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的策略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6-02

  • 课内海量阅读的策略
     

    我的学生融汇百科、贯通古今,他们的自学能力、民主意识、求知欲望使我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学生小学毕业后的潜力非常大,得到了历届家长和学生的爱戴。这是因为我所进行“课内海量阅读”实验是语文教学的正道——大量优秀读物进入课堂,在课堂40分钟之内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课本以外的阅读占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

    一年级:在“海量阅读儿歌”中识字

    一年级学生一入学,我就加快了拼音教学的速度,拼音教学侧重于让小朋友动手、动嘴,设计了如下的图形。

     

    课堂上孩子一边用手指划,一边动口读,还可以一边摆卡片一边拼读。三个星期,我的一年级小弟子就读完了这本99页的《学拼音儿歌77首》,一入学,他们就踏入了课内海量阅读的快车道。

    然后我们给学生设了一个又一个“举三反一”、“举十反一”的“缓坡”,让学生在阅读“实战”中进一步提高熟练拼读的能力,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并增加识字量。

    1.诵读千首童谣

    拼读完姓名,再读最简短的三字童谣,再过渡到五字、七字童谣,在大量阅读中慢慢提高阅读的难度,孩子的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大声地读:老师领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齐读……只要为学生选择的读物有趣,简简单单地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脉”这个多音字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难度较大,但如果通过儿歌的形式,只要“扯着嗓子读”就能学会。比如“叨”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我们当老师的也很难读对,但《多音字儿歌200首》中通过下面一首儿歌,小孩子都能记得扎扎实实。

    老猫设宴先叨叨,

    叨唠半天真可笑,

    笑得老高大声叫,

    惊醒梦中小花猫。

    小猫抱怨没睡好,

    叨咕半天怨老高。

    老高听后才知晓,

    发誓下次不叨扰。

    一个班50多个孩子能力参差不齐,所以要求不一样,我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制定不同的星级评价标准。对儿歌的要求是:一星标准:会读带拼音的儿歌;二星标准:会读不带注音的儿歌,三星标准:认读生字、生词。这样虽然认字的扎实程度不一样,但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海量”阅读起来。除了全班共读的儿歌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读其他儿歌书,孩子们个个卯足了劲争“星”。

    以阅读的大环境为训练场,使学生在口诵心惟中获得了识字的神功。更为重要的是,那每日琅琅的书声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也让每一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一年级平均识字量超过2000,越来越多的孩子迷失在阅读这片广袤的原野中,人生奠基工程中承重量最大的基石已结结实实稳稳当当地立起。

    低年级只做两件事:读书、写字,司空见惯的低年级写话训练我不进行,各种题型的卷子不做,甚至“组词”作业都没有,只是把字写工整即可。

    二、三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有了一年级认识2000个字的基础,语文课本对我的学生们来说很简单。从二年级开始,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我的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读。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朗读。

    但我坚持一条:不论课本还是课外书,都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填空。如:

    “翻过一座小丘,穿过一道山谷。蝴蝶追着跳舞,松鼠数着脚步;小树亮着绿叶,绿叶托着露珠;露珠掉在林中,变成朵朵蘑菇;阳光和着鸟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语言。

    下面结合具体课例分析: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永远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

    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叶欣迅速赶来,娴(xián)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3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检查,叶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

    叶欣的病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25日凌晨,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3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与她作最后的告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课件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科室里似乎仍__着她那爽朗的__,病人似乎仍__到她那春风般的____。然而,在____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__地走了。(朗读,字里行间蕴含什么情感)

    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与她作最后的__。花圈__,泪水__。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__的微笑。(读了这段后有什么发现?呼应。突出她对工作的热爱,对病人的关心)

    叶欣__赶来,__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__面罩吸氧,静脉__强心药,__心率、血压、呼吸……(对叶欣的印象:干练、业务熟练)

    __、高__、高__,叶欣像一台____的机器____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_了回来。(不怕辛苦、危险)

    面对____,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____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__地作出一个____的选择——

    尽量__对危重病人的抢救、__工作,有时甚至____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____的余地。(舍己为人)

    jí给予  供给  家给人足 给养  补给  自给自足   

    gěi给你 给予 给你 自给自足供给  补给  给养  家给人足

    guān冠状动脉  冠心病   冠冕堂皇  鸡冠  树冠  怒发冲冠  衣冠

    guàn冠军  夺冠 冠心病  冠军  冠状动脉  冠冕堂皇 夺冠  树冠  怒发冲冠

    小学六年,我班学生每个学期写的作文不超过10篇,不写日记,不写读书笔记,不做配套练习册,除了把生字写扎实外,余下的时间都用来诵读。“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结果是学生从三年级起就能下笔成文,那些慢孩子也能做到语句通顺,这是海量诵读的功劳。有了满腹经纶的积累,就会有出口成章的表达。

    四、五、六年级:“海量诵读经典”

    二、三年级诵读大量的白话文,使三年级作文起步顺利进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作文的篇幅不断加长,语言不断丰富,能够应对考试的前提下,我逐渐减少白话文的学习,增加文言文的数量。我从书店里、网上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书,并编写“学以致用”的自学材料。

    以《读历史学成语》“远古”部分为例,前面的“相关成语”用最简炼的语言讲成语故事和比喻义:

    洗耳恭听:许由嫌尧让他当官是侮辱了他,到河边洗耳朵。现在形容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或欣赏优美的乐曲。

    每个单元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学以致用”练习:

    他在这里备受尊敬,所以当他开口说话时,人们总是__。

    《读论语学成语》设计了“大显身手练一练”环节,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个词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反复练习。

    一、成语意思猜一猜:

    ____:专心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形容勤奋好学。

    ____:耐心地教导别人,没有厌烦的情绪。

    二、成语运用猜一猜:

    王老师教育学生特别有耐心,对一些不遵守纪律、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____地教导。

    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没有____的精神是不行的。

    三、近义成语猜一猜:

    不厌其烦:____

    手不释卷:____

    反义成语猜一猜:

    无心向学:____

    这些练习不同于常见的阅读习题,而是侧重语言的积累。一个词在这里练习了四遍,这四遍练习不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不断动脑思考的练习,不断加深记忆和理解的练习。

    学唐诗时,我也寻找、编写“学以致用”的例子:

    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越来越感到,这地球真的变小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早已成了生活中的现实。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后人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还有班超投笔从戎的事迹,表达了读书人建功立业的志向。

    等我有了时间,还想给诗经、论语等经典设计“学以致用”的例子,更期盼有志于经典诵读的老师一起合作编排“学以致用”的范例。那样的话,阅读与表达之间就搭起了桥梁,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了。我这个笨老师靠着“课内海量阅读”把一个又一个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文字储存到了学生记忆深处,并在他们内心植下热爱阅读的种子,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抹厚重而绚烂的底色!

    总结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作者: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齐鲁名师)

  • 【上一篇】胡元华:“知了”与“知道” 【下一篇】汪 潮:小学语文教学千字文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