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国际峰会
4月16日互动专刊
专家评点
大气而又精明的语文课
——试析虞大明老师《“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
看过虞大明老师多次上课,总的感觉是,他的课,就像他的名字:“大气”而又“精明”。
虞老师的课,不拖泥带水,不罗里吧嗦,干脆,清爽,但是,又不是那么一板一眼,举手投足都“不留一点缝隙”,自然,率性,通达,还时不时来点幽默……总之,纵横捭阖,信手掂来,大气是也。
大气是一种风格。风格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但这对虞老师来说,并不是因为成熟而使他变得有风格,而是风格让他不断地走向成熟。正因此,虞老师今天的课依旧不失“大气”。
大气在哪?课堂的驾驭大气、文本的处理大气、课堂节奏的把握大气、师生互动的融合大气……点到为止,恕不展开。
因为在虞老师大气的背后,还有精明。而精明,在《“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上,有太多的可视可感之处。
阅读教学都有文本(课文),教学都必须依据文本进行、展开,因此,对文本的把握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个文本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从大的方面讲,是灾难的恐怖和结局的欣喜;从小的方面讲,是人数的不对称(61和60)。这,虞老师心知肚明(虽然文本带给虞老师的是三个冲突,但这并不影响虞老师对于教学首先应该了解和把握文本的做法)。这是精明之一。
精明之二,有了对文本的把握,接下来就要作教学考虑(设计或预设)。虞老师是怎样考虑的呢?先从整体入手:通过看图片引出意外,由意外引出灾难;然后引导学生具体了解灾难的恐怖;接着以配插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三个画面;最后以提问和试着回答的方式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如果说这个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考虑还说不上是精明的话,那么,在课的实施中,铺展中,虞老师的出其不意、与众不同。乃真的是太精明了。首先是问题的设计。如: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诺曼底”号受到灾难的?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这样的灾难往往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但结果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成了“问题链”。这便让教学有了逻辑性和递进性。其次是学习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如果不深入,无论对文本的理解,还是自身的提升,都无益处。虞老师的做法是,一步步把学生带到“最佳境地”。如:这场意外是什么?让学生概括,要求不仅要完整,还要简洁;如:让学生圈出灾难可怕的词,但每一段只能圈一个,并且要说明所圈的这个词为什么能体现可怕;如:在学习第二个画面时,针对“20分钟”,问:你认为指的是什么20分钟?针对“够了”,问:这里指的是什么够了?如:在“这样的灾难往往会导致什么结果”的问题上,如何让学生作精准的概括(船毁人亡)……第三,内容的取舍。一篇有11个自然段的课文,课堂上却只重点围绕2、4、7和5、8、10六个自然段来展开学习,换句话说,一篇人物、事件(包括环境)都记叙得非常具体的文章,教师却只把写灾难及其可怕与“三个画面”提取出来进行教学(只取一瓢饮),这不是“生财有道取之有方”,而是“教学有道取之有方”。第四,方法的考虑。想说两点:1.对课文最后一句话(“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学习,教师采用了“回环反复”的方法。具体说,有4次呈现:第一次是在“结果真的是这样吗?功劳应该归于谁?”的讨论之后;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第一个画面之后;第三次是在学习了第二个画面之后;第四次是在理解了为什么把船长比作“雕像”和为什么说连“薄雾”也是“阴惨惨”的之后。而且,四次的呈现都不仅有“读”(读雨果评价船长的这句话),还有“说”(不能相提并论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复现”和“读”“说”,丰满了船长的形象,也提升了学生对主人翁的情感。2.三个画面的学习。首先,三个画面不是教师直接“取出”,而是“巧卖关子”:如果要给课文配三幅插图,你会配哪三幅?其次,学法各异。第一、二个画面,细学,深学,导学,自学,组学;第三个画面,教师朗读,声情并茂地,还配音。不同的学法,彰显的是精明。第五,文脉的厘定。一是板书,一目了然;二是重点语段、关键词句的把玩,简洁明了;三是作品、主人翁与作者的“三合一”,有深度有梯度。
大气精明的语文课,是人们向往的语文课,是走向时代的语文课,是理想的语文课。
(浙江省常山县小学语文教研员 章师亚)
组诗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评王红老师执教的《牧童》《清平乐-村居》
好几次听过王红老师的课,对她深怀敬意。一是她身为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书记,却能够坚守在语文教学前沿,在讲台上执着耕耘,殊为难能可贵。二是课如其人,她的课平淡扎实,自然清新,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同时在长年的教学中,并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屡屡有新的思考好探索。
这次《牧童》《清平乐-村居》的组诗教学,是它的群文教学的第三次新的探索。这堂课的教学体现了如下一些特点:
一、以学生为本,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学。
王老师不仅遵循以学为主,顺学而导的原则,而且注重落实学生的学。在课上,她给予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认真感受体验,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从而落实并彰显学生的学。
课一开始,她就通过对三项预习单的检查交流,落实学生的预学,总结学生的预学所得,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从而以学定教,提出新的学习要求,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的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她顺学而导,反复引导学生不断品味诗文,突出重点,紧扣“卧”“草”“声”等关键字词,去细致入微地感悟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二、聚焦于“童趣”的整合,关注阅读的拓展和生活的链接。
两首古诗词,形式不同,所描述的生活内容也有很大区别。王红老师根据编者的意图,抓住“童趣”这一聚合点来组织教学,力求联系紧密,重点突出。在教学中,王红老师还注意通过与学生生活的链接,来启示学生感受领悟诗中所描述的童趣,甚至让学生模仿创编自己的童诗。不过,对于学生创编诗歌的做法笔者并不赞同。从课上看,学生所作,思浅语贫,没有多少价值,反而影响了对原古诗词的鉴赏。最后,王老师在课上又引人了几首表现儿童情趣的古诗词,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两点思考和建议:
一、教材的文本组合顾此失彼,失之偏颇。
《牧童》是一首集中表现儿童生活和儿童情趣的诗歌,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则有很大不同。虽说辛诗中也确实也有“小儿”童趣的描述,但“小儿”只是诗中所描述的田园生活里众多人物风光意象中的一个。作者在诗中描画了翁媪、大儿、中儿,矛檐、溪水、青青草------这众多意象凝合成作者对和平美好的理想家园的憧憬与向往。所以,仅仅抓住“童趣”来解读欣赏这首诗是远远不够的。试想,如果学生学完这首诗,记住的只是小儿的“卧剥莲蓬”,那怎么行呢!事实上,找几首同类的儿童诗并不困难。
二、经典古诗词的教学要强化诵读。
古诗词的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好的方式是对原作的诵读。只有让学生在课上反复入情地诵读,才能让他们原汁原味的感受其音韵之美、格律之美、情境之美。通过诵读,方能更直觉的形象生动地促成儿童对古诗词的审美感知和有效积累,也从而激起他们汉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向往。诚然,这里不排斥对诗词的必要的解读。但即使在解读之后,仍然不能忘了把解读化入更入情的诵读之中。王老师的课上,学生显然读的还不够充分,不够入情入趣,不够有声有色。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王中敏)
观王崧舟执教《记承天寺夜游》随感三题
一 、语文有幸
有一个人,他“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润泽了他的生命;是语文,点燃乐他的激情;是语文,放飞了他的智慧。他,因语文,生命之树摇曳多姿;语文,因他,千年绝学生机焕发。
他说:我就是语文,语文就是我,我与语文合一。这使人想起了北宋著名理学家张横渠先生的“四为”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是何人,让自己担起了如此巨大的责任?是何人,借语文实现了自身生命的救赎?
此人就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先生第五十四世孙,浙江上虞人氏崧舟先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
借着“诗意语文”的求索,他带领莘莘学子探寻到了母语这一民族文化符码背后的精神脉络和思想瑰宝。《孔子游春》遇儒家文化,《桃花心木》悟佛家文化,《天籁》润道家文化。“文化三课”,使儒佛道精神在儿童身上萌芽、生根。自完成“文化三课”之后,他又开启了语文课创作的新历程——“文言四课”。先生可要带领学生感悟中国美学精神,传承传统的中华诗性的智慧,以中国美学精神谱写中国美学语文。于是,就有了他去年推出的课品《湖心亭看雪》;今年,在众人期待中,他又给大家呈现了《记承天寺夜游》一课。
二 、绕不开的苏东坡
以中国美学精神谱写中国美学语文,那是必定绕不开苏东坡!
苏东坡,“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一个怪才,一个鬼才,一个奇才,一个全才。
……
千年苏东坡,说不尽,道不完。
是什么造就了这位一个怪才、鬼才、奇才、全才?
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是儒道释这三大文化的孳乳。
从儒家那里,苏轼吸取的是经世致用,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从道家那里,他吸取的是崇尚自然,在个人进退得失、利害荣辱上无欲无争、随遇而安的态度,追求精神自由解放、无往不乐的性格。从佛家那里,他吸取的是抛却名疆利锁的束缚,从内心感悟中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
但是,苏轼入儒释道三教之室,深究其理,而又能迈出三教之门,不为各家所束缚。融会贯通、兼容并包,苏轼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居庙堂而有江湖之思,则异乎贪禄恋权之巧宦;处山林而怀有用世之志,则异乎颓废疏懒之名士。”儒释道三教之间的矛盾,经他消融调和之后,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至此,中国传统文化又形成了独特高峰——“苏轼思想”,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门学术宝库——“蜀学”。
“乌台诗案”,苏轼人生的转折点。长时间的审问折磨,鬼门关折回的惊险遭遇,使他身心遭受极大伤害。被贬黄州,靠什么来舔舐伤口,治愈心灵剧痛?
幸亏中国有老庄。
自由是人人追求和向往的完美生存境界。在常人眼里,自由的实现往往体现为外在的财富,权力,功名。但是人在追求这些外在自由的过程中,往往受到种种限制,人生也就有许多的烦恼和不如意。而另外一种自由——内在的自由,操持由己,受到的限制更少,给人得带来的快乐更大。无己、无功、无名,无拘无束,物我两契、 物我两忘,和宇宙自然融会,偕天地万物逍遥,获得精神的大享受,心灵的大自由,生命有了永恒归依。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创的诗性的、审美的生存方式。
庄子把这样的过程称为“体道”。“道”作为宇宙之本源,自宇宙诞生起就充盈于天地之间,寄寓于自然万物之中。人作为万物之灵,自产生了欲望、智巧、名利等种种精神之后,就与物相分离,也就与道相分离。精神性的人并不能脱离与道区分的物而与道相合,因为道就存在于万物之中。而完整的人或自由的人,不仅不能脱离万物,而且只有与万物重回混沌不分的齐一状态,才可能获得道的无限性和自由性。这样,完整的人或自由的人不仅不与自己的身体之物区分,也不与身外之物区分,由此也不与道区分。
这就是道家哲学作为生命哲学能持久地滋养人的心灵的奥秘所在,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人常常纵情山水的根源所在。
如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何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样的深秋之夜,已经解衣欲睡的苏轼,对入户的月色如此钟情,大动干戈地去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同赏月;我们才可以会解,区区的承天寺中庭月色、竹柏之影,一番玩赏,能给苏轼带来如此的欢娱。
三、要做“闲人”不容易
苏轼把体物悟道的人称为“闲人”,但是要做“闲人”不容易。
庄子为我们指明了与物相合,然后与道相合的体物悟道之道。缘物悟道达到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要经过三个渐进的层次:即兴、化、游。“兴”——“虚静而兴”,侧重于主体心灵内部的提升;“化”——“齐物而化”,侧重于主体外部的超越 (即超越自我、齐平万物 );“游”——“逍遥游”,侧重于“兴”“化”之后产生的新的主体的自由活动 (即逍遥游 )。
由此观照《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我们可以看到崧舟先生的匠心和用意。
为了让学生“虚静而兴”,借苏轼写“月”的诗句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方面认识苏轼常常借月抒写心境,也一下子让孩子调摄内心,进入沉静充和的状态。特别是对“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看似平常的点名时间的词句,崧舟先生大做文章,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从做官的、生意人、书生这三种身份的人,想象他们为世俗事务所扰,内心烦杂、忧惧,毫无兴致关注月色入户的境况;对比之下,“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苏轼的心境顿时显明。
对“月色入户”的“入”字,崧舟先生引导学生用心推敲体悟,感受用“入”字写月色进入自己的家,不仅是一个写作上的炼字过程,更是人月的心物交流。月亮亲近可人,此时才会感觉月光才会像朋友一样进入家户。这是分明的齐平月我的“齐物而化”。
在带领学生欣赏庭下的月色和竹柏影子时,我们又看到了崧舟先生惯用的“复沓”艺术。“(师)我们随意地向中庭的东边走去,只见——(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师)我们随意地向中庭的西边走去,只见——(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师)我们随意地向中庭的南边走去,只见——(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教师创设情境的“复沓”引读,看似简单重复,但一次次的强化,师生甚至全场观课的老师,都不由得进入如幻如梦,如诗如画的境界。这就“游”,“逍遥游”境啊!
……
对于炉火纯青的大家执教的精彩课堂,值得鉴赏的精彩之处肯定很多。但对于旨在带领学生感悟中国美学精神的“文化大课”,不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层面去鉴赏,肯定难以把握其奥义。
崧舟先生说:“评课就是评自己。”
深感才力不逮 ,所谈纰谬随处。还是多观赏多回味崧舟先生的课吧……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孙春福)
在险恶的境况下“逍遥”依旧
——评王崧舟《记承天寺夜游》
真巧,刚刚听完王崧舟老师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听到他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王老师的朗诵,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苏轼的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而每一次听王老师的课,我总会说这就是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解释。
《记承天寺夜游》也是如此让人荡气回肠,意犹未尽。
一、以四字词语展开,浅处入手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困苦境遇中写的。文章很短,才1个自然段,5句话,85个字。写在一个皎洁的夜晚,苏轼无法入睡,到承天寺找好友张怀民,两人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王老师智慧地捕捉到文章四字词语多的特点,聚焦四组四字词语展开教学: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 步于中庭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学生读四组词语,根据不同词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意思:“但”的古今不同意思;“入”当什么讲,给“入”组词;“行”与“步”哪一层意思是相同的;说“空明”的意思,给“空明”找近义词。
虽说苏轼的词大都是通俗易懂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学生一读就明白,但正如王老师出示的四组关键词语一样,学生不明白词意,就会直接影响到“空明”境界的品味,“闲人”意蕴的感悟。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处教学为下文做了铺垫。
二、以“起承转合”说,厘清结构
在古诗创作中,“起承转合”是一种普遍的谋篇格式,这种结构也常在词、赋、曲、散文、小说中运用。元范德玑在《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运用“起承转合”的范本之作。
王老师的四组四字词语的教学很巧妙地暗藏了文章的结构。在课堂上,王老师让每一位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寻找“起承转合”的内容,寻找文章的起因、过程、转折和议论,进行连线。相对而言,学生对“转”的理解会有难度,于是老师就驻足停留,引领学生交流:
“为什么写到秋水空明,藻荇交横就成了转折?”
学生的解读也非常到位:
“前面都是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后面是作者的想象。”
“前面写实,后面写景,景色带给他联想,是作者的想象,这是转折。”
通过连线练习、互动交流,学生非常快速地厘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了文章的重点,掌握了文章的结构,也习得阅读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三、以“闲人”为中心,深入心境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但不管在多恶劣的境况下,他都能“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他在被贬之作《记承天寺夜游》中能“夜游”,去“赏月”,当“闲人”,足以窥见苏轼逆商之高。
王老师的“闲人心境”板块教学堪称一绝: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有着怎样心境的人称得上是一“闲人”?原来,闲人是无所事事的人,是碌碌无为的人,是不做事的人。这是学生对“闲人”的基本定位。
不同的人看月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官司缠身的做官人,做生意亏空的人,十年功名没考取的人,是否记得月色?老师创设了情景说,对比说,原来,“闲人”与一般世俗中的人是不一样的。
苏轼笔下的闲人是怎样的闲人?原来,闲人是看到月亮会欣欣然的,是会把月亮当知己的,会从“月色空明”中悟道的。
补充“乌台诗案”时代背景,王老师问学生: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原来,闲人是有“闲情”欣赏大自然美景的人,“闲人”能达到“物我同一”境界的人。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王老师的“闲人”教学也是如此。
四、以“对话”作“运用”,文道一统
在教学的最后板块,王老师给学生六分钟时间想象写话:这个夜晚,苏轼要向月亮表达自己怎样的心境呢?
请听其中五位学生的内心独白:
“我的心中是自在的。我有两位知己,一位在天上,一位在眼前,我自在又欢欣。”
“我的心中一片从容,我并不憎恨那些陷害我的人,一切都会过去,我是最从容最幸福的人。”
“我的心中一片悠闲,我就做个平平淡淡的闲人。”
“我的心中是悠闲自在的,波动的是湖泊,我的内心只有光明和宁静。”
“心中一片从容,但我绝无污点,我清清白白,问心无愧,就像今晚的明月。”
就像庄子说的,“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苏轼别样的“鱼之乐”。他们的文字多么纯净,多么鲜活,就像天上那轮月亮。正如王老师所说的心境空明的人,才会遇见月色,心境空明的闲人,才会看见美丽的月色。当学生写出这些美丽的文字时,足以说明他们已经真正进入到苏轼的内心世界,也足以证明这节课的文道一统的功效,当然更是体现了王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魅力。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室 沈小玲)
要许学生以未来的核心学习力
——张组庆《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观后感
一直都特别期待张祖庆老师的课,因为他的课前卫创新,触觉敏锐,总能带来新思路,新冲击。这次千课万人小语国际高峰论坛,张老师不负众望,不仅带来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的新锐话题,还冒险实践了一把自己提出的裸课示范!
有幸在现场亲眼目睹这样一节原生态的,创新烧脑的语文课,真的不枉此行,真的受益匪浅!
创新超前,指向核心学习力
1.文本创新,关注新热点
张老师认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有了人工智能,未来的社会是个什么形态?未来的教育是个什么样子?这些都是今年很热的话题,《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这篇科幻小说正合时宜。
文章出自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过去的快乐》,阿西莫夫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为我们描绘了2157年后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上学的情形:学生在家上学,电子屏幕彻底替代书本,机器人替代真人成为老师,教育教学根据每个孩子的心智来因材施教。张老师非常睿智地选择了这篇文章,意义深远。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有大语文观,要善于选取合适合宜的材料补充和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关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敏感问题,让学生建立为生活而学的学习观,让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系,与学生的生命发生关系。
2.目标高远,培养学习力
张老师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在整合信息,畅想未来。首先借助课文学习归类整理所搜集到的信息,其次通过拓展阅读,统整信息以形成个人见解,并学会辩证看待事物。最后,联系阅读和个人经验,大胆畅想未来教育。
想象力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幻想、梦想和预言,即对潜在的明天的想象。”
时隔60多年,我们才读到阿西莫夫这本科幻小说,我们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突飞猛进,阿西莫夫当年的一些科幻设想,有些已经变成现实,或者已见端倪。于是由衷地佩服阿莫西夫超凡的想象力——能够在计算机诞生之初,就预见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说明人类的想象力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这让我想起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这句誓言:“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我认为,提取与整合信息、推论归纳以形成解释、反思评价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指向未来的核心学习力,都是指向学生未来的关键能力,也是未来教育所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目标。
二、动态增值,促进发展学习力
课堂教学的真谛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节没有预演,未经雕琢的裸课,没有声光电激的精美课件,没有老师精雕细琢的考究语言,以最朴实的原生状态,呈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尽显教师动态把控的教学功力。
1.利用学习单,任务驱动,带动学习
张老师的备课是花了相当的心思的。他提供了两篇阅读材料,一篇是自选课文《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另一篇是自己写的文章《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何为——未来教育畅想曲》,同时设计了一张学习单,布置两项课前完成的作业,安排两项课堂上完成的作业。
有了这份学习单,学习任务清晰,教学层级有致,教学节奏把控有章可循。可见,有效的教学必须要有充分的预设,教学的精彩也源自充分的预设。
2.借助表格,整理归类,交流订正
张老师设计了两个表格,第一个是课前个人完成“玛吉眼中的学校(150年前与后)”第二个表格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我眼中的学校”,要求借鉴个人课前收集的资料卡,结合自己对当前学校的认识,同桌合作填表。
本课的第一项任务,是交流订正课前个人填写的课文自学表格:“玛吉眼中的学校”(150年前与后)。张老师通过“同桌互相订正——学生三人合作订正黑板呈现——众人交流自选项目填写——某生依据黑板上订正后的表格作口头复述”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同学的交流中,在老师的提点下,学会用关键词来整合信息,并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有效练习。以下是本班学生共同订正的表格内容。
玛吉眼中的学校
项 目 |
150年前的学校 |
150年后的学校 |
老 师 |
人 |
机器人 程序 |
学 生 |
一起 |
一人 |
教 室 |
教学楼 (在校) |
家中 |
课 本 |
纸质书 |
电视书 |
作 业 |
各种作业方式 |
打孔代码 |
评 价 |
打√或×,各种等级等 |
速度快,只有分数 |
张老师特别安排了自选项的分享。我们看到,学生捕捉到的信息五花八门,有想到批改作业的用具和批改作业的速度,有考虑学习形式是否真人老师讲课的,有设想老师到校方式影响是否准时的。特别欣赏张老师用精准的反馈评来引导学生这样阅读:“同一个文本,不同的同学读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学习就是把你读到的和想到的和人分享,然后学会整合。”
第二个表格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结合补充文本及个人资料搜集,先整理出“今天学校的现实状况”,再大胆推想预测“150年后学校的可能状况”。旨在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学会运用联系与预测的策略,训练高阶思维。
项 目 |
今天学校的现实状况 |
150年后学校的可能状况 |
老 师 |
|
|
学 生 |
|
|
教 室 |
|
|
课 本 |
|
|
作 业 |
|
|
评价 |
|
|
|
|
|
因为时间有限,张老师没有展示学生原始的填表情况,只是让学生在4人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提问,重点交流自己的大胆预测“150年后学校的可能状况”。但是从学生现场的交流质量,特别是其中一位学生会运用自己课前绘制思维导图来展示自己对未来学校的种种畅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之所以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地推论和预测,是因为学生课前依据这份表格做足了功课。
这两个表格,不仅能帮助学生快捷地完成筛选信息、找出表达重点的阅读任务,而且有助于建构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为下一阶段的研讨争辩多元对话,推论预测打下良好的言语智能基础。
2.借助问题,引发思辩,启发预测
张老师设计了三大问题,激发思维,引发争辩,启发预测,让学生既潜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联系已知和新知,联系自身,建构意义,质疑思辩,畅想未来。实现与文本、作者、同学、老师、自己的多元对话。
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完成分享订正第一个表格后,张老师问“玛吉喜欢150年后的学校吗?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张老师借助这个解释性的问题,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入文本,学会依据文句对文本的事件、行为及作者观点等进行恰当准确的解释和推理,以深刻理解隐含信息。学生迅速地在文中的6、7、8、10自然段中找到描写玛吉情绪态度的词句,如“不屑一顾”“最讨厌”“很失望”等,同时能利用文中的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语言来证实自己的推理——“玛吉并不喜欢150年前的学校”。张老师随后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适时作补充,例如:“我们还可以从‘总是’‘竟又安装好了’‘又大又黑又丑’中看到玛吉很不喜欢150年后的学校”。尽管张老师声称这是一个没有教学设计的课,但是我分明看到张老师对文本是深入解读过的,不然,就不会有这样到位的补充。
紧接着,张老师抛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认同玛吉的观点吗?”要求学生动笔与玛吉对话:“结合你对文本的认识,结合你真实的生活体验,给玛吉写几句话。”同时提示学生联系自己填写的表格内容,可以换以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的学校真的如玛吉说的那样充满快乐吗?150年后的学校真的如玛吉看来的那样一无是处吗?由此,引导学生展开观点交锋,可以赞成支持,也可以否定不同意。
师:愿意发表要发言的同学举手。课堂就是大家发出声音的地方,这样的阅读课是没有对错的,唯一正确的就是,你在说话我在听。
生:玛吉,我支持你的观点。虽然机器人老师教学很先进,但是我认为,现在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才是快乐的。而且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机器人老师并不能控制教学速度,也不能完全为我们答疑解惑,只能出现一个个的知识点。
师:有没有对她的观点进行反驳的?反对的同学有没有?(只有1人举手)全班同学都支持玛吉的观点吗?有谁反对的?(只有3个人)请反对的都站起来。有时候真理在少数人手里。(有5、6人)
生:玛吉,现在的学校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现在的学校充满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竞争比机器人更能挫败人的信心。以后的学习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坏,一个人独立学习,更能激发人思考的潜力。
师:你看他说的多好,激烈的竞争比机器人更能挫败人的信心。为他精彩的发言鼓掌。
生:我想反驳他的观点。他说没有竞争才是好的,我认为有竞争才有进步,没有竞争……
师:没有竞争,人有时会变懒惰。
在这里,张老师时而是主持人,时而是吹鼓手,时而是帮扶者。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他发现学生观点一边倒时,马上调整控制,让学生形成正反观点交锋,当他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时,不吝赞美。当他看到学生出现卡壳时,机智补话。我认为,张老师在此要着重渗透引导的是批判精神和逆向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持反对意见,不跟风不盲从,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大胆预判:“150年后的学校,你认为有哪些会和玛吉说的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高阶思维问题,张老师先安排四人小组交流,每人交流其中一个点,然后再指名在全班分享。
生:我认为那个时候学校还是有的。因为家长不可能天天在家里,像玛吉的妈妈一样催着他上课。
生:我觉得150年不一定要由机器人来上课,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网络直播上课,在一个直播间里,老师在上课,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老师来解答。我认为以后由机器人来上课也不一定是唯一的存在。不过,有可能在将来普及。
师: 特别欣赏你说的“普及”,说明这种方式现在已经有了,只不过不一定像将来那样能成为主流。
生:未来的机器人老师不一定都是程序化的,它不仅是学习上辅导,也是心灵上的辅导。既然让它来教育孩子,制造商应该会制造出有情感的机器人。
最后,张老师让一位男生带着他自己在课前画好的思维导图作全面的介绍。张老师在其介绍未来的老师时,提点可用“比如“指引学生或举例子,或作列举来介绍清楚。
张老师身体力行告诉我们:裸课不是不备课,反而是备课要花更多的功夫,文本细读的功夫、板书的功夫、朗读的功夫、背诵的功夫、点拨的功夫。
好的课堂是学生在学习中生长。这节课,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参与,认知有拓宽,思维有发展,语言有进步。好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准设计,有效帮扶。除了激发思考,引领思维,这节课的语文元素也时刻在场,张老师不时通过提示和反馈,把语文的学法贯穿其中,把语文的建议传递出去。例如,“学习长文章首先要分段”,朗读人物对话要代入角色读出感受,回答问题要利用文本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课后拓展要完成关于人工智能的手抄报“写法可以参考本文,可以运用对话把你的想法写进去,可以设计一两个与你的意见相左的人,产生矛盾冲突,让故事变得好看”。
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课的追求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获得结论的方法与途径,重在结论获得过程中学生思维质量和表达质量的提升。” 这节语文课,选取富有前沿科技信息的文本,让学生的言语、思维、审美等水平得以提升,言语实践能力得到历练。 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与运用,同时还指向了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等素养。
我以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篇科幻小说,也不仅仅是一个有关人工智能的问题探讨,而是渗透其中的深层能力——要许学生以未来的核心学习力,以创新能力为目标,学习有证据地、辩证地思考,善于运用已知去推想未知,拓宽想象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信息和判断信息的能力,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习力。
未来教育,无边界自由学习将成为现实;未来教育,师生的创新能力将会被释放。未来教育,每个人的梦想都会得到放飞。放眼未来,要许学生以未来的核心学习力,张老师的高瞻远足让人佩服,张老师的创新实践应该仿效,张老师的勇敢挑战值得点赞。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 黄莉莉)
杨柳依依“动”诗情
——评蒋军晶老师的《送别》(群诗阅读)
在千课万人的会场中,蒋军晶老师曾以他的“群文阅读”,以宽广的阅读视域,精彩的课堂演绎,让我们赞叹不已。今天,他又引领学生走进古典诗词,以“群诗阅读”的形式打开了古诗文深远的文化意蕴。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在自主学习的探究中,在层层推进的教学中,探寻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要义......
一、水落而石出——立足古诗的特点
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小学阶段进行应摆脱“解诗意,明诗情”的桎梏,在读正确、读通顺的情况下,力求读懂,追求“情”字,在情意浓浓的氛围中入神吟咏,领略情韵。在蒋老师的课上,水涨水落间,我们看到了浓浓的“诗味诗情”。
1.把握古诗的“意象”
古诗最大的特点是“意象”。这一节课蒋老师牢牢把握住了这一特点展开教学,带着学生两出两入,深入理解。从比较中发现送别诗中都有“柳”,提示“柳”就是意象,再从这一意象拓展开去,联系生活举例,一个学生与当海军的父亲之间的情感意象就是“军帽、军徽”。在学生理解了“意象”之后,教师归纳这些属于个人个别运用的意象,是一般意象。而后重回古诗,蒋老师告诉孩子们,“柳”属于诗人在送别时都会运用的,大家已达成共识的意象是经典意象,再接着又引导学生又从诗中找到“长亭、古道、酒”等其他经典意象,进一步加深对经典意象的理解。最后重新回到歌声,联系作者的生活与这些意象的情感关联,使学生真正读懂了古诗的“意象”。
2.探寻文化的深度
蒋老师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送别诗,让学生联系背景资料读懂“谁送谁”。 教师又适时地补充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不仅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选自《杂曲歌辞》中的《送别》,当时正在修京杭大运河,这首诗写的就是被抓去做壮丁的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分别。有了深远的文化背景,再读这首诗时,就带了一种悲悯的情怀。
谈到为什么“柳”会成为经典意象时,学生提到了古人有“折柳送别”的方式。蒋老师适时补充,在西安现在还保留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是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一直保留至今。使学生真正懂得了, “柳”作文经典意象是有着渊远的文化背景的,从而对这一意象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
二、显山不露水——关注文体的共性
古诗的教学相对来讲具有一定挑战性,蒋老师选择了一组诗进行群文阅读,以联系、比较的方法,以点带面,以面促点,自然而然,将“送别”的意象这个点做得深入透彻。
1.巧妙选择经典
蒋老师选取了李叔同的《送别》为主要学习材料。这首短短的词将中国古典送别诗中最常用的意象集中起来。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别、芳草离情,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成为离别诗词的最佳之作。
看得出,课堂上的群诗阅读材料是经过教师精心选择的。选取的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三首诗,分别是《诗经.采薇》、《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送别》(隋 杂曲歌辞)。四首诗词时间跨度达到两千多年,相同的都是送别诗,都有“柳”这一典型意象。
这四首诗词既有文本的共同点,又可以相互勾兑,成为组诗,既能相互联系比较着学习,也可以以一篇为点深入地学。文本的编排颇有特点。
2步步深入推进
听过一些关于诗词“意象”的课堂教学,不外乎高大上之说,引经据典,群诗上演,目的是理解“意象”。但唯有蒋老师在“意象”的处理上不着痕迹,春风拂过,满树杏花落,举手投足间,残红径成溪。
蒋老师先从猜猜“柳”的意思入手,引出“折柳送别”,告诉学生“柳”就是一种意象。接着举例:自己儿时的同学转学,送给自己一个铅笔盒,这个物品就成为他们之间的意象;奶奶去世,但是她坐过的藤椅依然放在那里,阳光下的藤椅就是意象。这些生活化的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一个学生说,爸爸是海军,家里的军帽军徽就是意象。在学生理解了“意象”之后老师总结,这些连接我们之间情感的物品属于“一般意象”。回到诗词中,“像柳这样大家公认的代表着送别的意象就是典型意象”,让学生再到《送别》中圈出其他的“典型意象”。学生圈出了“长亭”“古道”、“芳草”、“笛声”、“夕阳”、“天之涯”、“酒”、“梦”等多个典型意象,通过圈画初步认识“典型意象”。接下来进行旧知链接,以这些典型意象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积累的大量诗词的回顾,从一首诗拓展到多首诗。学生想到了《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天涯若比邻”,想到了《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想到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
典型意象的圈画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意象间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积累的送别诗相互链接,相互联系,将所有的点构成了面。这一过程层层推进,深入浅出。
三、时有落花至——顺应学生的认知
课堂上的蒋老师,与学生们融为一体,自然和谐。纵观他的课堂,时而随手点拨,时而插科打浑,一切都顺手拈来,如此自然。所有的自然来源于他“懂”孩子。
1.感性与理性间走个来回
蒋老师懂孩子的认知规律,懂得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从感性入手,于是课始给孩子们带来了朴树演唱的《送别》。第一遍学生就听得入了迷,第二遍便跟着轻轻哼唱,他们被这首有着现代唱法的歌曲所吸引,甚至是倾倒。然后读一读歌词,猜一猜歌名。孩子们就这样被深深地吸引进了诗词的天地。
“意象”的学习必然会有一些理性,从“折柳送别”到生活中的意象,再回到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最后链接多首送别诗,这一过程以层层推进的方式逐渐剥去生涩的外壳,使原本理性的意象学习也变得亲近而熟悉。
最终课堂又回到感性。课堂最后,再次播放朴树的《送别》,蒋老师说,“朴树如此喜欢这首诗,有一次,竟然哭得不能自己。可能他想到了李白的送别,想到了王维的送别,想到两千多年前战士与妻子的告别,或者他感觉了李叔同独自海外求学想念家人,也可能想到了自己,可能是怀念朋友,因为他的朋友得了癌症,最终分开了。”这一次虽然也是听歌,但是相比课始的听,多了文字之美的体悟,多了意象之广的理解,多了意境之深的领悟。
蒋老师就是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适时点拨,让学习达到新高度。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因为他循着孩子的足迹而行。
2.自主探寻中发现规律
蒋老师教古诗词,还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引领学生不断探寻,发现规律。整堂课上,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从作业纸上选择表示送别的诗句;借助背景资料自主学习每首送别诗词,知道谁送别谁,为什么相送?;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共同点。面对共同的发现——“柳”,又引导四人小组进一步讨论,四首诗词写作年代相融甚远,为什么都写到柳?柳与送别的关系。透过学生的一次次活动,我们看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状态,学生思维一步步不断拓宽,不断深入。学习过程既有求同,也有求异,学生的学习从自主思辨到达到共识,整堂课多次展现了阅读结果的多元化。
一堂短短的四十分钟,蒋老师引领着在比较、整合、判断中学习思考。一曲《送别》吹出了别样情,在这四月天,沾衣不湿杏花雨,轻歌曼舞间,飘落残红径成溪。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张敏华)
思辨与抉择:对探究性阅读的探究
——评洪峰对已删课文《大瀑布的葬礼》的再教学
原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十四课《大瀑布的葬礼》在之后的改版教材中已被删去,换上了《鹿和狼的故事》。《大瀑布的葬礼》为什么会被删去,它还有再教学的价值吗?洪峰老师却发现了其中的探究价值。第一次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一课是在“千课万人杯”首届“中国语文好课堂”教学大赛中他执教的这堂颇具创意的课,现场受到一致好评。洪峰老师对删去的课文作反思探究,力图体现从“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注重“整合应用”与“思辨选择”,并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各类信息,大胆地借用了“问题文本”以作学生思辨与探究阅读的最佳材料。
照本宣科的阅读教学程式由来已久,自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教师只在课文的讲深讲透上下功夫,形成了“接受式阅读”的单一模式。用“教课文”的传授以适应应试教育的得分功利,严重制约了以发展学生为宗旨的“用课文教”。以此所造成的阅读教育弊端,从根本上违背了“读书育人”的基本方向。当下,虽然阅读课堂正在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但如何导学方能使“以学为主”落到实处,还有待解决。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必须展开“深度学习”,也就是要把学习活动指向发展学生的思维,改造人的大脑,以适应未来生活的创造性要求。洪峰老师别具慧眼,竟能利用已被删除的课文,让学生研究何以被删的原因,建构了独辟蹊径的探究性阅读课型,使本案具有很强的推介价值,让我们从中悟到阅读教学必须勇于改革,也可以智于改革的道理。
由传统的“接受式阅读”向旨在开展“深度学习”的“探究式阅读”、“质疑式阅读”、“批判式阅读”、“创新式阅读”转轨换型是阅读教学的时代变革,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在本案中我们可以归结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特点。
一、用好教材的教材观——从删去的课文中开发教学价值
“教教材”的照本宣科与“用教材教”的育人为本,反映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教材观。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意思就是说教材只是为“育人”所用的材料,“用教材教”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的需要。入选的教材固然应当用来育人,被删除的课文,一定有被删除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被删除,自然也可以从中习得探究的方法,从而获得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洪峰老师能够这样看待教材、使用教材,不仅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够以反向思维,从被删去的课文中发现可能存在的教学价值,并予以合理地运用,确实是独具创意,另辟蹊径。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应具有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虽然它只是个特例,并不等于我们应当对每一篇删去的教材都来一场带反思性的教学,但确实也并非因此而削弱了本案的存在意义。
二、全员参与的学生观——引导每一个学生投身研究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起点应当是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让每一位学生积极投身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都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在本课教学中,确实让我们觉得是做到了。首先,研究的问题“课文为什么会删去”十分新鲜,特别引学生关注,也特别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探究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主要的环节中都有借助数字化教学工具让学生投票并统计结果的数据展示。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研读课文的兴趣,而且有了对研究结果的获得感。如“同学们最想了解或探究的问题”(探究瀑布消失的原因的占54.8%,如举行葬礼的占35.5%,其他问题的占9.7%);对“是否应当修建水库”;“是否支持修建三门峡水库”又作了两次网络匿名投票(数据略)。对于应该信网上还是信语文书,又组织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所有这些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而且都必须积极投入,从而使“人人都参与探究”落到了实处。
三、指向思考的学习观——在“课文为何删去”中落实问题解决
学习的根本问题在于激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学习对于生命发展的本质意义,首先在于塑造人的大脑。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造就不同的大脑,而不一样的大脑恰恰就是未来创新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包括了六个方面,而其中的“实践创新”中又有着“问题解决”这一要点。本案整体设计的思路正是以从一篇消失的课文中去探究为什么会消失,从而提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向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过程,也因此一改以往“接受式阅读”的那种刻意于“课文内容分析”千遍一律的课堂。这无疑是实现了改课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所在,也是教育进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改革航道。我们必须高度认识蕴含其中的改革意义。
四、营造探究的信息观——以“互联网+”提升教学力
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具备的三大本领是“爱商”、“数商”和“信商”。“爱商”与价值观、情感、生活相关。这虽是人工智能无法给予学生的,但不能有丝毫忽视,它永远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压舱石”。“数商”与大数据相关。人工智能脱胎于大数据,运用大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信商”为信息时代所必须。信息势如狂潮,教师要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检索、辨析、判断、提炼、整合和生成新的信息的能力。这堂课,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在充分运用“互联网+”于语文教学,充分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全方位开展学生的思维与抉择机制,从而达到旨在培养学生的“三商”方面,特别是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是很有特色的。由此,我们也不能不赞赏执导老师的智慧和勇气。
这一堂课从教学的立意到创新的设计,再到教学展开过程中重在学生实践、体验、独立判断的培养学习力机制,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教学蕴意。它出现在语文阅读教学正在迈入深水区,走向新时代的关键时刻,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和深度思考。
(浙江省特级教师 周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