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景业:关注个性化学习,盘活闲置资源
晚,与深圳几位朋友小聚,卢校长刚刚参加完区上召开的校长会,说今年要把学校剩余的资金缴上去,名之曰盘活闲置资金。
有的地方需要钱做事,有的地方钱多在闲置,上缴后由负责部门统一调配,使闲置的钱不在闲置,缺少钱做事的能够放开包袱做事情,就把社会一盘大棋走活了。
教学中呢?
盘活闲置资源对于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的。
我们常说,学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就是一种资源,无视个性化的特点,我们就会浪费很多课堂中的资源。
我们先想一想,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学习体现在哪?
显然,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路径不一。各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存在差别。他解决这个问题用的由A到M法,他用的是由B到M法。这不同的方法便是一种资源。让大家交流分享,可以让大家相互启发。
在山东菏泽看过一节试卷讲评课,老师让学生分组交流分享。我很关心三位得了满分的学生怎么做。
其中一位同学告诉我:“我虽然考了满分,但我发现最后这两题的解决方法还有和我不一样的,第七题我找到两种和我不一样的了,第八题找到三种和我不一样的方法了。”
这孩子告诉我时,不停地指着试卷让我看。兴奋的眼睛亮亮的。
让学生学会别人在解决问题中的不同的思维路径,它并不仅仅是可以让学生多学习一种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多些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让孩子们知道世上的路并不是一条。除了你的方法外,别人的方法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这样会多一些好奇、多一些欣赏,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善良。
学生的个性化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
有的学生早早就做完了,有的学生解决问题很是迟缓,做完的同学便放下笔,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任务上,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止性”。如果让学生“空等待”,便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了,但现实中,这种现象却总在发生。
教室板书任务后,放手让学生完成任务。
一位男生很快便完成了。
我问:“做完了。”
“嗯。”
我在教室内巡视了两圈后,看他还坐在座位上玩,并没有做其他任务。问他:“做什么呢?”他只是对我笑了笑。
一转身看到一位女生还没有写一个字,便问她:“遇上困难了?想问他吗?”我指着这位早就做完的男生问她。他们俩只隔一个过道。
她点点头。我再问男生:“你愿意帮她吗?”
“愿意。”
看他们在交流,我插嘴问:“刚才你们为什么不交流呢?”
他们两人几乎同时告诉我:“老师不让说话。”
学生的学习进程是不一的,早做完的同学用坐姿告诉老师我做完了,有的同学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到点眉目。在这里,遇上困难的学生的困惑,早做完的学生的思路,都是资源。我们可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允许他们自由交流分享,以“流通”解“供需”矛盾,以分享调剂显课堂活力。而现实的课堂中,却被我们老师的种种不许给控制死了。显然,好的政策应当是盘活这些资源,不让这些资源出现闲置。
第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伴有情感倾向,在对学习内容、路径、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个人的情感偏好。有的方法接受,或易于接受(理解),有的方法不接受,或不易接受。尤其在人文学科内容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这就如一种商品有多种牌子,有的人就爱用甲牌子,有的人就选择乙牌子。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多些分享,学生便多了一些选择,学习就舒服了很多,成功便多了一些机率。
这也是分享式教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原因之一。