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老师,知识大家教的对象不同,我们可能有很多有共通的方面。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的历程以及现代文学所产生的经典作品怎么研读,怎么阐释。
经典之所谓经典,它是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的,甚至不受语言的限制。因为经典的特别是我们文学的经典,它往往是反映了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最精华的东西。同时,它也反映了作为人而不论是什么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作为人类的人性共通的精华,这就是经典。今天我们根据这样一个话题对现代文学所产生的经典做一个简单的引导。如果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讲现代,那么现代从时间要素来讲它对应的是古代,它是一个时间的流程,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现代文学是从民国建立开始的,从新文化运动到如今新文化运动100周年,陈独秀先生主编《新青年》于1915年5月15日创刊到今年整整100年, 1917年胡适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从1917年到今天大概100年的时间,从广义的来讲都可以称之为现代文学,这是广义概念。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现代文学又分为中国现当代,代文学是在哪一块呢,当代文学也属于现代文学,但狭义的、专业的把它分开的话,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一直到今天的文学,如果在这个时间上划分从1917到1949严格来说是32年,但一般统称现代文学30年。面对着100年的文学或者说面对着30年的现代文学,我们理解现代的概念刚才讲的时间概念之外,学习现代文学或研究现代文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判断的运用,所以现代文学除了时间的内涵之外,它跟古代相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价值之路,从它的思想价值、审美的价值、艺术价值进行解读的,因为现代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解读方式那就比较难学。作品只要历史存在,它就在那里,为你的意识而改变。但是经典作品有一个特点,我们作为后人,每一代人对经典有每一代人的解读,比如说我这一代人是这样的解读的,你这一代人因为你的生活经历、你的思想的发展不一样,那么你在解读经典的时候你会根据你的经验或者阅历来对经典做一个阐释,所以经典是可以反反复复被阐释的。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是不一样的,自然科学面对的是自然对象,比如说1+1就是等于2不可能等于3,如果说你非要1+1等于3的话,那肯定是你错了。但是人文科学就不一样的,有的时候1+1等于2,也可以1+1等于3、等于4,等于x都行,因为这里面包含了我们主观的感受。从这意义上来讲文学不是简单的作家反映了什么,写了什么,如果说作家仅是反映了什么只是写了什么,塑造了什么完全都不值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作品绝对不是好作品,好作品一定是在一个作家所写的这个故事里,所塑造的人物、所描绘的人生场景里面都有他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的寓意,所以说文学就是人群,文学就是跟我们人是息息相关的,跟我们的生命、跟我们的人生、跟我们的思想、跟我们的情感、跟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密切相关的。
现代文学是的诞生看起来好像是时间发展的必然的结果,但是严格起来说,现代文学它是一个社会变革的产物。从8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开始是从原来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的帝国开始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陈独秀先生伟大的地方在哪里呢?他倡导用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去替代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所以文化转型与文学发展、审美转变在发生变化。所谓审美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对美的爱好、对美的需求的内涵发生变化。古代社会里面没有今天那复杂的通讯技术,没有今天信息的发达,所以古人的审美比较追求技能,比较唯美的诗词歌赋的意境,但是现代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开放,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只手机,天涯海角我们都能在手机里面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学的需求发生变化了,这是促使现代美学的发展的原因。所以现代文学放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来看,文学发展的变化能够理解现代文学它的阶级是怎么产生的?它产生了哪些经典吗?首先要把现代文学放在整个时代的语境、整个时代的变化当中,文学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转型当中充当了历史变革的“急先锋”。我们要以这样一个理念来认识现代文学,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就是这么出来的。
鲁迅是来自于浙江绍兴,他为什么会成为这一代大师级的人物呢?从理论来解读鲁迅,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无法回避鲁迅时代,在鲁迅先生去世之后民众自发的绣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了三个字叫民族魂。什么叫民族魂?就是民族英雄。他的创作不是他个人的生活琐事,不是简单的所见所闻,而是他满腔热血的报国之心。也就是他把那种对民族、对国家的忧患寄予在他的创作中。鲁迅,一个孤独而沉重的灵魂,他是20世纪中国最忧患和最孤独的先觉者。他比我们觉悟早,就是因为这样一种觉悟,鲁迅所塑造的人物看起来都是丑陋的、不觉悟的,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这些愚昧的人。鲁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物呢?这就要在那种语境下,要在那种时代下去理解,不能以今天的理论来理解,他为什么要写中国人,乃至于整个人类的共同弱点呢?比如说《阿Q正传》里塑造的阿Q,鲁迅说写《阿Q正传》是为了写出现代的沉默和国民的悲哀,要集中暴露国民的弱点,不是以滑稽为目的。因为阿Q这样一个典型即是中国国民在长期封建专制的压迫下所形成的这样一个国民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阿Q有,我也有,你也有。鲁迅伟大就伟大在这里,他除了阿Q这样一个典型,还写出了整个国民的弱点,他写出了一个典型,写出了独特的一个,同时也写了一切。他跟古代的小说不一样,古代的小说塑造的人物是按类型化塑造的,比如《三国演义》里面塑造的刘备是好皇帝的类型,诸葛亮是智慧的类型,张飞是勇猛的类型,关公是忠烈的类型,曹操是奸诈的类型,它的人物是分类型的,但阿Q无法分类,阿Q即是阿Q,但也是所有人的。法国有位著名的作家叫罗曼·罗兰,他看了《阿Q正传》之后非常震惊,他说阿Q写的是中国人,写的是中国国民的典型,在我们法国同样也有阿Q。在这个意义上来讲鲁迅不仅仅是揭示了中国人的所谓的单一的民族利益类型,他写出了整个人类的弱点,这就是伟大的作家,也只有伟大的作家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人都做不到。那么鲁迅为什么写的这么深刻呢?鲁迅的另一部散文诗《野草》,它是鲁迅所有的作品里面最难理解的小册子,很薄的一本,如果你不了解鲁迅的话是看不懂的。他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读《野草》这部散文经典的时候要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因为贝多芬命运的主题象征着人间的苦难,象征着人间的黑暗,象征着一切的专制、斗争、苦难,主题是森严的、压抑的,是厄运般的向我们每一个人袭来,你听完第一个命运主题后接下来的第二个主题是英雄主题,这个主题开始微弱但是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充满着自信,充满着坚韧力量。贝多芬说当厄运向我袭来的时候,我紧紧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贝多芬为什么这么伟大,有人评论贝多芬代表了日耳曼民族的心灵的广度和深度。借用这个思路来读《野草》你就读懂了,鲁迅的《野草》第一篇是秋夜,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听过一位中学老师在讲秋夜的时候说鲁迅的语言不精炼,那是因为他没有理解鲁迅的那种心灵的情感。秋夜又指什么呢?秋夜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是黑色调的,象征着人间的苦难,象征着人间的厄运,枣树就像英雄的主题,英雄在强大的威力,在强大的厄运下抗争,鲁迅之所以要说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他强调枣树面对着黑暗的秋夜绝不屈服的坚强的人生意志。有时候不仅仅是看一篇文章,这种解读方式叫做通感理论,用艺术的通感方式来理解作品,增加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再看另外一位大诗人:郭沫若,他在这个世界上也堪称经典。在中国古代文学里面如果你不会写诗、不会填词、不会写文的话你就完了,因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读过唐诗,唐诗是一种非常优美的韵律,对应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世界。中国的古代诗歌多半是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诸体,如果在古代要写诗的话一定要严格的遵守诗词格律——平仄然平平仄仄,否则你就失败,到了现代社会运用平平仄仄当然也是可以写的,但是这种诗歌大大的限制了现代人的思想情节,所以诗歌就面临着革命。从晚清开始,黄遵宪、夏曾佑等6个人倡导诗界革命,倡导要自由的表达。但是到了晚清的时候还不能用白话写诗,到了现代才开始尝试用白话写诗,如果当时用白话写诗就会遇到非常大的质疑,非常大的阻力。这个时候胡适先生开始小心翼翼的用白话写诗,胡适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第一个用白话写诗的,他新式创造了这些模式。从今天我们来看胡适先生写的诗的确还不怎么样,显得比较幼稚。不能说这个新诗一开始就能写的那么成熟。这个时候有一位天才诗人出现:郭沫若,郭沫若的诗歌是以伟美开一代新诗风。他的代表作《凤凰涅槃》是一首经典诗,五百年集香木而自焚然后烧死旧的凤凰,在涅槃中诞生成永远不死的新凤凰,这就是涅槃。涅槃是佛教的用语,表明一个民族的新生,把诗比喻为新生,诗不是简单的排列形成所谓的韵律,诗是表达新生的,表达一个时代,表达一个民族,当然也表达一个人的心声。郭沫若的诗歌经典就经典在这,他真正表达了新生,他用《凤凰涅槃》的寓言就是一个民族也好,一个人也好,如果要真正的获得新生,不是靠皇帝,不是靠上帝也不是靠救世主,是靠自我的拯救。用这样一个故事预示着中华民族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将勇敢的否定过去,面向未来,诞生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一个新的中华民族。今天通过郭沫若的诗歌预示了民族的新生,用浪漫的情怀、大胆的抒情的情怀塑造了一系列的自我抒情的主人公形象,他用经典的就像太阳、像地球、像“天狗”的一种气吞山河的意象,来表现整个民族在新旧意识的转折的节点上,这种“狂飙突进”、“浪漫激情”自由就是郭沫若的经典所在。读诗歌不能以个人的兴趣来说喜欢不喜欢,必须实事求是的把它放在历史的节点上,充分的肯定他的历史价值。
再看另外一位诗人:徐志摩。如果说郭沫若的诗歌写的太泛滥,太狂妄无度,那么徐志摩的诗歌就是在这个程度上倡导新格律书,主张诗歌的“三美”:建筑美、语言美、绘画美,用这样一个新的审美需求约束白话小诗。现代文学史上浙江作家占半壁江山,鲁迅、徐志摩、郁达夫等等都是浙江人。徐志摩的诗歌在某种意义上纠正了郭沫若的狂妄无度、毫无修饰、毫无规律的创作,新格律只要大致的押运就可以,不管你白话写的再好,也写不出像柳永在《雨霖铃》里面写的一句:自古多情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徐志摩有一首诗《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那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这首歌成功的用白话的方式,用现代人的表意的方式超越了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多情伤别离的情景用太极的方式永远定格在你面前,因为《沙扬娜拉》的副标题是赠日本女郎,日本是属于东方的童话诗人,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相比,比较腼腆,比较含蓄。一般进入分离日本女郎会跟你鞠躬,表达含情脉脉的印象,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把她永远定格在这。然后再用比喻把这一经典的分离的画面形容成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羞”跟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的“柔”,再用一句复句“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句话产生了音乐的回旋感,能够在阅读上产生应用三番的效果,最后用“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的蜜甜和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用我们写法说就叫反射成写法,就是说如果你要写黑,就要写白的东西来反衬黑的。前苏联有一位小说家瓦西里耶夫,他写了一本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写五个女兵在二战期间青春被残酷的战争毁灭的故事,但是这本小说没有正面的写法西斯是如何的残暴,他写了五个女兵青春美丽的消失,反过来说明战争以及法西斯的残暴,这就叫反射的写法,以此来达到很好的效果。徐志摩用秀丽的自我表现,用才子气、绅士风度巩固了白话新诗的地位。我们要从这个角度解读这些大家,就往往能够使我们对他的作品更了解,虽然这个作品好像离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很遥远,但是它所反映的那种时代的精神,它所反映的人类永恒的精华是永远不会变色的。
再看沈从文,他那种唯美表现了湘西世界。因为沈从文写小说有他一个所处在的背景,他自称自己为乡下人,进城以后,他发现都市人生活在物质上非常的富有,但是心灵上贫乏和人性堕落,因此沈从文的创作经典在优美,他要展示优美的人性。因此湘西世界在沈从文这里就成为了优美人性的代名词,他通过在边地生活对边地人的原始,没有经过现代文明的侵蚀,来歌颂人性的原始和质朴,表现人们对田园牧歌式的那种宁静、优雅、自然生活情景的向往。他从这一方面表达了现代文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困惑。今天我们在城市里居住久了,有时候就喜欢去乡村透透空气,这就是一种人性的消磨。沈从文在这一个经典上用湘西世界的想象,用湘西世界的真实来表达我们对优美人性的向往。这是我们对现代文学集的大家的解读,同是一部作品用这样的解读方式就可能由表及里,通过这一现象找出它本质性的要素。如果把本质把握住的话,那么对经典的解读就有更深的把握,这是我们对现代文学的解释。
当代文学也是属于现代文学一部分,当代文学的经典指的是1949年开始,中国古代文学是远古至1840年,狭义的现代文学也就是小现代文学是从1917-1949年,中国当代文学是从1949-现在。当代文学从1949-1966年这一段,这段时期的文学称之为红色经典:“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指的是《红旗谱》、《红岩》、《红目》、《创业史》;“青山保林”指的是《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红色经典主要表达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弱到强的一个过程,当我们夺取了政权,建立新世纪的人民共和国的时候红色经典诞生,它要证明,要我们不要放弃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它要用这样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来证明我们这个政权来之不易,我们这个政权的合法性,所以如何来解读红色经典有两个最重要的线索:第一个是革命的英雄主义;第二个是革命的理想主义。
到了文革十年主要有三种文学:幽默文学、亚马逊文学、地下文学。是地下文学就是躲在地下用手抄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小说,比如说张扬先生写的《第二次握手》、靳凡先生写的《公开的情书》、郭小川写的一首诗《团泊洼秋天》,这些故事都在民间流传。
度过了文革十年之后,我们迎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时间,把最近的这段时间称之为改革开放时期,这样的文学经典该如何把握呢?首先从历史上回顾文学,在改革开放以后文学第一个创作的波澜,第一个创作的高潮是伤痕,它揭示了或者说批判了文化大革命给民族带来的心灵伤痕,伤痕里有两部最经典的作品,第一部是刘心武写的《班主任》,还有一部是卢新华写的小说《伤痕》,这两部作品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之作,它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这十年非常期间给我们民族所带来的精神伤痕、心灵伤痕。伤痕文学过后是反思文学,反思文学跟伤痕文学不一样,伤痕文学主要是倾诉、控诉,反思文学是对造成这个伤痕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文革,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反思的原因。比如说《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这句话震撼,经典就在这,不相信表明了在那样一个文革时代表现了一代人的信仰和理念,但是这一代人还在追求,还在执着。这就是紧接着写了的: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这句话也是经典,有英雄主题的气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还有一种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那一种清醒,所以反思文学从全方面的角度来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伤痕。
下面紧接着浪潮是改革文学,改革文学其中也有两部非常大的文学作品,一部是天津的蒋子龙作家写的《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现代企业家的形象。因为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间里,乔厂长要呼唤的是一个新人的形象,他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家,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是仅仅的改革一个工厂,不仅仅是做一个企业的改革,而是表露了当时对整个国家的命运、整个对国家的发展。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塑造了一个大刀阔斧的一个改革者形象,表明了在那个时代经过长时间的磨难,人们期盼的这种国家,期盼的这种民族,在新的历史的下通过改革获得我们整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或者说这种改革的动力,这就是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之后是寻根文学,如果要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既定事物改革的话,改革不是你想改革就改革的,因为有许许多多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所有的现象都有它后面根结的原因。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有一位作家就开始呼唤文学应该在更广阔的文化国度上去思考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发展命运,思考着每一个人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的环境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的。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处处境,一种是自然处境,一种是社会处境,如果从自然处境的角度来说,我们跟父母长得很像,因为父母的自然遗传决定了你的基因,当然人除了自然的处境还有社会处境,社会处境的基因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文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中,在这个文学上寻找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我们的根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根的角度上做更大的反思,做更大的探寻,所以这就是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产生标志着中国的当代文学开始发生重大的变革,第二次变革就是文学开始摆脱向三红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单一的社会转变,表明文学创作不仅仅是对社会的单一的关注,更深层次的关注人性、关注人对民族的根性,从这一个深度来讲,思考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文学中文学怎么来重新塑造我们的经典,经典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同时寻根文学还表明文学自身开始了发生变化,一部分俗文学开始进来了,不能说俗文学不好,俗文学代表了一些文学形态,它比较满足大众化的阅读,比如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琼瑶的小说为什么那么吸引少男少女呢?当然有特别原因,一个是唯美中带有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它带给我们一种清新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文学就是寻根以后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就出现了《先锋》,就出现了后来的莫言。
作者:黄 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