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向阳:从“课文”走向“课程”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11-02
  •  


    从“课文”走向“课程”

    语文教育是我的挚爱,我为她如醉如痴。在语文教育的殿堂里,我时而迷惑,时而清醒;时而感觉山重水复,时而感觉柳暗花明……

    我的语文教学是从教课文内容开始的,特别注重教学方法,追求所谓的教学的艺术性。

    初到溧水县实验小学报到时,教导主任让我挑选自己喜欢的学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因为我要把自己对文学的挚爱传递给我的学生。师父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导主任,她经验丰富且对年轻人十分热情,每天坐在我的课堂里听课,手把手地指导我如何备批辅改。这无私的关爱让我减少了许多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就在我踏上讲台三个月的时候,语文教育专家蒯福棣老师来调研,学校安排听我的课。初生牛犊不怕虎。我采用读练结合的方法执教了《手》这篇课文。没想到,老师听完课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教学不到一个学期,上出这样的好课,真不简单!是棵好苗子,学校要好好培养。遵照老师“好好培养”的嘱咐,学校一次又一次地把语文教学的重担压在我的身上,随着一次又一次锻炼,我对语文教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高。先后获得县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陶行知教学奖,“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在成绩面前,我沾沾自喜了,以为自己的语文教学真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是那次徐州上课让我突然间认识了自己和名师的差距。

    那是1995年,我作为南京市小语界的唯一上课代表在徐州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汇报会,向全省一千多名专家、老师作观摩教学,踌躇满志的我期待着一举成功。可真正站在聚光灯下,真正站在摄像机前,真正站在主席台上,真正站在那么多挑剔的眼光中,我突然间感觉到手足无措,我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还没有稳定好心神,上课的哨声吹响了。我匆忙进入教学环节,以致开场的几句话中有个字念走了音。几分钟后,我才镇静下来,提问、讨论、讲解、朗诵……一环扣一环。四十分钟转眼就过去了。“上节好课真难!”走下讲台,我掏出手帕,擦拭着额角的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这节课上得普通平常,但它却让我清醒了许多。

    走过了盲目的乐观阶段,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上过几节公开课,但那大多是智囊团帮助的结果,我还缺乏独立备课的能力。教学中对环节的预设不够灵活,学生的学习只能在我预设的情景中进行,当学生的问题跑出我的教学思路时,我还不具备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这次反思让我发现了更大的上升空间,这发现让我迅速抛弃了过去的喧嚣和浮躁,静下心来,从原点起步,开始了精静的探索。

    两年时间就这样在我的寻觅、实践和思考中悄然而过。1997年,我加盟无锡南洋国际学校。出于对语文教学的深爱,我开始了对名师课堂的研究。于永正、支玉恒、靳家彦、贾志敏小学界四大名师的录像和书籍我不知道看了多少本,看了多少遍;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这些中学名师的书也让我爱不释手。我研究他们课堂的教学技术,探讨他们课堂的教学思想,体味他们灵活多变的评价语言,感悟他们巧妙高超的应对能力。“研究――模仿――反思――再研究――再模仿――再反思”,在这样反复地呈螺旋式上升的研究和实践中,我的教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感觉自己开始真正步入语文教学的殿堂了。

    我的语文课堂,学生畅所欲言,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19984月,《中国教育报》记者王增昌先生到我班听课,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加赞赏。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报道《说话训练,贯穿始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上课铃响了,诸老师首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讲故事,三分钟后,这位学生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讲台。诸老师让大家对讲述者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先后有五位同学发言,他们不仅客观地指出了优缺点,而且个个语句简明扼要,表达意思完整。新课尚未开始,记者已经觉察到,这个班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有素。

    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每接一班新生,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我都要让学生做一道数学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问船长几岁?”很多同学都用减法算出船长的年龄是43岁。我告诉学生这道题根本没有答案,因为这是一道错题。然后,让学生以《一道奇怪的数学题》为题写作文,谈体会。一位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我原以为老师出的题一定能做出答案,今天才知道并非如此。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不可盲目崇拜老师和书本。”

    我的语文课堂,常常欢声与笑声相伴,掌声与朗读声齐飞。执教李白的千古名作《赠汪伦》,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其余学生可以质疑问难。一位学生提问:“汪伦唱歌为李白送行,他唱的歌词会是怎样的?乍一想,此问游离课文,无讨论的必要。细一想,可借此问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于是,放手让学生讨论。张希回答:“再见了,朋友!再见了,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活用王勃诗句,妙不可言。徐歆站起来说:“他可能唱的是《吻别》。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即兴哼了几句臧天朔演唱的《朋友》:“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教室里沸腾了,笑声、掌声不断,欢声笑语在教室里回荡。

    我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思维飞翔的殿堂。那因为不断碰撞而激起的簇簇火花,常常让我收获意外之喜。执教《赤壁之战》,学生提问:“我读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多疑谨慎的人,他怎么会相信黄盖的投降?“是啊,是什么原因让精明过人的曹丞相上了一回大当呢?这到底是一封怎样的信呢?”我的疑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我让学生以黄盖的口气给曹操写一封信,言辞恳切,使曹操读了信便相信黄盖的投降。学生兴味盎然,纷纷提笔写信。一位学生写道:

    尊敬的曹大将军:

    您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说您是一位才智过人、文武双全的大将军。周瑜小儿自不量力,硬要跟您这位大将军交战。贵军80万,周瑜才3万,这不是以卵击石吗?如果我继续跟随周瑜,必然死无葬身之地!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意带着兵士和粮草来投靠您,请您无论如何也要收下我!

    祝将军

    旗开得胜,万寿无疆!

    十分敬佩您的:黄盖

    我的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内容转到教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是从遇到干国祥、魏智渊开始的。那是2007年,干国祥老师带领新教育研究中心入驻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小学,与我不期而遇。我们一起开始了对语文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一次录像回放式评课,彻底转变了我的语文教学观。2007118日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小露珠》。一上完课,许多听课老师对我说:“你的课上得很精彩。”一位来自江苏姜堰的老师来到我面前,说:“诸校长,你上得太好了,我来之前也刚刚上完了《小露珠》,发现你课堂上重点和难点都突破了。”走出教室,听着老师们的赞美,我的心情跟屋外的阳光一样灿烂。晚上六点半,新教育研究中心小共同体的评课开始了。这次评课采用了录像回放的方式,一个教学环节结束暂停,大家就这一环节的教学畅所欲言:这样的教学有效吗?没想到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老师们都提出了批评意见,一堂颇为得意的课竟然被批得“体无完肤”。

    这种评课方式渐渐催生了一个新词——辩课,《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5期刊发了我执教的《特殊的葬礼》教学辩课专题。“辩课”成了小语界热词,“辩课”成了语文教研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形式。

    人是在批评声中成长的。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成了我的目标。我以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有两个标志:一是教学目标制定恰当;二是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绝非易事。我们将教学目标细分为三类:A类(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B类(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C类(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价值观属于此类目标)。这样细分是为了凸显核心教学目标,即B类目标,一般的教学参考书都忽视核心教学目标。而核心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制定核心教学目标尤为不易。

    核心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是衡量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怎样才能使核心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呢?我认为,以下三点至关重要:一是预习充分;二是教学时间足够;三是教学活动精当。

    教学《天安门广场》,为了达成核心教学目标——按方位顺序将景物介绍具体,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步:在学生预习时完成的练习4的基础上,讨论学生所填的建筑物在广场上的方位,并说明这样填的理由。学生细读文本,会在课文第二、三小节中寻找答案。老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方位词:北端、中央、南端、东西,从而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的。第二步: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怎样将建筑物介绍具体。老师出示这样一段话:“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有金水桥,桥两旁是汉白玉华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面是人民大会堂。”请学生比较这段话与课文的描写,哪一个好?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在比较揣摩中懂得怎样按方位顺序将建筑物介绍具体。第三步:请学生运用“按方位顺序将景物介绍具体”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教室。老师通过评点学生对教室的介绍,让这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这个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感知——运用”的原则,紧扣核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学生真正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这样的教学,不是让学生记住跟表达方法有关的语法术语,而是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不割裂文本,不把阅读课上成纯粹的写作指导课。不上枯燥无味的课,注意教学的情趣性,在追求高效的同时不抛弃趣味。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练就了一双慧眼,在语文教材的密林深处,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确定核心教学目标。我的语文课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学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

    2008年,干国祥老师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使我的语文教学在认识和实践上产生了新的飞跃。

    第一重境界:制定合宜的核心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确定核心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具体课文三者的结合。确定核心教学目标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文的主要特征。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二是学生的需要。确定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三是编者的意图。

    教学《槐乡五月》第一段:“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我们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槐花的方法:观察顺序:从远到近;运用比喻的手法,使用不同的比喻词;巧用叠词。然后,运用这些写法写一写无锡的市花——杜鹃。学生写得很精彩:“四月,杜鹃开花了。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似灿烂的云霞,一片红艳艳。近看,有的杜鹃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的杜鹃如一个个小喇叭,正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呢!”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引领学生发掘知识内在的魅力,让语文教学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都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历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如果课堂上能够重现这些,那么每一堂课,都将不可能是平淡、平庸的。要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语文课必须充满智力挑战。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智力挑战呢?我提出了四个观点: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学生预习的程度;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学方式的灵活度;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提问的难度和长度;充满智力挑战的课堂取决于教师文本细读的深度。

    教学《月光启蒙》,我们从“蒙”的音形义开始解题。请学生说出蒙的三种读音并分别组词。接着,出示“蒙”字的古体字:小鸟的头上盖着一层草。提醒学生不要遗漏蒙字里的一短横。让学生从字形分析“蒙”是什么意思。进而追问“启蒙”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词语形容“一个人没有被启蒙是怎样的状态”(混沌),“一个人被启蒙了是怎样的状态”(豁然开朗)。“启蒙”就是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这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将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与字形挂钩,与词语的结构关联,与具体的语言环境呼应,细腻而深刻。学生的眼睛里时时闪现出惊喜的目光。

    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

    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课文讲的是“大树”和“叶子”的关系。怎样让学生与这篇课文产生共鸣?我们将“大树”和“叶子”改成“班级”和“孩子”:

    远远望去,三(7)班很美。

    它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我向教室走去。

    走近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美。每一个孩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孩子。

    无数个不同的孩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班级。

    我们为班级,为祖国,为人类而生。春天的时候,我们天真;夏天的时候,我们强壮;秋天的时候,我们智慧;而当生命的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将进入永恒的历史。

    三(7)班把无数的孩子结为一个整体。

    无数的孩子在班级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班级这棵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每一个班级都很美,每一个孩子都很美。

    为了我们的班级,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孩子吧!

    学生在诵读中发出会心的微笑,课文不再与学生有隔膜,而与学生融为一体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人格境界得到提升。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确立目标——辛勤劳作——突然顿悟,在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的道路上,我幸福前行。

    历史步入微时代,微博、微信……扑面而来,语文微课程也款款走来。

    语文微课程,既不是指计划,也不是指教材,而是包括愿望、设计、材料、困难与克服、犹豫与坚定、胜利与失败在内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共同穿越,共同抵达,共同成长。语文微课程就是一段旅程,就是师生用脚走出来的道路。

    语文微课程具有三个特征:首先,微课程内容容量小,便于操作实施,实施时间短,见效快。其次,微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再次,凭借微课程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一说到语文微课程的研发,许多老师便觉得这既神秘,又深奥,那是专家们的事,与我们普通老师没有关系。事实上,课程研发,它既不神秘,也不深奥,它既不需要多么强的能力,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它只需要我们的教师有强烈的课程意识,有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有对教育朴素的情感,有对孩子们的喜欢和热爱。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语文微课程研发的五大策略。

    第一大策略:教材——通过对课文的拓展,研发出微课程。我们阅读了一个作家的一篇文章不是课程,但当我们有意识地研究这个作家,梳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研读他各个阶段的很多作品,分析和评价他的思想嬗变,以及这些作品和时代风气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课程了。比如,刘发建老师依据教材中的《少年闰土》研发了鲁迅课程。面对教材,首先选定目标,然后确定方向,精挑细选,善于发现,旁征博引,便成了微课程。比如,我依据教材中的《月光启蒙》,与孙友田的《月光母亲》以及野夫的《江上的母亲》组合,研发了“感恩母亲”微课程。

    第二大策略:特长——利用特长、专长与擅长,研发独特的微课程。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目的、有方向、有层次地将自己的特长转化为微课程。比如,我喜欢灯谜文化,利用每节语文课前2分钟研发了灯谜课程。这个灯谜课程做了一个学期:第一月我出灯谜给学生猜,第二个月喜欢灯谜的学生出灯谜给同学们猜,第三个月我与学生自己创作灯谜给同学们猜。

    第三大策略:地域——利用地域文化,研发微课程。比如,无锡的梅园闻名中外,于是以梅花为契机,开发《梅花三弄》课程。我把20多首梅花诗词纳入三个篇章:梅花一弄:自然之梅;梅花二弄:友情之梅;梅花三弄:人格之梅。

    第四大策略: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开发微课程。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

    各种问题,我们可以聚焦问题,通过开发微课程从而解决问题。比如,我每两年新接一个班,怎样尽快让学生喜欢我,家长信任我?我利用开学第一周,研发了开学课程,做到“四个一”:新学期给学生写一封信;带领学生进行第一次晨诵;学生第一次习作给新老师画像;开好第一次家长会。

    第五大策略:仪式——依据学校举行的各种仪式,研发微课程。很多时候,

    我们把仪式当成了一项任务完成,于是仪式便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将仪式做成微课程,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我在六年级研发了《杨柳与送别》毕业课程。这一毕业课程具有三个特色:在古典的氛围中营造浓浓的离别情愫,珍惜彼此之间相识、相知的缘分;将经典诗词置身于送别的情境中,经典诗词在特定的情境中复活,与学生的生命发生共鸣;体验古人离别的情韵,道声珍重,别离是为了重逢。

    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研发卓越课程,创造幸福人生。虽然路途漫漫,我们且歌且行。

                                 

    教语文一晃快三十年了,心中对语文教育的挚爱之火还未熄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诸向阳(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新生代名师)

  • 【上一篇】周一贯:让学生任性地“疑”起来 【下一篇】崔 峦: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