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房叫“天地书斋”,书房中有一副楹联。上联:躺着看书,站着教书,坐着写书,四季陪书共度;下联:闲而思梦,忙而追梦,睡而做梦,三生与梦同行。横批: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呢?当老师,当一名合格的老师,一辈子不改换门庭,从一而终。做了46年教育梦的我,如今虽已鬓苍苍,视茫茫,但仍在砥砺前行。
第一梦:读书。
1968年,那是个老驴拉磨的年代。当时我是“老三届”,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随着浩浩荡荡的“知青”队伍开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广阔的天地”里,我扶过大犁、赶过大车、挑过大粪、抡过大镐,一干就是三年。由于冥冥中的一个机缘,生产队让我当“挣工分的教师”,只供饭,不给钱。我斩钉截铁地说:“干!”
要上班了,我起了个大早。这时,外面的天依然黑蒙蒙的。我烧了一大锅热水,小屋里满是蒸汽。我泡在水中,把自己上上下下搓得发红,像一次庄重而圣洁的洗礼。我穿好一套新洗净的中山装,站在一小块并不十分亮洁的小方镜前,不敢看自己。镜中那张因激动而泛红的脸,使我仿佛陌生了。久久地,我终于对着镜中的自己大喊了一声:“白金声,你当老师了,你要去教书了!”随即我扑到在小屋的床上。
三尺讲坛横亘在我生命的原野上。为了守着学生,守着心中的希望,我把整个身心都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然而,吃了一把草,硬要挤出两杯奶,渐渐地,我感到力不从心了。捉襟见肘的我,为了拥有“一览众山小”的从容与自信,每天拿出“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功夫来读书。我读书不成体统,属“杂学”类,名人传记、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虽然有些书并没有真正读懂,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这种“蜜蜂采蜜”式的阅读,对开阔我的视域确实大有裨益。
读书得有书,没有书怎么办?买!为了买书,我外出开会抽时间跑书店,外出学习抢时间逛书店,外出办事挤时间找书店。40多年来,衣、食、住、行,我舍不得花钱,我出差常常是乘火车坐硬座,坐轮船买散席,住旅店睡加床。但,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用得着的书,不管多少钱,我非把它买到手不可。2001年金秋10月,我去昆明讲学,在哈尔滨上火车的时候,想买点水果,一打听,非常贵。正当我犹豫不决之际,一位小摊主看出了我的心思,指着一纸壳箱子烂梨说:“师傅,您给五毛钱全拿去。”俗话说,“烂梨不烂味”。我付了五毛钱,捧着一纸壳箱子烂梨,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用小刀作了精心的“处理”:把剩下三分之一的放在一起,把剩下二分之一的放在一起,把剩下三分之二的放在一起,分三包用塑料袋装好,上了火车。在车上,开始我偷偷摸摸地吃,因为不好意思。后来我大大方方地吃,梨是我花钱买的,怕啥。最后我是狼吞虎咽地吃,因为不吃全烂了。就这样,从哈尔滨到昆明,“八千里路云和月”,我花了五毛钱,吃了一路水果。归来时,我在北京图书大厦选了500多元钱的教学用书,这500多元钱的书,我既没有邮寄,也没有托运,而是上车下车硬扛回哈尔滨。
说到读书,我有三点体会:
1.运筹时间。
时间是一个无头无尾的系列,昨天已经逝去,明天还没到来,可以抓得住的就是今天。我常这样想,补昨天之非,创明日之是,必须通过今天的努力;要想今天胜过昨天,明天又胜过今天,也只有努力于今天。因此,我给自己规定读书时间定额:每天一小时。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保证一小时学习,这是可以办得到的,在非正常情况下,我也尽量完成读书的时间定额。一次,我去四川丰都开会,在成都换车时,有点空闲时间,本应当到诸葛亮的武侯祠参观游览一番,好好感受一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幽雅环境,赏梅凭吊这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孔明先哲。可是,我的脚步却迈向了四川图书馆,在那里坐了一下午,查了三个多小时的文献资料。有失有得,在成都我失去了一次了解祖国文化遗产的机会,而得到的是对西部现代语文教育的切身感受。
2.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见思考在学习中多么重要。我习惯于走路思考,40多年来,安步当车,习以为常。我觉得走路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也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走路可以思考,走路可以背诵,走路可以备课,我十分注重发挥走路的多功能作用。实践证明,许多东西都是我在走路时琢磨出来的。在我初为人师时,给外校老师辅导杜甫的《春望》。其中有这么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当时的教学参考解释是:由于诗人总是忧烦,不免老搔头,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反复考虑这两句诗。头发怎么会越搔越短呢?即便是老杜满头银发,也不能越搔越短?想着想着,突然“短斤少两”这个词语出现在我的脑际。“短”和“少”并用,这里的“短”不就是少的意思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诗正确的解释应当是:满头的白发越来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给老师辅导时,我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理解是有道理的。回家之后,我翻阅了《古汉语实词例释》一书,果然有这样的解释:短,少也。
3.勤于动笔。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读书的又一特点。每读一本书,我都作些笔记或卡片,我觉得这样做好处很多。首先,作读书笔记就不能书看完了就算了,而且要好好想一想,书中有哪些东西是值得记的,应该记的。这样一想,就无异于锻炼了判断、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要写读书笔记,就不能只看一遍了事,而且要看两遍三遍,这样就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印象,不容易忘记。第三,更重要的,也可以说是作读书笔记的目的,就是今后在思考同类问题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翻阅、对照、查核、归纳、总结,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甚至形成一种观点和见解。到目前为止,我已做读书笔记100多本,读书卡片1000多张,二者合起来,近500万字。
1992年,我获市重大贡献奖,政府奖励我一套商品住宅楼。住房解决了,对我来说,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吉辰良日,我从蜗居10年的逼仄的平房搬进了新居。母亲与我女儿同居一室,我与妻子同居一室,余下的一个房间没有当作客厅,而是辟为书屋,取名“天地书斋”。西墙挂着李燕杰的题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东墙挂着书法家的字画:“藏中外教育,聚古今思想”。不言而喻,我所收藏的一万多册图书都与我的专业有关。我为什么把我的书房称为“书斋”呢?因为它不是一般的书库或写字间的同义语,而是有我的阅读个性与修养,以及由此而不断收罗书籍“精华”的结合物。在书房、书库里,书籍是作为一种载体陈列着,而在书斋里,书籍则是作为我的特定需要的文化精灵活跃着。书房易有,书斋难得。十几架的藏书,横七竖八,顶天立地,没当摆设,没充斯文,我经常在书架中逡巡摩挲,在走动中整理思绪,换得自豪,找到愉悦。每当落日余晖消失,白天嘈杂、纷乱退却的时候,泡上一杯绿茶,要么慵懒地席地而卧,要么靠在床头,在灯光的笼罩下,手捧一卷好书,鼻翼轻轻翕动,呼吸一口淡淡的油墨芳香,然后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骚动的心归于沉寂,静静地沉到书中去。在翻开书页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启动每一个细胞的快感。每每这时,我便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心里充溢着浓浓的喜悦和满足。一书在手,万事皆忘。这就是我读书的感觉。三更有梦书当枕。床上放上几本书,深夜里,睡着了,心如秋月朗,古今多少事,上下五千年,尽在鼾声中。
有人说,苍茫的天空中,鹰是最美丽的风景;有人说,广袤的旷野上,树是最美的风景;我说,愚昧的人世间,书是最美的风景!书籍可以嫁接人生,阅读的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第二梦:教书。
买书是为了读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书。我虽身为教研员,但我觉得我的生命在课堂,教书是我生命交响曲的主旋律。1980年4月间,我带领一名青年教师到省里参加小学语文教学大赛,会场设在影剧院,有上千人参加活动。由于这位教师赛前偶感风寒,参赛时病情加重,上完《司马光》第一课时就倒下了。学生在台上焦急地等着,评委反复催促说:“如果第二节不上,就取消竞赛资格。”救场如救火,我作为指导教师,不能让学生失望地离开舞台,更不能让这节即将成功的语文教学付诸东流。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登上了讲台,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语气说:“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接着学习《司马光》。”学生惊呆了,台下哗然了。“变了!变了!刚才是个女的,现在变成了男的;刚才是个矮个的,现在变成了高个的;刚才是个长头发的,现在变成了短头发的。”听课的老师在七嘴八舌议论着。我顺着教者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读读讲讲,读读画画,读读议议,读读练练,读读背背,很顺当地上完了这节课。评委当场亮分,没想到竟获得了一等奖。有位专家说:“这堂课,不是狗尾续貂,而是锦上添花。整堂课以读为主,‘读’占鳌头,‘读’具匠心,‘读’出心裁,‘读’领风骚,读有目标,读有指导,读有层次,读有质量。老师把课上得如此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此话我实在不敢当。30多年前的那节课,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顺学而教,尊重主体,在预设与生成中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有时间,我便出现在学生中间。
在教学活动中,有人上课善“导”,巧于设疑;有人上课善“点”,发幽探微;有人上课善“评”,议论风生。这就是教学风格。没有独特风格的教学,犹似清风一阵,拂面而来,轻盈而去,引不起波澜,壮不了万物。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教学特点,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讲,我崇尚“微笑教学”。我上课爱笑,我觉得,课无情无感人,无笑不诱人。鲜花,是春天的微笑;星星,是月亮的微笑;浪花,是大海的微笑;焰火,是节日的微笑;爱心,是教师的微笑。我认为,教师的微笑,有着神奇的感染力,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师的微笑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对学生多一份微笑,教学情感的氛围就多一份浓度。我笑,学生也笑,让课堂充满笑声,我把此奉为圭臬。
有一次,我给外地学生上课,我满面笑容地走上讲台,亲切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认识我吗?”学生面面相觑,直摇头。我说:“我是外校老师,大家不熟悉,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枯泉’。”霎时间,小手林立,一个小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猜着了,您姓白。”我说:“你怎么知道我姓白呢?”他振振有词地说:“‘泉’里的水干枯了,就是‘泉’下的”‘水’没了,只剩‘白’字,所以我猜您是白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接着我说:“这节课白老师和大家一起活动,咱们玩‘字谜游戏’,大家一律不举手,你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到讲台上来你就来,看谁最活跃,最后,咱们评选一名‘最佳谜手’。”这些话激起了学生‘乐学’的兴趣,他们各个跃跃欲试。
我首先出示一个谜条一撇,学生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说:“‘工厂’的‘厂’。”然后我又出示一个谜条十撇,他们争先恐后地喊道:“千。”看来,学生猜谜的水平不一般。这时,我又乘机说了几个字谜:一大撇、又一撇、一万撇。他们都猜对了。谜底是:失、友、厉。经过第一回合的试猜,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随后,我说:“这回咱们不猜‘撇’了,猜一猜‘点’。‘大一点’是哪个字?”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太”,有的说是“犬”,见仁见智,都对。接着我又出示几个谜条:又一点 十三点 十八点 口中一点 留下一点 午间一点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然后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不一会儿,黑板上出现了六个汉字:叉、汁、术、虽、亩、年。了不起,几分钟的时间,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准确地猜着这些字,真了不起!
我看学生兴趣大增,随机说出一条字谜:“多一点能吃,少一点能用。打一字。”课堂顿时鸦雀无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看来这个字谜难度大了一点,我引导学生看黑板,答案就在六个字当中。学生恍然大悟,是“术”。一个女生说:“术,多一点是米,我们天天吃;术,少一点是木,我们使用的课桌就是木头做的。”多聪明的小姑娘。
时间过去了一半,课堂上高潮迭起,发言踊跃。我说:“刚才是老师出谜大家猜,现在请同学们出谜老师猜。看谁能把老师难住。”群情鼎沸。一个学生走到讲台上,带动作地说:“切九块。打一字。”费解,我想了半天,没有结论。我要求提示。他神秘地说:“切九块需要几刀?”我说:“八刀。”“八刀是哪个字?”这个学生笑着对我说。在他的启发诱导下,我迎刃而解——分。这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笑着说:“3÷2=1,打一字。”多有趣的一个字谜,竟是一道数学题。正当我动脑筋思考的时候,旁边一个学生关心地小声说:“白老师,您猜不着不妨列列竖式子。”她的话启发了我,原来3÷2=1是“疗”字。从中我悟出真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快下课了,我叫姓王的同学站起来,竟有五个之多。我请大家给“王”字制谜。第一个学生说:“三横一竖。”直白,有别解,没有掌声。第二个学生说:“一加一不是二。”有趣味,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第三个学生说:“白玉无瑕。”有诗意,无懈可击,学生伸出大拇指。制谜比猜谜难度大,需要知识和灵性,更需要智慧。我佩服学生,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
什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乃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美学原则,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技能、技巧,进行独创性的教学活动。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铁的规律;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因为他像水一样灵活。教学需要理性,也需要悟性,更需要灵性。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再创造;教学艺术源于教学而又高于教学,是对教学的再创造。成功的教学都是艺术化的教学,而只有艺术化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讲一个“激情造境”案例:
毋庸讳言,当前,作文教学还是处于疲软状态。这种疲软状态可以用“少、慢、差”三个字来概括。具体说来就是作文数量少,速度慢,质量差。一般是小学高年级每学期写六至八篇作文,每写一篇文章至少要用两节课,拖拉的甚至一个星期还完不成,而且作文普遍存在着内容不具体,层次不清楚,语言不通顺的毛病。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规定的时间内,“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呢?日前,我在昆明上了一节作文课,就提高作文教学效益问题做了点尝试。
上课伊始,我激情造境,用两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表演一个“火烧旺运”的魔术。师生问好后,我说:“咱们第一次见面彼此不认识,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白金声,是哈尔滨的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大胆地、大方地自报家门。”学生先是面面相觑,接着他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教室里一片哄堂大笑。我说:“初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学生迷惑不解,坐在前排的一个男生急切地问:“什么礼物?”我神秘地说:“魔术。”学生立刻鼓掌。我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给大家表演魔术,大家看完了节目得即兴写一篇文章,行吗?”“行!”从学生的回答中我看出他们的信心和热情。这时要言不烦地讲了三点意见:(1)为什么写——我们喜欢白老师表演的魔术;(2)写什么——写魔术表演的过程以及自己看后所产生的联想;(3)怎样写——描写叙述相结合,写外貌、语言、动作和场面,分段描述,文题自拟。我说:“大家酝酿感情,做好准备,我去化妆。”半分钟后我出现在学生面前。一个女生是这样写我闪亮登场的:
白老师在“锵、锵、锵”的锣鼓点中亮相了。只见他头系一条紫色英雄巾,酷
似日本武士,身披一件粉色斗篷,宛如江湖大侠,手舞一缕红色飘带,活像下凡神
仙。看着白老师这副打扮,可把我们乐坏了,刚才还是西装革履的语文老师,现在
却变成了神秘莫测的魔术大师。
从表面上看,学生的作文是在这节课写出来的,其实并不这么简单,如果学生没有平时的积累,绝对不能有这样的效果。这正是:写作的性质是练笔,写作的要务是育人,写作的主体是儿童,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写作的先导是说话,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写作的诀窍是多练,写作的阵地是课外,写作的动力是兴趣,写作的生命是真实。
第三梦:写书。
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的完整工作流程,应当包括读书、教学、科研、写作四项活动。他的专业知识如同一棵大树的根系,他的教学实践如同大树的枝干,他的科研活动如同大树的花朵,他的教学论述如同大树的果实,这四者相辅相成,是一个相互为用的系统工程。一个不喜欢写作,不擅长写作的教师是不能底气十足地站在讲台上的。笔耕不辍,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成功之路。
开始搞教育科研时,我也遭遇了“方法误区”,看着什么课题呀,假设呀,自变量、因变量、信度、效度等一套又一套的规矩,实在头晕,因为那时我对教育科研还没有入门。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科研其实并不那么神秘,就是选择一个题儿,确定一个法儿,根据一个理儿,写出一篇文儿,这就是我的教育科研观。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常常是我思考的问题。选题要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精一点,要把大题做小,把小题做大,做有用有效的教育科研。
大千世界,各有各的活法:有的沉湎灯红酒绿,有的追求权势金钱,有的喜欢轰轰烈烈,有的乐于淡泊宁静。我是属于那种愿意坐冷板凳的人,“板凳要坐十年冷”这是我甘于寂寞潜心研究语文教学的劝勉之言,我始终是这样做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论文、课题漫天飞舞,业绩成果五光十色,在许多人眼里,科研没有春种秋收,更非十年树木,而像生产线,以为电闸一推,成品就出来了,其实那是抄来抄去的学术泡沫。而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其理论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也还有一个过程。教育科研像农业、像林业,不可能一夕成功。对我来说,在教育科研上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搞科研需要有“三劲”,即钻劲、挤劲、韧劲。没有钻劲,就深不了;没有挤劲,就干不了;没有韧劲,就干不好。
“江湖夜雨十年灯”,在日积月累中,我先后公开出版了几本著作。有人问我:“白老师,您又上课,又搞研究,又经常外出讲学,还写了那么多的书,哪来的时间?”我说,我搞研究和写东西都是有感而言,有积而发,有思而作。至于时间,还是鲁迅先生说得有道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一天24小时,除了八小时正常睡眠之外,其余时间我几乎都在工作。上班抓事务,下班搞业务,这是我的习惯,也是我的生活方式。孔子做学问,常常达到了“发愤忘食”的程度,我不敢与孔老夫子相比,只是学习。有时我伏案备课,仰面沉思,真忘了吃饭,乃至爱人和孩子千呼万唤,才清醒过来。有时激情提起我的精气神,使我心血来潮,灵感突发,不能自已,常常夜半时分披衣而起,凌晨三点奋笔疾书。我的几本著作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写出来的。可以这样说,我对教育科研不离不弃,竭尽驽钝,不懈实践,不断探索,不辍研究,有时竟达到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境地。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我以往的教育写作都是用铅笔起草,修改后,再用钢笔一笔一画地抄清在稿纸上。后来,我学会了电脑打字,女儿又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给我圈了一块地,盖起了一个温馨的小屋,名曰“白金声语文网志”。栖居我的博客中,是精神的皈依,是灵魂飞翔的领地,有时一天没打开电脑就觉得忽忽若有所失。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敲击键盘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己。
我经常接到一些青年教师的来信,询问我写文章的诀窍。我说,科研毕生事,甘苦寸心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果让我单就写作而言,体会有三:
(1)“立足”要高。
所谓“立足”要高,就是指撰写的教育论文要站在教育“三个面向”的高度,以教育发展的新走势,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现行的《课程标准》,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为依据,去观察、分析教育教学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射点”要准。
所谓“射点”要准,就是指撰写的论文能切中时弊,符合教育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道前人所未道,作前人所未作”,对教改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想写出“射点”准的文章,平时应当有计划地直接观察,取得感性材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3)“切口”要小。
所谓“切口”要小,就是指撰写文章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遵照“宁凿一口井,不挖一条沟”的原则,选题不宜过大、过泛,做到小题目写大文章。这样,有利于文章深透开掘,富有新意。这类文章的篇幅可长可短,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准则,使人读了受到某一方面的启迪。
一根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46年的“三书”教育生涯,弹指一挥间。这46年,对我来说,读书是志趣,教书是乐趣,写书是兴趣。读书,我没有急功近利;教书,我没有哗众取宠;写书,我没有沽名钓誉。读书,是我惬意的梦;教书,是我美丽的梦;写书,是我蓝色的梦;教育,是我永远的梦!
作者:白金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