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琼:巧用“童谣”培养小学中低段学生多声部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7-15

  • 巧用“童谣”培养小学中低段学生多声部

    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童谣是从语言走向音乐的重要一步,内含丰富的节奏元素,通过节奏开启多声部音乐思维的训练;童谣是一种语言游戏,富含丰富的音乐及表演情境,可被提取、改编和丰富,打开了体验多声部音乐的重要一步。笔者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巧用”童谣培养中低段学生多声部音乐能力的实践研究,即教师选择童谣的依据、教师如果运用童谣、实现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多声部音乐能力。笔者一共介绍了7种“巧用”的方法,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的各种能力。

    一、研究缘起

    童谣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通过让学生积累童谣来学习、了解民族的精神、语言和文化。

    “童谣总是通过鲜明的节奏第一时间吸引儿童,节奏使幼儿在文辞变化中寻找到一种稳定的力量,能帮助理解,增强记忆。”童谣是从语言(节奏)走向音乐的重要一步。

    同时“童谣是儿童较早接触的一种语言游戏”,它是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来学习的,“童谣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提供给儿童的是语言的游戏”,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一种原本的适合孩子的语言艺术来培养中低段孩子的多声部音乐能力,在朗诵童谣中学习多声部,在游戏中学习多声部,在情境表演中学习多声部,让多声部音乐能力的开发与锻炼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

    在使用的过程中,笔者强调一个“巧”字,并不是所有的方法可以任意在任何一首童谣上进行使用,而是要根据童谣的具体情况从音乐美的角度考虑进行解读、发展、丰富和创编等。笔者尝试通过7种手段与方法使中低段学生逐渐建立并形成多声部音乐的意识与初步的能力,为进一步演唱、演奏多声部音乐奠定基础。

    二、多声部音乐能力培养——巧用“童谣”的具体实践

    (一)依据童谣句式特点,问答应和,建立声部意识

    1.一问一答

    顶针歌和问答歌具有明显的上下句的问答感,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选用这些童谣作为多声部音乐能力训练的入门素材。通过一问一答的角色表演,初步建立声部的意识。

    例如,海盐童谣《对鸟》

    笔者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念诵童谣《对鸟》,为了增加艺术表现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入速度、力度或音色的对比。

    【案例分析】

    一问一答,并不仅限于真是的“问”与“答”,而是泛指一种上下句的问答感。通过分角色的、分声部的念读童谣,就能初步建立、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能力中的声部意识,通过这样的练习训练声部之间音量、音色的统一和均衡。

    2.一呼一应

    一呼一应是在乐句句尾的长时值处,长音或是休止处,加入另一个模仿的声部,以进行填补。

    例如,童谣《屋里点个灯》

    这首童谣比较长,明显地分为了两段,笔者在运用时将后半段做成了第二声部,与第一段的第一声部形成呼应的效果。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模仿,但具备了一呼一应的节奏效果。

    【案例分析】

    由于这首童谣的最大特点在于前半段和后半段内容上的明显转折与对比,节奏上有对比,句式有呼应,充满趣味性。将前后段组合为带有呼应性的两个声部来表现,更增加了一种合作与对话的生动感。

    (二)依据童谣内容表现,玩出花样,锻炼注意分配

    童谣总共分为三大类,即语音游戏类、语义游戏类和肢体游戏类。其中肢体游戏类童谣依据一人游戏、二人游戏、多人游戏和集体游戏,可以玩出多种花样,让学生在游戏的规则、配合中,一边玩一边念,可以很好地锻炼的手脑协调、注意力及听觉的分配。

    多声部音乐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多声部音乐听觉能的培养,因此在玩出花样的过程中,笔者注重玩出听觉的花样,将重点放在有意识的听觉上。

    1.拍一拍

    拍手歌,在童谣中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这类童谣所传达的内容已经显得无关紧要,吸引儿童的是童谣的趣味性以及在拍手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时的快乐传递。

    在教学中,笔者除了承袭一些传统的童谣拍手玩法,更多地是通过自己为童谣创编新的声势拍法,除了拍手,甚至能够拍身体的其他部位以发出不同的音色形成声部的层次感。

    例如,童谣《打花巴掌》(一人/二人)

    以下是笔者为学生设计的一组拍手活动,引子部分两两对拍,歌谣部分面对面各自拍,使用了四种音色(自己对拍、手背叩击手心、拍击桌子或地板的不同部位)。

    (注:在同伴对拍与拍桌子的声部,符干朝上表示右手,符干朝下表示左手。)

    【案例分析】

    童谣《打花巴掌》是三年级教材上的一首歌曲,歌曲前半部分是节奏性念白,后半部分是歌谣。这是一首典型的拍手歌,拍手的样式可以变换出多种多样的花式,笔者往往鼓励学生分组创编出富有创意的拍手组合。同学们在与小伙伴的互动合作中,多感官的、一脑多用的参与,体会了合作、分享的快乐,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协调、配合,这是今后进行多声部音乐合作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又如童谣《小鞋匠》(多人)

    该童谣描述的画面就是小鞋匠忙碌于修鞋的场景,因此为这首童谣编配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模仿性,仿佛修鞋匠在忙碌地工作。

    童谣的第一段配上一种带有三拍子动律感的拍手、拍腿声势,第二段需要多人围成圆圈共同完成,需要每个人和右边的同学协同完成,每个人的左手掌摊开放在身体左侧,右手握拳模仿锤子敲击一下左手手心,再敲击右边同学的左手掌掌心一次,右手摊开拍击自己左手手心一次,自己的左腿、右腿各一次,便完成了整个模拟修鞋的声势合作活动。

    (锤         拍 拍 拍                  拍 拍 拍)

    【案例分析】

    童谣《小鞋匠》生动有趣,配合着两段词笔者设计了两组不同的声势动作。这一组的声势设计富有情境性,既配合了童谣的内容,又增加简答童谣的趣味性,具有小小的挑战性,特别是当生意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时,需要学生有很快的反应能力。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注意力的分配与观察、配合协调等能力。

    2.跳一跳

    童谣往往是伴随着孩子们的各种游戏性活动而产生的,如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等等。这些都运用了足部的动作,因此,笔者统称“跳一跳”。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会给学生提供一首或是多首童谣,让学生从中选择一首,或是学生自己选择一首曾经学会的童谣。要求一边念童谣,一边跳房子,并在念完童谣的时候跳完所有的呼啦圈。

    有时笔者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发展,将全班分成两个声部,一个声部拍击出跳房子同学脚上的节奏,另一个声部的同学拍击出童谣的节奏,以形成二声部。

    (三)依据童谣对比特点,运用卡农,强化声部听觉

    卡农是进行多声部音乐训练的较常用的、较容易入门的技法。在进行旋律卡农时,我们需要考虑和声的统一,童谣的卡农不需要考虑和声,但需要考虑节奏的对比,这样才能出现具有音乐意义的多声部练习。在操作中,需要把握三个对比的原则,即节奏疏密对比、字词语音对比和句式结构对比。

    1.节奏疏密对比

    童谣主要是一种节奏性的练习,卡农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节奏上,为了良好的效果,应该考虑童谣的节奏前后或前后段落的节奏是否有疏密对比。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什么时候进入卡农声部。

    例如,童谣《什么花 》

    这首童谣的节奏比较规律,大部分都是十六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交替。因此很明显,笔者选择在第2拍进入卡农。

    但从歌曲的问答效果来看,笔者尝试了将第2段的词与第一段词进行问答式的卡农,增加一问一答的效果。

    【案例分析】

    因为这首童谣的节奏有一定的规律性,典型的节奏型是 ,节奏的疏密对比就体现在这两拍的一对四上,因此,这首童谣适合进行一拍后进入的卡农,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另外,卡农具有呼应的效果,童谣的第一段是问,第二段是答,在进行卡农时将问句与答句直接进行卡农,就能够更有音乐性。

    2.字词语音对比

    尽管有些童谣的节奏前后的对比不够明显,大部分节奏有重叠,但如果在字词的音响上有明显对比的话也能产生卡农的良好效果。

    例如,童谣《下雨了》

    【案例分析】

    这是一首比较安静的童谣,速度缓缓悠悠的。尽管前后节奏基本相似,但是从词语的音响色彩上有明显的对比,以及在动态能量上的差别(前半句是重复性的,具有能量积聚的控制感,而后半句则有一种推上去的收束感。)这样进入卡农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仿佛雨水一直在集聚,变得越来越多。

    例如,童谣《小鞋匠》

    【案例分析】

    这首童谣的两段词整体节奏都是比较密集的,但是在语音上有明显对比,第二大句是模拟修鞋的声音。虽然在8拍后进入卡农,相隔较远,但词语音响形象的明显区别为整首童谣始终咋小鞋匠的修鞋声中进行。

    3.句式结构对比

    许多童谣在句式结构上具有长短的对比特点,教师可以抓住句式上的对比,进行卡农的设计,也能很好地表现出音乐性。

    例如童谣《踢毽子》,两个短句、一个长句。如果抓住短句和长句的对比,在第2个短句之后进行卡农,就能产生很好的声响追逐效果。

    (四)依据童谣语言规律,运用休止,建立交响思维

    童谣的语言规律,主要指代两种,第一种是字词上的重复或者数字上的序列,第二种是指童谣语言的节奏规律,可以通过完全的休止提取童谣中含有的固定节奏音型。

    1.一首童谣   提取节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童谣词语的使用特点,巧妙使用各种休止,凸显想要强调的字词。通过几个声部分别在不同处使用休止,便可进行各种简单或相对复杂的多声部节奏练习。在使用时,可以只使用一个素材,也可以从多个童谣素材中提取节奏元素,进行创编组合。

    例如童谣《踢毽子》,这是一首数字歌,在词语使用方面有很明显的规律特点。笔者在设计时,采用保留某些词,其余休止来提取节奏型的方法。

    保留每句递增的首字母,从“二——九”;

    保留每句中的“六”,另外的全部休止;

    保留每句中的“七”,另外的全部休止;

    保留每句句尾的“一”,另外的全部休止。

    【案例分析】

    这首童谣是典型的数字歌,而且是由不同的数字构成,因此笔者抓住这个特点,巧用休止,凸显了不同的数字。 在教学中为了增加效果,四个声部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的音色,借助身体声响、嗓音或是小型打击乐器等。

    2.多首童谣   创编组合

    选择拍数相等,节奏能够互补的童谣两到三首,可以通过局部休止的方式,提取出各种节奏型,做出各种可能的创编与组合,形成丰富有趣的多声部节奏小作品。

    例如,童谣《板凳板凳歪歪》&童谣《将媳妇》,笔者根据其语言规律,将《板凳板凳歪歪》提取成四个声部的小型打击器乐音乐片段,再将这个音乐配上童谣《将媳妇》,组合创编成一个幽默风趣的音乐小作品。

    保留“乖乖”、“奶奶”等等鱼咬尾的字,其余休止;

    再将上面的节奏通过不同的声部动作分成两个声部;

    再提取第三个第四个声部,保留“出来”后面的动作,保留“里面”和“坐个”;

    最后编配上四件色彩分明的乐器,形成热闹单调而又风趣的效果, 并用这些音响为学生们念诵的童谣《将媳妇》进行形象化凸显的伴奏。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比较有意思,是通过将其中一首童谣变成一个小型打击乐器音乐,来作为另一首童谣的配乐。而且很巧妙的是,巧用休止后得到的多声部配合很好地衬托这首幽默风趣的童谣《将媳妇》,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童谣表演作品,即练习了多声部节奏的能力,又锻炼了表现有情境的音乐小作品的能力。

    (五)依据童谣内容情境,编配音型,体验多声旋律

    许多童谣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情境和画面感,生动有趣。教师在解读作品时,可以通过提取强化或者丰满发展两种手法为童谣编配相应的固定音型(初始以节奏型呈现),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在合作中体验多声部合作的美妙。

    1.提取强化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来完成这件事情,让他们说说这首童谣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然后为提取关键词,并设计固定节奏型。

    例如,童谣《扑蚂螂》

    在学习童谣《扑蚂螂》后,让学生说说最喜欢一句?于是提取了最后一句:扫帚地下是你家,并拆分为两个固定音型。

    为了更好的音乐效果还可以为固定节奏型配上简单的旋律,增加童谣内涵的诙谐与趣味。

    【案例分析】

    笔者根据这首童谣的情景与情趣,抓住小朋友最感兴趣也是童谣最生动的一句——“扫帚底下是你家”,编配了具有对话感的二声部固定节奏型。

    由于这个固定节奏型的内容是小朋友们喜欢的,因此不停地进行重复时,学生感受到一种情趣和快乐。两个声部在念着童谣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眼神的交流,表情丰富,神态各异,仿佛在逗趣,一下子提升了童谣内含的趣味性。

    2.丰富发展

    除了提取重点词语进行强化之外,教师或学生还可以根据对童谣情境的感受理解,为它增加某一情境化的固定音型,作为对这个童谣的丰富和发展。

    例如,童谣《孙悟空打妖怪》

    这首童谣是一次学习中获得的,教师为童谣增加两个固定音型声部,一个是增加情趣味的:,另一个声部则是用响舌来表现唐憎的马蹄声。

    【案例分析】

    这个童谣在编排固定节奏型与音型时,重点抓住唐僧师徒人物性格特征各异的一行人西天取经时行走的画面感。这其中有马蹄声,也有对于西游记中集中典型人物的幽默的描绘。通过固定节奏型与固定音型的并用,挖掘并衬托了这首童谣的内涵。

    再如童谣《下雨了》,笔者根据童谣描绘的情境,为童谣增加了有固定音型,来表现小水滴汇集成水波浪的形态,同学们在教室里走边走唱。

    【案例分析】

    童谣《下雨了》描绘的是雨水汇集成小溪、河流和大海,因此水的动律是主题,因此笔者以大拍子为固定音型的节奏型来表现水波摇摆的感觉,旋律以级进、反复为特征来表现水流潺潺。编配上这样的固定音型,学生们就能够在音乐中进入情境,化身成水流和雨滴,在情境中进行角色的律动和音乐表演。

    (六)依据童谣表现空间,个性诠释,建立对位意识

    许多童谣由于语言的丰富性能够以不同的节奏方式呈现,在教学中,笔者往往会鼓励学生通过角色化、个性化的体验和想象,大胆而个性化地朗诵童谣。当多位学生尝试过个性表达之后,教师再根据几个创作作品之间音乐元素上的互补性,将它们组合成多声部的童谣朗诵。

    1.节奏对位

    教师选取两位或多位同学个性化表演的童谣,将节奏具有补充性的叠置在一起,以形成两声部的童谣。

    例如,童谣《不倒翁》

    学生在模仿不倒翁的动态中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去朗诵童谣《不倒翁》。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版本,挑选了两个比较互补的。

    【案例分析】

    学生在一种情境化的表演中进行朗诵,因此就能产生非常丰富的节奏型,组合时也有很多的选择空间。因此,一定要有让学生充分体验的过程,有了情感的参与,就会有生动的创编产生。

    2.节拍对位

    除了能够在统一的节拍动律中尝试不同的节奏,甚至还能够尝试在不同的节奏动律中进行创作。

    如童谣《摇啊摇》,笔者拍击声势动作提供稳定的节拍环境,请学生尝试创编。最后选择一个2拍子和一3三拍子的作品,进行组合,编配成二声部对位的效果。

    【案例分析】

    不同节拍的对位其实并不会很困难,只要教师在开始时给予声势的帮助,学生就能够很自然地在这个相应的环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二拍子与三拍子的对位中,以二拍子的声部为前景,仿佛一个小孩子在朗诵,而三拍子的声部比较舒展、温柔,就像妈妈在朗诵,因此适合处理成用朦胧的音色去朗诵。

    三、多声部音乐能力培养——巧用“童谣”的实践思考

    通过两年多来的积极实践,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通过巧用“童谣”能够有效地培养中低段学生多声部音乐的各种能力。而且在巧用童谣的过程中,能够有比较大的空间去设计,能够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各种需要进行各种程度的运用。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需要继续不断地思考和提升。

    (一)由浅入深  关注经验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需要一种经验的积累,多声部音乐能力有多方面的要素构成,同样也是需要在积累中不断做得更好,能够不断螺旋上升进步的。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身心条件以及各种音乐经验的不同,笔者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注重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由浅入深,不断深入。

    (二)综合运用 无限发展

    笔者在前文中总结了自己教学中的7种巧用童谣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能力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许多方法是灵活且综合地运用的,这样才能够将童谣资源进行不断地开发利用,提升艺术表现力,真正为教学所用,被学生喜爱。

    如杭州童谣《一只鸡》,巧用休止提取了每句句头的数字,但因为童谣变节拍的特点,因此又使用了卡农,进行了节奏不规则的多声部节奏的练习。

    又如上海童谣《从前有个老伯伯》,笔者提取了童谣当中几种人物的动律节奏,并利用巧休止,形成后半拍的节奏。于是就从角色表演变成了多声部节奏,最后到多声部打击乐的呈现。一个简单的童谣,通过固定音型和巧妙休止的结合使用,使童谣学习变成了趣味性的情境性多声部节奏练习。

    (三)灵活运动  素材整合

    除了方法的综合运用之外,素材的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丰富音乐的手法。在前文中我也在巧用休止这个方法中提到过多首童谣的整合运用。由于童谣的短小篇幅,为了丰富和发展,经常需要将学生学习过的多个素材进行合理地重组与创编。

    比如童谣《小老鼠,上灯台》,笔者挑选了三个相对比较有意思的版本,进行整合、改编,最后在情境化的表演中演绎成一个小型的童谣作品。

    ……

    总之,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就能够不断发展方法,不断更新。笔者希望通过“巧用”童谣,以艺术性化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逐步培养和提高有学生的多声部音乐素养和能力。

     

    作者:林  琼(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 【上一篇】杜亚雄: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之回顾 【下一篇】黄美华:锚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