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洪杰:我要一个人唱歌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10-14

  • “我要一个人唱歌”——复习课的“思维—生命”视角

    第一个问题,关注结果,算法跟算法之间有相互验证的,有的孩子一看四种算法中只有一种它的得数是不一样的,就知道这样的算法是错的,应该排除掉。第二个问题,这些地方能看得懂?看不看得懂关注过程,关注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倾听。第三个问题,这些算法有什么区别跟联系吗?当我们用这样的问题问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它们形式不一样,本质是一样的。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归类、命名?智能机器人非常智能,但干不了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取名字。取名字是重新发现意义的过程。我一直做一件事情就是不空谈,但是一定要给出方向。

    中国教育一个最大的弊端或者至少是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通过12年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把孩子的兴趣抹杀了。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一定要对我说的保持警惕,因为请专家是有风险的,他研究的方向可能跟你要努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好的课堂是上着上着教师就不见了!

    这是一堂课,大家能够看到旁边写着这样一个体型的面积计算公式。孩子说a=0时,是梯形的面积;a=3就变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最后摆一摆的时候,重建知识体系的时候,三角形跟梯形虽然说缺少一个箭头,但为什么会这样?这堂课从正向看就逆了复习课的创新,这堂课用的教案就是当年贲友林老师获全国一等奖的那个教案。

    以学定教的课堂追求注重以多种资源关注学生的思维、交流、倾听、表达、质疑,这对“练习—整理”型复习课有所突破,但它的不足是缺一个箭头表示,缺一个双向的箭头。那么仅仅是一个箭头的问题吗?背后是老师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说他的课堂有表面上的互动,所以用“细节思考力”的方式再往前重建的时候,老师要介绍,但老师知道的东西不一定要教给学生。面积是可以有各种各样统一的方式的,是不是?到最后应该是这样的,所有的面积公式两两都能互化,所有的面积公式其实都是底乘以高,因为在二维的空间中就是一横一纵的。

    《小学数学教师》2013年第三期就登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平行四边形,孩子第一感觉是切成两个三角形,一年级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学生就有把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经验。我比较喜欢访谈孩子,我听课都要贴着学生坐。

    最关键的是来自教材的知识编排,它控制了教师,进而控制学生的思维。教材是一种结果式的编排,是一个课时一个课时地没有节奏式的一种安排。教材是这堂课跟下一堂课的边界,是非常清楚明显的一种安排,但如果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思维,要让孩子的思维呈现出来,老师的问题就必须庞大,这就叫解决问题式的学习。学生需要用到的是一大片的知识,不是一个点,就有可能突破课时的限制。其实学生是在静悄悄地反抗,当你制作精美的PPT时,孩子们在课堂上,为了安全感对老师不信任的时候,他始终有两套思维在考虑,第一,我怎么想,第二,老师希望我怎么想。呈现知识树有道理但它不唯一。有这么一个案例值得我们反思复习课的不足之处。第一,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有的老师上复习课时就拿起作业本和书,复习课不把所有的题目都做一遍,题目是做不完的,但是还是会有老师就是会这么去思考,还有什么题目没做过?第二,替代的现象。学生A说学了知识点一,老师马上就用鼠标在“一”的地方点出来;学生B说了知识点五,就把它移到“五”的这个地方。最后在黑板上呈现一个知识结构的体系,但这是老师的体系,不是学生的体系。

    复习课要有综合能力,选择、判断、无中生有,根据具体的情境具体做,不是一些教条,而是个性化的教育知识。你以为我们的孩子学的是教材目录上从头到尾的那些知识吗?所有的孩子对数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数学的联系都是不一样的,是不是?

    有一个例子,让学生找课本上20个经典的地方,学生把书都翻烂了。找到之后还要讨论、评比,看看你找的地方能否站得住脚。这就是一种综合能力。怎样提升复习课的思维含量?现实中的复习课是千篇一律的,不能光说不练。我给上课的老师提出的要求是这堂课能不能一道练习都不出?

    整理型的复习课,只要老师有勇气放开,根本不用愁没有资源,作为数学老师要看到它的不一样,这就考验老师的选择、判断的能力。现在看到了复习课有这样那样的种种缺陷,包括内容记忆不全、记忆有误、对无关因素的强调等等。

    形式上的缺陷,缺乏思维的提升。现场孩子们都在翻书,而不是从运算律或定义的角度去演绎出所有的定律。这表明他在他的脑袋中还没有这种加减乘除的结构。没有一个学生想到是用那个二维的表。那么这样,我们怎么样提升教学?不是说一个一个地把孩子的这些东西呈现到黑板上,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把前面6个学生的资源都呈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要故意给他们准备A4纸和彩笔的原因,让孩子们看得清。把它都贴到黑板上,这就是所谓的呈现多种资源。让孩子们自己讨论标准。突出整理是为了看学习了什么,以及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复习的目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复习课,孩子不知道目的,没有主动去整理的意识。以后孩子的复习课是不需要上的,整理会变成一种习惯,是培养一种习惯。

    整理的标准让孩子说,学生讲学生听,学生的接受度更高。这就是一个教学模式,一个弹性的教学路径。那么这样的弹性教学路径是可以迁移的,但是就是说在这个弹性的教学路径中,不同的老师会教出不同的层次,会教出不同的思维,这比较考验老师对教学的把握能力。根据我们讨论的标准,老师们能不能改一改自己的经营方式?这是当你把知识树呈现出来,显示了这些平面图形的之间的联系时,你有没有杀一个回马枪?孩子们,你能不能在自己整理的方式上也把这种联系标一标?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发现他写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没办法标箭头,那他就知道为什么这个知识树好在哪里。这就是一种体验,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把正确的结果呈现出来之后就下课了。老师们有没有设计过这样的练习?有的老师会去翻书,看看还有什么题目没有做,其实没必要,但你可以做这样的题目——只判断不计算。当我们在学这个课时的时候,学什么就是一个强暗示,叫学什么考什么。到了期末考,所有的单元都打乱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做了。为什么?孩子们缺少的一步就是先判断题目类型,然后才是用什么方法用什么知识去做。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曹冲特别聪明?因为他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或替代的方法称象,但如果有人在旁边告诉他要用转化法,那就不叫聪明了。所以,我们孩子为什么不聪明?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前面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没有经历过一个判断今天学的知识跟周长和面积有关联的过程。

    当然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题组。关于做题,判断缺乏敏感性跟主动性。什么叫主动性?主动性不是说老师提示用倒推法去思考,而是在考试没有提示的情况下,你就能想到用倒推或者用其他。孩子们缺的是主动性和敏感性,这样的一个错误是中国特色的错误。当我们让孩子去整理的时候,孩子们会用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什么意思?孩子们会用拼音,用文字,会画图,会举例。我是要贴着孩子坐的,我关注他们课始跟课中及课末的状态。孩子们自己整理的时候,他的提醒点很有可能不是重点跟难点,而是自己的发现点。比如说这个孩子“不要把行看成竖行,行是横行”,他关注的是横和竖,当然他也有其他的发现。课程在进行当中不要以为孩子们都是不动的,他继续补充“P31不要弄成是只能竖着写算式,也不要弄成只能横着写算式”,他还在关注横和竖。这就是孩子,当然他也有些事符合我们的教学目标,比如说写不写口诀的那个“得”字等。

    这堂课我没有现场听,这堂课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他讨论环节的时候都是讨论,交流就都是交流,交推导就都是推导,联系就都是联系。交流标准的时候,有的标准,孩子们是不一定能够说全的,在交流的环节就可以把讨论标准的这些东西写到第一个环节上去,但是他的界限太明显。“等量齐观”地看待,“拖泥带水”地教学。所以我们的老师就在这样一种弹性化的教学当发现了孩子,把握节奏,提升思维,激发孩子的生命。

    复习课仅仅是复习课吗?当你的新授课不一样的时候,你的复习课的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你的复习课是“计算技能+问题解决”的定位,那么新授课就这样地定位,复习课就可以设置挑战性的任务,尽情挑战。形式的元素,我们一直讲教数学教的是知识,等量齐观,低年级口头表达也是一种形式,口头表达在很多时候体现的思维会比较完整,因为孩子他还不会写字,甚至于拼音都会弄错。口头表达比较容易(表格、韦恩图、箭头图),有没有想过这些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年段的设计上,低段口头,高段书面,单一到多元,模仿到灵活,最终是根据不同的内容来灵活地选择整理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个性化整理。

    辨析跟欣赏是教学的高层次的品质和要求,我们的孩子多的是训练而不是辨析跟欣赏。注意低年级孩子的学习是可以高数学化的,什么叫高数学化?他是一年级,不认数,怎么知道3+2=5?可以用很多很多的案例都用3+2=5来说的时候是高数学化。一个高三的学生要准备高考了,每天做很多的题目,但绝对是低数学化的。即便是他解出了之前没有解过的题,这也叫低数学化。低段的孩子觉得动物园购票很有意思,这种是审美,它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个人的境界,可能高段就没有了。所以不要小看低段的学习,四五年级就是要整体把握,辨别欣赏。

    其实我是不强调让一年级的孩子去整理,而是让孩子画一画他心目中的数学是什么东西。一年级的孩子也能画出些东西来,但更多的是这样的,(呈现PPT)我觉得这些很漂亮啊!这时候他学习数学是审美的,慢慢地他的学习就享受不到这种乐趣咯!所以这就是我开始时候讲的我们的孩子被我们教得没有兴趣了,这是大问题。当然根据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这个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复习,这个孩子就画表格,但是他把一个东西延伸出来,感觉是像用了一个放大镜的功能,用过iphone手机的人都知道手指点着屏幕长按就会出来放大的功能,可见孩子非常灵活,连老师都想不到可以这样整理。

    这就是我说的所谓的审美,有一个老师每年都要进行复习课的这种评比,这时因为有复习课的评比,反而让孩子们特别注重形式,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关注数学本质。

    当孩子们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去整理时,它是一种综合记忆。因为每个人整理的都不一样,当然其中也会有创造性,他可能会把一个单元,甚至一个学期学的内容缩成一张表格,这是一个由厚而薄的过程,而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它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

    沟通是人和世界的一种桥梁。文学、摄影,我们去表达它,体育、英语、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整理其实就是沟通人和世界的一种关系。首先是人和知识的,知识是人和世界的。下次有机会我会跟大家讲一讲低年级的孩子怎么做个性化的整理,我们又试着出了几套绘本课,让孩子们自己去画绘本,画数学的理解。北京实验小学做全课程,这堂美术课就干一件事,在画布上涂颜色,但是孩子们都知道第二天要在画布上画动物,所以这堂课上就拼命涂,这样的一堂课连老师也没有什么教学目标,很枯燥。但是如果孩子有一个整体观,就会把它涂得津津有味,当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生成,比如说这两个孩子会争论谁比谁涂的面积多,谁比谁涂得厚!一天之后,第二天开始画,在一堂课当中没什么意义的东西,放在一长段时间中,它的意义就显示出来,老师的要求就是在表示地址的地方出现一个动物,因为主题是带着动物去旅行。有时候可能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但就会觉得它很漂亮。这时候,孩子的创作跟艺术家的创作没有两样,他是沉静的、投入的、忘我的,他的生命在往外面发散。就算是数学课上,我觉得我们也是有可能让孩子们有这样的一种体验。

    我们不仅仅教学科,还教学生,所以重新回到那一棵知识树,没有必要在一堂课上就把那棵知识树转一下。要相信孩子,不要急着给,也不要直接给,而是等待孩子自己生长,等待孩子经历一个过程。  

    这就是复习课的特殊意义,是其他课达不到的,而且这就好像我们的课程改革,从英、体、美入手是最保险的,因为不考试!我们改革课堂转型,从复习课入手也比较保险,因为知识点反正都学过了。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会唱,所以没有练习的复习课为什么不要练习,孩子们练习的时间已经够多了!给他们留点时间唱唱歌吧!

     

    作者:陈洪杰(《当代教育家》副主编)

  • 【上一篇】韩立福:学本课堂:数学深度课改新思维 【下一篇】华应龙:有“化错”,才有真正的学习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