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绍国:我与语文——行走在诗情与画意中
我出生在浙江安吉的一个叫南北湖的地方,由于是南湖和北湖交汇的地方,所以在儿时的记忆里每年立秋前后必有一场洪涝,良田被淹、房屋进水、鱼塘溃堤,满目汪洋,很像作家曹文轩先生在小说《天瓢》中描写的“油麻地”。
儿时的记忆除了贫困就是水,那一片空旷下白茫茫的感觉永远烙在记忆的低层,挥之不去。我从贫困中走出来,我从白茫茫的水中走出来,我是一个多么平凡的生命啊,是语文让我的生命滋润,是语文让我的生命飞扬,是语文让我的生命精彩。
在我精神的深处,语文跟水有某种相通之处。可能是孩提时水的记忆使我爱上了语文,并发誓将与她生活一辈子。
每个语文老师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是——“文化味、语文味、儿童味、智慧味”俱全的“诗画语文”。
有人问我:你的“诗画”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诗情画意”,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浪漫情怀”吗?我说并非只是语文教学的“诗情画意”,并非只是语文教学的“浪漫情怀”。
我的“诗画”是一种“喻指”,喻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跨越、超越、创造、创新;我的“诗画”重在给学生一把精神的尺子,让学生在语文中去继承、去革新、去思维、去生活……
我践行的诗画语文她首先是“语文”,是在关注诗情中对语文教学基本属性、基本特点的把握,是为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而服务的。
诗画语文是对语文本体化的理解、个性化的理解。诗画语文是谁的语文呢?是“儿童”的语文。
诗画语文把儿童的发展作为己任,她关注着课堂上的三个“儿童”:教室里的儿童、文本中的儿童、教师是个长大的儿童。所以一句话,我心目中的理想语文是——“儿童的诗画语文”。
我期待着这样一种境界:教师和学生一起在亲历语言文字中获得比现实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润泽的情感熏陶和更深邃的精神洗礼,师生一起过着一种文化的、语文的、儿童的、智慧的生活。
这种语文“文化味”很浓。教材中一首首诗歌是人类情思的抒发;一篇篇小说是人类悲欢离合的述说;一则则寓言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一个个童话是人们心灵的倾吐……包蕴了人们多少的情感,凝聚了深厚的文化。
语文是文化的,语文人生是文化的人生。沿着文化的血脉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阐释文本、升华文本是“诗画语文”的重要职责。
他要求老师首先要找到文化的感觉,解读文本要在文字中“出生入死”,老师要把文本当作水,宛如一个游泳者在水中徜徉,去寻找文字背后的感觉。找到文化的感觉往往使得语文课高屋建瓴,内蕴深沉。
这种语文“语文味”地道。“诗画语文”是在关注诗情中对语文教学基本属性、基本特点的把握,是为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而服务的。她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下里巴人”,更不是“两极之美”,而是当下活生生的工具语文。
“诗画语文”期待着这样一种工具语文的理想境界:当学生在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一个视像的时候,他头脑当中能显出相应的文字。文字和视像的互现,应该是语文教学感悟语言的理想追求。
于是,“诗画语文”想方设法丰富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的视像——有时“诗画语文”引导学生在解词的巧妙组合中丰富视像;有时“诗画语文”引导学生在语意的浓缩膨胀中丰富视像;有时“诗画语文”引导学生在节奏的舒缓张弛中丰富视像;有时“诗画语文”引导学生在语境的叠加扩张中丰富视像……这样的语文课“语文味”浓,过瘾。
这种语文“儿童味”实足。儿童充满渴望、充满好奇、充满幻想、充满幼稚。“诗画语文”要面向儿童,走近儿童,倾听儿童,引导儿童。要想儿童之所想,急儿童之所急,喜儿童之所喜。
在“诗画语文”的课堂上老师要全然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发言,巧妙地把课堂和教学引向深入。老师和学生要进入“场”中,老师欣赏着孩子的发言,呵护着孩子的发言,理解着孩子的发言,感觉着孩子的发言……
在“诗画语文”的课堂上老师一个长大的儿童,和教室里的儿童、文本中的儿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由于是三个“儿童”在课堂上对话,所以这种语文“儿童味”实足。
这种语文“智慧味”浸透。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让学生在语文中思考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
“诗画语文”中智慧的生成,依托师生在教学细节的敲打中进行。我们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酣畅淋漓的细节敲打,对文本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对文本进行跌宕起伏的重锤敲击……
这种基于文化层面上的细节开发一般落脚在文本的直述胸臆,一吐为快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处;文字引路,直达心灵处;提纲挈领,脉管滴血处……这种语文浸透着“智慧味”。
哲学家黑舍尔在《人是谁》中说:“人的存在之谜是不在于它现在是什么,而在于将来能成为什么。”我的“诗画语文”是什么呢?我曾经这样多次问自己,但没有答案,蓦地,我想,我们不在于她现在是什么,而在于“诗画语文”将来能够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