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6日互动短信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8-05-04
  • “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16日互动短信

     

    获奖信息

    精彩短信奖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小学 马春蕾

    江西省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九曲河校区 黄丽萍

    幸运奖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滨江第一小学 赖愈琴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厚德路小学 邹丽芳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叶坪路校区 曾秋丰

    微信公众号添加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渡口小学 王丽

    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 卢容

    学员课评奖

    湖南省宁乡市玉潭街道中心小学 刘慧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

     

    组委会的精彩短信

    182****3077 想到今天就要结束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习,无限眷恋和不舍,只期待,下次再相聚!而今天,将开启美的旅程!

    136****3201 连续几天的倾听与学习,让我们忘掉了疲惫,尽情享受着这场春天里的文化盛宴。原来,“千课万人”就是这么真实、务实、充实……

    159****9069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年寒窗,九章算术,八索文思,七纬地理,加上六义五经,四书三德,两雅一心,教必有方,德育英才泽神州”。为了讲台上的华丽转身,我们相逢在“千课万人”的讲堂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西湖会场的温馨,一封精致的欢迎辞,每天不一样的宣传板……用心做好每个细节,这不正是课堂上大师们对孩子们的精致追求吗?经过几天的洗礼,我深刻感受到:今后对孩子们的爱,不只需要温度,更需要深度。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先把自己变成海,才能呼风唤雨,滋润每一个心灵。

    152****7460 烟花三月下杭州,相逢于千课万人,聆听专家的肺腑之声,享受语文的诗意家园。美哉!壮哉!

    159****9069 千课万人的课堂,教人求真,求做真人,真情真境真性情,千课万人的课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于共,天下大同!

    151****1633 特别喜欢“千课万人”的“休息歌”。无论是会歌,还是粤语歌,都让我们在一天九小时专注听课的疲倦中得到精神的放松。感谢组委会细致入微的考虑!

    138****5269 “千课万人”把一切都做得那么唯美!有大师所赐的磅礴震撼,有课堂里的精雕细琢!就连开场和结束的短片都是那么感人!这就是它存在十八年的理由!

    180****5069 千课万人理想课堂。

    176****7696 四天的学习,千课万人课堂,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180****5063 千课万人课堂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

    176****7696 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是千课万人课堂

    139****2533 大师们的教学盛宴,专家们的精彩点评,让我们一次次地收获了文化的浸润。感谢为千课万人付出的所有人员,你是我们所有学员最可爱的人。此次活动虽近尾声,但思考探究一直在路上。

     

    虞大明老师的精彩短信

    138****6315 每一位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位孩子,都是值得信任的。看虞老师的沉着冷静,看虞老师的轻松自如,那不仅仅是因为自信,更源于对学生的信任。

    158****6859 虞大明老师的课极好地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

    159****7916 在课堂中虞老师抓住典型段落反复赏析品读,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占领教学的“制高点”。采用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充分的读中感受场面的悲壮,船长的威武高大。学生真正把书读到了心里,船长的形象也就走进了学生心中。这样朗读揣悟,体验激情,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在一次又一次碰撞中迸发出羅眼的火花。

    185****5757 在课堂中虞老师抓住典型段落反复赏析品读,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场面的悲 壮, 船长的威武高大。 学生真正把书读到了心里,船长的形象也就走进了学生心中。这样,朗读揣悟,体验激情,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在一次又一次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158****9921 虞大明老师,很喜欢您的课。课堂真实、清晰,所有的教学回归课堂,回归文本。但是,当孩子的回答没有答到你想要的答案时,只要他的答案合理,请也给予他肯定和赞扬。因为那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

    177****5897 今天虞大明先生的课为什么不以电影结束呢,这样学生感受会更深刻。

    150****1046 虞大明老师的课让我感悟万分,课文主线清晰,从这是一艘什么样的船,引出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抓住重点词语“剖开、灌、不可开交”等词语读出了灾难的恐怖,用三幅图画具体分析故事情节,用角色朗读,随机采访等方式感受到了船长的博大的精神!让孩子感受到船长的伟大,那段配乐朗读更是让我记忆深刻!

    158****6859 虞大明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从初读课文理出三个画面,再逐一学习三个画面,层层深入,把船长伟大形象植入学生头脑中。看似平淡,却是大道至简。

    155****6669 从文本和生本出发,虞大明老师在课堂中抓住典型段落反复赏析品读,在充分的读中,感受场面的悲壮,船长不可与其相提并论的品质。学生真正把书读到了心里,船长的形象也就走进了学生心中。这样的朗读揣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在一次又一次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152****5638 虞大明老师精妙课堂设计,富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大气,沉着的课堂应对……让人觉得朴实大气又眼睛一亮。他的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尊重孩子的感知,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慢慢引导,处处体现着他对儿童的理解、宽容和呵护。生合作朗读简短的对话片段,真是精彩纷呈。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景中,孩子更好地理解了文本,感悟哈尔威船长的伟大!

    153****0551 虞老师的课堂以“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吟诵,来体悟情感,体会人物形象,令人折服。虞老师的激情、语言艺术,有说不尽的精彩,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151****1633 旮瘩摩尔说,理解文本的过程是读者和作者视界融合的过程。然而作为小学生,由于阅历有限,很难与诺曼底号遇难经历达到视界融合。 虞大明老师巧妙地设计了给哈尔威船长配插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走进情境中。这就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主体性的作用所在!

    153****0551 三次冲突,三个环节,三次精彩,虞老师的课堂是如此的井然有序,循循善诱。

    151****1562 从某种角度来说,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一个“生与生”“师与生”“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中的对话,贵在入情入境。在这段对话中,由于虞大明先生有效的情境创设,孩子俨然将自己当作了那个英雄船长,仿佛置身于那艘缓缓下沉的诺曼底号。随着教师的引领,船长简短有力的话语背后蕴含的情感渐渐浮出水面,船长那种震撼人心的品格很自然地得到开掘。正所谓大雪无痕,水到渠成。

    182****3077 再次聆听虞大明老师的课,感慨颇多,真实,真诚,感人。整堂课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跟着大明老师的脚步,我们读到了一个舍己为人的船长,感动!

    155****6669 在课堂中,冲突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虞大明老师正是基于挖掘了文中的三处冲突,不用老师的动员,带着这种学习动机,学生已然成了学习的主人。巧妙自然,无需多言。

    151****1633 提出一点质疑:在理解描写灾难的三个片段时,虞老师只让学生选择了三个词语来体会。我认为场面的描写是连贯的,文本中的语言不能割裂。同时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无论他们谈到哪个词语句子,老师都应该予以肯定。

    158****2989 虞老师,课堂接地气,可操作性强,就像一堂平常的常规课却又高于常规课,在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中得到统一,把船长刻画得有血有肉,让学生从一课中多得,船长的责任,船长的绅士,男人的担当,这正是时代赋予青少年的重任,千课万人不仅是教师的成长,更是孩子们素养所成的千课万人!

    136****3201 虞大明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环节丝丝入扣,对话字字珠现,过程历历在目,留下的感动和思考由表及里,尤其在引导学生对船长高大形象的定格上,水到渠成,催人泪下…名师课堂的引人入胜,让我们真正看到了正在努力前行的你和我,正向着那方明媚携梦出发!

    152****5422 针对虞大明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的疑问: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可否先让学生根据课文自主填空,再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出:真正的强者是那种自制力的人。

    150****0592 虞大明老师魅力十足,他的魅力体现在上课条理清晰,人文情怀深厚。通过让孩子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朗读品悟的过程提升孩子们的朗读水平,锤炼阅读能力,是立足文本学语文的典范,也是我们一线老师学习的榜样。

    151****1562 虞老师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抓住典型段落反复赏析品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充分的读中,让学生感受场面的悲壮, 船长的威武高大。 学生真正把书读到了心里, 船长的形象也就走进了学生心中。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在一次又一次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151****1633 每一个文学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听了雨果后代讲雨果写《诺曼底号遇难记》背后的故事,我们对作品多了一份理解。身为语文老师,要坚持研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语文素养。

    151****1562 “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虞老师引导孩子们向船长发问,旨在引领孩子走进船长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文层面的引领;向作者发问,旨在引领孩子了解遣词造句的奥妙所在,这是纯语文层面的引领。我想,虞老师在此处的设计,就是为了实践语文的这一本色吧!

     

    王红老师的精彩短信

    151****1633 王红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抓得实!她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从已知带出未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提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51****1633 王老师从童趣、草、声音三个方面引领诗词的学习,很巧妙地利用教材教学生去品味诗词的语言,走进意境。老师突破了单篇教学的方法,两首诗词同步教学,看似散乱,实则是通过联系对比找到它们的相通之处,感受古诗词共有的魅力!

    180****2518 "点到要害处,方能拨千金"杨老师的点评真好,这堂课我感受到了王校长的诗教文化,再次享受到陈老师精彩的吟诵,感谢千课万人!

    177****5897 今天上午有个细节特让我感动:采荷一小的王校长上完课后,在专家点评时,校长没有坐,前来上课学生没有一个坐下,特感动,我想这就是素养!

    151****4346 王红校长通过对比、找共同点的组诗教学让人印象深刻。她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教学内容丰富,诗词韵味浓厚,一切都刚刚好,是高效的40分钟,高效的语文课。

    138****6315 词语是构成古诗词的基本单位,学生要想走进古诗词描写的意境,就必须“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词语教学就是一扇门,就是一条引领孩子走进词作的通道。王红老师的这节古诗词教学,步步有理念,招招有思想,处处显智慧。

     

    王崧舟老师的精彩短信

    139****7095 诗意崧舟。

    138****6315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精彩纷呈。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开阔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的课堂引领使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33****0177 当王崧舟教授被工作人员搀扶着进入会场整个会场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种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我。当王教授用混厚亲切的语言开讲后,使所有人沉浸在诗歌那空无一物的意境之中。他,并没有“偷懒”,拖着沉重的步子游走于同学们之中,不断举起话筒送到同学们嘴边,不断引导,不断启发,身体力行向我们彰显了一位老师的风采!

    177****5897 王崧舟老师课堂教学注重引读,过渡语精炼,带着学生和听课老师入情入境!

    131****5937 王崧舟老师不愧为“大家”。

    138****6518 千言万语凝为一句——德高为师,身正是范。王崧舟老师,我们的心灵灯塔,精神灯塔!

    138****0140 “孩子,不着急,咱们慢慢来!”,这是王崧舟老师深深地刻在我心里的一句话。就是这句简简单单却又四两拨千斤的朴实的话语,引领着孩子们在苏轼笔下空明的月色中,触摸到了诗人那一份独特的闲人心境,感悟到了东坡洒脱豁达的情怀。这句话,也犹如王崧舟老师那因腿脚不便而蹒跚行走的身影,引领着小语文人向“理想课堂”一路前行!

    136****5106 今天上午能有幸听到崧舟老师的课,真是激动,也鞭策自己好好钻研学问,向名师学习。

    158****9843 王老师今天腿脚不方便,但还是坚持来上课,并在巡视时间无微不至地指导学生让我感动。他的课亲切自然流畅,润物无声,有大师范,却没大师架子,可亲,可敬,可爱!

    131****5937 王崧舟老师不愧为文坛“大家”,将文章讲出了广度、深度。借月导入,苏轼对月的情有独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苏轼,也积累了苏轼诗词,实现了一篇带多篇,讲出了广度;“闲人”为线,串联“欣然”“空明”,品味“闲人”意境,层层递进,感受悠闲,本以为到此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但“乌台诗案”的引申,让我们更对苏轼增添敬意。

    131****5937 王崧舟老师不愧为文坛“大家”,将文章讲出了广度、深度。借月导入,苏轼对月的情有独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苏轼,也积累了苏轼诗词,实现了一篇带多篇,讲出了广度;“闲人”为线,串联“欣然”“空明”,品味“闲人”意境,层层递进,感受悠闲,本以为到此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但“乌台诗案”的引申,让我们更对苏轼增添敬意,上出了深度。

    151****1633 王崧舟老师不愧是语文教育的大家!他的那份从容淡定,源自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源于他对教学方法的娴熟,更源自于他对学生的充分信任,以及对学生成长的耐心守望!

    151****1562 王崧舟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双重身份,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他没有牵强的附会, 全由学生的见解出发,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充分的尊 重学生主体,由此及彼,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意义。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夜的静谧,月的清朗,人的豁达,都被那优美的旋律诠释的淋漓尽致, 所选的乐曲也恰到好处,体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

    135****7260 建议每场结束后提示下下场的内容,使会议内容更让老师清楚。

    184****3345 春雨乍寒,料峭的春寒抵挡不住内心的火热,一场精神盛宴伴随着绵绵的春雨浸润心田。王崧舟老师心平气和,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一节《记承天寺夜游》使我沉浸在文言文的那种诗意与意象结合的境界之中。大家读懂了苏轼,也读懂了王崧舟老师,他用他渊博的学识折服了现场的所有观众。他的豪情也为我们小语界开启出一个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155****6669 王崧舟老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一堂课,让我在料峭的微寒之中,如沐春风,耳目一新,至今仍沉浸在文言体的诗意与意象结合的境界之中。王老师的一波三折使苏轼的豁达与月色之间情景交融,积水空明乃闲人心境跃然纸上。孩子们懂了苏轼,我们也读懂了王崧舟老师,他用他渊博的学识折服了现场的老师们,他的豪情也为我们语文教学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152****3327 王教授的这堂文言课,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似近似远,游于月色中,赏月,品月。

    135****2967 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听完后我觉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节课,王老师在课中对学生娓娓道来,苏轼笔下的月是那么美,又在那么艰苦的时刻依然心存善念,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带着孩子带着我回到了当时苏轼的心境。如梦如幻的一节课,不止学文章还在学做人。

    134****6743 今天执教的是我多年喜欢的老师王崧舟,刚入职时,拜读过他的诗意语文,读完,深感语文课堂原来可以那么美,那么诗意。今天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聆听他的课堂,恰好今天讲的诗人苏东坡又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位诗人。如果用语文的性质特点来评价这节课,第一点,人文性十足,王老师个人人文素养也是十分深厚,创设情境是本堂课一大亮点,王老师带领着孩子与各位听课老师穿越千年时空,来了一场与苏东坡的对话,听着,仿佛置身于这夜的夜晚,月色澄明,闲人斯耳。第二点,工具性到位。朗读上,做足铺垫,让孩子情中悟读,读中更深情。写作手法上,让孩子领悟到文言的起承转合。层层铺垫,推波助澜,最后,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发出心声。

     

    张祖庆的精彩短信

    139****7095 150年我们这样上课,表格提取信息,棒!

    152****563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祖庆老师的教学注重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让利用表格梳理文章的脉络,并引导孩子们在读比较长的文章的时候可以用表格进行整理。这就教给了孩子阅读文章的方法,孩子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能力的提高。

    150****4812 张祖庆老师的《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他所追求的课堂教学风格“简约、丰满、扎实、灵动”。一、别样的设计。课前让学生填写预习单,学生较快的梳理文本,提取有效的信息。二、深层解读。联系生活实际,大胆畅想,写下自己对玛吉说的话,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三、扎实的的教学。回顾这一课,张祖庆老师只凭一只粉笔,巧妙的设计,带给我们一堂有深度的群文阅读课。四、灵动的课堂。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敢想敢说,充分表达自己真实观点,学会辩证看待问题。五、读写结合,学会整理信息,畅想未来。

    152****5638 张祖庆老师的课大胆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堂中不仅教给孩子阅读文章的方法,同时也渗透着引导孩子思辨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正是基于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对于人工智能这一热点问题,孩子们才能这样认真地思考,大胆推论,勇敢的表达。

    138****3198 张祖庆老师的课堂把在坐的孩子们和老师们带到了未来时代,让大家尽情畅享,学会辩证,是创新的课堂。但是孩子们的表现也精彩纷呈,竟由150年后的时代想到远古时代。远古的便是未来的,这不正是古典文化的传承吗?这个孩子不按常理出牌,把我们都带到了一个“远古”的未来时代,真是与众不同。

     

    蒋军晶老师的精彩短信

    138****6315 伴着悠扬的送别曲,蒋军晶老师带领孩子们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从《送别》的歌词切入,发散了孩子的思维,这样高效的群诗阅读课堂为小学老师的诗词阅读课指明了方向。

    151****1633 蒋老师对“意象”这一概念的教学循循善诱,扎扎实实。先用自己的事例做通俗易懂的解释,再让学生举例巩固概念理解,最后区分一般意象和经典意象,水到渠成!

    152****5638 蒋军晶老师的课真是精彩绝伦,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孩子发现“柳”是一种送别的意象,紧接着让孩子找诗中还有哪些送别的意象?大胆猜测为何他们能成为经典的意象?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37****7496 这样一组“送别”诗的群诗教学,首先在选择中就无不体现蒋老师阅读视野、品味以及阅读教育理念。其次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诗歌的经典意象体会送别之情。最后,整堂课轻松自然,这不正是蒋老师“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教学风格的体现吗?

    151****1633 蒋老师这节课容量大,没有对单首古诗的含义做深入分析,而且引领学生在诗词的海洋里遨游。他借助一个“柳”的意象连接起多首诗歌。与其说他在教学诗歌,不如说他是学生诗歌学习的引路人!

    137****7496 蒋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先激发学生的需要,再进行指导认识和理解“经典意象”,让学生自己发现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传承传统文化。送别诗当中的一串串意象不是一项项地讲解,而是通过这样一组送别诗,让学生自己感悟发现,在聊中学,知识能力都得到了生长。

    180****9119 蒋老师通过《送别》组诗,引导学生去感悟发现“柳”这个经典送别意象。他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放开手让学生说,在师生聊中,知识自然而然就生成了。另:蒋老师的《作文九问》,已成为我作文教学的法宝,真是太接地气啦!

    152****3590 蒋军晶老师的《送别》群诗阅读,动之以情,带领学生体会古诗的意象之美,品悟人间的离愁别绪。生动、开放的课堂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学习!

    150****1046 轻松愉快的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中感悟送别,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受感慨。蒋军晶老师带给我很多道理和启发。

    152****5422 蒋军晶老师风趣幽默、设计新颖、勇于创新。尤其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和批判探究式的阅读,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洪峰老师的精彩短信

    138****6315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洪峰老师执教的《大瀑布的葬礼》根据文本特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让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138****63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成为控制信息的专制权威。听周一贯老师一席话,受益良多。

    150****5372 两节《大瀑布的葬礼》课堂上,教师都采用了先放大瀑布的图片再让学生读文的设计。但是在部编教材的教学建议上《一匹出色的马》一文中,提出对景色描写句子的欣赏,应该通过让学生想象画面进行体会,而不是一提到写景句子就出示图片。所以在教学中能否让孩子自己读文,先想象自己读文之后看到怎样的瀑布,再出示图片,验证孩子的想象。

    151****1633 洪峰老师剑走偏锋,给我们呈现了一堂与众不同,却引人深思的课堂。洪老师没有过多去分析词句,而是借这篇课文来激发学生思辨的能力,教育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去质疑,去思考,去求证!这便是我们教育者的教育目标!

    152****5638 洪峰老师的课通过资料和文本之间的矛盾和偏差,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为何教材会把《大瀑布的葬礼》删除。紧接着抛出:书上这样说,网上这样写,你信哪一个?引导孩子联系实际和自己思考进行评判。孩子各抒己见,课堂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孩子的思辨、判断能力就这样得到了提高。

    152****3327 洪老师这堂课为我们的教学开创了一个新的教学视角,这堂课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了学生探究信息的能力,多方位,多视角开发孩子的潜能。

     

    周一贯老师同课异构的精彩短信

    151****1633 周一贯老师所说的“深度学习”给我很大启发!真正的“理想课堂”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运用服务。语文老师要学会挖掘文本中的精髓,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152****5638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周一贯老先生对语文课堂现状的深入思考,对课堂改革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正如老先生所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为孩子走向社会做准备。谨记先生教诲

    159****7916 作为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大家,周一贯老师经常在各种大型教学活动中进行评课,对要评的课他一定是自始至终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他的课评不吝赞美,也不讳问题,是一种真正教学研究意义上的评课。

    138****6315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51****1633 看到周一贯老师雪白的头发,我内心感动不已。一位耋耄之年的老人,曾经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贡献了一生,又为培养新一代的语文老师老骥伏枥。向他致敬!

  • 【上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6日互动专刊 【下一篇】“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5日互动专刊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