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之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二)
我们再看一个课例——《打麦号子》片段。(播放课例视频)这位老师教得很好,那大家对这个有没有一点怀疑?我刚才提到了一个逻辑,唱得很好,活动形式也很好,我就是对他的两句话不满意。他一定要唱出劳动的艰辛,我怎么没体会出劳动的艰辛呀?我需要感受音乐的对不对?我的感受要和认知吻合的对不对?我没有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激情是有的。当然你说对于小学生我们需要讲那么多吗?那你不能那么讲,至少孩子的感受和认知是要吻合的。所以如果要上这类号子的课的话必须要对学生有个交代,这个音乐是改编的,改编的就是改编的。这个音乐是属于现实的,或者说现实符号是很明显的,就一定要讲现实,要找那个事实。这个事实不可以轻描淡写,它不是劳动的,而是一种生存。为什么说民歌是一个民族的根呢?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可是现在没有了,因为不用人工去拉纤了,采风也采不到了,但是你要教这些就必须给学生一个交代,哪怕没有原始材料,也尽可能地用其他间接的方法去找。当然我知道这对小学音乐的要求太高了,我们是不是要做到那么深?但是我觉得你至少要把“我们是改编的”这句话说出去。前些年我看课,我觉得我们做艺术音乐那块就挺难的,当然我这是挑选过的,还是有一些具象的东西,以前就更严重了。其实像上次听课就非常非常好,像浙江的那堂课——《海顿的交响曲》,我就觉得好得不得了。后来我就发现教这些文化类即功能性的音乐问题更多。就是因为这些原始的东西没有了,我们看的、用的资料都是改编的,我们能搜集到的资料可能都是改编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像有一个课例——《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那是在表现纤夫的生存状态、生活的艰辛,而不是在歌颂黄河有九十九道弯,不是歌颂山河壮丽。
音乐的类型、方式、风格,也就是分类,这就是我说的音乐学科的基础。这不是说理论是高深的或者脱离课堂的,因为我们课堂用的都是这些内容了。所以我们需要来梳理一下。好在作为我的教学来讲,大家可能也有同感,我们这些年找资料已经比前些年容易多了。我为了讲民歌这些课,我是去采访过民歌的那个人,让他来给我讲采风的这些经历,因为我也没有直接的经验,我们现在都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没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有网络,已经是比较好找资料了。自然性音乐,我们如何把它定义成音乐的?刚才讲的号子,其实就属于这个。其实奥尔夫很多都是从那儿学来的。从这儿引申出一个教学目标,就是了解自然性音乐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想象并间接体验这类音乐对人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模仿、讲述。观察之后如果有资料的话,你可以以此为学习音乐的开始,就是奥尔夫的那一套,我们先把自己变成一个自然性的状态,然后再把它归纳,按照音乐形式的规律把它梳理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给大家看一个中央电视台寻访哈尼族八声部民歌的视频。后面有一个音乐学家就说:“我们去录了音,八个声部呢!多美妙的合唱!”艺术人类学有一本书就专门点到了哈尼族的八声部民歌,这个不是编配出来的八声部。今天人多了,我就这么唱,声音在山里面绕回来绕回去,就变成了有音差。每个人就自己唱,爱怎么唱就怎么唱,就是这样的一种混响,完全自然,你要想象那种自然风光在山里的感觉。我就看到艺术人类学的一本书里面有专门的一个段落讲哈尼族的八声部民歌。我们一定要将这个讲成是编创成的八声部,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你在讲这个的时候失去了它的原始性、自然性,真正的民歌的有意义的东西。我给大家放一个音频,是我去找采风的人要来的一个“背二哥原声”。这大概是在06年,到四川的山区里面,走好远,还能采到这样的。背二哥就是住在山里的人每两个月就背着筐出山去换一点盐巴等,要走几天的山路,一个人走没意思,就一边唱一边走,歌声伴着自己走。一位作曲家把它进行了加工。艺术加工后变得浪漫了、有美感了、有修饰了,但它和原生态的一样吗?不一样了。其实我们搬到舞台上都不是原生态。假如以这个为例,现在让我们上课,我真的觉得应该把这个层次区分出来,否则我们讲不到真正的根上面去。我再给大家看一个非洲的视频,这就是很自然的,很原始的,有节奏在里面,连唱带舞的。这是自然性的音乐,宗教性的我们不讲了。
艺术化的民间音乐包括刚才改编的民歌、改编的合唱、钢琴曲。你要钢琴曲的话,就找不到完整的民歌了。还有城市音乐,包括丝竹乐、评弹、京韵大鼓等,这都属于世俗音乐,是在城市里的。我们再回到刚才的PPT,这也是要了解的,城市的民间音乐就是世俗音乐。实际上,我觉得如果不讲城市世俗音乐生活的特点,也有点可惜了。现在我们的这些世俗音乐也都比较艺术化即舞台化了,变成一种表演艺术了,当然也可以就这么欣赏。我想讲一段自己的经历,我曾经认识一位从上海出去后来居住在香港的二胡专家,这位老先生现在已经去世了。认识他以后我才知道什么叫丝竹,他的家里兄弟姐妹很多,住在上海石库门的房子里面,他们回家看老母亲,就每人拿着乐器,他是专业的,但兄弟姐妹是业余的。母亲随便唱点什么,他们就开始演唱、演奏了。就是你一句我一句,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就特别可爱。我看的就已经都是舞台上的了,我们以为那就是江南丝竹,不过艺术化了后我们也可以去欣赏,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现在也没了,现在我们都市的生活是非常多样了。
然后我再讲一下形式性音乐。形式性音乐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审美类的、艺术类的音乐。它比较超现实的,是丰富而有序的,我们在欣赏它的时候就可以用律动等方法,不必讲太多,因为它就是一个形式。你可以讲一些人文知识,但主要是讲形式。如果把它全部具象化了,那它也不是它了。如果是现实的符号的音乐,我们就要讲现实,如果是抽象符号的音乐,我们就要根据它的特点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是感受音乐的形式、培养美感、发展对抽象事物的把握能力。方法是聆听、律动、图谱、讲解。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当然比如说哼唱,哼唱旋律,有些纯器乐的作品,哼唱还很不容易呢。还有一些描绘性音乐,其实我们刚才讲了它还是属于形式性音乐。
还有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牵扯到几个问题。关于流行音乐是不是进课堂,90年代也有很热烈的讨论,或者说如果我们用流行音乐应该怎么用。关于流行音乐,我们先讲它的产生,流行音乐与技术及商业发展相关。只有技术发展了,可以复制、销售了,所以它可以广泛地流行,可以变得没有国界。流行音乐感官性强,有一定的明星效应在里面,当然不是说和我们小学没什么关系。我先把流行音乐的类型即它是哪种性质的音乐交代一下。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关注哪些点?上次课例比赛我们普遍的感觉就是觉得高中的课程浅了。因为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已经很强了,可以往深入思考的方向去引导了,这个还比较欠缺一点。关于流行音乐、排行榜、明星效应的问题其实都可以拿出来讨论。我觉得有这么几条途径,一个是讨论。了解背景及形式,可以去讨论;了解人物,可以去收集资料;体验音乐,可以唱、可以奏、可以改编等。作为音乐学习材料,流行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如果用一首比较简短的流行歌曲,我们可以给学生分析一下,如果有吉他伴奏的话。在中学的时候,有一些学生都可以自弹自唱了。那我们可以给他加一点和声知识,三个和弦就可以配,若吉他来不了,尤克里里也行。在流行歌曲上这个特别得好用,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同时也让他学到了乐理,我们这里就是用了流行音乐做材料。因为流行音乐学生比较喜欢唱,歌曲比较熟悉,容易上口,那我们可以将它作为音乐学习知识,给它配点伴奏,学习一些和声知识也很好。作为音乐学习材料,可以分析、构建;作为表演,可以模仿歌星或者说一些其他的实践等。所谓的流行音乐,范围也很广。就是把所有的这些分开来,那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能思路要相对清晰一点。
下面讲功能性音乐。我带来了两个课例,一个是国歌,是一位上海的教研员做的,我觉得做得非常好。还有一个案例是说唱音乐。我觉得这两个课例都非常好。那么我们刚才讲到,这都是属于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说国歌,虽然是创作歌曲,但它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国歌在上海的教材或者全国其他的教材里面,可能是每个学期都会有的。如果抓住国歌的核心,就是国家的代表。这位老师就紧紧地抓住了国歌的性质,它的功能性,他的教学思路是:既然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那《马赛曲》就代表法国,别的国家也有国歌。他就从这个思路出发,抓住这条线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教案——国歌巡礼。我们来看一下。国歌的仪式性不一定都放在奥运会上,我们一个山区里面,没有伴奏,一个笛子、一个口琴,我们也可以进行伴奏。这种庄严、肃穆和仪式感就完全出来了,对不对?非常好。当然,天安门广场上奏国歌也是这样。这个环节就设计得特别好,不是光是天安门广场的。然后打出国歌的概念,还讲了国歌的历史,《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的历程。他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中心,但他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去说明这个问题。主旨不变,材料就多了。然后,别的国家有国歌吗?有。波兰的国歌是《东布罗夫斯基的玛祖卡》,大家知道玛祖卡是波兰的民间舞蹈,代表了波兰的民族性。舞蹈作为国歌。法国的国歌是《马赛曲》,在二战的电影《卡萨布兰卡》里面出现过,这个就是例证呀!以色列的国歌是《希望》,非常好,非常深情。以色列是1948年成立的一个国家,这是犹太人,上千年没有家园。我觉得这个设计也特别好——三首国歌的不同之处。比如说《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民族危急的时刻不惧怕。波兰的国歌《东布罗夫斯基的玛祖卡》,什么时候跳舞?和平的时代,歌舞升平的时候。以色列呢?犹太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回到家园里面。我认识以色列耶路撒冷音乐学院的一个教授,她是二战时从匈牙利经过奥地利再到达美国,那时她才几岁,后来就在美国长大,学了音乐,做了教师。她的先生也是在美国长大的犹太人,从来没有到过以色列。国外的大专院校有学术休假,她就利用学术休假的几个月时间到耶鲁撒冷去做学术。然后他俩就到了耶路撒冷,到那里之后就不回美国了,其实他们俩完全就是美国人,当时去的时候连希伯来语都不会说。所以以色列的国歌就特别深情。每首国歌都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征。于此同时,我觉得到最后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应该是上升到世界和平,既有不惧怕,又热爱自己的家园,希望我们永远有歌舞升平的生活。你这样提炼出来的话,这个国歌就特别有意义,一点都不显得是在说教。他的每一个证据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觉得这堂课设计得特别好,就是整体性地去感受,感受国歌对一个民族的象征意义,用不着去分析那么多细节,因为它的重点不在这上面。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案例,象征性的音乐、功能性的音乐,我觉得这个真的做得很好。
我们再看一下艺术音乐。我这里有不同的课例,我给大家中国、外国的都看一点吧。《阿尼特拉舞曲》适合小学,它涉及的律动比较具象,但是和音乐的运动形式极为吻合。看完了《阿尼特拉舞曲》,我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观察到,这里面有的小朋友的乐感可能不是那么好,其实律动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乐感,你要把他训练得有乐感,让他的身体融入到音乐里面去。再给大家看一下达克罗兹学院小朋友的一段视频,这是形式音乐,那么就做它的形式,仔细地听,再把它的形式做出来。为什么能设计这么吻合呢?为什么刚才那个设计钟表的老师为做动作而做动作?其实我觉得无论对什么音乐,文化功能性音乐还是艺术性音乐,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也不算特别难,因为我们的手段太多了,资源太丰富了。就是要虔诚,要认真对待这个材料,把自己投入到这件事里面去,就能把这个律动设计好。这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因为你可以不断地听。但是如果你的目标偏移,不是从材料里面提炼出来的,比如,我今天就想设计一个律动,一定要做成什么样子,那你就一定是对自己的材料不够虔诚。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个老师来找我帮她设计一个律动——《春节序曲》。我就设计了一个,但她说不要这样的,而要抽象的。我说我不行,因为这个律动就是根据材料来的,一定要抽象的话我觉得会不舒服、不贴切。我说真的对不起。前不久我在作报告的时候她正好坐在底下,我就说:“×××老师,我今天还真得讲你这个例子。你让我设计一个抽象的律动,我真的设计不了。如果是抽象的音乐我就可以设计成抽象的。”这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各位老师也会遇到。我再给大家看一下我的学生设计的律动,集体性的律动,有层次的。这就是课堂上他们做的律动。前天,周三的时候在一个新的班级当中他们也设计了一些组合的律动,我再帮他们调整,然后他们会做,做完我再帮他们调整,就是让我们再一次地听音乐。动不是目的,动是为了听。这是他们去年做的,我觉的动作还是多了一点,完全可以再少一点。其实图谱也好,律动也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听。因为这种形式是音乐,它就是创作出来让人听的,不是舞蹈的伴奏。我们随着音乐去动,带领学生去听,否则的话这个音乐太抽象了,学生坐在那里,耳朵听不听都不知道,心里动没动也不知道。所以大家可以看看浙江去年参加比赛的那堂课,我觉得特别好。
再总结归纳一下,我们在面对教学材料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它属于哪一类,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人类学的角度、音乐学的角度去看它。你有了这个视角,并不需要每次都去查一大堆的理论。有了这个视角,你慢慢就会深入了,然后你的教学设计就会变得非常有逻辑,你总能抓住最主要的东西。不管你设计成怎样,那个主体的东西是不变的。
今天我的这一讲就结束了,谢谢各位老师!
作者:杨燕宜(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