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松: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常态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7-31

  • 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常态

    今天的专题是我最新想到的:美丽课堂的构建。谈新常态,那什么是新常态?新在哪儿?“新”是与以往不同,“常”是相对固定,需要实现跳转。我平时还是比较关心我国家大事的。今年两会,我仔细看了总理答记者会,总理的报告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互联网、大众创业、全民创新、减政放权等等。这些都使我马上和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起联系,别的不说,就说减政放权。老师们,刚刚我们的一位教授也是台湾的,台湾也在提议学位中心,也在放手,现在我们国家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了,要实现还需要时间。今年41日政府网上的消息有一句话,它说什么呢?“我在政府报告当中念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时,台下那么多掌声我没有想到,说明大家也都很有感受!”但是在众多媒体的当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道至简”出于《老子》,反映出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错!这不是来自老子,而是来自于孔子,孔子《论语·雍也》里有一句话,叫“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敬”指的是我们公务人员,敬畏人民。然后我们总理又说,这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什么意思呢?总理得出的结论是“放”“管”结合,政府要“放”“管”结合,把握好平衡。老师们,我读到这里以后,我马上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课堂教学的理及教育的真理跟我们治国的道理基本是相通的。那么,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读到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应该向总理学习,向总理学习治国?不可能,我们治教。当下的新常态就是把握好教育学的动态平衡。

    我将近50岁了,孔子有言,“五十而读《易》”,我从去年开始读《易经》,我没完全读懂,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刚才林老师那段话,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实教育理论,不是从孔子那里开始,那我要追问的是,孔子的思想又从哪里来的?中华古典智慧,老师们,动态平衡,我们教育学就在这幅图上。如果你能把这幅图读懂,你的教学一定会达到一个上层的境界。

    教学有三大“铁律”,不可违背,分别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而知新”。其实刚刚林教授所介绍的台湾,我发现他们就在做以学定教。但事情往往是这样的,过度强调一个方面,可能会导致走向另外一个方面。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两者应该像刚才那幅图,保持S型,是一种动态平衡。因为我的主标题是美丽课堂,即理想教学。我们来看看当下的一些研究和潮流。从依靠教到依靠学,包括刚刚我们林教授介绍的台湾也是这样,那么在这样的思潮引领下,“少讲多学、先学后讲、自主课堂、翻转课堂”等等,都是美丽课堂的模式。但我的感觉这些是外形,我们要把握它的实质。老师们,关于理想课堂、美丽课堂的实质,我愿意跟大家分享几个观念,第一,哈尔莫斯的理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老师们,如果我们课堂上没有问题产生,这样的课堂不可能是好课堂。后面一句话我没找到出处,但我认同,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自己解决。就像刚刚林教授说的,老师只是引导者而已。

    郑毓信教授在今年的第一期《数学教育学报》发表过一个观点。在座的老师们都是小学老师,如果我们做专业研究,这份杂志《数学教育学报》是非常有必要接触。迄今为止,如果你还没订过或者看过,那么可以这样说,您在这个领域走得一定不靠前。因为这是我们国内数学教育里界最高权威的杂志。一年四本,一本十块钱,很便宜。我非常认可郑毓信教授这个观点,他说,判断一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看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更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深、更细、更合理、更有效。而刚才林教授展现的台湾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思考,非常好。想起当年我参加全国比赛拿了第一名,小数会的理事长郑丽云教授点评我时说过的一句话,现在觉得应该强调一个“深”字,什么意思?也就是应该针对这期的教学内容,深入地去思考其内在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并将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看成做好数学教学的关键。

    习近平主席上台之后,我们流行一个词语,叫做:接地气。新常态,尤其在当年互联网时代,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具备理想的色彩,工作快30年,这个问题我与想了快30年。最近我还有一点感悟,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要为谁教?打个比方,我这里有一部iphone 6的手机。我是富士康的工人,或者说我是手机厂的设计师,我的产品是不是就是手机啦?那我请教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过?我们天天辛辛苦苦在学校,我们的产品是什么?学生!学生怎么会是你的产品呢?学生是人家爸爸妈妈辛苦加工出来的好不好!学生不是我们的产品!老师们,那我要请教各位,学生既然不是我的产品,那是什么?按我们的观点,其实刚刚林教授已经在传达这种理念了,学生绝不是我们的产品!学生是什么,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客户,说得高大上一点,学生是我们的上帝,好不好!老师们,你想过没有,如果这帮可爱的孩子们不在,要你我何干?我们早去摆地摊卖青菜了!学生不是我们的产品,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那现在我要问的是,既然学生不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什么?知识?可知识不是我们产生的。确切地说是学生的思维,这是结果,是我们的产品。我非常认可一些专家的观点,老师们的产品是什么?老师的产品就是课程,比如我们林教授研究的课程。课程说得再具体点,就是教什么,怎么教。老师是开发出教什么怎么教这样的课程,并为孩子的完美成长提供优良服务的人。杭州有一位名人,马云先生。我非常佩服他,他有一个观点,说前十年是IT时代,后十年就是现在的十年是什么时代呢?叫DT时代。什么叫DT时代?就是利他时代。老师们,你想过得舒服吗?先让别人舒服。你想让自己好吗?先让学生好。服务好学生,是我们的天职。

    那么教什么不是很简单了?以学论教,对不对?著名的“三教”、“三不教”,我把这定义为我们当老师的第一底线。如果老师连“三教”、“三不教”的定义都不清楚,那真是有点愧对老师的称号了。第一“不教”,如果学生都已经知道了,请你们不要教;第二“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第三“不教”,教了暂时不会的,请你不要教。重要的是“三教”,第一“教”,教什么?教学生自己学时出现的难点。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哪些是学生自己学时最难的点你必须了然于胸;第二“教”,教什么?教学生自己学时最容易错的点。需要老师特别提醒学生经常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三“教”,教什么,教学生自己学的时候打死也学不到的点,我们称之为盲点。老师们,你把“三教”、“三不教”,汇为一点,仔细体会,发现讲的是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的“教”要和学生的“学”完美对接,要有针对点,要有针对性,就像看病一样的,对症下药。所以,一旦没有针对性,一切都是白搭。

    我们来看看中国经典故事。这是真人真事,请人吃饭需要准备碗,可结果刚好少了一个,谁没有?这个人没有,叫司马子期,他觉得受到了羞辱。于是乎,他父亲就跑到了隔壁的楚国,极力劝说楚王把中山国灭掉。楚王觉得是小国家就同意了。大兵压境,中山国瞬间就灭亡,所有的臣民都站在了楚王一方,唯独两个年轻人拼死保卫中山国君冲出重围,连中山国君自己都觉得纳闷儿,得救后他就问那两个年轻人,“小伙子,我又不认识你们,你们又不是我的贴身护卫,为什么拼死保卫我呢?”两个年轻人娓娓道来:说从前有位老人,躺在路边快饿死的时候,您路过,还给了他一碗冷饭,那个人是我们的父亲。父亲临终前留下遗言:中山国君是我家大恩人,一旦中山国有变,你们两位要誓死保卫中山国君的安全。听完以后,中山国君仰天长叹,说了一句我终身不忘的话。“给予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教学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我们不在于教多教少,关键在你教的是不是别人需要的。不需要的不就是浪费吗?这使我想到了我们国内一位很有名的教授——余文森,余文森教授就有这样的观点。他说我去听课时的时候,最关注两点:第一,学生在课堂里是否有效地阅读、思考?第二,教师是否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讲解?这和刚才林教授的观点完全吻合。余教授对我启发更大的是后一句话。他说:“我没办法忍受一些所谓的名师,我对他们课的完整性、系统性表示怀疑。这种课本身对教师来讲可能是一件艺术品。他的课堂非常完美,他对整个课堂的驾驭非常巧妙,让很多听课的老师非常激动。可是当你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时,你会发现他的“教”与之无关。我要说的是,一个教师,必然有他的第一道义、第一责任,那就是有针对性地教学。”不管教学观摩,还是课堂观察,我们的目的就是解决一个,就是要解决问题。有时候我在反思一个问题,有些课上得很好、很美,但是冷静一想,究竟是老师为学生服务,还是班上的好孩子为老师服务呢?出彩应当是学生的出彩,简言之,出彩出在学生的“学”上,这是我们当今教育的新常态。

    “谁对人的研究更加透彻,谁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谁就找到了振兴民族造福人类的幸福和希望。”我觉得讲到点上了,未来的教育、当下的新常态,第一,要研究人,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为人服务的,你想服务好你的客户,你连你的客户需求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服务好?第二,我们对教育规律的把握要更加深刻,就像我们的国家发展一样,政府为什么要放权?为什么要市场经济?为什么要青山绿水?等等。这其实就是尊重自然规律。讲到这儿,我还想讲这么两个人,拉夫尔·泰勒,他是自己想学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提问比老师问好得多。前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需要,高度有效。他还有一个观点: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在课堂上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造成这样的良好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这指的就是教育规律。现在经济发展放权也是这个道理。学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吗?能自己来吗?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直追求轻松课堂的原因所在。大家都知道《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先生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他课堂上可以无拘地束。

    有美丽教育,自然有美丽老师,自然有美丽学生,还有我们的美丽课堂。那么美丽课堂的核心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前面已经反复强调,没有针对性,一切都是白搭,甚至你开始出发,就注定了结果的失败。我们以交换、结合律为例,这一节课,老师们大概怎么上呢?公开发表的案例、反思、思路等一共二百多篇,靠百度搜索的资料往往有些不靠谱。据我所知,老师们大概是这样教材处理的。第一,加法交换、结合律,一节课,再随堂练习;第二,乘法交换、结合律,一节课,再随堂练习。有的老师玩创新,交换律一节课,结合律一节课。具体上课是这样子:以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为例,首先......这个例子还有吗?学生说有。写得完吗?写不完。不完全归纳。然后得出A+B=B+A,最后减算应用。这样上行不行?当然行,甚至有人说它是经典。我也不否认。即便是经典,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老是举例子,让学生模仿,这就是典型的目中无人。只要老师放手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就可以还你一片精彩,问题是你们敢不敢放。第二:最要命的不足——不完全归纳。老师写3+2=2+34+5=5+4......你写得完吗?哪怕举一万个例子,你能保证第10001个还是那样的吗?我们认识世界,大量的经历是不完全归纳的,但是不完全归纳这个事情往往是不靠谱的。举个例子,2*2=42+2=43/2+3=9/2,接下去,4/3*4=16/34/3+4=16/35/4*5=25/45/4+5=25/4。找到规律了吧?我接下来该写什么?6/5*6,请问,我是不是可以无穷多地写下去,即便我无穷多地写下去,请问,我能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两数之积就等于两数之和?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一个反例就可以将它致于死地。那你在建立A+B=B+A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就那几个例子怎么能得出这个结论呢?在数学方面有一个基本常识:有特例,是可以证明这个结论是不靠谱的。我们完全尊重学生的时候,盲点其实很重要的,否则学生是没办法进步的。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但是能力还是有限的,老师的作用有些地方还是不能替代的。

    理想课堂、美丽课堂的学习起点,第二点,清晰定位学生该去的终点;第三点,合理架构之点;第四点,灵活把握控点。如果这四点你都做到位了,你的课堂想糟糕都不可能,想不美都不可能,但哪一点做到都很难。逻辑上有前有后,先有起点,然后是终点。终点要清晰,才能以学定教。这些点怎么能合理,那就要根据学生情况。起点是第一位的,所以我非常喜欢一句话,如果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你要了解你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言下之意,他还不知道什么,还缺什么。所以我要求我的徒弟:走进教室上课前,如果你不能清晰回答我这样四个问题,请你立刻向后转。第一个问题,今天所教授的内容,班上有人知道吗?第二,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不知道?第三,知道的人中多少人真知道,多少人假知道?因为数学理解是有层次的。第四,班上同学所有人共同得困惑在哪里?如果这四个问题你不能清晰回答,我们上课像打仗一样,你根本不了解敌人埋伏在哪里,而你拿着大刀就冲上去,那是必死无疑的。

    大家都知道,研究有两个量,一个叫自变量,一个叫应变量。自变量我先不管,我要控制应变量。有85%以上的学生说不知道什么叫加法交换律。那按照我的理解,没有相关知识是不是就没有相应的技能了呢?我以为下面题目就该不会做了,可我惊讶地发现,为什么他不知道什么叫交换律、结合律,但恰恰会做题?因为没接触过?那么请问,教材把这知识点放到四年级(下)才学,是不是学生到了四年级才碰到的呢?一年级就有了吧!你们看,左边9朵花,右边1朵花,这边一个男孩,他看到的是什么?9+1。对面也有一个女孩,她看到的是什么?1+9。结果都是10!这不就是交换律!只是那时老师没有捅破那张纸而已。这就是我们学生的现实。

    谈谈三个层次。第一,工具性;第二,关系性;第三,创新。现在有一个词很流行叫‘大数据’对吗?大数据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能看出趋势。有4个班是好班,1个班是差班。这个差班有3个人非常清楚知识点,但是大部分还是不知道或知道一点。学生A非常清楚字母式A+B=B+A,题目全做对。学生B没写字母式,他写的是什么?他可以自己举例子。把几个数凑十凑百方便计算。请问,他说的是什么?还是作用,学生缺什么已经很明显了。我最喜欢学生C的作品,他从没学过,字母也不会,题目却全对。连字母式都没有,只有连线,这个孩子本能就有凑整意识。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了解以后,请问,你的上课模式还能像原来那样吗?其实我们有一个基本观点,当学生解释不了为什么的时候,他就是对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的时候,这样是不可能形成智慧的。

    我们中国人教学有个致命的弱点。今天我要教交换律和结合律。请问,交换律、结合律你想知道什么?这是我的理念,问题是从学生中来,就解决学生的问题。然后突出三大核心问题,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基于三个“W”:第一,谁,who;第二,why,为什么存在;第三,what。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今天的孩子还不错,怎么办?自己解决!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的问题提完了,接下来该干什么?当然是解决问题!谁解决?有的孩子说,老师你解决。这绝对不可能。让学生亲自看书、汇报。什么是交换律、结合律?老师们,我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是先上乘法,加法顺带而过,因为乘法突破了,加法便水到渠成。追问是一门功夫,那么我就追问一个问题,A*B=B*A,请问,你怎么说明它是对的?数学上证明一个结论是对的,往往至少要经过两种不同的途径。我们除了这样的算式举例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来解释A*B=B*A千真万确地存在?学生都哑口无言。其实可以利用抽象,现在一行画5个点,就是5辆车。画两行,一共几辆车?学生说10辆。我说孩子们可以怎样做?25,还可以呢?52。两行车一旦停好,结果是否唯一?学生说唯一。我说算法呢?算法不唯一。这恰恰是乘法交换律存在的根本原因,或者所有预算律存在的根本原因。后来中学老师们教了一种矩阵图,这不就是乘法交换律的几何模型吗?所以好的老师一定有一个特长,就是他擅于随时随地为自己搭台阶。

     

    作者:刘  松(浙江省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著名特级教师)

  • 【上一篇】史宁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基本思想理解与把握 【下一篇】袁晓萍:将数学阅读请进课堂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