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童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学
儿童天性好群游。学习一定有方法。真知皆因思考出。
一、了解儿童,教学生有分享地学
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努力培养“合作处事能力”是面向今天、更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不管是今天还是未来,一个人的“合作处事能力”都是事业成功、生活愉悦的核心素养,但是,“合作处事能力”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不是独处自学出来的,而是学校教育班级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换言之,教师要在班级授课制中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营造平等、合作、讨论、分享的学习氛围和方式,来培养每一个同学的沟通、合作、讨论的能力,培育分享、共赢的态度,否则,学校教育(对应家庭教育)的功能丧失大半。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学科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指导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初衷。
1.同桌互助,是有分享地学的常式。
2.为教而学,是有分享地学的变式。
3.鼓励鼓励,是有分享地学的常识。
二、了解母语,教学生有方法地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用者贵”,同理,“学习有法,学无定法,适用者贵”。适合的方法,不仅能使学更快、更好、更透彻,还能使学更轻松、更愉悦、更有成就感。反之,机械训练、死磨滥泡、加班加点,只能使学生望“学”生畏、望“学”兴叹、闻“学”而逃。
1.母语之“母”,天然相亲。学习母语一定有别于学习外语的独特方法。
2.汉字表“意”,因意解形。学习汉字一定有别于学习其他文字的独特方法。
3.文学作品,求解不求甚解。阅读文学作品一定有别于阅读其他文章的独特方法。
三、了解学问,教学生有思考地学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8.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青少年缺少质疑精神”。为什么?因为鲜有问的机会。学问学问,是学习问的;只学答不学问非学问。
若使学生有思考地学,必要教师有思考地教。
1.引导学生发问。孩子天生好问,是学校教育“偷走”了孩子好问这块“宝”。
2.鼓励学生敢想。“敢想”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过去(或过程)认真反思或觉悟以及批判质疑;二是对未来(或未知)大胆设想或想像。
3.督促学生专心地做。想了之后、想通之后、想好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养成做前想、做中想、做后想的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行动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智慧活动”与“习惯”不同,习惯指“习得行为的形成以及这种习得行为形成后变为自动化的动作”,而“智慧活动则不然,从动作开始时就确定了目的,并寻求适当方法以达到此目的。”(J.皮亚杰 B.英海尔德)这个“确定”、“寻求”是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的过程,即事前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事后反省做得怎么样、有哪些经验或教训值得汲取和分享。这样的过程才是“智慧”养育的过程。由此可见,智慧非自己不能,但只有自己不够、还要老师点醒和同学分享。也就是说,智慧不仅靠练,还要有方法地练、更要有思考(悟)地练,并且乐于分享成果。仅靠练可以形成“习惯”,但只有“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练,才能养育“智慧”。
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学,才是人生的“起跑线”;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学,才是奠基人生的“童子功”。
作者:黄国才(福建省小学语文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