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什么样的知识?
(一)教学的知识应是有意义的,内涵丰富的。
比如《溶解》现象的观察特征:
●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核心概念)不能用过滤的方法(用滤纸)分离;
●不会自行沉降出来;
●均匀地分解在水中。
科学课对科学概念(知识)的教学更细致了。希望教给孩子们的知识,是建立在他们原有认识基础上的更深入的理解其内涵、意义的知识。
(二)教学的知识是活的,有结构的,能运用的。
例如:
《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
《沉和浮》—— 《热》
《新的生命》 ——《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
……
学习的知识时时在发生联系,产生相互作用。希望孩子们在科学课里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动态的、发展的,是活的而不是死的,是形成结构的。
1.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和美国教育研究会的加拉赫认为:
●大量的资料能够概括为少数的概念。然后,相关的概念体系能够建立起原理或定律。儿童们凭籍这些原理或定律就有可能去解释和说明新的观察结果和新的经验了。
●使儿童们建立概念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使新资料更容易地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儿童们形成概念以后,可以增加他们所学知识的适用性或迁移价值。
●概念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指导儿童认识事物的本质、同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内部联系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培育着各种认识能力,例如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等。
●纷繁复杂的自然界若以无数杂乱无章的事实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那是无法被认识的。正是借助于概念的概括、简化、系统化,这个大干世界才有可能被我们认识。
●认识自然界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获得一系列自然科学概念的过程。
●所以,从“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从而使他们既获得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来看,概念教学更是科学教学的核心了。
2. 怎样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
●获得科学概念的实质是认识、理解事物的关键属性,或者说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可能摆脱具体的事实和经验来获得科学概念。
●组织儿童亲身进行各种各样的观察、实验、研究活动,以取得具体的事实和经验,是“获得科学概念的教学”的前提。
3. 希望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多是直接认识。
(1) 间接认识(知识)。
一个人的间接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具备了一定的直接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直接认识很少,它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间接认识的。
(2)直接认识(知识)
小学科学教育是启蒙性的、初始的基础教育。它好比是把种子育成幼苗。
接受间接知识好比嫁接。小学的根基好,不仅嫁接能成活,还可能造出优良品种。这正是小学科学教育重要性之所在。
二、怎样来教学科学知识?
●教给学生概念性的科学知识
●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概念
●认真做好学生科学知识(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学生发展了科学概念,也就必然能促进(达成)其他领域目标的实现。
三、小组讨论:《食物链与食物网》一课的科学概念
学员发言:
●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谁被谁吃的指向)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动物的食物不是单一的。
●对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理解;生产者的理解(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消费者的理解(动物的分类:植食动物、肉食动物。)
●从单元的结构来讲:对生物生存的理解,生物对食物的要求……
总结:
上面提到的很多的概念性知识是比较具体的,是事实性层面的,要想发展成为更上位的认识的话,还可以这样做:
(1)观察一个蔷薇丛。
发现有个瓢虫——瓢虫是怎么生存在这里的?(食物:蚜虫)——找蚜虫——蚜虫靠什么生存?——植物。因为有动物的存在,必然会有供它生活的条件。还可能会引来其他的生物在这里生活。
这样慢慢引出:一个地方有一种生物的存在,必然会有供养它的生物体的存在,也一定会引来以它为食物的生物体的存在。生物之间是互相依存的。某一种生物的缺失会导致其它生物的变化。
这样就会把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这些零散的概念性知识纳入自己的概念系统。建立更系统的概念。
(2)食物网:
食物不是单一的 → 为什么不是单一的? → 为了生存得更好。(食物太单一了就成了珍稀动物了)
此外还有:自然界的合作竞争。比如:猫头鹰和老鹰、蝴蝶和蛾的白天和晚上活动。
作者:姜向阳(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