧本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是学生初读文本后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把握,是为“一叠浪”;紧接着,赵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一问题,这是在引导学生对毛主席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随后的追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毛主席是这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品味人物内涵,归纳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是为“二叠浪”;最后,赵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概括、提升、引领,将学生思维真正引向深入,得出毛主席“关心群众 平易近人”这八个字的核心品质,是为“三叠浪”。

    在这一环节的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对毛主席形象的概括由最初的肤浅走向深刻,由散点式评价渐渐聚焦主要品质。赵老师的角色就是一只手。一只有力的“推手”。在这只手的助推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高度、学生思维的品质,犹如“三叠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对话细节——习得迁移巧运用

    如果说学生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过程是“长江三叠浪”,那么学生与文本细节的对话,可以说是“一咏三叹”。

    “一咏”。

    赵老师以第一幕为例,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让学生找出描写毛主席和警卫员神态、动作的词句。这一看似普普通通的做法,实则蕴含了赵老师在引导学生习得语言的大智慧。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动作、神态与课文描写的差距,引发了学生对动作和神态描写重要性的思考,引发了学生对这些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作用的思考。这是对人物形象的再认识,同时更是对写作手法的深刻领悟,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深度认识。有了这些认识以后,赵老师追问学生为什么加上这个动作和神态”便顺理成章了。接下来,学生为人物补充动作和神态得心应手,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潜能,学生的表演水到渠成,对文本的理解也达到了瓜熟蒂落的阶段。

    赵老师这“一咏”,“咏”出了写作手法的妙处,让学生抓住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神髓所在;这一“咏”,“咏 ”出了学生对文本言语形式的习得,“咏 ”出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形象化再现,“咏”出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角色生动创造。

    “三叹”。

    以第一幕为例,学生习得了文本的语言形式,理解并掌握了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重要作用。赵老师浓墨重彩的这“一咏”,不仅是目的,更是手段,引出后面活灵活现的“给群众沏茶”、生动再现了“帮群众推碾”的“三叹”,是学生习得人物形象立体表达的积极探索,是学生习得关注对话与细节的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学生习得言语形式与内容的迁移运用。

    “一咏三叹”,奏响了这出戏的最高音。

    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说:“好的课,上着上着,老师不见了;差的课,上着上着,孩子不见了。”赵老师的课堂上,上着上着,赵老师不见了。学生从文本中发现语用的规律、方法、策略,调动生活实践的积累,迁移运用到理解文本的创造中去了,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深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这样的语文课,真是一出好戏

    如果赵老师在学生演第三幕帮群众推碾子”时,教师少一分旁观,在学生演前引导,演中点拨,演后评价,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更契合文本特点,抓住语言文字深入体会揣摩,学生演绎时就会多一分对文本的尊重,多一分对角色的进入,少一分扮演时的嘻哈,更具语文味。 

     

    (作者:江苏省太仓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薛丽芬)
     

    运用系统思考  落实言语实践

    ——11月12日下午三节课的简评

    我特别喜欢今天下午的课程安排。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何群英、方卫成、赵远利三位教师分别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七律·长征》《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三篇课文,展示了他们单元整组系统思考的言语实践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以“走进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伟人的风采和凡人情怀,读后让人深深感受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几位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一篇预习一篇的做法,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内容,并画出思维导图。这一项作业就将学生们的目光聚焦到了整个单元之上,以五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他们对整个单元的内容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初步感受到毛泽东

    课中,三位老师通过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伟人毛泽东,完善思维导读。

    何老师的言语实践活动“朗读”——朗读诗歌,感悟诗人风采。

    读通。读准字音,读出韵味和节奏。

    读懂。发现诗歌表达上的特色。本文是小学教材中的第一篇“律诗”,引导学生发现七律的结构特点: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读好。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全班齐诵。

    通过朗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毛泽东的诗人风采,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坚强乐观。

        方老师的言语活动是“读写”——读写细节,感悟伟人胸襟。

    回顾:从《七律.长征》感受到诗人风采,从《开国大典》感受到领袖风范。

    品读细节,设计了四个板块的活动。通过品读“喃喃”和“眷恋”“紧缩的眉头”等细节描写,体会毛泽东的丧子之痛。比较品读毛泽东的两种想法,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感受毛泽东的伟人胸襟。

    补写细节,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透过这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试着想象一位六旬老人这难眠之夜的神态、动作、语言,将你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写到:

    夜已深,主席的卧室仍亮着。毛主席在床下的柜子里翻找着什么东西,随后主席拿出了几本相册。他点了一支烟吸着,他一句话也不说,仔细地看着一张张相片,那都是岸英的照片。烟一支又一支地抽,相片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有一两颗冰冷的泪水滴到了他的手臂上。主席望着窗外,仿佛在说:岸英,我们能再见一面该多好呀!

    这样的语言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感受到毛泽东的伟人胸襟。

    赵老师的言语活动是“表演”——完善剧本,感悟凡人情怀。

    假如你是一位小小的导演,你会编写几幕剧本?(请群众碾米;给群众沏茶;帮群众推碾)这三幕剧本中的主角毛主席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关心群众、平易近人在整体把握课文脉络,理清三件事情,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平等对待群众的常人情怀和高尚品质之后,用完善剧本和表演的形式,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先以第一幕为例,聚焦人物细节描写,了解和完善剧本。演一演,评一评。后面两幕剧本,仿照学习“请群众碾米”的方法,尝试编写剧本。演一演,评一评。

    三节课结束,赵老师又引领学生回顾了整个单元教学的思维导图。此时的导图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只有内容脉络的导图,现在又增添了阅读策略的关键词,不仅在形式上起到了单元教学首尾呼应,更重要的是,通过三位老师的引导,学生已在内容和表达方法之间走了个来回。

    三位教师联袂展示,让我们确信:运用系统思考,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实言语实践。因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作者: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王小毅)

  • 【上一篇】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1月23日互动短信 【下一篇】“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1月12日互动短信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