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与“知道”
教学,期待儿童“知道”,但很多时候他们仅是“知了”。
课堂上,常见教师欣然提问:知不知道?明不明白?几乎没有悬念,回答是统一响亮的:知道!明白!声音整齐划一,儿童忘情地呐喊,唯独没有思考,仅为课堂增添一份呱噪。犹如夏日里的鸣蝉,知了……知了……这些问题不需思考。
“知了”鸣叫,是在报告夏的烦躁,热的炙烤。也许是为了打发时间,也许表达的是被禁锢的烦恼,更有可能连它自己也不知道因何这般傻傻欢叫。而课堂上孩童像“知了”般你呼我应,紧凑喧闹,是否有意义?不否认很多教师喜欢这样严丝合缝地对接,行云流水推演。教师心里默默祈祷:不要卡壳!请给我热情的回应!儿童回答得越快,越干脆,教师越能从中得到满足。
当儿童茫无目的回答“知道”的时候,我们来揣测一下童心里填充的是什么。有一种无奈,只能做肯定的回答,这些问题没有第二种选择余地;有一种厌烦,回答后课程就能推进,不回答也许还要重来;有一种失神,不需要思维参与,只管说出知了,这样的张嘴就叫一天要重复多次已经成为习惯;有一种抗议,响亮的声音倾吐的是自己的厌恶……厌恶语文,厌恶思考,厌恶课堂。无奈啊,长期在毫无价值的问答中度日,每一个天真都会被折磨为老成,每一份热爱都会消磨殆尽,
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人形鹦鹉”“会说话的稻草人”(叶圣陶语),课堂是儿童“知道”的地方,是“知道”的过程。“知”是过程,这样的过程是辩证的:少一些麻木回应,多一些思维探索;少一些就坡下驴,多一些逆流而上;少一些回应,多一些质疑。在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小孩去发现”“引小孩善发现”“促小孩多发现”。我们称之为三字诀:“让”是一种教学情怀,也是从容的心态,源于教师对课程教学的了然于胸,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对整体教学情况的通盘考虑;“引”体现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上,要从常见处引出,从疑难处引导,从停滞处牵引,从狭隘处引活;“促”的方式多样,可以“奖”来促,奖励是极具促进作用的,以“享”促,分享就是相互促进,以“动”促,带有思考价值的思维活动就是促进的有效途径。
话好说,事难办。我明白真要让儿童切实“知道”,不能仅限于纸上谈兵。做到“让”“引”“促”三字诀,教师在课堂上是清闲不了的。轻轻松松教语文,说的是从容的教学心态。轻松的背后是全身心投入,是全程陪护。当儿童真正进入探索状态时,“错误”是最常见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所有的精准判断源于经验,经验源于无数的错误。美国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著名研究结果就是“尝试错误”理论,这是公认的人类学习的规律。因此,课堂中儿童探索错误频发时,教师应该感到欣喜,这就是进步的开端。教师可以关注,听取,欣赏,鼓励,可以静待,了解,指引。特别是课堂艰涩难以继续,儿童无法凭借一己之力继续学习时,教师还要组织合作,辩论,共享……教师就是儿童在课堂教学中“知道”的引路人。
这样的课堂,你很难听到油腔滑调的“知道”,儿童经历的是真正的求知过程。求得的是“道”。“道”是结果,是自然,是课堂教学应该的样态。当“知”的过程被保证后,“道”就是教学应有的结果。经历了三字诀的学习历程,儿童必定有经验性知识收获,有过程性学习体悟,有认识的变化,有能力的提升,对语文学习的观念都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些合并起来,就是一个大家最熟悉的词——语文素养。
作者:胡元华(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全国赛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