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布疑·启思
——在精巧的导入中启动探究之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上好一堂科学课,一定要有一个精彩别致的开头。一个好的教学导入能迅速地吸引住学生,使其燃起智慧的火花,积极地思考问题,产生参与的强烈欲望,而且能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课堂导入不仅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更是教学设计的一门艺术。一堂课起始于上课铃响之后的师生的第一声问候,然而,问候之后的教师该做些什么,该说些什么?怎样迅速将孩童引入到探究的情境中,这是许多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琢磨的一个重点。这里,笔者就一些具体的案例,简要阐述课堂导入的三大功能: 激趣、布疑、启思,以餐读者。
一、激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学习的动力,课始如何通过简要的语言、活动和演示而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呢?
1、诗歌激趣
例如《了解空气》导入。上课一开始,老师播放录音,故意用神秘的语气问:“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学生专注细听,一起说是“风声”。老师马上用舒缓的语气朗诵一首诗:
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枝摇曳时,风正从我身边走过;
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叶飘落时,风正与我擦肩而过;
……
优美的朗诵让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师接着说:“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今天把这个客人请到教室来,好不好?”学生表示欢迎,教师又问:“那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客人请来?”……
优美的诗歌,让学生欣赏和体会文字的韵律美,使学生一下子对研究空气产生了兴趣。
2、故事激趣
小学生非常爱听故事,所以讲故事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某老师执教《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一课,他是这样导入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红军战士被国民党反动派围困在大山深处,吃菜用的食盐就成了紧张物资,我们的小英雄潘冬子就把自己的棉袄浸在盐水中,然后混过了敌人的检查,把食盐顺利的带上了山上!那么你知道小英雄潘冬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最终他是怎样把棉袄中的食盐给弄出来的呢?......”
鲜艳的图片、精彩的故事加上带有悬念的设问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而且非常自然的过渡到了学习的主题上来: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3、魔术激趣
自从2010年春晚后,刘谦的魔术和一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红遍了大江南北。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比成人更具有好奇心,因此,魔术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在教学《醋和小苏打的混合》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结果引爆了课堂。这个魔术的道具很简单——仅一支点燃的蜡烛,一杯二氧化碳。
师:“今天的科学课,我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话音未落,学生兴奋地鼓起了掌。我让全班同学屏住呼吸,注意观察。只见我把玻璃片拿开,边手拿空杯子边轻轻模仿刘谦的口吻来了一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说完,往蜡烛火焰上轻轻一倒,火焰瞬时熄灭了,教室顿时一阵欢呼。
“真是太神奇了!”“陆老师也会变魔术耶!”……
学生们嚷着让我揭秘魔术的谜底,我则故意压着说:“别急,经过这节课的实验和学习,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当小魔术师!”趁热打铁,我布置了实验内容及学习目标,各小组立即做起了实验。通过小组成员的动手操作和相互探讨,学生很快找到了谜底: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所以蜡烛熄灭了。
课后,我听到一些同学这样议论:“原来,科学课上也可以学到魔术,科学真有趣!”
二、布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孔子说“疑,思之始,字之端”,科学研究是从一个有意义问题开始的,即“学问”是从“问”开始的。课始的情境除了吸引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疑问的种子。
1、阅读生疑
为了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的性质和特点,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妙地利用书中诸葛亮的故事创设问题的情境。师: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机智过人、神机妙算,你们知道他在指挥士兵作战时有什么秘方吗?
生:(互相交流)
师:他不光发明了木牛马、八卦阵等,还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灯,这种灯一点燃后可以自动升上天空,用它来传递作战信号,又快捷又方便,后来人们把这种灯叫做孔明灯。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个灯为什么会自动升上天?
生:它是怎么做成的,里面有什么样的构造?……
2、操作设疑
教学《摩擦起电》一课时,我事先准备几个用吹塑纸做的圆形环扣。先向学生介绍它的名称及构成材料。我问:“谁能将这个环扣挂在黑板上。”起初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但又放下手。我并没有忽略这个细节,及时问他们,为什么放下手。有个学生说:“不好挂,没有钉子。”我说:“不用钉子,有办法吗?”同学们再次思考。这时,有个学生说:“用胶水粘贴。”我边粘贴边说:“行,利用它的粘稠性。”“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我用一块毛皮,把另一个环扣按在黑板上摩擦了几下,环扣就很稳地挂在了黑板上。这时,学生感到仅用已有的知识已无法解释,便产生了许多疑惑:“挂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用毛皮摩擦环扣呢?这块毛皮是什么特殊材料?环扣被摩擦后,靠什么挂在黑板上?其它的物体被毛皮摩擦后也能挂在黑板上吗……”
3、迁移布疑
《空气》编排在《水》单元之后。《水》这一课学到的有关知识,如对物体形态的感知、认识物体的“一看二闻三尝”的方法,在本课中都要用到。因此,新课导入若能将这些孕伏其中,巧妙迁移,则将有利于后面教学活动的进行。笔者按此思路设计《空气》这课的导入环节,效果较好,实录如下:
教具准备:四个玻璃杯,外包黑色不透明的纸,加盖,编号。内装物品:1号:木块;2号:假糖果;3号:水;4号:空着。另备水槽一个,内装水。
师:刚才同学们进来时都在看讲桌上的物品,教师在这四个杯子里装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生:想!)如果不让你用眼睛看,你能不能想出办法,搞清楚里面是什么?
(许多学生举手,老师点四个学生上讲台,轮流用手帕蒙上眼睛,将1~4号杯子依次交给A、B、C、D四名学生)
生A:(通过闻、摸之后)是木块!
师:拿给大家看看。
(生A举起木块,学生看过之后鼓掌)
师:第一个同学这么快就“猜”对了。我们看看第二个同学怎样。
生B:(闻、摸之后,惊喜地)是糖果!
师:拿给大家看看。
(生B亮出“糖果”,学生鼓掌)
师:这个同学运气不错。我们把这颗糖果奖给他,让他尝尝味道好吗?
生B:(毫不犹豫地尝了一下,做了个怪相)是橡皮泥。(其他学生笑)
师:看来你们刚才都被假相蒙骗了。请你们好好想想,认识一个物体,应该通过哪些步骤才能确定?下面我们看第三个同学怎样做。
生C:(闻、摸、尝之后)是水。
师:能确定吗?
生C:还要看看它的颜色。(师摘下其手帕)是水!
师:拿给大家看看。
生C:怎么拿呀?(想了想,端起杯子,往水槽里倒出一些水。学生看见后鼓掌)
师:这位同学表现不错,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们看第四个杯子里有什么。
生D:(闻、摸之后)没有什么?
师:他没有摸到什么,我们让他看一看,(摘下其手帕)看杯子里到底有什么。
生D:(仔细看过之后)没有!
师:(去掉杯外的黑纸,高举透明的玻璃杯)请同学们帮忙看看,里面有什么。
生:没有东西。
生:有空气!
师:是不是真有空气呢?光说不行,得想个办法证明一下。谁能上讲台来,利用桌上的水槽和水做一个实验,把这个杯子里的空气“找”出来?
(一学生上台,将杯子按在水里,倾斜,气泡冒出来)
师:看来,这个杯子里并不真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空气存在。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研究空气,好吗?(板书课题:空气)
上述导入过程,以猜物游戏开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游戏者和观看者都兴致很高。游戏从易到难,真假参杂,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蕴含相关的知识和哲理。所“猜”的物体从固体、液体到气体,恰当过渡,使学生在浑然不觉中产生顿悟,避免了学生因揣摸老师意图而说出课题的可能性。该过程虽然花时较多(约8分钟),但对后面的教学过程起了较好的铺垫作用,效果良好。
三、启思:一石激起千层浪,投石冲开水地天
1、激活原有经验
【案例】《摩擦力》的导入
A老师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先用手轻推一下玩具小汽车,小汽车在木板上滑动,遇小木块停止。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汽车开始在跑,后来停下来了。
师:小汽车为什么停下来了?
生:小汽车被小木块挡住了。
生:小汽车被小木块阻止了,所以停下了。
(拿走小木决后再演示,小汽车在木板上滑行,越来越慢最后停止。显然是摩擦力的作用)。
师:这一次小汽车没有木块阻挡,怎么停下来了?
生:……
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老师这节课和你们一起研究好不好?
这个对比实验匠心独具,教师选取的素材来源于儿童生活,选取的导入角度是适合儿童的心理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B老师的导入设计开头和第一位老师一样,只是在第二次演示实验后,问小汽车没有受阻为什么又停下来,学生不解时,组织学生讨论,得到:
生:这是因为老师的推力不够大。
生:这是因为木板不光滑。
生:这里面可能有一种力在阻止小汽车前进。
教师并没有直接肯定第三种说法,而是采用排除法否定前两种说法。
师:如果说老师的推力不够大,那么哪位同学的力量大,来试一试,看结果怎样。(两位大个男同学演示)
师:看来推力的大小只跟它跑的远近有关系,而与它是否停止没有关系。如果说木板不光滑,那么哪些物体表面光滑?
生:还是要停止,只是远了一些,快了一点。
师:物体表面是否光滑也不是它停下来的根本原因,那么小汽车停下来是怎么回事呢?
生:肯定有一种力在阻止它前进。(学生由先前的猜测变为现在的肯定)。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力。
毫无疑问,第二位老师的导入设计,不仅仅是多了一个环节,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更深的层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更高的水平上研究问题,给人感觉是颇有力度的。
2、产生认知冲突
【案例】《交流》的导入
上课老师用一个折纸游戏导入(在正式上课前,每人发了一张用过的相同规格的草稿纸),要求学生根据游戏提示语逐步进行,但在折纸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不能互相交流或询问,老师也不对活动进行指导或相关问题的回答,游戏的提示语如下:
1.请把这张纸上下对折。
2.再把这张纸左右对折。
3.请在对折好的纸的左上角撕掉一个直角边长为2厘米的等腰三角形。
4.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
5.再把它上下对折。
6.请在对折好的纸的右上角撕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扇形。
7.最后请把这张纸展开,对比同桌、前后桌同学的纸的形状。
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疑问与不解写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教师适时抛出问题:为什么提示语一样折出来的形状却如此迥异不同呢?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要是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如此,那后果又会怎么样呢?这样,通过游戏活动将枯燥的讲授变为动态的过程,将空洞的教育变为切身的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揭示了课题。
导入就是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利用一定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马上要进行的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科学课的导入应注意角度和力度。角度体现技巧性和艺术性,而力度更具说服力和震撼力。角度和力度在力学中是一对矛盾,很难两全其美,但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做到有机的统一。角度和力度的完善结合是体育比赛中致胜的法宝,也是科学课的导入乐曲中成功的强音。好的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对探究感兴趣。反之,导入搞得不好,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对课堂的组织都将起相反的作用。
作者:曾宝俊(浙江省宁波滨海教育集团,著名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