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一天晚上,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女递给我一本语文书,让我签字。她说自己已按老师的要求,把《小稻秧脱险记》朗读了三遍。我说:“我没听到你朗读呀,能不能再读一遍给我听听?”她坚决不肯。僵持了一会儿,我说:“这样吧,爷爷朗读一遍给你听,好不好?”
我一朗读完,她就迫不及待地说:“让我读一遍!”
她语感较好,读得正确、流畅,语气也比较自然,有些像我,只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对话的语气读得尚有欠缺。我逐一作了提示和示范,她逐句认真模仿,又把全文读了一遍。读完后,个别地方我又进行了辅导。没想到她兴致大发,还要从头读一遍!
此后,孙女经常要求我读书给她听,也经常主动读书给我听。
想当年,我上小学时喜欢朗读,还不是受张敬斋老师的影响吗?张老师每教一课必范读,还经常领读——他读一句,我们学着读一句。他那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吸引着我们,影响着我们。至今我还能想象出他朗读时的语气和表情。老师一读完,我们一群乡村孩子便捧起书哇啦哇啦地读起来,书声鼎沸。我们的字也写得好,为什么?因为张老师的字写得好,是中规中矩的柳体。
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小语姓小”,说的就是“儿童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教什么?教认字、写字、读书、背书和作文。12岁以前的语文要“重积累”,读和背最重要。“儿童的语文”怎么教?简单地说,两个字——示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学语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许多方面要模仿一辈子。语文能力强的人都有读、写的好习惯。这些人一辈子都在学语文,不停地学习别人的语言,领会别人的思想,获取营养,然后运用内化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至于学书法,更要临一辈子,边临边想边提高。
可见,语文教学的示范不是越俎代庖,不是包办。好的示范具有启发性,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产生顿悟。好的示范就是为学生立起一个标杆(目标),让学生看得见、努一把力就可以到达,激起学生的兴趣、欲望,使之欲罢不能。比如造句,老师只提供一个例句,就教死了;提供两个,就教活了;提供三个,就教聪明了。学生很可能由“三”而生“万”。
何谓好的示范?第一,示范要合乎规矩。听说读写书都是有规矩的,不能“想当然”随意而为。第二,示范者要有亲和力。示范者能让学生觉得可亲近,是可信赖的大朋友,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文老师,备课要多在备“功夫”上下“工夫”。当年我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上,执教的就是《小稻秧脱险记》。备课时我反复朗读,十几遍下来,居然会背了。备课时不把课文朗读好,不把板书的字词照着字帖练好,不把关键词语的意思把握准,谁敢进课堂啊!以上几点准备好了,即使不写教案,我也有底气走进教室!
教儿童学语文,靠的不是技巧,不是多媒体,是示范,是功夫和耐心。
作者简介:于永正(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著名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